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1353发布日期:2022-07-15 21:07阅读:66来源:国知局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用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兼具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光学图像稳定器)功能和af(auto focus,自动对焦)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有一种被称为潜望式透镜驱动装置。在潜望式透镜驱动装置中,透镜体和图像传感器被并排配置在与来自被摄体的光的入射方向正交的方向,来自被摄体的光被棱镜或反射镜反射,透过透镜体汇聚到图像传感器,被图像传感器变换成图像信号。作为公开了与这种透镜驱动装置有关的技术的文献,存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固定部、活动部、弹性元件以及驱动组件。固定部具有壳体、基座、框架以及电路元件,活动部具有载架。电路元件发送电信号,控制驱动组件,执行ois功能和af功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39223a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4.然而,专利文献1的透镜驱动装置在固定部壳体的顶面(上表面)上安装框架,在该框架上配置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驱动用磁石,在活动部的载架上配置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驱动用线圈。对于这样的构造,其困难在于,在顶面侧的固定部上配置需要电线的电部件。
5.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上表面侧的固定部上配置电部件的透镜驱动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基座;框架,其具有从上述基座立起的两个立起部和与上述两个立起部相连的水平部;以及安装在上述框架上的电部件,在上述框架内形成与上述电部件电连接的电线。
7.在该方式中,对于上述框架,该框架的本体采用树脂,上述树脂覆盖构成上述电线的金属部件。
8.另外也可以是,上述两个立起部在透镜体的光轴方向对向。
9.另外也可以是,具备具有用于安装透镜体的安装部的载架,在上述载架的左右两侧设有上述框架。
10.另外也可以是,具有连结上述左右两侧框架的连结部。
11.另外也可以是,上述连结部是树脂覆盖金属部件而形成的。
12.另外也可以是,上述载架是在筒体的前部切掉上侧部分后的形状,上述连结部设
于该切掉的部分。
13.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载架左右两侧设置的上述框架具有相同构造。
14.作为本发明的其他优选方式的照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透镜驱动装置。
15.作为本发明的其他优选方式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照相机装置。【发明效果】
16.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基座;框架,其具有从上述基座立起的两个立起部和与上述两个立起部相连的水平部;以及安装在上述框架上的电部件,在上述框架内形成与上述电部件电连接的电线。由此,因为在
“コ”
字状框架内形成了电线,所以能够使位于上表面侧固定部的电部件导通。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上表面侧固定部上配置电部件的透镜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17.图1是搭载了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照相机装置2的智能手机9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立体图。图3是分解了图2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立体图。图4是从图2去掉外壳11的立体图。图5是从图4去掉框架12的立体图。图6是图4的框架12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6的+z侧的部分的内部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透镜驱动装置;2照相机装置;3图像传感器;4反射镜;5透镜体;9智能手机;11外壳;12框架;13ois用第1线圈;14上侧板簧;15载架;16ois用第2线圈;17下侧板簧;18ois用磁石;19支架;20af用磁石;21检测用磁石;22af用线圈;23fpc;24悬线;25基座;30金属板部件;31,33第1金属部件;110第1开口;120第2开口;121立起部;122水平部;123连结部;126第2金属部件;150贯通孔;151筒体;152第2壁部;190支架开口;191框部;192第1壁部;193u字凹部;250起立部;300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照相机装置2被收纳于智能手机9。
19.照相机装置2具有图像传感器3、反射来自被摄体的光的反射镜4、将在反射镜4上反射的光导入图像传感器3的透镜体5以及驱动透镜体5的透镜驱动装置1。
20.下面,将来自被摄体的光入射的方向适当称为y方向。另外,将在反射镜4上反射的光朝向透镜体5的一个方向称为x方向,将与y方向以及z方向这两方正交的方向称为z方向。另外,有时将+y侧称为上侧,将-y侧称为下侧,将+x侧称为后侧,将-x侧称为前侧,将+z侧称为左侧,将-z侧称为右侧。
21.透镜驱动装置1具有外壳11、框架12、ois用第1线圈13、上侧板簧14、载架15、ois用第2线圈16、下侧板簧17、ois用磁石18、支架19、af用磁石20、检测用磁石21、af用线圈22、
fpc23、悬线24以及基座25。其中,载架15、ois用第2线圈16以及检测用磁石21构成活动部。另外,ois用磁石18、支架19以及af用磁石20构成中间部件。另外,外壳11、框架12、ois用第1线圈13、af用线圈22、fpc23以及基座25构成固定部。
22.活动部经由上侧板簧14以及下侧板簧17,被支撑于中间部件的支架19。活动部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在y方向移动。中间部件经由悬线24,被支撑于固定部的基座25。中间部件能够与所支撑的活动部,一起相对于固定部在x方向以及z方向移动。由此,活动部能够相对于固定部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移动。另外,ois用第1线圈13、ois用第2线圈16、ois用磁石18、af用磁石20以及af用线圈22是用于使透镜体5相对于基座25移动的驱动源。
23.外壳11和基座25组合为框体。在外壳11的后侧壁的中央设有第1开口110。在从外壳11的前侧壁的中央到跨过上侧壁的部分设有第2开口120。
24.对于基座25,该基座25的本体采用树脂,以在该树脂内配置金属板部件30和第1金属部件31、33的状态成形而形成。在基座25的后侧边缘,存在向上侧起立的起立部250。在基座25上,配置作为电路基板的fpc23。
25.埋入基座25的金属板部件30比基座25的厚度薄,在与载架15对应的位置向基座25的上下表面侧露出。第1金属部件31、33的端部从基座25的左侧以及右侧的端面露出。埋入基座25的第1金属部件31、33具有贯通孔300。设有第1金属部件31、33的贯通孔300的部分向基座25的上下表面侧露出。
26.在fpc23的下表面,安装作为电部件的x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以及y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x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以及y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收纳在基座25的收纳空间。在fpc23的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设有af用线圈22。
27.对于框架12,该框架12的本体采用树脂,在该树脂内配置第2金属部件126的状态成形而形成。从框架12的下端部,突出第2金属部件126的端部。第2金属部件126形成电线,兼具框架12的补强用和电线用。框架12的下端部固定于基座25。突出的第2金属部件126的端部与fpc23电连接。
28.框架12具有:从基座25的左侧立起的两个立起部121;从右侧立起的两个立起部121;分别将左右两个立起部121连起来的左右水平部122;以及连结左右水平部122的连结部123。两个立起部121在光轴方向对向。在框架12的右侧水平部122的下表面,设有作为电部件的ois用第1线圈13和z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分别与第2金属部件126电连接。在框架12的左侧水平部122的下表面,设有作为电部件的ois用第1线圈13,与第2金属部件126电连接。
29.如图7所示,第2金属部件126插入框架12的左右立起部121、水平部122以及连结部123。第2金属部件126具有沿着框架12内的各部分弯折的形状。例如,在图7中表示,通过后侧的两个第2金属部件126,来形成与左侧的ois用第1线圈13电连接的焊垫。即,位于后侧的连结部123的第2金属部件126兼具连结部123的补强和左侧的ois用第1线圈13的电连接的用途。对于位于前侧的连结部123的第2金属部件126,即便是描绘出环状的形状也可以理解,没有电连接的用途。立起部121的各下端朝向上方切口,该部分如图4所示,与基座25的突出部分组合,构成牢固结合构造。另外,后侧的连结部123与基座25的起立部250组合,由此与后侧的左右立起部121一起形成来自透镜体5的光所通过的开口。
30.支架19具有包围支架开口190的框部191和从框部191的左右周缘部向前侧延伸的第1壁部192。在第1壁部192的前后左右角部的下端,设有向z方向打开的u字凹部193。在第1壁部192的上表面,设有ois用磁石18。在第1壁部192的下表面,设有af用磁石20。在支架19的上表面固定上侧板簧14,在下表面固定下侧板簧17。上侧板簧14在支架19的上侧,形成从前后左右下个内侧一边扭曲一边延伸的线状。下侧板簧17在支架19的下侧,形成从前后左右向内侧一边扭曲一边延伸的线状。
31.载架15是支撑透镜体5的透镜支撑体。载架15具有筒体151、从筒体151的左侧以及右侧的周缘部向前侧延伸的第2壁部152。第2壁部152通过在筒体151的前部切掉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切取而形成。在筒体151,存在贯通孔150。贯通孔150是透镜体5的安装部,透镜体5在透镜驱动装置1完成后,从载架15的左右第2壁部152之间嵌入贯通孔150而安装于载架15。对于载架15,通过上侧板簧14来支撑上侧前后左右,通过下侧板簧17来支撑下侧前后左右。包括透镜体5和支撑其的载架15的活动部的重心位于前后左右的上侧板簧14以及下侧板簧17的大致中心。
32.在载架15的左右第2壁部152的外表面,设有ois用第2线圈16。在第2壁部152的后部下表面,设有检测用磁石21。另外,框架12的连结部123被设于筒体151的上侧部分被切掉的部分,从x方向观察时,筒体151和连结部123重叠。
33.悬线24通过支架19的u字凹部193之内,架设于基座25的贯通孔300和上侧板簧14之间。悬线24的下端,插通并被焊锡于基座25的贯通孔300。悬线24的上端被插通并焊锡于在支架19的外侧形成环形状的上侧板簧14的前端部分。
34.构成活动部的ois用第2线圈16与构成中间部件的ois用磁石18相互对向。当ois用第2线圈16中流过电流时,在ois用第2线圈16中,产生y方向的电磁力,活动部相对于中间部件在y方向活动。y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检测对向的检测用磁石21的磁场,输出表示检测结果的信号。该信号与检测用磁石21相对于y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的y方向的位置对应。
35.构成中间部件的ois用磁石18和构成固定部的ois用第1线圈13相互对向。当ois用第1线圈13中流过电流时,在ois用第1线圈13上,产生z方向的电磁力,对ois用磁石18产生其反作用的力,中间部件相对于固定部在z方向活动。z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检测对向的ois用磁石18的磁场,输出表示检测结果的信号。该信号与ois用磁石18相对于z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的z方向的位置对应。
36.构成中间部件的af用磁石20和构成固定部的af用线圈22相互对向。当af用线圈22中流过电流时,在af用线圈22中,产生x方向的电磁力,对af用磁石20产生其反作用的力,中间部件相对于固定部在x方向活动。x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检测对向的af用磁石20的磁场,输出表示检测结果的信号。该信号与af用磁石20相对于x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的x方向的位置对应。
37.以上是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细节。本实施方式透镜驱动装置1具备:基座25;框架12,其具有从基座25立起的两个立起部121和将两个立起部121相连的水平部122;以及安装在框架12上作为电部件的ois用第1线圈13和z方向检测用霍尔元件。在框架12内,形成与电部件电连接的电线即第2金属部件126。因为在
“コ”
字状的框架12内形成电线,所以能够使位于上表面侧的固定部的电部件导通。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上表面侧的固定部配置电部件的透镜驱动装置1。
38.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载架15的左右框架12不是通过连结部123连结,而是在左右设置各个框架12。此时,设于载架15的左右两侧的框架12也可以具有相同的构造。能够不用关心左侧用或右侧用来进行制造。另外,也可以仅在载架15左右中的一方设置框架12。另外,框架12的两个立起部121也可以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对向。另外,电部件也可以设于框架12的立起部1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