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5374发布日期:2020-10-09 18:3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存储单元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是通过电子照相成像原理将可视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和led打印机等。

具体地讲,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按照下面过程形成期望的图像。首先,将光电导介质的表面充电到预定电势,然后将激光束投射到充电后的光电导介质的表面上,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盒将显影剂供应给光导介质的静电潜像上;接着,在光电导介质上显影的可视显影剂图像直接或者通过中间转印介质转印到打印介质上,最后经过定影过程定影到打印介质上。

在上述电子成像装置的成像过程中,显影盒的寿命有限,所以在显影盒内的显影剂被用尽时,经常需要更换以确保成像质量。为此,用户必须知道显影盒的信息以便于准确掌握显影盒的状态,通常,显影盒内设置有存储单元可存储显影盒的剩余显影剂量等相关信息。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1621062066.4公开了一种具有存储单元的显影盒,存储单元具有包括导电端子、数据端子、接点端子在内的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中的接地端子通过一个中间导电构件,与打印机侧壁弹性接触而使得存储单元中的接地端子比其他端子更早地与打印机实现电连接,从而使得显影盒可与打印机实现电连接和信息交流。但是该中间导电构件由于与打印机侧壁弹性接触,在显影盒长期安装在打印机的过程中,中间导电构件可能不能再恢复其弹性形变,从而导致当显影盒再次安装至打印机中时,该中间导电构件不能与打印机侧壁紧密接触从而导致与该中间导电构件连接的接地端子不能与打印机侧壁连接实现接地功能,存储单元被损坏,无法与打印机实现正常的信息交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包括侧壁以及门盖上设置有金属触点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显影盒包括:

壳体,其内部可容纳显影剂;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有接地端子在内的多个端子;电连接构件,其一端与所述接地端子电连接,另一端可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壁电连接;所述接地端子不与所述门盖上的金属触点电连接而是与所述侧壁电连接;还包括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电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侧壁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电连接构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接地端子不与所述侧壁电连接;当所述电连接构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侧壁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构件包括有导电钢片、弹性构件和翘刀;所述导电钢片的一端与所述接地端子连接,所述导电钢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翘刀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翘刀包括有一个锯齿部,所述锯齿部可与所述侧壁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构件可使得所述翘刀从与所述侧壁电连接的第二位置移动至不与所述侧壁电连接的第一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可构造为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可接收门盖的力迫使所述翘刀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可导向所述控制杆相对于壳体移动的导向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构造为连杆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显影盒还包括有可容纳所述电连接构件至少一部分的容纳构件,所述连杆机构可迫使所述容纳构件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构件还包括一个翘刀,所述容纳构件构造为容纳所述翘刀。

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当显影盒安装至成像装置后,成像装置的门盖会施加力至控制杆,从而与控制杆连接的电连接构件相对于成像装置侧壁发生移动;导电构件相对于侧壁可从与图像形成装置侧壁不接触的第一位置移动至与图像形成装置接触的第二位置并且由于门盖按压控制杆,控制杆一直施加力至所述电连接构件,从而电连接构件与侧壁一直保持紧密配合,而且电连接构件由刚性材料制成,从而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因为电连接构件与侧壁长久接触而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而导致接触不良;而在打开门盖后,施加在控制杆上的力消失,电连接构件和控制杆在弹性构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使得电接触构件可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电接触构件不与侧壁接触,显影盒不会与侧壁接触,显影盒可以顺利地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未关闭门盖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关闭门盖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状态下没有安装遮挡盖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状态下没有安装遮挡盖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杆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翘刀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存储单元与导电钢片连接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弹性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遮挡盖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壳体的部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显影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未关闭门盖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显影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关闭门盖后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显影盒的容纳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而获得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包括有壳体2,其内可容纳显影剂;存储单元1包括有数据端子1a,电源端子1c和接地端子1b,存储单元1可以存储显影盒的相关信息并可通过端子与打印机建立电连接与打印机实现信息交流。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1设置在壳体2的后端,但是可选择地,存储单元1也可以设置在显影盒的其他部位,例如显影盒的前端,上端或者下端等其他任何可以容纳存储单元1的部位。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还包括有电连接构件,电连接构件的一端与存储单元的接地端子1b电连接,另一端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壁5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壁5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还包括有一个可控制电连接构件移动的控制杆9。

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构件由导电材料制成,包括导电钢片7,弹性构件8和翘刀6。本实施例中的翘刀构造为如图6所示的大致板状构件,并且在其一末端形成有锯齿状6a,翘刀6可由导电树脂或者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并且设置成刚性构件,不会因受力而发生弹性变形,翘刀6也可构造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形或者菱形等其他形状。弹性构件8优选地设置为导电拉簧,其第一末端8a可与导电钢片7电连接并且同时可固定在壳体2上,另一末端8b与翘刀6导电连接,当然弹性构件也可以构造为其他可弹性变形的构件。导电钢片7也可以构造为其他形状或者由其他材质制成,例如导电钢片可以构造为导电线。

本实施例的控制机构构造为控制杆9。控制杆9可由导电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非导电材料制成,但是优选地为树脂材料制成,控制杆9的形状可以根据显影盒的形状和空间而改变。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杆9构造为如图5所示的带有弧状部分的杆,包括有被按压部9a,可凸出于显影盒壳体2的后端;安装部9c,构造为大致圆弧状,可安装至壳体的圆弧状导向槽2a中;容纳部9b,构造为大致槽状,并且设置有一个圆柱形的凸起9d,凸起9d可插入至翘刀6的安装孔6d中,从而使得翘刀6位于容纳部9b中,并通过凸起9d定位翘刀6。当然,翘刀6上还可设置多个定位构件以更好地定位在控制杆上,从而使得翘刀6可与控制杆9一起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显影盒还设置有一个遮挡盖20;遮挡盖20可安装至壳体的一侧,用于覆盖电连接构件和控制杆9至少一部分以使其不被外部机构干扰。遮挡盖20上设置有孔20c,当遮挡盖20安装至壳体时,壳体上的螺钉柱1c插入至孔20c以将遮挡盖20定位至壳体。遮挡盖20上还设置有限制凸起20a,而且限制凸起20a形状构造为与控制杆的圆弧部分相匹配,用于限制控制杆9相对于遮挡盖20的移动。显影盒壳体设置有导向槽2a用于容纳控制杆的圆弧部分9c并且导向控制杆相对于壳体移动。

本实施例的显影盒可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有左右两侧壁5;侧壁5具有接地的功能,可与打印机的接地装置连接,防止侧壁漏电而发生安全事故。本实施例中的显影盒可沿着左右两侧壁5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当显影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预定位置时,关闭图像形成装置的门盖(未示出),门盖上设置有多个金属触点,所述多个金属触点可与存储单元的除接地端子之外的其他端子建立电连接,从而使得图像形成装置与显影盒存储单元建立电连接。

下面将结合附图1-4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详细工作原理。

当将本实施例的显影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预定位置,但是不关闭图像形成装置的门盖,此时显影盒的存储单元上的接地端子1b的电连接构件不与侧壁5接触,而是与侧壁5相隔距离n1,具体的地说是,翘刀6与侧壁5在左右方向上相隔距离n1;控制杆9伸出壳体后壁第一距离为h1;当用户关上图像形成装置的门盖,门盖首先接触控制杆9并向其施加一个垂直于壳体后壁的力f;控制杆9接收力f后沿着壳体的导向槽1a移动,与其连接的翘刀6跟随控制杆9一起移动,翘刀6在移动过程会相对于壳体向外伸出,具体来说是,在前后方向上翘刀相对于壳体向前移动,并且同时在左右方向上靠近侧壁5移动,整理来说翘刀6相对于侧壁5向右后方滑动接触,从而与翘刀6电连接的存储单元接地端子1b先接地,比存储单元的数据端子等其他端子先通电;而且当门盖完全关好后,翘刀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壁5保持紧密接触,从而使得存储单元的接地端子1b与侧壁5电连接保持稳定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端子1b相比于存储单元的其他端子更早地与图像形成装置电进行电连接;而且在显影盒执行打印任务的过程中,门盖一直施加力f至控制杆9,迫使翘刀6一直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壁5紧密接触,而且由于翘刀是刚性构件,不会因为受力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接地端子1b与侧壁5在打印过程中一直可以实现良好的接地功能;而不会发生现有技术中因为导电装置与侧壁长久接触而发生不可恢复的弹性形变而导致不能与侧壁紧密接触而发生正常接地的故障。而且当图像形成装置因为卡纸或者其他原因需要从将显影盒取出时,用户打开门盖,力f不再施加至控制杆9中,控制杆9和翘刀6在弹性构件8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迫使与其连接的控制杆9和翘刀6从图2所示的第二位置回复至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从而翘刀6朝向靠近所述壳体移动,并且翘刀6与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接地端子1b与侧壁5断开电连接。

实施例二

为简化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相同的结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构造为连杆机构,本实施例中的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以及和第三连杆12连接的容纳构件13。第二连杆11一端连接第一连杆10,另一端连接第三连杆13。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0可接收来自图像形象装置门盖的力f而朝向壳体的前端移动,从而使得与第一连杆10连接的第二连杆11朝向前右侧移动,第二连杆11移动是带动第三连杆12后前端移动,从而使得与第三连杆12连接的容纳构件13跟随第三连杆12一起移动,容纳构件13可容纳翘刀14,翘刀14可跟随容纳构件13一起移动,从前当第一连杆10接收来自门盖的力f后,翘刀14朝向后右侧移动,从而可从图11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动至如图12所述的第二位置,弹性构件15被压缩。在第一位置时,翘刀14与侧壁5相隔一定间隙,没有电连接,从而接地端子1b与侧壁没有电连接,存储单元不接地;当第二位置时,翘刀14与侧壁5接触而形成电连接,从而接地端子与侧壁5之间电连接,存储单元实现接地功能。当打开门盖后,施加至第一连杆10上力f消失,翘刀14,容纳构件13和连杆机构在弹性构件15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从第二位置移动移动至第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当显影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后,图像形成装置的门盖会施加力至控制机构,从而与控制机构连接的电连接构件相对于成像装置侧壁发生移动;电连接构件相对于侧壁可从与图像形成装置侧壁不接触的第一位置移动至与图像形成装置接触的第二位置并且由于门盖按压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一直施加力至所述电连接构件,从而电连接构件与侧壁一直保持紧密配合,而且电连接构件由刚性材料制成,从而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因为电连接构件与侧壁长久接触而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而导致接触不良;而在打开门盖后,施加在控制机构上的力消失,电连接构件和控制机构在弹性构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使得电接触构件可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电接触构件不与侧壁接触,显影盒不会与侧壁接触,显影盒可以顺利地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