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0836发布日期:2020-08-18 18: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

第二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光焦度;

第三透镜;

第四透镜;

第五透镜,双面形成为非球面;以及

第六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像侧,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正的光焦度,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以及(3):

(1)5.00<(d1/f1)×100<10.00

(3)2.50<(t5/ttl)×100<4.70

其中,

d1:第一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t5: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和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附近平面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2.20<(t2/ttl)×100<4.70

其中,

t2: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ttl:光学总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7)5.00<(d4/f4)×100<19.00

其中,

d4:第四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8)2.50<(t1/ttl)×100<6.50

其中,

t1: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ttl:光学总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9)0.20<t2/t3<0.45

t2: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t3: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10)0.80<f3/f4<1.65

其中,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6)-1.15<r8/r11<-0.70

其中,

r8: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11: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11)1.70<|r2|/f

其中,

r2: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12)1.20<r3/f<3.00

其中,

r3: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3):

(13)0.20<r11/f<0.60

其中,

r11: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12.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

第二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光焦度;

第三透镜;

第四透镜;

第五透镜,双面形成为非球面;以及

第六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5)以及(6):

(4)0.15<νd5/νd6<0.55

(5)7.80<(d3/f3)×100<14.00

(6)-1.15<r8/r11<-0.70

其中,

νd5:第五透镜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

νd6:第六透镜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

d3: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r8: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11: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和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附近平面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5.00<(d1/f1)×100<10.00

其中,

d1:第一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3)2.50<(t5/ttl)×100<4.70

其中,

t5: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总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9)0.20<t2/t3<0.45

t2: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t3: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10)0.80<f3/f4<1.65

其中,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11)1.70<|r2|/f

其中,

r2: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12)1.20<r3/f<3.00

其中,

r3: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3):

(13)0.20<r11/f<0.60

其中,

r11: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其能够满足广角、低背以及低F值的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该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第二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双面形成为非球面;以及第六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像侧,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正的光焦度,并且满足预定的条件式。

技术研发人员:新田耕二;桥本雅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达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