一种新型上翻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0517发布日期:2020-01-07 08:48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上翻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上翻眼镜。



背景技术:

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眼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或斜视、弱视等。眼镜由镜片、镜架组成。分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眼镜及散光眼镜、平光眼镜、电脑护目镜、护目镜、游泳眼镜、夜视眼镜、电竞游戏护目镜、电竞护目镜、风镜、墨镜、玩具眼镜、太阳眼镜15种。亦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眼镜的其他种类包括护目镜,太阳镜,游泳镜等,为眼睛提供各种保护。现代的眼镜,通常在镜片中间设有鼻托,及在左右两臂搁在耳朵上的位置设有软垫。爱美或不习惯佩戴眼镜的人,可以选择以隐形眼镜矫正视力。虽然近年隐形眼镜及激光矫视手术越来越普及,但佩戴眼镜仍然是安全有效的矫正视力工具。

目前,市场上的上翻眼镜都是采用在眼镜前框上焊接铰链的结构,既影响了整付眼镜架的美观,也使得整付眼镜架的重量增加,影响了消费者佩带眼镜的舒适性。不仅如此,这些结构复杂,所需的加工工序较多,提高了眼镜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上翻眼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上翻眼镜,包括前框、后框、横梁和镜腿。镜腿转动连接在横梁的两端,后框固定连接在横梁的底部,横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缺口,缺口内部设置有转轴。前框包括左框和右框,左框和右框之间通过中梁进行连接,中梁中间位置固定有下扣件。上扣件与下扣件结构相对应,上扣件和下扣件端部设置有螺丝孔,通过锁紧螺丝将上扣件和下扣件连接,上扣件和下扣件将转轴夹住,从而实现前框和后框的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中梁与下扣件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下扣件的内部开设有弹片槽,弹片槽内部放置有弹片,弹片的端部开设有螺丝孔,通过锁紧螺丝可以将下扣件、上扣件、弹片进行连接,下扣件给弹片压力,从而使弹片和上扣件将转轴夹住,从而避免夹死现象导致转动不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转轴固定连接在缺口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缺口的两侧在横梁的内部开设有槽位,转轴的两端转动嵌套在槽位的内部,从而可以使转轴转动,以此完成前框的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横梁进行连接,使前框连接稳定,从而增加了眼镜的稳定性。通过弹片夹紧转轴,避免夹死现象导致转动不畅,使翻转方便快捷。通过紧固螺丝进行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松紧调节,提高了眼镜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质量小,稳定性好,翻转方便快捷,实用性强,便于实施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上翻眼镜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上翻眼镜中前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上翻眼镜中后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示意图。

图5为一种新型上翻眼镜的部件爆炸示意图。

图中,前框1,后框2,镜腿3,左框4,中梁5,下扣件6,右框7,横梁8,缺口9,转轴10,上扣件11,槽位12,锁紧螺丝13,弹片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新型上翻眼镜,包括前框1、后框2、横梁8和镜腿3。镜腿3转动连接在横梁8的两端,后框2固定连接在横梁8的底部,横梁8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缺口9,缺口9内部固定设置有转轴10。前框1包括左框4和右框7,左框4和右框7之间通过中梁5进行连接,中梁5中间位置焊接有下扣件6。上扣件11与下扣件6结构相对应,上扣件11和下扣件6端部设置有螺丝孔,通过锁紧螺丝13将上扣件11和下扣件6连接,上扣件11和下扣件6将转轴10夹住,从而实现前框1和后框2的转动连接。下扣件6的内部开设有弹片槽,弹片槽内部放置有弹片14,弹片14的端部开设有螺丝孔,通过锁紧螺丝13可以将下扣件6、上扣件11、弹片14进行连接,下扣件6给弹片14压力,从而使弹片14和上扣件11将转轴10夹住,从而避免夹死现象导致转动不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把锁紧螺丝13插入下扣件6,把弹片14套在锁紧螺丝13上,并调整方向与锁紧螺丝13配合,把前框1卡入缺口9内,并使下扣件6,弹片14与转轴10吻合盖上上扣件11并锁紧调节锁紧螺丝13的松紧度,使前框1可自由向外翻转。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缺口9的两侧在横梁8的内部开设有槽位12,转轴10的两端转动嵌套在槽位12的内部,从而可以使转轴10转动,以此完成前框1的转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