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3926发布日期:2020-10-28 11:5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镜头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镜头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用户对电子设备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镜头头部的尺寸不断地被压缩,组立稳定性随着镜头头部尺寸的不断缩小而变差,影响镜头的性能良率。

相关技术中,由于镜筒头部直径尺寸过小,镜筒后端像侧结构口径过大,组立时镜头承靠点与受压点错位过大,并且镜筒进光侧支撑壁受压处与支撑处形成错位尺寸,组装时易造成支撑壁受压弯曲。此外,镜筒与透镜之间的承靠尺寸偏小,组立时易造成透镜倾斜,偏心不良。由此,当镜筒头部尺寸过小时,该情况容易导致组立稳定性差,影响成像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镜头组件,第一透镜承靠于承靠端,并且第一透镜与筒体粘接固定,第二透镜承靠于筒体侧壁,避免了镜头组件受压时镜筒倾斜或者变形弯曲,有效改善了镜头组件的组立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镜头组件,包括:镜筒和多个透镜,所述镜筒包括:筒体和承靠端,所述承靠端设置于所述筒体的物侧,多个所述透镜至少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光学有效部和环绕所述光学有效部设置的承载部,所述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所述第一透镜的承载部的物侧面承靠于所述承靠端,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透镜设置于筒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所述第一透镜的承载部靠近像侧的周缘与所述筒体粘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第一透镜承靠于承靠端,并且第一透镜与筒体粘接固定,第二透镜承靠于筒体侧壁,避免了镜头组件受压时镜筒倾斜或者变形弯曲,有效改善了镜头组件的组立稳定性。此外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存在间隔空间,可以避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产生干涉,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镜头组件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筒体对应所述第一透镜周缘的位置设置有点胶槽,所述点胶槽用于胶水以与所述第一透镜粘接连接。通过在筒体上设置点胶槽,并且将点胶槽内的胶水与第一透镜粘接相连,从而可以在组装镜头组件时,将第一透镜安装在筒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透镜在远离所述承靠端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点胶槽相对应。通过在第一透镜远离承靠端的一侧设置有斜面,可以提升第一透镜与筒体的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筒体在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点胶槽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处且突出于第一侧壁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径向内侧,所述点胶槽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通过设置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第一透镜与筒体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筒体在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上还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像侧,所述第二透镜的周缘承靠于所述第三侧壁处。通过在筒体上设置第三侧壁可以将第二透镜贴靠在第三侧壁上,从而可以使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隔设置,提升镜头组件的组立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侧壁对应所述第二透镜的承靠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由物侧至像侧朝远离光轴方向延伸。通过将承靠面设置为斜面,使得第二透镜承靠在第三侧壁上时,可以避免第二透镜与第三侧壁之间发生刮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设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承载部的物侧面。通过在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边缘与第三侧壁之间设置遮光片,可以使光束通过遮光片时能够均匀显示,使光照射的强度在用户需要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透镜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透镜,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透镜在光轴方向排布,所述筒体沿物侧到像侧方向上还形成有至少一个第四侧壁,所述至少一个第四侧壁在光轴方向排布,所述第四侧壁靠位于所述第三侧壁的像侧,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透镜分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第四侧壁内,邻近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方向相承靠。通过设置第四侧壁并且将第三透镜安装在第四侧壁上,并且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相承靠,可以提升第三透镜的安装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包括上述的镜头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a。

附图标记:

镜头组件s;

镜筒10;筒体11;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点胶槽113;第三侧壁114;遮光片115;第四侧壁116;胶水117;承靠端12;光轴13;

透镜20;第一透镜21;斜面211;物侧面212;第二透镜22;第三透镜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s,该镜头组件s可以应用于摄像模组上,该摄像模组还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上。

如图1所示,镜头组件s包括:镜筒10和多个透镜20,镜筒10包括:筒体11和承靠端12,承靠端12设置于筒体11的物侧。承靠端12为端部,其设置于镜筒11的端部,而且其从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即光轴13位置)延伸,这样可以起到限制邻近承靠端12的透镜20。

透镜20包括:光学有效部和环绕光学有效部设置的承载部,多个透镜20至少包括:第一透镜21和第二透镜22,第一透镜21设置于筒体11内,并且第一透镜21的承载部的物侧面与承靠端12相承靠,第一透镜21的像侧端还与筒体11粘接固定,此外,第一透镜21的物侧面212与镜筒10的承靠端12相对设置,具体地,第一透镜21的物侧面212边缘与镜筒10的承靠端12靠近像侧的端面相承靠。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透镜20在将第一透镜21承靠在承靠端12的基础上,还通过粘接的方式将第一透镜21固定在筒体11内,这样可以避免镜头组件s受压时镜筒10倾斜或者变形弯曲,可以有效改善镜头组件s的组立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提升镜头组件s的成像性能。并且,第一透镜21的承载部靠近像侧的周缘与筒体11粘接固定,从而可以将第一透镜21固定在筒体11上。

具体地,第二透镜22设置于筒体11内,并且第二透镜22位于第一透镜21的像侧,以使第一透镜21与承靠端12距离最近。第二透镜22与第一透镜21在光轴13方向留有间隔空间,这样可以避免第一透镜21与第二透镜22之间产生干涉,而且可以避免第一透镜21和第二透镜22之间传递轴向压力,可以进一步地避免镜筒10倾斜或者变形弯曲,可以有效改善镜头组件s的组立稳定性。

由此,在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件s中,第一透镜21承靠于承靠端12,并且第一透镜21与筒体11粘接固定,这样可以提升镜头组件s的组立稳定性。此外,第一透镜21与第二透镜22之间存在间隔空间,可以避免第一透镜21与第二透镜22之间产生干涉,可以避免轴向压力的传递,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镜头组件s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筒体11对应第一透镜21周缘的位置设置有点胶槽113,点胶槽113内的胶水117与第一透镜21粘接连接。通过在筒体11上设置点胶槽113,可以在组装镜头组件s时,在点胶槽113内点上胶水117,从而可以将第一透镜21粘接固定在筒体11内,可以提升第一透镜21的安装稳定性。

如图2所示,第一透镜21在远离承靠端12的一侧设置有斜面211,斜面211对应设置在点胶槽113的径向内侧。通过在第一透镜21远离承靠端12的一侧设置有斜面211,可以与点胶槽113相对应,这样可以方便进行点胶操作,而且这样还可以增加第一透镜21与胶水117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第一透镜21与筒体11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2所示,筒体11在沿物侧向像侧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点胶槽113位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胶水117设置在点胶槽113内,第一透镜21设置于第一侧壁111处。通过设置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第一透镜21与筒体11连接稳定性。并且第一透镜21突出第一侧壁111的部分位于第二侧壁112的径向内侧,从而可以使第一透镜21的一部分能够粘接在胶水117上,进而将第一透镜21粘接在筒体11上。

如图2所示,筒体11的在沿物侧向像侧的方向上还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侧壁114,第三侧壁114位于第二侧壁112的像侧,第二透镜22的周缘承靠于第三侧壁114处。通过在筒体11上设置第三侧壁114,可以将第二透镜22贴靠设置在第三侧壁114上,使第二透镜22能够安装在筒体11上。进一步地,通过第三侧壁114可以将第一透镜21与第二透镜22间隔设置,可以避免第一透镜21与第二透镜22之间产生干涉,可以避免第二透镜22向第一透镜21传递轴向压力,进而可以提升镜头组件s的组立稳定性。

具体地,第三侧壁114对应第二透镜22的承靠面为斜面,斜面由物侧至像侧朝远离光轴方向延伸。通过将承靠面设置为斜面,使得第二透镜22承靠在第三侧壁114上时,可以避免第二透镜22与第三侧壁114之间发生刮擦,从而可以保证第二透镜22的安全使用

此外,如图2所示,第二侧壁112与第三侧壁114之间设置有遮光片115,并且遮光片115设置于第二透镜22的承载部的物侧面。通过在第二透镜22的物侧面212边缘与第三侧壁114之间设置遮光片115。遮光片115能够起到遮光作用,而且能够使得光线均匀显示。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透镜2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透镜23,至少一个第三透镜23在光轴13方向排布,筒体11的径向内侧表面在物侧向像侧的方向上还形成有至少一个第四侧壁116,至少一个第四侧壁116在光轴13方向上排布,相较于第三侧壁114,第四侧壁116靠近像侧,至少一个第三透镜23分别设置于至少一个第四侧壁116内,邻近第二透镜22的第三透镜23与第二透镜22在光轴13方向相承靠。通过设置第四侧壁116并且将第三透镜23安装在第四侧壁116上,第二透镜22与第三透镜23相承靠,可以提升第三透镜23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可以提升镜头组件s的整体稳定性。而且,由于第二透镜22和至少一个第三透镜23之间进行承靠,至少一个第三透镜23可以向第二透镜22传递轴向压力,而第二透镜22无法向第一透镜21传递轴向压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地保证镜筒10的结构可靠性,可以保证镜头组件s的成像性能。

其中,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2和多个第三透镜23在物侧和像侧连接方向上依次排布,使镜头组件s的整体性更好。具体地,第三透镜23可以为多个,第四侧壁116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三透镜23依次叠加设置在多个第四侧壁116上。由此,第三透镜23与第二透镜22之间也可以叠加设置,从而可以提升镜头组件s的安装稳定性。例如,第三透镜23可以为三个,第四侧壁116可以为三个,三个第三透镜23分别设置于三个第四侧壁16上,而且依次承靠。

具体地,镜筒10可以为一体成型件。通过将镜筒10设置为一体成型件,可以使镜筒10加工方便,并且可以减少加工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镜头组件s。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摄像模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