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雾镜片生产的注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9904发布日期:2020-08-14 18:5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雾镜片生产的注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防雾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防雾镜片生产的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泳镜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雾气影响人们的使用,通常会使用防雾液对泳镜的镜片做防雾处理。

关于防雾液对泳镜的镜片做防雾处理的现有方案,申请公布号为cn10749081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雾镜片的生产制作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先将防雾液倒入滴液漏斗,左手拧动滴液开关,右手把镜片放入对应位置滴入所需的防雾液,防雾液流在镜片内边,用手平行摆动镜片使液体在镜面内流淌均匀。然后将镜片进行烘烤和冷却之后便能得到具有防雾功能的镜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防雾液滴入滴液漏斗时易与滴液漏斗内通过与空气混合实现防雾液的流出,但从而滴液漏斗滴出的防雾液由于与空气混合,不可避免会产生会混有气体在体液中间,当防雾液注入镜片时会产生一些非常细微的气泡,干燥后镜片表面的雾化面会存在细微的气孔点,降低镜片的防雾性能,产品的不良率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雾镜片生产的注液装置,其具有镜片防雾性能好、降低产品不良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防雾镜片生产的注液装置,包括进液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进气管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分离的进液管和进气管使气体和液体不会直接接触,当防雾液注入镜片时不易产生气泡,所以加工后的镜片防雾性能好,产品的不良率低。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机体和注液件,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注液件由控制件和出液件连接组成,出液件上设有出液头和进液口,进液管通过进液口与出液头连通,出液头内设有控制口;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均与控制件连通,控制件上设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在第一进气管进气时控制控制口封闭、和用于在第二进气管进气时控制控制口开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控制口封闭时进液管内液体无法传送至出液头,从而防雾液不会滴出,当控制口开启时进液管内液体传送至出液头,从而防雾液便会从出液头滴出。由于此时液体是经由出液件从出液头滴出,气体是注入控制件内,气体和液体不会直接接触,当防雾液注入镜片时不易产生气泡,所以加工后的镜片防雾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组件为气动针阀,所述气动针阀具有阀针,所述控制件上设有供阀针穿出的开口,所述阀针可相对于所述开口伸出或缩入,所述阀针用于在伸出时插入控制口以使控制口封闭,和缩入时脱离控制口以使控制口开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针阀通过其上的阀针的伸出和缩入便能够实现对控制口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气动针阀包括第一进气腔、第二进气腔、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和推杆,推杆贯通第一进气腔和第二进气腔,推杆的一端与阀针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推板连接;第一推板位于第一进气腔内、且将第一进气腔分为两部分,第一进气腔远离第二进气腔的部分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管通过第一进气口与第一进气腔连通;推杆与阀针的连接处与第二推板固定连接,第二推板位于第二进气腔内、且将第二进气腔分为两部分,第二进气腔远离第一进气腔的部分具有第二进气口和供阀针穿出的开口,第二进气管通过第二进气口与第二进气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进气管进气时气体推动第一推板以使阀针朝远离第一进气腔的方向运动,此时阀针便会相对于开口伸出,当第二进气管进气时气体推动第二推板以使阀针朝靠近第二进气腔的方向运动,此时阀针便会相对于开口缩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液件上还设有与出液头连通的插接口,插接口用于供阀针插入,插接口处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密封圈能够使阀针与出液件保持密闭性,从而气体无法经由阀针与出液件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液头内,从而能使气体和液体更好的分离,有效防止气液混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体上固定设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设有卡接通道,所述注液件用于卡入卡接通道以与所述机体保持相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注液件损坏时能够方便的取出,注液件的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注液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注液件平行的间隔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注液装置能够同时对多个镜片进行注液,注液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为多组,组数与注液件的数量相同,一组夹持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持件用于同时夹持单个注液件,以使注液件与所述机体保持相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液件与机体的连接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进液管和进气管分离的结构,避免了液体和空气混合,从而避免了防雾液存在气泡的问题,加工后的镜片防雾性能好;

2.注液件的维修和更换较为方便;

3.该注液装置能够同时对多个镜片进行注液,注液效率高,不良品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防雾镜片生产的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面图。

图中,1、机体;2、注液件;21、控制件;22、出液件;3、气动针阀;31、阀针;32、第一进气腔;33、第二进气腔;34、第一推板;35、第二推板;36、推杆;37、开口;38、第一进气口;39、第二进气口;4、第一进气管;5、进液管;6、出液头;7、第二进气管;8、控制口;9、密封圈;10、夹持件;11、卡接通道;12、进液口;13、插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防雾镜片生产的注液装置,包括机体1、注液件2、控制组件、第一进气管4、第二进气管7和进液管5;注液件2设置在机体1上,注液件2可为圆柱形,机体1上可固定设有夹持件10,夹持件10与机体1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夹持件10设有卡接通道11,卡接通道11相应为圆柱形通道,注液件2卡入卡接通道11以与机体1保持相对固定,故当注液件2损坏时能够方便的取出,注液件2的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注液件2由控制件21和出液件22连接组成,控制件21和出液件22螺纹连接,出液件22的底端设有出液头6,出液件22的侧边设有进液口12,进液管5通过进液口12与出液头6连通,出液头6内设有控制口8。控制组件设置在控制件21上,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控制口8的封闭和开启。控制口8封闭时进液管5内液体无法传送至出液头6,从而防雾液不会滴出,当控制口8开启时进液管5内液体传送至出液头6,从而防雾液便会从出液头6滴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控制组件可为气动针阀3,气动针阀3包括阀针31、第一进气腔32、第二进气腔33、第一推板34、第二推板35和推杆36,推杆36贯通第一进气腔32和第二进气腔33,推杆36的一端与阀针31连接,推杆36的另一端与第一推板34连接,第一推板34位于第一进气腔32内、且将第一进气腔32分为两部分,第一进气腔32远离第二进气腔33的部分具有第一进气口38,第一进气管4通过第一进气口38与第一进气腔32连通。推杆36与阀针31的连接处与第二推板35固定连接,第二推板35位于第二进气腔33内、且将第二进气腔33分为两部分,第二进气腔33远离第一进气腔32的部分具有第二进气口39和供阀针31穿出的开口37,第二进气管7通过第二进气口39与第二进气腔33连通。故第一进气管4进气时气体推动第一推板34以使阀针31朝远离第一进气腔32的方向运动,此时阀针31便会相对于开口37伸出,当第二进气管7进气时气体推动第二推板35以使阀针31朝靠近第二进气腔33的方向运动,此时阀针31便会相对于开口37缩入。

如图4所示,当控制件21和出液件22连接时,阀针31与控制口8相对,阀针31在伸出时插入控制口8以使控制口8封闭,阀针31在缩入时阀针31脱离控制口8以使控制口8开启。由于此时液体是经由出液件22从出液头6滴出,气体是注入控制件21内,气体和液体不会直接接触,当防雾液注入镜片时不易产生气泡,所以加工后的镜片防雾性能好。优选的,出液件22上还设有与出液头6连通的插接口13,插接口13用于供阀针31插入,插接口13处设有密封圈9,密封圈9能够使阀针31与出液件22保持密闭性,从而气体无法经由阀针31与出液件22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液头6内,从而能使气体和液体更好的分离,有效防止气液混合。

优选的,回看图2,注液件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注液件2平行的间隔设置在机体1上,相应的,气动针阀3、进液管5、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7均与注液件2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故该注液装置能够同时对多个镜片进行注液,注液效率高。与此同时,夹持件10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为多组,组数与注液件2的数量相同,一组夹持件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持件10用于同时夹持单个注液件2,以使注液件2与机体1保持相对固定,故注液件2与机体1的连接更稳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阀针31从控制口8脱出时出液头6内部压力改变,从而防雾液便会滴出,防雾液滴出适当的剂量后,阀针31堵塞控制口8以使出液头6内部压力不变,从而防雾液不会滴出,由于此过程中第一进气管4与进液管5不连通,气体和液体不会相互接触,所以加工后的镜片防雾性能好,产品的不良率低。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