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2976发布日期:2021-02-18 22:4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视、手机、电脑智能化迅速发展,液晶屏趋向轻盈且可视面积增大的效果越来越快,对液晶屏生产力越来越大,相应的作为液晶屏主要原料的液晶玻璃、盖板玻璃需求量也与日剧增。在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易碎易刮花的特性,所以需要给其覆一层保护膜。传统的人工覆膜和单面覆膜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容易导致产品有伤痕等不良。
[0003]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包括包括钢架底座及安装在钢架底座的上料输送台、双面覆膜组、卷料切割组、卷料检测组、下料输送台、喷读码组和电箱,所述上料输送台安装在钢架底座上的最左侧,所述下料输送台安装在所述钢架底座上的最右侧,所述双面覆膜组安装在钢架底座上位于所述上料输送台右侧,所述卷料切割组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上位于双面覆膜组的下方,所述卷料检测组位于所述卷料切割组的右上方,所述喷读码组位于下料输送台的上方位置两端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上,所述电箱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的后侧中部。
[0006]
优选的,所述上料输送台位于钢架底座左侧的型材架上,包括电机、传送长轴、传送短轴、o型圈、安装底板、滚轮和自动校正组,多个所述传送长轴和多个所述传送短轴采用相互间隔的排列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传送长轴和所述传送短轴一一对应,所述传送长轴和所述传送短轴上均连接有若干个滚轮,所述传送长轴最中间的滚轮通过所述o型圈与其相邻的所述传送短轴的最中间的滚轮连接,每个所述传送长轴由单独的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自动校正组位于上料输送台下方。
[0007]
优选的,所述双面覆膜组包括气缸、第一连接横梁、第二连接横梁,第一覆膜辊、第二覆膜辊、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一连接横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梁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横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梁,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覆膜辊和所述第二覆膜辊,所述第一覆膜辊设置在所述第二覆膜辊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覆膜辊两端连接两个所述气缸,所述第二覆膜辊两端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上。
[0008]
优选的,所述卷料切割组包括三角刀片、刀片安装座、安装基板、导轨、两个同步轮、两个张紧轮、卷料切割组电机,马达过渡板、同步带和缓冲块,所述三角刀片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上,所述刀片安装座底部连接所述同步带上,所述刀片安装座的侧边滑动连接
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缓冲块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上位于导轨的两侧,用于对三角刀片的运动进行缓冲保护;所述马达过渡板固定在安装基板的中间,所述马达过渡板上设有与所述卷料切割组电机对接的转动轮,两个所述张紧轮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上位于所述马达过渡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同步轮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两端,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同步轮、所述张紧轮和所述马达过渡板的转动轮连接。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钢架底座,使得设备稳定美观;上料输送台用输送滚轮进行输送,保证材料输送时不划伤膜材接触滚轮面;双面覆膜组中的支撑辊用于承载覆膜辊压力,保证覆膜过程中不出现气泡,双面覆膜组中的覆膜辊的两端设有两个气缸,气缸通过减压阀调整进入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从而可以根据产品需求准确便捷的改变覆膜辊的贴覆压力;卷料切割组上由同步带、同步轮带动三角刀片组成切料机构,可根据覆膜的速度灵活调整刀片的切割速度,不会对覆膜产品造成损伤,并且不会产尘。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的平面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的上料输送台的立体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的自动校正组的立体图;
[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的双面覆膜组的立体图;
[001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的卷料切割组的立体图;
[0015]
图中:1、钢架底座;2、上料输送台;3、双面覆膜组;4、卷料切割组; 5、卷料检测组;6、下料输送台;7、喷读码组;8、电箱;21、电机;22、传送长轴;23、传送短轴;24、o型圈;25、安装底板;26、滚轮;27、自动校正组;271、校正组电机;272、校正组同步带;273;校正组同步轮;274 校正组导轨;275、校正件;31、气缸;32、第一连接横梁;33、第二连接横梁;34、第一覆膜辊;35、第二覆膜辊;36、第一支撑辊;37、第二支撑辊; 41、三角刀片;42、刀片安装座;43、安装基板;44、导轨;45、同步轮; 46、张紧轮;47、马达过渡板;48、同步带;49、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7]
如图1所示,一种双面覆膜自动切割装置,包括钢架底座1及安装在钢架底座1的上料输送台2、双面覆膜组3、卷料切割组4、卷料检测组5、下料输送台6、喷读码组7和电箱8,所述上料输送台2安装在钢架底座1上的最左侧,所述下料输送台6安装在所述钢架底座上1的最右侧,所述双面覆膜组3安装在钢架底座1上靠近所述上料输送台2,所述卷料切割组4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1上位于双面覆膜组3的下方,所述卷料检测组5位于所述卷料切割组4的右侧,所述喷读码组7位于下料输送台6的上方位置两端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1上,所述电箱8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的后侧中部。
[0018]
如图2所示,所述上料输送台2包括电机21、传送长轴22、传送短轴23、 o型圈24、安装底板25、滚轮26和自动校正组27,所述自动校正组27位于上料输送台2下方,多个所述传送长轴22和多个所述传送短轴23采用相互间隔的排列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25上,所述传送长轴22和所述传送短轴23一一对应,所述传送长轴22和所述传送短轴23上均连接有若
干个滚轮 26,所述传送长轴22最中间的滚轮26通过所述o型圈24与其相邻的所述传送短轴23的最中间的滚轮26连接,每个所述传送长轴22由单独的所述电机 21驱动,以此能够精确控制产品停留的位置,并且保证产品输送的平稳性。
[0019]
如图3所示,所述自动校正组27由校正组电机271、校正组同步带272、校正组同步轮273、校正组导轨274和校正件275组成,校正组电机271通过驱动校正组同步带272和校正组同步轮273的运动来带动校正件275在校正组导轨274上移动,以此对产品位置进行校正。
[0020]
如图4所示,所述双面覆膜组3包括气缸31、第一连接横梁32、第二连接横梁33,第一覆膜辊34、第二覆膜辊35、第一支撑辊36和第二支撑辊37,所述第一连接横梁32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梁33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1上,所述第一支撑辊36和第二支撑辊37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横梁32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梁33,所述第一支撑辊36和第二支撑辊37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覆膜辊34和所述第二覆膜辊35,所述第一覆膜辊34设置在所述第二覆膜辊35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覆膜辊34两端连接两个所述气缸31,所述第二覆膜辊35两端固定在所述钢架底座1上。
[0021]
支撑辊用于承载覆膜辊的压力,保证覆膜过程中压力均匀,不出现气泡,覆膜辊是用来将保护膜贴附在玻璃片材上,气缸31通过减压阀调整进入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以改变覆膜辊三维贴覆压力。
[0022]
如图5所示,所述卷料切割组4包括三角刀片41、刀片安装座42、安装基板43、导轨44、两个同步轮45、两个张紧轮46、卷料切割组电机,马达过渡板47、同步带48和缓冲块49,所述三角刀片41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 42上,所述刀片安装座42底部连接所述同步带48上,所述刀片安装座42的侧边滑动连接所述导轨44上,所述导轨44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43上;所述缓冲块49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43上位于导轨的两侧,用于对三角刀片41的运动进行缓冲保护;所述马达过渡板47安装在安装基板43的中间,所述马达过渡板47上设有与所述卷料切割组电机47对接的转动轮,两个所述张紧轮46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43上位于所述马达过渡板47的两侧,两个所述同步轮45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43的两端,所述同步带48分别与所述同步轮45、所述张紧轮46和所述马达过渡板47的转动轮连接。
[0023]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产品放入上料输送台2,通过自动校正组27校正位置,输送至双面覆膜组3,通过第一覆膜辊34和第二覆膜辊35分别对产品进行上下两面的覆膜,然后输送至卷料切割组4,卷料切割组4的三角刀片 41通过卷料切割组电机和同步带48驱动,并且使用导轨44导向,让三角刀片进行平稳的直线运动,从而整齐切下膜材,期间卷料检测组5实时检测膜材的使用情况,并且在膜材低于一定数量时自动报警,以便生产人员能够及时知晓并补充膜的用量,切下膜材后,产品被输送至喷读码组7,喷读码组7 在产品表面指定位置喷出条形码或二维码,再进行读码识别储存数据,实现产品信息的追踪,最后产品从下料输送台6送出。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