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镜片、AR镜片制备方法及AR眼镜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00175发布日期:2020-11-27 13:06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AR镜片、AR镜片制备方法及AR眼镜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ar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r镜片、ar镜片制备方法及ar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人们娱乐生活中,人们通过ar眼镜可获得更为愉悦地视觉体验。

传统ar眼镜通常采用控制手柄操作ar眼镜以实现增强现实相关的功能,通常,控制手柄与ar眼镜是相互独立的。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控制手柄造价较高,增加了ar眼镜的使用成本,控制手柄不易携带且操作不便,严重用户体验较,无法满足用户便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ar镜片、ar镜片的制备方法及ar眼镜,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ar镜片,包括:

透明基底;

透明衬底,设于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

驱动导线,设于所述透明衬底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

光源,设于所述透明衬底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驱动导线;

触控电极线,设于所述透明衬底靠近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所述触控电极线包括多个平行于第一方向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电极和多个沿第二方向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如此,通过在透明衬底的一侧设置触控电极线,以实现ar镜片的触控功能,不再需要使用控制手柄操作ar眼镜,从而降低ar镜片的使用成本,增强ar镜片的使用便利性,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包括多个电极段,两个相邻所述电极段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电电极相交于所述间隙;

所述ar镜片还包括:多个桥接线,每个所述桥接线绝缘搭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且所述桥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二导电电极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电极段电连接。

如此,通过电极段和桥接线实现搭桥连接,以形成多个触控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多个第一绝缘层,每个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对应的所述桥接线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之间。

如此,通过第一绝缘层实现桥接线与触控电极线绝缘隔离,同时通过第一绝缘层定位ar镜片的触控点。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透明衬底靠近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且覆盖所述触控电极线和多个所述桥接线;

第三绝缘层,设于所述透明衬底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且覆盖所述驱动导线。

如此,第二绝缘层用于保证多个第一导电电极之间的绝缘性和抗腐蚀性,第三绝缘层用于保证驱动导线之间的绝缘性和抗腐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第一硬化层,设于所述透明衬底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所述驱动导线设于所述第一硬化层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

第二硬化层,设于所述透明衬底靠近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所述触控电极线设于所述第二硬化层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

如此,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用于增强透明衬底的抗腐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第一抗反射膜,设于所述透明基底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

如此,第一抗反射膜用于增强透明基底的透光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锡膏焊盘,所述驱动导线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凸设有焊点,所述锡膏焊盘覆盖所述焊点,所述光源设于所述锡膏焊盘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

如此,焊点用于精确定位光源的位置,锡膏焊盘用于固定光源和焊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线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和铝掺杂氧化锌中的任意一种。

如此,可依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材质。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同时提供了一种ar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透明衬底;

制作触控电极线,所述触控电极线设于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触控电极线包括多个平行于第一方向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电极和多个沿第二方向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包括多个电极段,两个相邻所述电极段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电电极相交于所述间隙;

制作驱动导线和多个桥接线,所述驱动导线设于所述透明衬底相背于所述触控电极线的一侧,每个所述桥接线绝缘搭设于第一导电电极远离所述透明衬底的一侧且所述桥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二导电电极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电极段电连接;

贴合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透明衬底相背于所述触控电极线的一侧且连接于驱动导线;

将所述透明衬底具有所述触控电极线的一侧与一透明基底相贴合。

如此,通过在透明衬底的一侧设置触控电极线,并通过触控电极线与外接触控装置连接,使ar镜片实现触控功能,从而降低ar镜片的使用成本,增强ar镜片的使用便利性,以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还同时提供一种ar眼镜,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ar镜片。

本申请提供的ar眼镜相较于传统的ar眼镜,ar眼镜的ar镜片具有触控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ar镜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ar镜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ar镜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ar镜片100

透明基底10

第一抗反射层11

第二抗反射层12

透明衬底20

第一硬化层21

第二硬化层22

驱动导线30

焊点31

光源40

触控电极线50

第一绝缘层51

第一导电电极52

第二导电电极54

电极段542

桥接线60

第一搭接件62

第二搭接件64

锡膏焊盘70

第二绝缘层80

第三绝缘层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请参阅图1,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r镜片100,该ar镜片100可应用于ar眼镜中。

请参见图1,ar镜片100包括透明基底10、透明衬底20、驱动导线30、光源40、触控电极线50和多个桥接线60。

请参见图2,透明衬底20设于透明基底10的一侧;驱动导线30设于透明衬底20远离透明基底10的一侧;光源40设于透明衬底20远离透明基底10的一侧且连接于驱动导线30触控电极线50设于透明衬底20靠近透明基底10的一侧,触控电极线50包括多个平行于第一方向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电极52和多个沿第二方向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电极54,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第二导电电极54包括多个电极段542,两个相邻电极段542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导电电极52与对应的第二导电电极54相交于所述间隙;每个桥接线60绝缘搭设于第一导电电极52远离透明基底10的一侧且桥接线60的两端分别与每个第二导电电极54的两个相邻的电极段54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透明衬底20的一侧设置触控电极线50,并通过触控电极线50实现ar镜片100的触控功能,从而降低ar镜片100的使用成本,增强ar镜片的使用便利性,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具有桥接线60的相邻两条第一导电电极5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搭接件62,进一步,分别设于桥接线60两侧的第二导电电极5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搭接件64。

进一步地,第一搭接件62为铜搭接块且第一搭接件62为感应电极,第二搭接件64为驱动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桥接线60同时连接ar镜片的bonding区。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基底10可为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基底10的厚度范围为700μm-1000μm,以满足不同类型ar镜片100的厚度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衬底2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酰亚胺基底和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衬底20的厚度范围为20μm-200μm。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导线30为铜线、锡线路、银线路铝合金、转印型透明导电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导线30的厚度范围为1μm-3μm。

进一步地,桥接线60与驱动导线30的材质相同,则可同时制作桥接线60与驱动导线30,以提升制程效率。例如,桥接线60与驱动导线30均为铜线,则可采用黄光制程同时制作驱动导线30和桥接线60。

在一实施例中,光源40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线50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和铝掺杂氧化锌(azo)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线50呈直线或波浪线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52延伸方向和桥接线6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52和第二导电电极54的厚度范围为20nm~30nm。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ar镜片100还包括第一硬化层21和第二硬化层22,其中第一硬化层21设于透明衬底20远离透明基底10的一侧,驱动导线30设于第一硬化层21远离透明衬底20的一侧;第二硬化层22设于透明衬底20靠近透明基底10的一侧,触控电极线50设于第二硬化层22远离透明衬底20的一侧。第一硬化层21和第二硬化层22用于增强透明基底10的耐刮伤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ar镜片100还包括第一绝缘层51,第一绝缘层51搭设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导电电极52,多个桥接线60分别设于对应的第一绝缘层51远离透明衬底20的一侧,第一绝缘层51保证桥接线60和与其桥接设置两条第一导电电极52绝缘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范围为1μm-3μm。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51与桥接线60的宽度相等。可以理解地,第一绝缘层51的宽度也可大于桥接线60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51为绝缘油墨。

进一步地,ar镜片100还包括锡膏焊盘70,驱动导线30远离透明衬底20的一侧凸设有焊点31,锡膏焊盘70覆盖焊点31,光源40设于锡膏焊盘70远离透明衬底20的一侧。通过在驱动导线30远离透明衬底20的一侧蚀刻焊点31,以精确定位光源40的位置,通过锡膏焊盘70固定光源40。

在一实施例中,ar镜片100还包括第二绝缘层80和第三绝缘层90,第二绝缘层80设于透明衬底20靠近透明基底10的一侧且覆盖触控电极线50和多个桥接线60。第二绝缘层70用于保证第一导电电极52之间的绝缘性同时增强触控电极线50和桥接线60的抗腐蚀性。

第三绝缘层90设于透明衬底20远离透明基底10的一侧且覆盖部分驱动导线30,用于保证驱动导线30之间的绝缘性同时增强驱动导线30的抗腐蚀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80和第三绝缘层90的厚度范围均为2μm-10μm。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2,ar镜片100还包括第一抗反射膜11,第一抗反射膜11设于透明基底10远离透明衬底20的一侧,用于增强透明基底10的透光性。

进一步地,ar镜片100还包括第二抗反射膜12,第二抗反射膜12设于透明衬底20远离透明基底10的一侧且覆盖光源40。第二抗反射膜12用于增强明衬底20的透光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膜11和第二抗反射膜12的厚度满足:10nm~100nm。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膜11和第二抗反射膜12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抗反射膜11和第二抗反射膜12均为氟化镁膜、二氧化锆膜和氧化铝膜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ar镜片100还包括两条柔性电路板(图未示),其中一柔性电路板与驱动导线30相连接,用于为驱动导线30提供电流,另一柔性电路板与触控电极线50相连接,用于为触控电极线50提供电流。

请同时参照图3,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r镜片100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透明基底10。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基底10可为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基底10呈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透明基底10也可呈方形或其他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基底10的厚度为700μm~1000μm,以满足不同类型ar镜片100的厚度需求。

步骤s102,制作触控电极线50。

其中,触控电极线50设于透明衬底20靠近透明基底10的一侧,触控电极线50包括多个平行于第一方向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电极52和多个沿第二方向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电极54,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第二导电电极54包括多个电极段542,两个相邻电极段542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导电电极52与对应的第二导电电极54相交于所述间隙。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2具体包括;

采用真空蒸镀或磁控溅射沉积一层触控电极膜;

蚀刻触控电极膜形成触控电极线50。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线50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和铝掺杂氧化锌(azo)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52和第二导电电极54的数量为多个,例如,100条或1000条,第一导电电极52和第二导电电极54呈直线或波浪线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52和第二导电电极54的厚度范围为20nm~30nm。

步骤s103,制作多个第一绝缘层51。

每个第一绝缘层51搭设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导电电极52,多个桥接线60分别设于对应的第一绝缘层51远离透明衬底20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范围为1μm-3μm。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51与桥接线60的宽度相等。可以理解地,第一绝缘层51的宽度也可以大于桥接线60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51为绝缘油墨。

可以理解,步骤s103可以替换为制作绝缘膜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将触控电极线50和对应的桥接线60绝缘隔离。

步骤s104,制作驱动导线30和多个桥接线60。

具体地,驱动导线30设于透明衬底20的相背于触控电极线50的一侧,每个桥接线60绝缘搭设于第一导电电极52远离所述透明衬底20的一侧且桥接线60的两端分别与每个第二导电电极54的两个相邻的电极段542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桥接线60与驱动导线30的材质相同,则可同时制作桥接线60与驱动导线30,以提升制程效率。例如,桥接线60与驱动导线30均为铜线,则可同时采用黄光制程制作驱动导线30和桥接线60。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导线30为铜线、锡线路、银线路铝合金、转印型透明导电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导线30的厚度范围为1μm-3μm。

步骤s105,贴合光源40。

其中,光源40贴合于透明衬底20且连接于驱动导线30。

在一实施例中,光源40为led。优选的,光源40为micro-led。

步骤s106,将透明衬底20具有触控电极线50的一侧与一透明基底10相贴合。

具体地,将透明衬底20靠近触控电极线50的一侧贴附于透明基底10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基底10可为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透明基底10的厚度范围为700μm-1000μm,以满足不同类型ar镜片100的厚度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6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可包括步骤:贴合第一抗反射膜11和第二反射膜12。

具体地,将第一抗反射膜50贴合于透明基底10远离透明衬底20的一侧,用于增强透明基底10的透光性,将第二抗反射膜12贴合于透明衬底20远离透明基底10的一侧且覆盖光源40,第二抗反射膜12用于增强明衬底20的透光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膜11和第二抗反射膜12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抗反射膜11和第二抗反射膜12均为氟化镁膜、二氧化锆膜和氧化铝膜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ar镜片100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透明衬底20的一侧设置触控电极线50,并通过触控电极线50与外接触控装置连接,使ar镜片100实现触控功能,从而降低ar镜片100的使用成本,增强ar镜片的使用便利性,以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ar眼镜,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ar镜片100。该ar眼镜的ar镜片100具有触控功能,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ar眼镜,包括由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ar镜片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ar镜片100。该ar眼镜的ar镜片100具有触控功能,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