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片广角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88522发布日期:2021-01-08 14:2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八片广角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学镜头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八片广角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摄像效果逐渐成为评价手机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满足手机摄像头清晰呈像的同时,追求镜头拍摄更多的信息成为手机摄像的新趋势,广角镜头相比常规镜头更大的视场角可以满足拍摄到更广的范围。但是一般的广角镜头会有畸变过大的问题,这样会对镜头最终的成像效果造成影响。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八片广角摄像镜头,该镜头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和较小的畸变,同时可满足小型化的要求。本发明的一种八片广角摄像镜头,包括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负折射力,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折射力,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都为凸面;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近轴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在离轴像侧表面至少有一个凸面;8片透镜的表面皆为非球面;且满足以下条件式:ttl/mic<1.680<fov<100其中,mic为所述镜头在像面成像的最大半像高;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到像平面的光学总高;fov为1.0视场对应的视场角。在本发明的八片广角摄像镜头中,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2.0<(r1+r2)/f1<5.50<(r3+r4)/f12<4其中,r1为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r3为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1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在本发明的八片广角摄像镜头中,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r5/f3<0.6其中,r5为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在本发明的八片广角摄像镜头中,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2<r8/f4<0其中,r8为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在本发明的八片广角摄像镜头中,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5<y82/f8<0其中,y82为第八透镜像侧表面边缘到光轴的距离,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在本发明的八片广角摄像镜头中,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fno<2.0其中,fno为所述镜头的f数。在本发明的八片广角摄像镜头中,第五透镜具有正折射力或负折射力;第六透镜具有负折射力。本发明的一种八片广角摄像镜头,通过调节各个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间距等,使的该镜头继承了广角镜头的优点的同时,又有效克服了广角镜头存在的畸变过大的问题,该镜头同时具备镜头的小型化、较好的成像效果和较小的畸变这些优点,该广角镜头更加具备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八片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图2b是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八片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图4b是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八片广角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a是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图6b是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八片广角摄像镜头,包括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负折射力,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折射力,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都为凸面;所述第八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近轴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在离轴像侧表面至少有一个凸面;8片透镜的表面皆为非球面;且满足以下条件式:ttl/mic<1.680<fov<100其中,mic为所述镜头在像面成像的最大半像高;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到像平面的光学总高;fov为1.0视场对应的视场角。具体实施时,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2.0<(r1+r2)/f1<5.50<(r3+r4)/f12<4其中,r1为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r3为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1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满足该条件的镜头在具有较小体积的前提下,拥有更广阔的视场角。具体实施时,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0<r5/f3<0.6其中,r5为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在满足该条件后可以优化镜头的轴上色差的影响并减小畸变,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具体实施时,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2<r8/f4<0其中,r8为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在满足该条件后可以优化镜头的轴上色差的影响并减小畸变,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具体实施时,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5<y82/f8<0其中,y82为第八透镜像侧表面边缘到光轴的距离,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满足该条件后会进一步改善镜头色差和畸变,让光学镜头可以拍摄到清晰并且完整的图像。具体实施时,所述摄像镜头还满足以下关系式:fno<2.0其中,fno为所述镜头的f数。满足该条件后较小的f数会让镜头拥有较大的近光量,让镜头的适应不同光照下的环境。具体实施时,第五透镜具有正折射力或负折射力;第六透镜具有负折射力。所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物侧和像侧表面均采用非球面,其中非球面系数满足如下方程:其中,z为非球面矢高、c为非球面近轴曲率、y为镜头口径、k为圆锥系数、a4为4次非球面系数、a6为6次非球面系数、a8为8次非球面系数、a10为10次非球面系数、a12为12次非球面系数、a14为14次非球面系数、a16为16次非球面系数。实施例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2d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第四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五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六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七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第八透镜具有负折射力;滤光片具有物侧面和像侧面,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入射的光依序穿过各镜片表面最终成像在成像面。表1(a)、1(b)和1(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及材料。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本实施例的透镜组的设计参数具体请参照下表:表1(a)镜片表面序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特性(nd:vd)物面球面infinfp1s1非球面-5.6470.451.5352:56.115s2非球面-19.6800.11stop球面inf0.002p2s3非球面-28.5810.221.5352:56.115s4非球面-28.6630.10p3s5非球面1.3600.461.5352:56.115s6非球面-10.3890.17p4s7非球面-8.7620.221.6612:20.3540s8非球面6.4790.21p5s9非球面15.6010.221.5445:55.987s10非球面9.9240.11p6s11非球面2.4340.221.6612:20.3540s12非球面1.5900.20p7s13非球面3.0670.491.567:38s14非球面-1.3020.40p8s15非球面-10.9960.201.567:38s16非球面1.3470.32ir17球面inf0.21bk718球面inf0.29像球面表1(b)本实施例中,镜头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表1(c)根据表1(a)、表1(b)和图1,将当前实施例的镜片形状和镜片的各项属性较为清楚的展示出来,说明当前实施例通过调节镜片的形状和间隔实现了镜头的小型化并且拥有较大的视场的角的特点。根据表1(c)中和图2a中像散曲线说明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较小,表明该透镜具有较好的改善轴上色差的能力,说明镜头在拍摄物体时可以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根据表1(c)中和图2b中畸变曲线说明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畸变最大值小于4%,说明镜头具有良好的改善畸变的能力。根据以上信息说明该实施例可以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并且可以减小畸变和色差的影响,呈现较为清晰的像。实施例2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2d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第四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第五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第六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七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第八透镜具有负折射力;滤光片具有物侧面和像侧面,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入射的光依序穿过各镜片表面最终成像在成像面。表2(a)、2(b)、2(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及材料。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本实施例中,具体设计参数请参照下表:表2(a)表2(b)本实施例中,镜头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表2(c)根据表2(a)、表2(b)和图3,将当前实施例的镜片形状和镜片的各项属性较为清楚的展示出来,说明当前实施例通过调节镜片的形状和间隔实现了镜头的小型化并且拥有较大的视场的角的特点。根据表2(c)中和图4a中像散曲线说明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较小,表明该透镜具有较好的改善轴上色差的能力,说明镜头在拍摄物体时可以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根据表2(c)中和图4b中畸变曲线说明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畸变最大值小于4%,说明镜头具有良好的改善畸变的能力。根据以上信息说明该实施例可以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并且可以减小畸变和色差的影响,呈现较为清晰的像。实施例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给出光学镜头的2d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第四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五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六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七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第八透镜具有负折射力;滤光片具有物侧面和像侧面,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入射的光依序穿过各镜片表面最终成像在成像面。表3(a)、3(b)、3(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及材料。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本实施例中,具体设计参数请参照下表:表3(a)表3(b)本实施例中,镜头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表3(c)根据表3(a)、表3(b)和图5,将当前实施例的镜片形状和镜片的各项属性较为清楚的展示出来,说明当前实施例通过调节镜片的形状和间隔实现了镜头的小型化并且拥有较大的视场的角的特点。根据表3(c)中和图6a中像散曲线说明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较小,表明该透镜具有较好的改善轴上色差的能力,说明镜头在拍摄物体时可以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根据表3(c)中和图6b中畸变曲线说明较为清晰的展示了,镜头在满足权利项的要求后,镜头的畸变最大值小于4%,说明镜头具有良好的改善畸变的能力。根据以上信息说明该实施例可以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并且可以减小畸变和色差的影响,呈现较为清晰的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思想,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