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4401发布日期:2022-02-19 08:1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包括所述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搭载有定影装置。在定影装置中,经加热的加热部件通过与该加热部件对置的加压部件的旋转而从动旋转,加热部件与加压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在纸张通过时,通过压力和热而使调色剂固接。
3.加热部件通常包括加热辊和环状皮带,通过加热辊将热量传递到环状皮带上。由于加热辊的表面不平整或者涂敷的润滑剂不均匀,传递到环状皮带上的某部分上的热量可能不足,会有周期性不良的现象表现在图像上,从而影响图像的定影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包括所述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增加加热部件的热量的传导,提高图像的定影效果。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被配置为将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包括环状皮带以及加热辊,所述环状皮带具有内周面和外周面,所述加热辊与所述环状皮带的所述内周面相接触;夹持部形成部件,与所述加热辊相对布置,并与所述环状皮带的所述内周面相接触;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的所述环状皮带的所述外周面相接触,并能够转动以带动所述环状皮带转动,所述加压部件经由所述加热部件的所述环状皮带按压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在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环状皮带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其中,所述加热部件具有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辊的转速与所述环状皮带的转速相同,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辊的转速小于所述环状皮带的转速。
6.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部件的所述加热辊的转速为0。
7.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辊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环状皮带的转动方向相同或相反。
8.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辊的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环状皮带的转速的90%。
9.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部件的所述加热辊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转动,例如每次转动1/2圈。
10.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部件的所述加热辊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转动,例如每次转动1/2圈。
11.可选地,所述定影装置还包括切换部,用于切换所述加热部件的所述加热辊的转动方向。
12.可选地,所述定影装置还包括判断部,用于根据打印任务判断所述加热部件采用
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或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13.可选地,所述定影装置还包括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件的所述加热辊的转速。
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定影装置,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装置,通过改变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辊的转动速度,使得所述加热部件的环状皮带与加热辊的不同部分接触,减小了环状皮带上的某个点可能出现的热量不足的问题。
17.进一步地,通过改变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辊的转动方向,可以增加环状皮带与加热辊的接触,能够在不增加热源的情况下传递更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图像的定影效果,并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18.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可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热量不足引起的图像不良现象;
21.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23.图5到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25.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所述定影装置100包括加热部件10、夹持部形成部件20以及加压部件30。
26.所述加热部件10包括环状皮带11以及加热辊12,所述环状皮带11具有内周面和外周面,所述加热辊12与所述环状皮带11的内周面相接触。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与所述加热辊12相对布置,并与所述环状皮带11的内周面相接触。所述加压部件30与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环状皮带11的外周面相接触,当所述加压部件30被驱动装置例如马达驱动而转动时,所述环状皮带11随着所述加压部件30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加压部件30经由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环状皮带11按压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在所述加压部件30与所述环状皮带11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
27.所述加热部件10还具有热源13,热源13例如由卤素加热器或碳加热器构成,在被
通电后,经由所述加热辊12对所述环状皮带11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辊12以在与形成有定影夹持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对所述环状皮带11进行加热的方式配置。在沿所述环状皮带11的周向观察时,所述环状皮带11在该周向上的与定影夹持部不同的位置(此处是与定影夹持部相反一侧的位置)被所述加热辊12加热。
28.所述定影装置100还包括润滑剂涂敷部件以及支承部件(图未示),润滑剂涂敷部件具有沿着定影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润滑剂涂敷部件以与环状皮带11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用于将润滑剂供给至所述环状皮带11的内周面。润滑剂通过所述环状皮带11的旋转移动而被供给至所述环状皮带11的内周面与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之间。所述支承部件也具有沿着定影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所述支承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被固定于定影装置100的机壳,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经由支承部件被固定于定影装置100的机壳。
29.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可以由具有耐热性的树脂部件形成。例如,可以使用lcp(液晶聚合物),聚酰亚胺树脂、pai(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等。来自所述加压部件30的按压力经由定影夹持部被施加至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所述支承部件通过从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的背面侧支承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来对抗该按压力。所述支承部件将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固定于规定位置,并防止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从规定位置偏离。
30.所述加压部件30以与所述环状皮带11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加压部件30经由所述加热部件10的环状皮带11按压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20,在所述加压部件30的外周面与环状皮带1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具有所需的夹持宽度的定影夹持部,通常也称作定影辊隙。所述加压部件30具有金属芯体31和以环绕金属芯体31的外表面设置的弹性层32。弹性层32由例如硅橡胶、氟橡胶等材料形成。在弹性层32的表层也可以设置有pfa、ptfe等脱模层。
31.在所述加压部件3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有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所述加压部件30沿着图1中的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通过所述加压部件30的旋转力,所述环状皮带11从动旋转,使得记录介质例如纸张通过所述加热部件10和所述加压部件30之间的定影夹持部。在所述加压部件30的内部,也可以设置有卤素加热器等热源。
32.该定影装置100使在表面上形成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定影夹持部,通过加压以及加热使未定影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在使用过程中,定影装置的加热部件采用皮带的加热方式,热量通过加热辊传递到环状皮带上然后传递到图像,但是加热辊的周向可能出现热量不均一的现象。例如,由于加热辊表面不平整或者加热辊厚度不均一,或者环状皮带内表面涂敷的润滑剂不均一,导致环状皮带上的某一点的热量不足,从而不能将碳粉图像定影到纸张上。
33.如图2中所示,纸张40上的图像41会出现条纹42,在加热辊的每个转动周期t内,都会出现一个条纹42,这严重影响了图像的定影效果。
34.为此,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件10具有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相同,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小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
35.如图1中所示,所述加热部件10具有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可以例如用于打印文字,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可以例如用于打印文字以外的图像,例如
图画或者同时包括图画和文字。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当所述加压辊31如图中箭头所示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环状皮带11在所述加压辊31的带动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加热辊12在所述环状皮带11的带动下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相同,转动方向也相同。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即使加热辊12传递到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一点的热量不足,也不会对文字的定影效果有太大的影响。
36.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小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例如,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为0。当所述加压辊31被驱动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环状皮带11随着所述加压辊31的转动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加热辊12固定不动。这样,在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动过程中,所述环状皮带11上的每一点都能够与所述加热辊12的外周面(例如,图1中所示的加热辊12的上半周)的不同部分接触进行热传递,即使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一点的热量不足,但是这一点还与所述加热辊12的外周面的其他部分接触进行热传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热量的不足。相比现有技术中,环状皮带11和加热辊12始终以相同的转速转动时,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一点始终接触加热辊12的相同部分,容易导致某一点的热量始终不足,通过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减小了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个点可能出现的热量不足的问题,从而改善了由于热量不足引起的图像不良现象。
37.根据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辊1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根据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的90%,即,将所述加热辊12和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差控制在10%以内。
38.如图3中所示,当所述加压辊31被驱动装置驱动沿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环状皮带11在所述加压辊31的带动下沿着顺时针转动,而所述加压辊12也通过其驱动装置例如马达驱动而沿顺时针转动。可选地,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为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的95%。通过设置所述加热辊12和所述环状皮带11以不同的转速沿相同的转动方向转动,既可以使所述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一点与所述加热辊12的外周面的不同部分接触,减小了所述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个点可能出现的热量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增加所述环状皮带11与所述加热辊12之间的接触,能够在不增加热源的情况下传递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图像的定影效果。
39.如图4中所示,当所述加压辊31被驱动装置驱动沿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环状皮带11在所述加压辊31的带动下沿着顺时针转动,而所述加压辊12也通过其驱动装置例如马达驱动而沿逆时针转动,所述加热辊1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动方向相反。可选地,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为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的90%。通过设置所述加热辊12和所述环状皮带11以不同的转速沿相反的方向转动,既可以使所述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一点与所述加热辊12的外周面的不同部分接触,减小了所述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个点可能出现的热量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增加所述环状皮带11与所述加热辊12之间的接触,能够在不增加热源的情况下传递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图像的定影效果。
4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加热辊12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转动,例如每次转动1/2圈,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加热辊12和环状皮带11的转速相同。这样,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不仅适于打印文字,还适于打印图画或图画和文字。
41.结合图5到图7所示,当加压辊31被驱动装置驱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环状皮带
11在加压辊31的带动下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加热辊12也随着环状皮带11的转动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或者由马达驱动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加热辊12的转速与环状皮带11的转速相同;当加热辊12转动1/2圈时,切换加热辊12的转动方向,使得加热辊12在马达的驱动下,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1/2圈,然后再切换加热辊12的转动方向,使得加热辊12再次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1/2圈,这样沿着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转动,每次转动1/2圈。
42.如图5中所示,当加热辊12沿顺时针方向开始转动第一个1/2圈时,环状皮带11的第一部分111开始与加热辊12的第一半周(上半周)121接触进行热传递,环状皮带11的第二部分112开始与加热辊12的第二半周(下半周)122接触进行热传递。
43.如图6中所示,当加热辊12沿逆时针方向开始转动第二个1/2圈时,环状皮带11的第二部分112开始与加热辊12的第一半周(上半周)121接触进行热传递,环状皮带11的第三部分113开始与加热辊12的第二半周(下半周)122接触进行热传递。
44.如图7中所示,当加热辊12沿顺时针方向开始转动第三个1/2圈时,环状皮带11的第三部分113开始与加热辊12的第一半周(上半周)121接触进行热传递,环状皮带11的第四部分114开始与加热辊12的第二半周(下半周)122接触进行热传递。通过这样设置,除了开始旋转的第一部分以外,环状皮带11的其它部分在同向转动时会与加热辊12的一个半周上的部分相接触,然后在反向转动时与加热辊12的另一个半周上的部分相接触,不仅减小了环状皮带上的某个点可能出现的热量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增加环状皮带与加热辊的接触,能够在不增加热源的情况下传递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图像的定影效果。
4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加热辊12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转动1/2圈,其中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始终小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结合图5到图7中所示,当加压辊31被驱动装置驱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环状皮带11在加压辊31的带动下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加热辊12也由马达驱动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加热辊12转动1/2圈时,切换加热辊12的转动方向,使得加热辊12在马达的驱动下,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1/2圈,然后再切换加热辊12的转动方向,使得加热辊12再次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沿着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转动,每次转动1/2圈。可选地,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始终为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的90%。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一点与加热辊12上的不同部分接触进行热传递,减小了环状皮带11上的某一点可能出现的热量不足的问题,从而改善了由于热量不足引起的画像不良现象。
4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加热辊12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转动,例如,每次转动一圈。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相同,或者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小于所述环状皮带11的转速。
4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影装置100还包括切换部,用于切换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加热辊12的转动方向。
4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影装置100还包括判断部,用于根据打印任务判断所述加热部件采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或所述第二操作模式。
4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影装置100还包括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加热辊12的转速。
5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换部和所述判断部都集成到所述控制部。所述
控制部被配置成:根据打印任务判断所述加热部件10采用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或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控制切换部来切换所述加热部件10的所述加热辊12的转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加热辊12的马达,来调整所述加热辊12的转动速度。
51.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和所述定影装置100,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定影装置100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52.以上已揭示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公开的构思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