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电组件的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0713发布日期:2020-06-05 19:0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具有导电组件的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盒以及安装在其中的导电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见的,处理盒中可旋转地安装有用于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件以及用于向感光件表面供应显影剂的显影件,所述显影件和感光件分别被安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然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端盖结合起来,最终,处理盒被组装完成。

处理盒工作过程中,需要从图先形成设备不断的接收电力以供应至处理盒内的部件使用,处理盒第一壳体中还设置有用于向显影件供应显影剂的供应件以及用于调整显影件表面显影剂厚度的调节件,现有的,处理盒仅为显影件和供应件设置有电力接收件,经实际测试发现,显影剂会由于带电量不足而产生种种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电组件的处理盒,所述导电组件可同时对显影件和显影剂厚度调节件供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具有导电组件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显影件、与显影件表面接触的显影剂厚度调节件,处理盒还包括用于接收并传送电力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位于壳体的一个纵向末端,用于从外部接收电力并同时为显影件和显影剂厚度调节件供电。

壳体包括相邻设置的显影剂容纳仓和显影仓,二者通过出粉口连通,显影剂容纳仓中储存有显影所需的显影剂,显影件被安装在显影仓中,且处理盒中不需设置用于向显影件供应显影剂的送粉件。

显影件呈圆柱形,包括金属基体、覆盖在金属基体外表面的弹性层、以及安装在金属基体内部的磁芯;优选的,显影剂为磁性碳粉。

导电组件包括相互电连通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其中第一导电件用于为显影件供电,第二导电件用于同时为显影剂厚度调节件和第一导电件供电。

第一导电件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圆柱体,显影件包括金属基体、覆盖在金属基体外表面的弹性层、以及安装在金属基体内部的磁芯,圆柱体进入金属基体内,用于支撑显影件。

第二导电件由导电材料制成,包括基部、分别与基部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第一导电件电连接,第二部分用于与显影剂厚度调节件电连接。

处理盒还包括位于壳体端部的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端盖体、从端盖体向壳体突出的突起以及设置在端盖体并与突起相邻的穿孔,第二导电件通过穿孔暴露,第一导电件固定安装在突起上;突起的侧边还设置有导引槽,第一部分与导引槽结合;第二导电件还包括位于基部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弯折部,端盖上与穿孔相邻设置有定位槽,弯折部被定位槽定位。

如上所述,导电组件同时为显影件和显影剂厚度调节件供电,确保了显影剂带电量充足,有效防止成像缺陷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从左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从其纵向中部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的粉仓部分从其纵向中部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导电端的部分部件分体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导电端端盖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隐藏导电端端盖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处理盒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从左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处理盒c整体呈长方体形,定义其长度方向为纵向,宽度方向为横向,厚度方向为竖向,且其纵向方向具有左方和右方,宽度方向具有前方和后方,厚度方向具有上方和下方,处理盒c沿前后方向可拆卸地被安装至例如打印机或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当处理盒c向前运动时被安装,向后运动时被拆卸。

如图所示,处理盒c包括分体形成的粉仓100和废粉仓200,二者铰接结合,在处理盒c的两个纵向末端分别形成有驱动端a和导电端b,其中,驱动端a用于允许处理盒c从图像形成设备中接收驱动力,导电端b用于允许处理盒c从图像形成设备中接收电力。

结合图1和图2,粉仓100包括粉仓壳体10、可旋转地安装在粉仓壳体10中的显影件12以及固定安装在粉仓壳体10两个纵向末端的粉仓端盖11,所述显影件12被粉仓端盖11支撑绕旋转轴线l2旋转;废粉仓200包括废粉仓壳体20、可旋转地安装在废粉仓壳体20中的感光件22以及固定安装在废粉仓壳体20两个纵向末端的废粉仓端盖21,所述感光件22被废粉仓端盖21支撑绕旋转轴线l1旋转,且感光件22与显影件12相对设置,显影件12用于向感光件22供应显影剂;旋转轴线l1与旋转轴线l2相互平行,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显影件12分别被粉仓端盖11支撑,感光件22分别被废粉仓端盖21支撑,此时,只需要确保粉仓的两个端盖11用于支撑显影件12的定位部精度以及废粉仓的两个端盖21用于支撑感光件22的定位部精度分别达到要求即可,而不必要求粉仓的两个端盖11用于支撑显影件12的定位部精度和废粉仓的两个端盖21用于支撑感光件22的定位部精度同时达到要求,因而,生产处理盒c的模具精度要求可大幅降低。

[内部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从其纵向中部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的粉仓部分从其纵向中部沿前后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感光件22在废粉仓壳体20中沿r1所示方向旋转,废粉仓壳体20内部形成用于储存废粉的废粉容纳仓23,目前的电子成像技术中,无论采用何种显影方式,在显影过程中均会有废粉产生,即处理盒c工作时,感光件22表面残余的显影剂被清洁下来,此时,被清洁下来的显影剂即为废粉。由于处理盒c的废粉仓200设置有废粉容纳仓23,因而,不会出现废粉在图像形成设备内部飘散的现象,也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通过通道将废粉转移出废粉仓200,例如将废粉转移至粉仓再利用或者将废粉转移至图像形成设备储存。

显影件12在粉仓壳体10中沿r2所示方向旋转,粉仓壳体10包括相邻设置的显影剂容纳仓14和显影仓16,二者通过出粉口17连通,用于搅拌显影剂容纳仓14中储存的显影剂的搅拌件15可旋转地被安装在显影剂容纳仓14中,由于搅拌件15的搅拌,显影剂不会发生结块,并可通过出粉口17顺利的流入显影仓16;所述显影件12被安装在显影仓16。

进一步的,处理盒c还包括安装在显影仓16中的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所述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与显影件12的外表面接触,用于在显影件12旋转的过程中调节显影件12表面的显影剂厚度,同时摩擦显影剂,使得显影剂带上电荷。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显影剂为磁性碳粉,显影件12为具有磁性的显影辊,因而,处理盒c中不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向显影辊供应显影剂的送粉件,不仅有利于提升显影剂容纳仓14的容量,也有利于降低处理盒c的用料成本。如图所示,显影件12呈圆柱形,包括金属基体121、覆盖在金属基体121外表面的弹性层122、以及安装在金属基体121内部的磁芯123,一般的,所述弹性层为弹性橡胶,磁芯123用于将磁性碳粉吸附在显影件12的表面,弹性层122的设置,使得位于显影件12外表面的磁性碳粉能够获得更大的摩擦力,因而,碳粉能够获得更多的电荷,更有利于碳粉对感光件22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

现有的采用磁性碳粉的处理盒中显影件为磁辊,即磁芯被安装在金属基体内部,还需要在金属基体外表面喷涂一层化学物质,并使用喷砂机使得磁辊外表面具有较高的粗糙度,不仅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对于生产人员来说,长期接触化学物质不利于身心健康,因而,本实用新型中将金属基体121外表面包覆弹性层122的方式不仅工艺简单,而且更环保。

现有的采用非磁性碳粉的处理盒中显影件为显影辊,其中,弹性层被包覆在金属轴的外表面,为使得显影辊能够与感光件紧密接触,相对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辊12来说,现有的显影辊表面弹性层被设置的较厚,不仅使得现有显影辊整体质量偏大,更浪费了大量的弹性层材料,因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显影辊12的弹性层用料更少,也更环保。

以上从生产工艺和用料成本上对现有磁辊、显影辊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辊12进行了对比,从成像效果上看,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辊12依然具有优势,如上所述,磁芯123的吸引力将磁性碳粉牢牢地吸附在显影辊12表面,包覆在金属基体121表面的弹性层122更有利于碳粉摩擦获得更多的电荷。

如图3和图4所示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包括固定部181以及固定在固定部上的调节部182,其中,固定部181为金属制成,被固定在粉仓壳体10上,调节部182为金属或弹性橡胶制成,用于与显影辊12外表面接触。处理盒c还包括被安装在粉仓100中的辅助调节件300,所述辅助调节件300与显影辊12外表面接触,用于在显影辊12外表面的碳粉与调节部182接触前被调整,具体的,在处理盒c的工作过程中,辅助调节件300先于调节部182对显影辊12外表面的碳粉进行调整,同时,利用碳粉与辅助调节件300的摩擦使得碳粉带上电荷。

优选的,辅助调节件300被安装在显影仓16中,且与显影辊12接触,如图所示,沿前后方向,辅助调节件300被安装在出粉口17的前方,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隔,以允许碳粉流动;更具体的,辅助调节件300被安装在靠近显影辊12的台阶面19上,沿上下方向,经过辅助调节件300最后方的点p做一条直线d,所述直线d与显影辊12的外表面相切,或者直线d不经过显影辊12,也就是说直线d位于显影辊12横截面中心的后方,或者说直线d位于显影辊12外表面的后方,使得辅助调节件300可以阻挡流入显影辊12周围的碳粉量;更优选的,如图4所示,沿上下方向,辅助调节件3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显影辊12的直径范围内,以此确保辅助调节件300与显影辊12接触良好;沿前后方向,辅助调节件3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出粉口17的范围内,因而,辅助调节件300可以进一步限制出粉口17的碳粉流量的作用,防止过多的碳粉到达显影辊12周围,造成调节部182疲劳;更优选的,辅助调节件300由多孔材料制成,具体的,例如辅助调节件300由海绵制成。

[导电结构]

图5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导电端的部分部件分体示意图;图5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导电端端盖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隐藏导电端端盖后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当处理盒c被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后,处理盒c需要通过导电端b接收电力,本实用新型中,显影辊12和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均需要接收电力而工作,因而,处理盒c还包括用于接收并传送电力的电力接收传递组件(导电组件)30,如图5a所示,电力接收传递组件30被安装在粉仓导电端盖11上,用于同时为显影辊12和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供电,包括相互电连通的第一导电件31和第二导电件32,其中第一导电件31用于为显影辊12供电,第二导电件32用于同时为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和第一导电件31供电;结合图5a和图5b所示,粉仓导电端盖11包括端盖体110、从端盖体110向粉仓壳体10突出的突起111以及设置在端盖体110并与突起111相邻的穿孔112,第二导电件32通过穿孔112暴露,第一导电件31固定安装在突起111上。

优选的,第一导电件31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当处理盒c完成组装后,第一导电件31进入显影辊12的金属基体121内,用于支撑显影辊12,因此,第一导电件31可被认为是显影辊12的支撑件;第二导电件32由导电材料制成,包括基部321、分别与基部321连接的第一部分322和第二部分324,其中,第一部分322用于与第一导电件31电连接,第二部分324用于与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电连接,基部321通过穿孔112暴露,当处理盒c被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后,基部321从设备中接收电力,分别通过第一部分322和第二部分324传递至第一导电件31和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然后第一导电件31再将电力传递至显影辊12。

更优选的,为防止第二导电件32发生变形,所述第二导电件32还包括位于基部321与第一部分322之间的弯折部323,粉仓导电端盖11的突起111的侧边还设置有导引槽113,与穿孔112相邻设置有定位槽114,所述弯折部323被定位槽114定位,第一部分322与导引槽113结合,因而,第二导电件32被稳定地固定至粉仓导电端盖11;如图6所示,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还包括从固定部181向外延伸的耳部183,所述耳部183与第二导电件32的第二部分324形成面接触,从而确保第二导电件32接收的电力能够稳定的被传递至显影剂厚度调节件18。

如上所述,由于粉仓100和废粉仓200分体形成,用于支撑显影件12的粉仓两端端盖11以及用于支撑感光件22的废粉仓两端端盖21只需要满足各自需求即可,而不必要求同时满足,因此,处理盒c的模具精度要求得以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