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拼接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6933发布日期:2020-06-16 20:2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和拼接屏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拼接屏。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常见的显示器件,具有厚度小、重量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由于单个液晶显示装置的面积有限,需要大面积显示时,通常会采用拼接屏。拼接屏就是将多个单独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边缘对齐,拼接起来后所构成的面积更大的显示器件。在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拼接时,相邻的液晶显示装置之间会出现拼缝,拼缝的存在导致拼接屏显示的画面被分割,破坏了图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严重影响拼接屏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和拼接屏。能够方便拼接屏的组装和维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屏、灯板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边缘,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外部延伸至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面,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背面,所述第二部分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贴合部和延伸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贴合部和所述延伸部依次相连,所述贴合部的一面贴合在所述正面的边缘,所述第一部分叠置在所述贴合部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一面,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贴合部相连,所述延伸部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正面的中部向外超出所述正面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灯板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具有两个相对的板面,所述贴合部的另一面贴合在所述加强板的一面,所述第一部分贴合在所述加强板的另一面。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边缘具有用于定位的台阶面,所述灯板与所述台阶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面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内,所述偏光片和所述显示面板超出所述偏光片的部分形成所述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包括位于所述正面中部的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正面边缘的非显示区域,所述灯板在所述正面的正投影的一边与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界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呈多边形,沿所述正面的同一边布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灯板,各个所述灯板沿所述正面的边缘连续排布。

可选地,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背面的边缘,所述灯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同一边。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面,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后盖与所述液晶显示屏围成的空间中,所述后盖上具有开口,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后盖具有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相连的侧壁,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开口呈条状,所述开口平行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面,所述开口的远离所述背面的一边的中部具有一避让缺口。

可选地,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阵列分布,相邻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间距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像素间距相同。

可选地,所述灯板还包括透光灯罩,所述透光灯罩罩设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外。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拼接屏,所述拼接屏包括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显示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如前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设置液晶显示屏、灯板和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可以进行画面显示,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由于柔性电路板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多个发光二极管位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边缘,柔性电路板的第二部分从液晶显示屏外延伸至液晶显示屏的背面,与位于液晶显示屏背面的印刷电路板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印刷电路板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显示画面,并且由于第一部分位于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边缘,因此多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的画面可以遮挡住液晶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在多个显示装置拼接成拼接屏时就可以减小甚至消除拼缝,从而提高视觉效果。由于灯板安装在所述液晶显示屏上,第二部分从液晶显示屏外延伸至液晶显示屏的背面并可拆卸地插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因此在发光二极管出现故障时,可以断开第二部分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断开第一部分与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连接,拆卸下灯板进行维修,或是直接更换新的灯板,在组装时也只需要将灯板安装到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将第二部分与印刷电路板连接,不需要拆开液晶显示屏,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柔性电路板的展开结构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与另一显示装置的拼接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方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屏10、灯板20和印刷电路板30。灯板20包括柔性电路板21和多个发光二极管22。图1中所示的虚线结构为进行拼接的另一个显示装置。

如图1所示,柔性电路板21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多个发光二极管22位于第一部分211。第一部分211位于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的边缘,第二部分212从液晶显示屏10的外部延伸至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正面为液晶显示屏10显示画面的一面,背面为与正面相对的表面。印刷电路板30位于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第二部分212可拆卸地插接在印刷电路板30上。

通过设置液晶显示屏、灯板和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可以进行画面显示,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由于柔性电路板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多个发光二极管位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边缘,柔性电路板的第二部分从液晶显示屏外延伸至液晶显示屏的背面,与位于液晶显示屏背面的印刷电路板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印刷电路板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显示画面,并且由于第一部分位于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边缘,因此多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的画面可以遮挡住液晶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在多个显示装置拼接成拼接屏时就可以减小甚至消除拼缝,从而提高视觉效果。

此外,由于柔性电路板21的第二部分212是从液晶显示屏10的外部延伸至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的,并且与位于液晶显示屏10背面的印刷电路板30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在发光二极管22出现故障时,可以断开第二部分212与印刷电路板30的连接,断开第一部分211与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的连接,拆卸下灯板20进行维修,或是直接更换新的灯板20,在组装时也只需要将灯板20安装到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将第二部分212与印刷电路板30连接,不需要拆开液晶显示屏10,维修方便。

可选地,多个发光二极管22的排列方式可以与液晶显示屏10的像素的排列方式相同,以使灯板20的显示效果与液晶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更接近。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发光二极管22阵列分布,相邻的发光二极管22的间距可以与液晶显示屏10的像素间距相同。根据液晶显示屏10的像素间距设置发光二极管22的间距,能够使灯板20的显示效果与液晶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更接近,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和拼接屏整体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多个发光二极管22的颜色也可以与液晶显示屏10的像素的颜色相同。示例性地,多个发光二极管22可以包括红光发光二极管、绿光发光二极管和蓝光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屏10通常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这三种颜色的像素,发光二极管22也采用红色、绿色和蓝色的配置,使灯板20的显示效果与液晶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更接近。

发光二极管22可以是封装好的发光二极管22,封装后的发光二极管22使用寿命更长。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灯板20还可以包括透光灯罩23,透光灯罩23罩设在发光二极管22外。透光灯罩23可以对发光二极管22提供保护,同时可以使发光二极管22发出的光显得更柔和,避免出现从某一方向观察时出现特别刺眼的情况。透光灯罩23可以粘接在柔性电路板21上。

示例性地,透光灯罩23可以采用光学树脂制成,以利于透光。

灯板20上的所有发光二极管22可以位于同一透光灯罩23内。或者灯板20也可以包括多个透光灯罩23,每个透光灯罩23中设置有若干个发光二极管22,例如每个透明灯罩23中设置有一个发光二极管22,或每个透明灯罩23中设置有3个发光二极管22。

如图2所示,柔性电路板21的第二部分212可以包括贴合部2121和第一部分211。第一部分211、贴合部2121和延伸部2122依次相连,贴合部2121的一面贴合在正面的边缘,第一部分211叠置在贴合部2121远离液晶显示屏10的一面,延伸部2122与贴合部2121相连,延伸部2122可拆卸地插接在印刷电路板30上。柔性电路板21通过第二部分212的贴合部2121安装到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延伸部2122可以从液晶显示屏10的侧面绕到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连接印刷电路板30,其中液晶显示屏10的侧面即为连接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和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的表面。这样只需要断开柔性电路板21与印刷电路板30的连接,断开贴合部2121与液晶显示屏10正面的连接,就可以移除灯板20,完成灯板20的拆卸。

第一部分211可以从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的中部向外超出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的边缘,这样在设置拼接屏时,可以将第一部分211超出正面的边缘的部分搭接在相邻的显示装置上,利用该部分遮挡相邻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减小拼缝。

液晶显示屏10可以是平面显示屏,也可以是曲面显示屏。通过平面显示屏可以拼接面积更大的平面显示屏,也可以拼接面积更大的曲面显示屏,曲面显示屏可以拼接面积更大的曲面显示屏。由于柔性电路板21可以弯曲,因此在拼接曲面显示屏时,柔性电路板21可以弯曲出一定的弧度,使灯板20更贴合曲面显示屏的弧度,进一步提升视觉效果。

灯板20可以粘贴在液晶显示屏10上。示例性地,灯板20可以通过胶带进行粘接。例如可以采用双面树脂压敏胶带粘贴。双面树脂压敏胶带的厚度可以为0.008mm~0.012mm,双面树脂压敏胶带具有厚度薄的特点,使用双面树脂压敏胶带进行粘贴有利于降低灯板20与液晶显示屏10的高度差,进一步提升显示装置的视觉效果。

图3是图2中的柔性电路板的展开结构图。如图3所示,柔性电路板21的第二部分212上可以设置有金手指2120。印刷电路板30上可以具有金手指连接器,柔性电路板21的第二部分212可以通过金手指插接在金手指连接器中。采用金手指和金手指连接器进行连接,拆装方便。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包括位于正面中部的显示区域a和位于正面边缘的非显示区域b。非显示区域b围绕显示区域a,非显示区域b位于正面每一边的边缘。灯板20在正面的正投影的一边可以与显示区域a和非显示区域b的界线m重合。液晶显示屏10在进行拼接时,液晶显示屏10的非显示区域b构成了拼接屏的拼缝,通过在液晶显示屏10的边缘设置灯板20,并使灯板20在正面的正投影的一边与显示区域a和非显示区域b的界线m重合,这样第一部分211沿正面的边缘延伸,可以通过灯板20完全遮挡住非显示区域b,消除拼缝,并且不遮挡显示区域a的显示画面。

如图4所示,灯板20在正面的正投影可以呈矩形,也即是第一部分211可以呈矩形。拼接屏中相邻的两个液晶显示屏10之间的拼缝通常是矩形的,灯板20在正面的正投影呈矩形可以更好地遮挡拼缝。

可选地,如图2所示,灯板20还可以包括加强板24。加强板24具有两个相对的板面。贴合部2121的一面可以贴合在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贴合部2121的另一面可以贴合在加强板24的一面,第一部分211可以贴合在加强板24的另一面。加强板24可以支撑柔性电路板21,通过设置加强板24,提高了灯板20的强度,能够避免柔性电路板21破损。

可选地,加强板24可以是平面板,也可以是曲面板,在拼接平面显示屏时,灯板20的加强板24可以是平面板。在拼接曲面显示屏时,灯板20的加强板24可以是曲面板,使得灯板20可以更好地贴合曲面显示屏的弧度,进一步提升视觉效果。

示例性地,加强板24可以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glycolterephthalate)或pi(聚酰亚胺,polyimide)制成。

可选地,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的边缘可以具有用于定位灯板20的台阶面12a。液晶显示屏10的结构可以参照图2,液晶显示屏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偏光片12和背光源13,显示面板1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偏光片12。背光源13可以是侧入式背光源,也可以是直下式背光源。在背光源13与显示面板11之间,除了设置有一个偏光片12外,还可以设置有其他的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扩散片、棱镜片。位于显示面板11远离背光源13一侧面的偏光片12在显示面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11内,这使得偏光片12超出偏光片12的部分与显示面板11形成了一台阶面12a。

灯板20可以与台阶面12a贴合。通过灯板20与台阶面12a贴合,利用台阶面12a对灯板20进行定位,方便将灯板20安装到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提高灯板20的安装精度。采用台阶面12a进行定位,可以使灯板20在正面的正投影的一边刚好与显示区域a和非显示区域b的界线m重合,以将非显示区域b完全遮挡住,消除拼缝,并且不遮挡显示区域a的显示画面。这样显示装置在显示时,液晶显示屏10显示的画面与灯板20显示的画面能够更好地拼接为一体,提升拼接屏整体的视觉效果。

图5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加强板24背离柔性电路板21的第一部分211的一板面可以具有定位凸台241。通过设置定位凸台241,使得加强板24的部分表面(如图5中的表面24a)、定位凸台241的一个侧面(如图5中的表面241a)以及定位凸台241的顶面(如图5中的表面241b)构成一台阶结构(如图5中每个椭圆内的结构)。这样在安装灯板20时,加强板24上的台阶结构可以与偏光片12、显示面板11配合,使灯板20能够与由偏光片12和显示面板11形成的台阶面12a贴合,实现对灯板20的定位。

定位凸台241的高度d可以根据偏光片12的厚度d进行设置。例如定位凸台241的高度d可以与偏光片12的厚度d一致,以使得灯板20可以与液晶显示屏10的表面较好地吻合。两个偏光片12的厚度可以相同,每个偏光片12的厚度d可以为0.15mm~0.2mm,定位凸台241的高度d也可以为0.15mm~0.2mm。

定位凸台241可以位于加强板24的中部,这样在灯板20上形成有两个台阶结构。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与另一显示装置的拼接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组装拼接屏时,两个台阶结构分别与拼接在一起的两个液晶显示屏10配合。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呈多边形。如图7所示,沿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的同一边布置有两个灯板20,两个灯板20沿正面的边缘连续排布。连续排布是指各灯板20依次排布且相邻的灯板20之间无间隙。对于面积较大的液晶显示屏10,通过在正面的同一边布置两个灯板20,可以减小单个灯板20中柔性电路板21的尺寸,降低制作难度。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的同一边也可以布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灯板20,各个灯板20沿正面的边缘排布,灯板20的布置数量可以根据液晶显示屏10的大小确定。

用作拼接屏的液晶显示屏10通常呈矩形,液晶显示屏10正面的任意一条边处均可以设置灯板20。示例性地,液晶显示屏10正面的一条边处可以设置有灯板20,或者,液晶显示屏10正面相邻的两条边处可以均设置有灯板20,或者液晶显示屏10正面不相邻的两条边处可以均设置有灯板20,或者液晶显示屏10正面的三条边处可以均设置有灯板20,或者液晶显示屏10正面的四条边处可以均设置有灯板20。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如图8所示,液晶显示屏10正面相邻的两条边处可以均设置有灯板20,这样就可以通过多个相同的显示装置进行拼接,得到足够大的拼接屏。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方式示意图,图9中较粗的黑色线条表示灯板20。如图9所示,通过将多个图8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00采用图9的方式进行拼接,就可以拼接出任意大小的拼接屏,满足不同的需求。

灯板20和印刷电路板30可以位于液晶显示屏10的同一边,这样柔性电路板21的第二部分212只需要设置较短的长度就可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0上。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印刷电路板30可以位于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的边缘。将灯板20和印刷电路板30设置在液晶显示屏10的同一边,并将印刷电路板30设置在边缘位置,能够方便将柔性电路板21插接到印刷电路板30上。

可选地,印刷电路板30可以沿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的边缘延伸。这样若液晶显示屏10的正面的同一边布置有两个或以上的灯板20,沿正面的同一边布置的灯板20都可以较方便地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0上。

可选地,沿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的同一边也可以布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印刷电路板30,各个印刷电路板30沿背面的边缘排布。这样设置尤其适用于尺寸较大的液晶显示屏10,有利于减小单个印刷电路板30的面积。

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还可以设置有控制电路40,控制电路40可以与印刷电路板30连接。控制电路40可以用于处理待显示画面,对待显示画面进行分割,并将待显示画面的中部提供给液晶显示屏10,将待显示画面的边缘部分提供给印刷电路板30,使得液晶显示屏10可以对待显示画面的中部进行显示,灯板20可以对待显示画面的边缘进行显示。控制电路40对待显示画面的处理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此处不详述。

示例性地,控制电路40可以固定在液晶显示屏10背面的中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印刷电路板30、控制电路40均设置在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也方便进行维修。

如图10所示,若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印刷电路板30,多个印刷电路板30均可以与控制电路40连接。

控制电路40与印刷电路板30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线50连接,控制电路40可以具有第一传输线接口41,印刷电路板30可以具有第二传输线接口31,通过设置第一传输线接口41和第二传输线接口31,能够方便数据传输线50的连接和拆卸。控制电路40上可以具有多个第一传输线接口41,方便连接多个印刷电路板30。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后盖60。后盖60位于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印刷电路板30位于后盖60与液晶显示屏10围成的空间中,后盖60上具有开口60a,柔性电路板21位于开口60a中。通过后盖60可以对印刷电路板30提供保护,避免印刷电路板30受损影响显示装置的正常工作。在拆装显示装置时,灯板20的柔性电路板21可以通过开口60a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0上,或是通过开口60a从印刷电路板30上取下柔性电路板21,断开柔性电路板21与印刷电路板30的连接。

该显示装置中,如前的控制电路40也可以位于后盖60与液晶显示屏10围成的空间中,以对控制电路40进行保护。后盖60在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的正投影可以与液晶显示屏10重合,以将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全部罩在后盖60内,以更好地提供保护作用。

如图11所示,后盖60可以具有与液晶显示屏10相连的侧壁61,开口60a可以位于侧壁61上,将开口60a设置在侧壁61上,可以方便将柔性电路板21插入到开口60a内,在拆装液晶显示屏10和灯板20时更加便于操作。此外,在需要拆卸后盖60时,后盖60的侧壁61上的开口60a还可以作为着力点,方便操作人员伸入手指将后盖60取下。

后盖60的侧壁61可以与液晶显示屏10的侧面平行或共面。这样更容易操作人员进行柔性电路板21的拆接。

示例性地,开口60a可以呈条状,开口60a可以平行于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开口60a的远离背面的一边的中部还可以具有一避让缺口60b。呈条状的开口60a平行于液晶显示屏10的背面,可以方便将柔性电路板21伸到后盖60中,避免柔性电路板21扭曲。通过在开口60a的远离背面的一边的中部设置避让缺口60b,在拆装液晶显示屏10和灯板20时,操作人员的手指可以通过避让缺口60b伸入到后盖60中进行操作,方便将柔性电路板21插接到印刷电路板30上或是将柔性电路板21与印刷电路板30分离。

如图11所示,避让缺口60b可以呈弓形。弓形的避让缺口60b,轮廓圆滑,利于降低应力集中,同时可以避免划伤操作人员。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避让缺口60b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矩形、梯形等。避让缺口60b的大小可以在操作人员的手指能够通过并进行操作的基础上尽力小,使外部的粉尘、水滴不容易通过避让缺口60b进入到显示装置100内部。

可选地,后盖60可以是透明结构,这样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透过后盖60观察到后盖60内的结构,更加方便将柔性电路板21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0上。示例性地,后盖60可以采用光学树脂制成。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拼接屏包括相互拼接的两个显示装置100,两个显示装置100中的至少一个为图1~图11所示的任一种显示装置。

在本公开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拼接屏也可以包括相互拼接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显示装置100,其中至少有一个显示装置100是图1~图11所示的任一种显示装置。

通过设置液晶显示屏、灯板和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可以进行画面显示,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由于柔性电路板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多个发光二极管位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位于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边缘,柔性电路板的第二部分从液晶显示屏外延伸至液晶显示屏的背面,与位于液晶显示屏背面的印刷电路板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印刷电路板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显示画面,并且由于第一部分位于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边缘,因此多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的画面可以遮挡住液晶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在多个显示装置拼接成拼接屏时就可以减小甚至消除拼缝,从而提高视觉效果。由于灯板安装在所述液晶显示屏上,第二部分从液晶显示屏外延伸至液晶显示屏的背面并可拆卸地插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因此在发光二极管出现故障时,可以断开第二部分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断开第一部分与液晶显示屏的正面的连接,拆卸下灯板进行维修,或是直接更换新的灯板,在组装时也只需要将灯板安装到液晶显示屏的正面,将第二部分与印刷电路板连接,不需要拆开液晶显示屏,维修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