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8451发布日期:2020-07-31 21:01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液晶显示器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设备。

现有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主体和聚酯薄膜边框,在液晶显示器生产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聚酯薄膜边框贴覆在液晶显示器主体表面。

由于聚酯薄膜边框较软,因此,在手动贴覆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斜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具,以提高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具,包括:

主体部,包括:

基座;

第一承载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于承载设备主体;

第二承载部,通过转轴与所述主体部铰接,所述转轴沿设定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承载部包括第二承载面;

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用于将所述设备主体限定在所述第一承载面的第一设定位置;

吸气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口,所述吸气口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面上,所述吸气口能够在所述吸气装置开启状态下吸气以能够吸附膜材并使所述膜材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对定位;

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用于将所述膜材限定在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第二设定位置,所述第二设定位置与所述第一设定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承载部能够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基座旋转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膜材能够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贴合;

控制装置,与所述吸气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吸气装置开启和关闭。

所述的治具,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部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承载部能够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基座旋转并到达第二位置,所述限位凸起能够在所述第二承载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穿出所述通孔并凸出于所述第二承载面,从而能够将所述膜材限定在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第二设定位置。

所述的治具,优选的,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承载面的周向间隔排布。

所述的治具,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上并沿所述第一承载面的周向延伸。

所述的治具,优选的,所述限位凸缘形成有缺口部。

所述的治具,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部上设有把手。

所述的治具,优选的,吸气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吸气口在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第二设定位置处均匀分布。

所述的治具,优选的,所述吸气装置还包括真空发生器和管路,所述管路连接在所述真空发生器和吸气口之间,所述吸气口能够在所述真空发生器开启状态下吸气以能够吸附膜材并使所述膜材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对定位,控制装置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真空发生器开启和关闭。

所述的治具,优选的,所述真空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基座内。

所述的治具,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开启按键和关闭按键,所述开启按键和关闭按键间隔设置,所述开启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吸气装置开启,所述关闭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吸气装置关闭。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具,在使用时,可将设备主体放置在第一承载面上,并通过第一限位部将设备主体限定在第一承载面的第一设定位置,之后将膜材放置在第二承载面上并通过第二限位部将膜材限定在第二承载面的第二设定位置,同时通过控制装置开启吸气装置,使吸气口吸气并吸附膜材,从而使膜材与第二承载面相对定位,之后使第二承载部以转轴为中心相对于基座旋转至第一位置,以使膜材与设备主体相贴合,即将膜材安装在设备主体上,在完成膜材与设备主体的安装后,可通过控制装置关闭吸气装置,再次使第二承载部以转轴为中心相对于基座旋转,即可使膜材与第二承载部相分离,为下次安装工作做准备。由于第二设定位置与所述第一设定位置相对应,因此,当第二承载部以转轴为中心相对于基座旋转至第一位置时,膜材能够准的贴合在设备主体上,从而能够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具在第二承载部处于第二位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具在第二承载部处于第一位置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101:主体部;102:第一限位部;103:第二限位部;

104:基座;105:第一承载部;106:第二承载部;

107:第一承载面;108:第二承载面;109:吸气口;

110:控制装置;111:通孔;112:缺口部;

113:把手;114:转轴;201:设备主体;

301:膜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治具,包括主体部101、第一限位部102、第二限位部103、吸气装置和控制装置110;主体部101包括基座104、第一承载部105和第二承载部106;第一承载部105设置在基座104上,第一承载部105包括第一承载面107,第一承载面107用于承载设备主体201;第二承载部106通过转轴114与主体部101铰接,转轴114沿设定方向设置,第二承载部106包括第二承载面108;第一限位部102设置在主体部101上用于将设备主体201限定在第一承载面107的第一设定位置;吸气装置设置在主体部101上,吸气装置包括吸气口109,吸气口109设于第二承载面108上,吸气口109能够在吸气装置开启状态下吸气以能够吸附膜材301并使膜材301与第二承载面108相对定位;第二限位部103设置在主体部101上用于将膜材301限定在第二承载面108的第二设定位置,第二设定位置与第一设定位置相对应,第二承载部106能够以转轴114为中心相对于基座104旋转至第一位置,以使膜材301能够与设备主体201相贴合;控制装置110与吸气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吸气装置开启和关闭。

本实施例中的治具,在使用时,可将设备主体201放置在第一承载面107上,并通过第一限位部102将设备主体201限定在第一承载面107的第一设定位置,之后将膜材301放置在第二承载面108上并通过第二限位部103将膜材301限定在第二承载面108的第二设定位置,同时通过控制装置110开启吸气装置,使吸气口109吸气并吸附膜材301,从而使膜材301与第二承载面108相对定位,之后使第二承载部106以转轴114为中心相对于基座104旋转至第一位置,以使膜材301与设备主体201相贴合,即将膜材301安装在设备主体201上,在完成膜材301与设备主体201的安装后,可通过控制装置110关闭吸气装置,再次使第二承载部106以转轴114为中心相对于基座104旋转,即可使膜材301与第二承载部106相分离,为下次安装工作做准备。由于第二设定位置与第一设定位置相对应,因此,当第二承载部106以转轴114为中心相对于基座104旋转至第一位置时,膜材301能够准的贴合在设备主体201上,从而能够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其中,设备主体201可为液晶显示器主体,而膜材301可为聚酯薄膜边框。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承载部106上设有多个通孔111,第二限位部103为多个限位凸起,多个限位凸起设置在基座104上,限位凸起与通孔111一一对应;第二承载部106能够以转轴114为中心相对于基座104旋转并到达第二位置,限位凸起能够在第二承载部106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穿出通孔111并凸出于第二承载面108,从而能够将膜材301限定在第二承载面108的第二设定位置。由此,在使用时,可先使第二承载部106以转轴114为中心相对于基座104旋转并到达第二位置,此时限位凸起穿出通孔111并凸出于第二承载面108,之后将膜材301放置在第二承载面108上并通过限位凸起将膜材301限定在第二承载面108的第二设定位置,同时通过控制装置110开启吸气装置,使吸气口109吸气并吸附膜材301,从而使膜材301与第二承载面108相对定位,之后可将第二承载部106以转轴114为中心相对于基座104旋转至第一位置,此时限位凸起与通孔111相分离不会对膜材301与设备主体201的贴合造成阻碍,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多个通孔111沿第二承载面108的周向间隔排布。由于限位凸起与通孔111一一对应,当第二承载部106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凸起凸出于第二承载面108并沿第二承载面108的周向间隔排布,从而提高对于膜材301限位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限位部102为限位凸缘,限位凸缘设置在第一承载部105上并沿第一承载面107的周向延伸。由此,利于提高第一限位部102对于设备主体201限位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凸缘形成有缺口部112。由此,工作人员可通过缺口部112方便的对设备主体201进行取放。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承载部106上设有把手113。由此,工作人员可通过把手113对第二承载部106施力以使第二承载部106以转轴114为中心相对于基座104旋转,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气口109为多个,多个吸气口109在第二承载面108的第二设定位置处均匀分布。由此利于提高对于膜材301吸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气装置还包括真空发生器和管路,管路连接在真空发生器和吸气口109之间,吸气口109能够在真空发生器开启状态下吸气以能够吸附膜材301并使膜材301与第二承载面108相对定位,控制装置110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用于控制真空发生器开启和关闭。通过真空发生器能够提供较强且稳定的负压,利于提高对于膜材301吸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真空发生器设置在基座104内。由此基座104的外壳能够对真空发生器形成保护,且真空发生器未设置在第二限位部103上,利于降低第二限位部103的重量和体积,使第二限位部103转动更为灵活。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控制装置110包括开启按键和关闭按键,开启按键和关闭按键间隔设置,开启按键用于控制吸气装置开启,关闭按键用于控制吸气装置关闭。由此,开启按键和关闭按键间隔设置,防止误碰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