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5761发布日期:2020-05-06 22:3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新建机房的面积在不断缩小,故现在对多功能的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总配线架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人力和运维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往的端口式的配线设备逐渐淘汰,模块式配线设备逐渐兴起。模块式配线设备能够有效的解决独立端口不易调配、安装、更换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安装运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现阶段,众多设备供应商都在提供各类模块设备,但均存在功能单一,只能够单一的实现分光功能、配线功能、mpo转换功能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模块只能是实现一种方式输入,无法做到兼容不同的输入方式。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模块进出端口在同一界面,走纤路由的管理难度大;在机房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各个机房的空间不同,端子的记录表的最适宜位置也各不相同,现有模块端子标识固定、无法灵活移动,在实际使用工程由于使用环境不一样,容易被遮挡不便观察。不同功能的模块在设备供应商和客户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物料种类多、数量大,增加了物料管理、仓储和调配成本;特别是在需要变更机房的使用用途或者需要扩容时,结构单一的配线模块就会涉及到更换模块,增加操作难度和维护成本,这就需要一款能够适应多种使用环境的配线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配线模块结构单一,增加操作难度和维护成本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空心结构,在壳体上开设有进线端口和出线端口,所述出线端口位于壳体的正面;

进线卡座,所述进线卡座位于壳体内,且进线卡座位于进线端口位置,所述进线卡座用于固定尾纤和/或mpo适配器;

光纤适配器安装槽,所述光纤适配器安装槽位于出线端口内,所述光纤适配器安装槽设有多个,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分路器安装座,所述分路器安装座位于壳体内,所述分路器安装座用于固定分路器。

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盖板,所述底壳为顶部开口四周封闭的空心结构,所述盖板位于底壳的顶部,所述盖板用于封闭底壳的顶部开口,盖板与底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壳整体呈长方形结构,在底壳内的边角位置分别设有安装盖板的螺纹孔,所述盖板通过螺钉与底壳连接。

优选方案:所述进线端口内设有封堵进线端口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进线端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绕线区域,所述绕线区域内设有绕线盘或绕线柱。

优选方案:所述进线卡座内卡接有光缆下压块和光缆上压块,所述光缆下压块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压线槽,所述光缆下压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压线槽,所述光缆上压块的上端面设有第四压线槽,所述光缆上压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三压线槽,所述第一压线槽与第三压线槽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压线槽与第四压线槽的结构相同。

优选方案:所述光缆下压块和光缆上压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接在进线卡座内,所述进线卡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光缆下压块和光缆上压块的卡座螺孔,所述光缆上压块的两侧设有上压块安装孔,所述光缆上压块在上压块安装孔内穿入螺钉与卡座螺孔连接。

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凸起的耳板,所述耳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有塑料卡扣,所述耳板上还设有标签翻盖组件,所述标签翻盖组件包括翻盖卡座和标签粘贴板,所述耳板上设有标签卡扣,所述翻盖卡座通过标签卡扣与耳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标签粘贴板与翻盖卡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标签粘贴板在翻盖卡座上自由转动。

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设有芳纶纱固定部,在壳体内设有与芳纶纱固定部螺纹连接的芳纶纱固定螺钉,所述芳纶纱固定螺钉用于将芳纶纱紧固在芳纶纱固定部上。

优选方案:所述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内设有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所述进线卡座内固定有mpo适配器,所述mpo适配器的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接头与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插拔连接。

优选方案:所述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设有输入端光纤适配器和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所述分路器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分路器,所述分路器的输入端光纤适配器接头与输入端光纤适配器插拔连接,所述分路器的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接头与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插拔连接。

优选方案:所述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设有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所述进线卡座内固定有尾纤,所述尾纤为束状尾纤、带状尾纤或集束尾纤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尾纤剥出的单芯尾纤通过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接头与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插拔连接,所述输出端光纤适配器为sc适配器或lc双联适配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该配线模块的壳体设有进线端口和出线端口,在进线端口位置设有进线卡座,该进线卡座用于固定尾纤和/或mpo适配器,在出线端口内设有光纤适配器安装槽,光纤适配器安装槽设有多个,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内设有光纤适配器,在壳体内设有分路器安装座,该分路器安装座内固定分路器。本配线模块能够在壳体内配置尾纤、分路器和mpo适配器实现配线、分光、mpo转换的功能,可以兼容多种输入方式,在需要变更机房的使用用途或者需要扩容时无需更换配线模块,提升了配线模块使用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壳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壳的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标签翻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下压块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下压块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上压块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上压块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下压块与光缆上压块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下压块与光缆上压块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线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光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和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mpo转换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壳,2-盖板,3-沉头自攻螺钉,4-标签翻盖组件,5-塑料卡扣,6-光缆下压块,7-光缆上压块,8-橡胶块,9-圆头自攻螺钉,10-芳纶纱固定螺钉,101-绕线区域,102-进线卡座,103-卡座螺孔,104-芳纶纱固定部,105-标签卡扣,106-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7-分路器安装座,108-进线端口,109-安装孔,110-螺纹孔,201-尾纤,202-单芯尾纤,203-芳纶纱,204-输出端光纤适配器,205-输入端光纤适配器,206-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接头,207-输入端光纤适配器接头,208-mpo适配器尾纤,209-分路器输出端尾纤,210-分路器输入端尾纤,211-分路器,212-长耳mpo适配器,213-短耳mpo适配器,401-标签粘贴板,402-翻盖卡座,601-第一压线槽,602-第二压线槽,701-第三压线槽,702-第四压线槽,703-上压块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包括:

壳体,该壳体为空心结构,在壳体上开设有进线端口108和出线端口,其中出线端口位于壳体的正面,进线端口108位于壳体的背面或侧面;出线端口与进线端口108处于不同的界面,便于配线模块的线路的安装和排布,避免进线线缆和出线线缆交叉或混淆,便于维护和管理。

进线卡座102,该进线卡座102位于壳体内,且进线卡座102位于进线端口108位置,进线卡座102根据配线模块不同的实用功能来用于固定尾纤201或mpo适配器,实现配线模块的配线功能和mpo转换功能。

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该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位于出线端口内,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设有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的具体数量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设有12个,12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设置;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的形状与具体的光纤适配器的外形匹配,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用于插接固定光纤适配器,为光纤适配器在出线端口内提供安装位置。

分路器安装座107,该分路器安装座107位于壳体内,分路器安装座107用于固定分路器211,实现配线模块的分光功能。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该配线模块的壳体设有进线端口108和出线端口,在进线端口108位置设有进线卡座102,该进线卡座102用于固定尾纤201或mpo适配器,实现尾纤201或mpo适配器在进线端口108出固定,实现配线模块的配线功能和mpo转换功能。在出线端口内设有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设有多个,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内设有光纤适配器。在壳体内设有分路器安装座107,该分路器安装座107内固定分路器211,实现配线模块的分光功能。本配线模块能够在壳体内配置尾纤201、分路器211和mpo适配器分别实现配线、分光、mpo转换的功能,可以兼容多种输入方式,在需要变更机房的使用用途或者需要扩容时无需更换配线模块,在原有的配线模块上改造或重构即可,提升了配线模块使用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实施例2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壳体包括底壳1和盖板2,底壳1为顶部开口四周封闭的空心结构,盖板2位于底壳1的顶部,盖板2用于封闭底壳1的顶部开口,盖板2与底壳1为可拆卸连接。底壳1整体呈长方形结构,在底壳1内的边角位置分别设有安装盖板2的螺纹孔110,所述盖板2通过沉头自攻螺钉3与底壳1的螺纹孔110连接。在进线端口108内设有封堵进线端口108的橡胶块8,橡胶块108与进线端口108可拆卸连接,在进线口108内穿入线缆或尾纤201时,在橡胶块8上开出合适大小的孔洞即可。在壳体的底壳1内设有绕线区域101,该绕线区域内设有绕线盘或绕线柱,用于缠绕冗余的线缆,提高壳体内的线缆排布的整洁度。

实施例3

参见图2、图6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在进线卡座102内卡接有光缆下压块6和光缆上压块7,光缆下压块6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压线槽601,所述光缆下压块6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压线槽602。光缆上压块7的上端面设有第四压线槽702,光缆上压块7的下端面设有第三压线槽701,第一压线槽601与第三压线槽701的结构相同,第二压线槽602与第四压线槽702的结构相同。第一压线槽601的截面小于第二压线槽602的截面,在使用时,光缆下压块6的第一压线槽601与光缆上压块7的第三压线槽701扣合在一起用于固定直径小的线缆;光缆下压块6的第二压线槽602与光缆上压块7的第四压线槽702扣合在一起用于固定直径大的线缆,满足对不同规格线缆的固定。

光缆下压块6和光缆上压块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块,该定位块插接在进线卡座102内,定位块用于对光缆下压块6和光缆上压块7在进线卡座102内进行定位,防止光缆下压块6和光缆上压块7在定位卡座102中左右和前后窜动。在进线卡座102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光缆下压块6和光缆上压块7的卡座螺孔103,光缆上压块7的两侧设有上压块安装孔703,光缆上压块7在上压块安装孔703内穿入圆头自攻螺钉9与卡座螺孔103连接,圆头自攻螺钉3将光缆下压块6和光缆上压块7一同固定在进线卡座102内,对进线口108内穿入的线缆或尾纤201进行固定。

实施例4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在壳体的底壳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凸起的耳板,在耳板上开设有安装孔109,在安装孔109内设有塑料卡扣5,塑料卡扣5和耳板用于将本配线模块安装在配线架体或箱体上。耳板上还设有标签翻盖组件4,该标签翻盖组件4包括翻盖卡座402和标签粘贴板401,在耳板上设有标签卡扣105,所述翻盖卡座402通过标签卡扣105与耳板可拆卸连接。标签粘贴板401与翻盖卡座40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标签粘贴板401在翻盖卡座402上自由转动。该标签翻盖组件4能够实现根据不同客户的机房情况,变换安装位置,并翻转角度,避免标签纸被遮挡便于观察;标签纸采用粘贴式贴纸,能够在不影响配线模块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更换不同的链路标签。

实施例5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本实施例的配线模块用于实现配线功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壳1内设有芳纶纱固定部104,在壳体内设有芳纶纱固定部104上螺纹连接有芳纶纱固定螺钉10,芳纶纱固定螺钉10用于将芳纶纱202紧固在芳纶纱固定部104上。在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均设有输出端光纤适配器204,在进线端口108内的橡胶块8内刺入尾纤201,尾纤201穿入在进线卡座102内,尾纤201夹持固定在光缆下压块6和光缆上压块7之间,光缆下压块6的第一压线槽601和第二压线槽602,光缆上压块7的第三压线槽701和第四压线槽703的配合根据尾纤201的直径具体设定,能够达到对尾纤201进行固定且不损坏尾纤201即可。

尾纤201为束状尾纤、带状尾纤或集束尾纤中的任意一种,将尾纤201剥出的多根单芯尾纤202在绕线区域101盘存后通过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接头206与输出端光纤适配器204插拔连接实现链路的分配。尾纤201剥出的芳纶纱203的一端通过芳纶纱固定螺钉10固定在芳纶纱固定部104上。输出端光纤适配器204为sc适配器满配12芯,或lc双联适配器满配24芯。

实施例6

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本实施例的配线模块用于实现分光功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在于:在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内设有输入端光纤适配器205和输出端光纤适配器204,其中输入端光纤适配器205占用一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剩余的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用于安装输出端光纤适配器204。在分路器安装座107上固定连接有分路器211,分路器211与分路器安装座107卡扣连接,分路器安装座107的形状和大小根据分路器安装座107具体型号和大小设定,能够实现固定和安装分路器211即可。

分路器211的输入端的单根分路器输入端尾纤210在绕线区域101盘存后通过输入端光纤适配器接头207与输入端光纤适配器205插拔连接。分路器211的输出端的多根分路器输出端尾纤209在绕线区域101盘存后通过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接头206与输出端光纤适配器204插拔连接实现分光功能。

实施例7

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模块,本实施例的配线模块用于实现mpo转换功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在于:在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槽106内设有输出端光纤适配器204,在进线卡座102内固定有mpo适配器,mpo适配器包括长耳mpo适配器212和短耳mpo适配器213,进线卡座102设有长耳mpo适配器212和短耳mpo适配器213的卡槽位,实现对长耳mpo适配器212和短耳mpo适配器213的固定。

mpo适配器的多根mpo适配器尾纤208在绕线区域101盘存后通过输出端光纤适配器接头206与输出端光纤适配器204插拔连接,完成mpo转换功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