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LED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24753发布日期:2020-10-23 19:3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更轻、更薄、更大的柔性显示屏的追求日益强烈。传统的tft-lcd是采用的玻璃衬底以及固定曲率的刚性背光,因此其不能满足柔性显示。oled由于是自发光器件,本身没有液晶,因此实现柔性显示比较容易,但是oled具有寿命短、可靠性差和成本高的缺点,因此其不能实现大尺寸的柔性显示。因此,柔性lcd应运而生,其继承了tft-lcd和oled的优点的同时,还具有抗摔、质轻和可挠等优点,但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柔性lcd的重量及厚度,需要进一步降低柔性lcd的背光模组的重量及厚度。

miniled背光模组因具备轻薄、高色域和高对比度的优点,被视为减少柔性lcd的背光模组的重量及厚度的具体方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多个miniled一般采用直接串联或直接并联的方式。然而,多个miniled直接串联会导致驱动电压过高,多个miniled直接并联会导致驱动电流过大,同时,会使得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较差,因此目前的miniled背光模组存在驱动电压高、驱动电流大、亮度均匀性差的问题,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的miniled背光模组存在的驱动电压高、驱动电流大、亮度均匀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该miniled背光模组包括:柔性基板,设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图案,以及若干个miniled;所述柔性基板上设有若干个背光分区;所述第一金属图案划分为若干个第一子金属图案,每一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所述背光分区设置;每一所述背光分区包括至少一个背光子分区,每一所述背光子分区内设有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所述miniled;在每一所述背光子分区内,同一行内的所有所述miniled串联形成一条串联支路,多条所述串联支路并联形成一个并联模组;若干个所述并联模组通过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实现电性连接,外部输入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输入到所述背光子分区的各个所述miniled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包括第一阳极走线和第一阴极走线;所述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还包括若干条连接线,每一所述串联支路中的所有所述miniled通过所述连接线实现串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背光分区包括一个所述背光子分区,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为直线走线,且分别分布在所述背光分区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背光分区包括两个所述背光子分区,两个所述背光子分区并排设置;每一所述背光子分区内的所述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实现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背光子分区为第一背光子分区和第二背光子分区;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呈倒u字型,所述第一阴极走线呈正u字型,所述第一阳极走线环绕所述第一背光子分区内的miniled布置,所述第一阴极走线环绕所述第二背光子分区内的miniled布置;所述第一阳极走线与所述第一阴极走线交错布置,且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相互靠近的部分位于第一背光子分区和第二背光子分区之间;所述第一背光子分区和所述第二背光子分区内的所述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就近与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上还设有第二金属图案,所述第二金属图案包括若干个第二子金属图案,每一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所述背光分区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包括第二阳极走线和第二阴极走线;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一阳极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二阳极走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一阴极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二阴极走线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图案还包括阳极总线,所述第二金属图案还包括阴极总线;每一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二阳极走线电性连接至所述阳极总线,每一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二阴极走线电性连接至所述阴极总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图案与所述第一金属图案异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图案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图案的下方。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该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柔性基板,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划分若干个背光分区,其中,每一所述背光分区包括至少一个背光子分区。

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图案,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图案划分为若干个第一子金属图案,每一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所述背光分区设置;以及,将若干个miniled对应安装至所述柔性基板上,其中,每一所述背光子分区内设有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所述miniled。

其中,在每一所述背光子分区内,同一行内的所有所述miniled串联形成一条串联支路,多条所述串联支路并联形成一个并联模组,若干个所述并联模组通过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实现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包括第一阳极走线和第一阴极走线;所述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还包括若干条连接线,每一所述串联支路中的所有所述miniled通过所述连接线实现串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背光分区包括一个所述背光子分区,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为直线走线,且分别分布在所述背光分区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背光分区包括两个所述背光子分区,两个所述背光子分区并排设置;每一所述背光子分区内的所述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实现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背光子分区为第一背光子分区和第二背光子分区;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呈倒u字型,所述第一阴极走线呈正u字型,所述第一阳极走线环绕所述第一背光子分区内的miniled布置,所述第一阴极走线环绕所述第二背光子分区内的miniled布置;所述第一阳极走线与所述第一阴极走线交错布置,且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相互靠近的部分位于第一背光子分区和第二背光子分区之间;所述第一背光子分区和所述第二背光子分区内的所述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就近与所述第一阳极走线和所述第一阴极走线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图案”之前,所述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柔性基板设置第二金属图案,将所述第二金属图案划分为若干个第二子金属图案,使每一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所述背光分区。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包括第二阳极走线和第二阴极走线,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一阳极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二阳极走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一阴极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二阴极走线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图案还包括阳极总线,所述第二金属图案还包括阴极总线;每一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二阳极走线电性连接至所述阳极总线,每一所述第二子金属图案的所述第二阴极走线电性连接至所述阴极总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如上所述的miniled背光模组。

本申请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根据实际的背光需求在柔性基板上划分若干个背光分区,因此较之不进行背光分区而直接在柔性基板上布置miniled,可以改善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另外,由于在每个背光子分区中将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miniled以串联和并联组合形成并联模组的方式布置,因此较之若干个miniled直接串联减小了驱动电压,且较之若干个miniled直接并联减小了驱动电流,可以使背光模组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都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在柔性基板上还布置了第一金属图案,将第一金属图案的每个第一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背光分区设置,将若干个并联模组通过第一子金属图案实现电性连接,由此使得外部输入信号通过第一金属图案的每个第一子金属图案独立输入到每个背光分区的每个背光子分区的各个miniled中,这样可以减小背光模组的金属走线电阻,从而减小ir压降效应,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背光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背光分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中的第二金属图案的布置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中的连接孔的布置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中的第一金属图案的布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背光分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包括柔性基板fp,设于柔性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图案(图中除去miniled的实线部分),以及若干个miniled。柔性基板上设有若干个背光分区9。第一金属图案划分为若干个第一子金属图案(图中每个背光分区9中的实线部分),每一第一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背光分区9设置;每一背光分区9包括至少一个背光子分区(图1和图2中以每一背光分区9仅包括一个背光子分区为例),每一背光子分区内设有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miniled(图中的一个小矩形为一个miniled)。在每一背光子分区内,同一行内的所有miniled串联形成一条串联支路,多条串联支路并联形成一个并联模组;若干个并联模组通过第一子金属图案实现电性连接,外部输入信号通过第一子金属图案输入到背光子分区中的各个miniled中。

具体地,在柔性基板上设有若干个背光分区9,每个背光分区9包括至少一个背光子分区。在每个背光子分区中,若干个miniled以m行×n列的方式呈阵列排布,每行n个miniled串联形成一条串联支路,且m条串联支路并联形成一个并联模组,其中,m、n为正整数(图1和图2中以m=6,n=8为例)。

另外,在柔性基板上还布置有第一金属图案,第一金属图案的每个第一子金属图案的分布位置与一个背光分区9的分布位置相对应,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若干个miniled构成的并联模组通过每个背光子分区所属的背光分区9对应的第一子金属图案实现电性连接,外部输入信号通过每个背光子分区所属的背光分区9对应的第一子金属图案输入到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个miniled中。

本申请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由于根据实际的背光需求在柔性基板上划分若干个背光分区,因此较之不进行背光分区而直接在柔性基板上布置miniled,可以改善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另外,由于在每个背光子分区中将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miniled以串联和并联组合形成并联模组的方式布置,因此较之若干个miniled直接串联减小了驱动电压,且较之若干个miniled直接并联减小了驱动电流,可以使背光模组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都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在柔性基板上还布置了第一金属图案,将第一金属图案的每个第一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背光分区设置,将若干个并联模组通过第一子金属图案实现电性连接,由此使得外部输入信号通过第一金属图案的每个第一子金属图案独立输入到每个背光分区的每个背光子分区的各个miniled中,这样可以减小背光模组的金属走线电阻,从而减小ir压降效应,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每一第一子金属图案包括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电性连接。以每一背光分区9仅包括一个背光子分区为例,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为直线走线,且分别分布在一个背光分区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以及以下各实施例中的第二阳极走线3和第二阳极走线4,分别为图中的实线或虚线在柔性基板上所占的平面区域,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均表示走线的线宽。

具体地,根据第一金属图案的布置,每一第一子金属图案的第一阳极走线1互相之间是直接或间接电性连接的,每一第一子金属图案的第一阴极走线2互相之间也是直接或间接电性连接的。外部输入信号的正极信号电性连接至第一阳极走线1,外部输入信号的负极信号电性连接至第一阴极走线2,由此,外部输入信号通过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输入到每个背光子分区中。

进一步地,若干个miniled以串联和并联组合的方式构成的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电性连接,即,每行n个miniled中的第1个miniled与第一阳极走线1电性连接、第n个miniled与第一阴极走线2电性连接,由此使输入到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外部输入信号进一步输入到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个miniled中。

本申请通过上述的具体连接方式,将外部输入信号通过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二阳极走线2输入到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中,从而控制各miniled。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和图2,每一第一子金属图案还包括若干条连接线5,每一串联支路中的所有miniled分别通过连接线5实现串联。

可以理解的是,该背光模组的若干个miniled,并不局限于图1和图2中的排布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所要求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进行合理排布,从而进一步优化每个背光分区9的电路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以每一背光分区9包括两个背光子分区为例,两个背光子分区并排设置;每一背光子分区内的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实现电性连接。

具体地,将两个背光子分区并排设置组成一个背光分区9,且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若干个miniled以串联和并联组合的方式构成的并联模组的两端仍然分别与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实现电性连接,从而使外部输入信号通过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分别独立输入到每个背光分区9的两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背光分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两个并排布置的背光子分区为第一背光子分区(由图3和图4中第一阳极走线1和其环绕的左半部分的若干个miniled组成)和第二背光子分区(由图3和图4中第一阴极走线2和其环绕的右半部分的若干个miniled组成);其中,第一阳极走线1呈倒u字型,第一阴极走线2呈正u字型,第一阳极走线1环绕第一背光子分区内的miniled布置,第一阴极走线2环绕第二背光子分区内的miniled布置;第一阳极走线1与第一阴极走线2交错布置,即,倒u字型的第一阳极走线1和正u字型的第一阴极走线2相互靠近的支脚分别位于对方的u字型槽内部;并且,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相互靠近的部分位于第一背光子分区和第二背光子分区之间;第一背光子分区和第二背光子分区内的并联模组的两端分别就近与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电性连接。

具体地,分别在第一背光子分区中和第二背光子分区中,每行n个miniled中的第1个miniled均与第一阳极走线1电性连接,第n个miniled均与第一阴极走线2电性连接;并且,同一行内的n个miniled串联后形成一条串联支路,将m条串联支路并联形成一个并联模组,由此,在每个背光子分区中布置m行×n列miniled(图3和图4中以m=7,n=8为例)。

本申请通过以上miniled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将背光分区分为并排且交错布置的两个背光子分区,由此将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若干个miniled随着两个背光子分区的分布位置分布,从而进一步改善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见图3和图4,柔性基板上还设有第二金属图案(图中的虚线部分),第二金属图案包括若干个第二子金属图案(图中每个背光分区9中的虚线部分),每一第二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背光分区设置;每一第二子金属图案包括第二阳极走线3和第二阴极走线4;第一子金属图案的第一阳极走线1与对应的第二子金属图案的第二阳极走线3电性连接,第一子金属图案的第一阴极走线2与对应的第二子金属图案的第二阴极走线4电性连接。

具体地,外部输入信号的正极信号从第二阳极走线3经第一阳极走线1传输到每个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中,外部输入信号的负极信号从第二阴极走线4经第一阴极走线2传输到每个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中,由此将外部输入信号传输到各miniled中。

本申请在第一金属图案的基础上还设置有第二金属图案,将外部输入信号经第二金属图案传输到第一金属图案,再从第一金属图案分别输入到每个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中,第一金属图案和第二金属图案分别独立进行信号传输,可以减小背光模组的金属走线电阻,从而减小ir压降效应,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进一步地,参见图3,第一金属图案还包括阳极总线6,第二金属图案还包括阴极总线7;每一第二子金属图案的第二阳极走线3电性连接至阳极总线6,每一第二子金属图案的第二阴极走线4电性连接至阴极总线7。这样,外部输入信号的正极信号通过阳极总线6传输到第二阳极走线3上,外部输入信号的负极信号通过阴极总线7传输到第二阴极走线4上。

结合上述实施例,外部输入信号的正极信号通过阳极总线6传输到第二阳极走线3上,再从第二阳极走线3经第一阳极走线1传输到每个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中;外部输入信号的负极信号通过阴极总线7传输到第二阴极走线4上,再从第二阴极走线4经第一阴极走线2传输到每个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中,由此将外部输入信号传输到各miniled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二金属图案与第一金属图案异层设置,即,第一金属图案的第一阳极走线1、第一阴极走线2和阳极总线6设于第一层,第二金属图案的第二阳极走线3、第二阴极走线4和阴极总线7设于第二层,第一层与第二层为不同的两层。

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金属图案和第二金属图案这两层金属图案,将外部输入信号从第二金属图案的第二阳极走线3和第二阴极走线4经第一金属图案的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传输到每个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中,从而将外部输入信号分别独立输入到每个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中,且两层金属图案异层设置,互不干扰,以便布线。

进一步地,由于miniled和第一金属图案直接电性连接,因此可以将第二金属图案设于第一金属图案的下方,即,第二层位于第一层的下方,从而将miniled安装在背光模组中的上层位置,以方便miniled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第一阳极走线1与第二阳极走线3、第一阴极走线2与第二阴极走线4、以及第二阳极走线3与阳极总线6,均分别通过多个连接孔8电性连接。另外,由于第二阴极走线4和阴极总线7均设于第二层,因此第二阴极走线4和阴极总线7直接电性连接,不需要通过连接孔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可以将若干个背光分区9呈阵列式排布在柔性基板上,使每个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的晶粒均匀地布置在显示面板的后方作为发光源,从而使背光均匀地传达到整个屏幕,实现更加细腻逼真的显示效果。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图2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该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柔性基板fp,在柔性基板上划分若干个背光分区9,其中,每一背光分区9包括至少一个背光子分区。

具体地,根据实际的背光需求,在柔性基板上划分若干个背光分区9,且每个背光分区9包括至少一个背光子分区。每个背光子分区用于限定若干个miniled在柔性基板上安装的范围。

s2、在柔性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图案,其中,第一金属图案划分为若干个第一子金属图案,每一第一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背光分区9设置;以及,将若干个miniled对应安装至柔性基板上,每一背光子分区内设有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miniled。其中,在每一背光子分区内,同一行内的所有miniled串联形成一条串联支路,多条串联支路并联形成一个并联模组,若干个并联模组通过第一子金属图案实现电性连接。

具体地,在每个背光子分区中,每行n个miniled串联形成一条串联支路,且m条串联支路并联形成一个并联模组,其中,m、n为正整数(图1和图2中以m=6,n=8为例),从而在每个背光子分区中布置m行×n列miniled。在柔性基上还布置有第一金属图案,第一金属图案中的每个第一子金属图案的分布位置与一个背光分区9的分布位置相对应,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若干个miniled构成的并联模组通过每个背光子分区所属的背光分区9对应的第一子金属图案实现电性连接,外部输入信号通过每个背光子分区所属的背光分区9对应的第一子金属图案输入到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个miniled中。

本申请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由于根据实际的背光需求在柔性基板上划分若干个背光分区,因此较之不进行背光分区而直接在柔性基板上布置miniled,可以改善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另外,由于在每个背光子分区中将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miniled以串联和并联组合形成并联模组的方式布置,因此较之若干个miniled直接串联减小了驱动电压,且较之若干个miniled直接并联减小了驱动电流,可以使背光模组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都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在柔性基板上还布置了第一金属图案,将第一金属图案的每个第一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背光分区设置,将若干个并联模组通过第一子金属图案实现电性连接,由此使得外部输入信号通过第一金属图案的每个第一子金属图案独立输入到每个背光分区的每个背光子分区的各个miniled中,这样可以减小背光模组的金属走线电阻,从而减小ir压降效应,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针对图1和图2中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其与上述关于图1和图2中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结构和有益效果相对应,由于上述实施例已经对图1和图2中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结构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3、图4和图5,在步骤“在柔性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图案”之前,该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柔性基板设置第二金属图案,将第二金属图案划分为若干个第二子金属图案,使每一第二子金属图案对应一个背光分区。其中,每一第二子金属图案包括第二阳极走线和第二阴极走线,第一子金属图案的第一阳极走线与对应的第二子金属图案的第二阳极走线电性连接,第一子金属图案的第一阴极走线与对应的第二子金属图案的第二阴极走线电性连接。

本申请在第一金属图案的基础上还设置有第二金属图案,将外部输入信号经第二金属图案传输到第一金属图案,再从第一金属图案分别输入到每个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各miniled中,第一金属图案和第二金属图案分别独立进行信号传输,可以减小背光模组的金属走线电阻,从而减小ir压降效应,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针对图3和图4中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的制备方法,其与上述关于图3和图4中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和有益效果相对应,由于上述实施例已经对图3和图4中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见图3和图4,该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中的第二金属图案的布置示意图,即,图6(a)反映了背光分区9的背光子分区、第二子金属图案的第二阳极走线3和第二阴极走线4的分布位置。参见图6(a),在柔性基板上设置若干个背光分区9,并在背光分区9的的每个背光子分区的对应位置布置第二阳极走线3和第二阴极走线4;在柔性基板的相应位置布置阴极总线7,第二阴极走线4与阴极总线7直接电性连接。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中的连接孔的布置示意图。参见图6(b),在第二阳极走线3和第二阴极走线4上设置多个连接孔,即,在第二阳极走线3与第一阳极走线1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阴极走线4与第一阴极走线2的连接处布置多个连接孔8;并且,将第二阳极走线3与第一阳极走线1通过连接孔8电性连接,将第二阴极走线4与第一阴极走线2通过连接孔8电性连接。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中的第一金属图案的布置示意图,即图6(c)反映了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的分布位置。参见图6(c),在背光分区9的每个背光子分区的对应位置布置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第一阳极走线1为倒u字型,第二阴极走线2为正u字型,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2,即,第一阳极走线1和第一阴极走线3相互靠近的支脚分别位于对方的u字型槽内部;在柔性基板的相应位置布置阳极总线6,将第二阳极走线3与阳极总线6通过连接孔8电性连接。

参见图3,分别在第一背光子分区中和第二背光子分区中,将每个背光子分区中的每行n个miniled中的第1个miniled均与第一阳极走线1电性连接,第n个miniled均与第一阴极走线2电性连接;并且,将同一行内的n个miniled串联后形成一条串联支路,将m条串联支路并联形成一个并联模组,由此,在每个背光子分区中布置m行×n列miniled。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图3和图4中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流程对应于图3和图4中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一种具体布置方案,该具体流程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换前后顺序,以方便具体制程工艺的实施,此处对于具体流程的步骤顺序并不限定。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1,该显示面板11包括如上所述的miniled背光模组10。该显示面板11与该miniled背光模组10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上述实施例已对该miniled背光模组1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进行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