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以及应用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显示模组均包括有中框和面框等结构,中框用于支撑显示面板,且至少部分中框设于显示面板与光学组件之间,面框用于固定显示面板,且至少部分面框设于显示面板的背离光学组件的一侧,因此目前的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至少为光学组件的厚度加上中框、面框、背板等结构的厚度,导致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过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模组,旨在减少显示模组的厚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玻璃背板、光学组件以及显示面板,所述玻璃背板具有承载面,所述光学组件设于所述承载面,所述显示面板盖设于所述光学组件的背向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边、所述光学组的一侧边以及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设有侧封胶,以将所述玻璃背板、所述光学组件以及所述显示面板封装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玻璃背板为钢化玻璃玻璃背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玻璃背板的厚度为d,则满足条件:0.7mm≤d≤1m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承载面的反射片、导光板和光学膜层,所述显示面板盖设于所述光学膜层的背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导光板为钢化玻璃导光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玻璃背板与所述反射片之间设有第一粘接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第二粘接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的背向所述反射片的表面与所述光学膜层的边缘的外侧凸设有缓冲块,且所述缓冲块相对的两壁面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和所述导光板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抵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封胶设置有多段,多段所述侧封胶沿所述光学组件的周向依次设置,且每一段所述侧封胶与与其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边、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边以及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段所述侧封胶分别为第一侧封胶、第二侧封胶以及第三侧封胶,所述第一侧封胶、所述第二侧封胶以及所述第三侧封胶沿所述光学组件的周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侧封胶夹设于所述第一侧封胶与所述第三侧封胶之间,且所述第二侧封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封胶和所述第三侧封胶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玻璃背板、光学组件以及显示面板,所述玻璃背板具有承载面,所述光学组件设于所述承载面,所述显示面板设于盖设于所述光学组件的背向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玻璃背板的一侧边、所述光学组的一侧边以及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设有侧封胶,以将所述玻璃背板、所述光学组件以及所述显示面板封装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玻璃背板以及依次层叠于玻璃背板上的光学组件和显示面板;其中,玻璃背板具有承载面,光学组件设于承载面,显示面板盖设于光学组件的背向玻璃背板的一侧;另外,位于同一侧的玻璃背板的一侧边、光学组件的一侧边以及显示面板的一侧边设有侧封胶,从而通过侧封胶即可将玻璃背板、光学组件以及显示面板封装连接,无需使用中框和面框来支撑和固定显示面板,从而减少了中框和面框带来的厚度,进而减少了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另外,通过在光学组件的侧边设置有侧封胶,还可避免漏光的问题,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显示模组24缓冲块10玻璃背板30显示面板20光学组件40侧封胶21反射片50第一粘接层22导光板60第二粘接层23光学膜层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模组100,旨在提升显示模组100的薄型化。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该显示模组100包括:玻璃背板10、光学组件20以及显示面板30,所述玻璃背板10具有承载面,所述光学组件20设于所述承载面,所述显示面板30盖设于所述光学组件20的背向所述玻璃背板10的一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玻璃背板10的一侧边、所述光学组的一侧边以及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一侧边设有侧封胶40,以将所述玻璃背板10、所述光学组件20以及所述显示面板30封装连接。现有的显示模组100一般为背锁式显示模组100、侧锁式显示模组100以及卡扣式显示模组100。其中,背锁式显示模组100包括有玻璃背板10、光学组件20、显示面板30、面框、中框、螺钉等结构,光学组件20和显示面板30依次设于玻璃背板10上,中框设于光学组件20的一侧,且部分中框插设于光学组件20与显示面板30之间,面框设于中框和玻璃背板10的外围,通过在面框和玻璃背板10的底部设置有螺钉,以通过螺钉将面框与玻璃背板10固定连接;侧锁式显示模组100与背锁式显示模组100的结构相当,其中螺钉设置在面框和玻璃背板10的侧壁处,以通过螺钉将面框与玻璃背板10固定连接;卡扣式显示模组100包括有玻璃背板10、光学组件20、显示面板30、中框等结构,光学组件20和显示面板30依次设于玻璃背板10上,中框设于光学组件20的一侧,且部分中框插设于光学组件20与显示面板30之间,玻璃背板10与中框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连接。以上三种设置方式,均包括有中框,另外背锁式显示模组100和侧锁式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有面框,因此,现有的锁式显示模组100和侧锁式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厚度至少为光学组件20的厚度加上中框、面框、玻璃背板10等结构的厚度;而现有的卡扣式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厚度至少为光学组件20的厚度加上中框、玻璃背板10等结构的厚度。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显示模组100包括玻璃背板10以及依次设于玻璃背板10上的光学组件20和显示面板30;其中,玻璃背板10具有承载面,光学组件20设于承载面,显示面板30盖设于光学组件20的背向玻璃背板10的一侧;另外,位于同一侧的玻璃背板10的一侧边、光学组件20的一侧边以及显示面板30的一侧边设有侧封胶40,从而通过侧封胶40即可将玻璃背板10、光学组件20以及显示面板30封装连接,无需使用中框和面框来支撑和固定显示面板30,从而减少了中框和面框带来的厚度,进而减少了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厚度;另外,通过在光学组件20的侧边设置有侧封胶40,还可避免漏光的问题,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玻璃背板10为钢化玻璃背板。由于传统的背板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制备而成,而镀锌钢板的强度低,为了保证背板的强度,通常需要在背板上设置加强筋,通过加强筋来提高背板的强度,从而无法实现薄型化效果。而钢化玻璃比一般的镀锌钢板的强度高,在相同的厚度下,钢化玻璃的强度要比镀锌钢板的强度高出好几倍,因此采用钢化玻璃制备玻璃背板10,可减少背板的厚度,从而可进一步减少显示模组100整体的厚度。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玻璃背板10的厚度为d,则满足条件:0.7mm≤d≤1mm。该设置可在减少玻璃背板10厚度的同时,还可保证玻璃背板10具有足够强度。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组件20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承载面的反射片21、导光板22和光学膜层23,所述显示面板30盖设于所述光学膜层23的背向所述导光板22的一侧;其中,所述导光板22为钢化玻璃导光板22。本实施例中,由于传统的导光板22大部分采用普通玻璃制备而成,而钢化玻璃比一般的普通玻璃的强度高,在相同的厚度下,钢化玻璃的强度要比普通玻璃的强度高出好几倍,因此采用钢化玻璃制备导光板22,可减少导光板22的厚度,从而可进一步减少显示模组100整体的厚度。进一步地,为了在减少导光板22厚度的同时,还可保证导光板22具有足够强度,因此优选钢化玻璃导光板22的厚度为1.1mm。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玻璃背板10与所述反射片21之间设有第一粘接层50。该设置使玻璃背板10与反射片21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解决了传统使用螺钉将玻璃背板10与面框固定连接的方式,来固定玻璃背板10和反射片21的位置,从而可进一步减少该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厚度;另外,第一粘接层50的设置还可提高玻璃背板10的刚性,以提高玻璃背板10的强度。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21与所述导光板22之间设有第二粘接层60。同样的,该设置使导光板22与反射片21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解决了传统使用螺钉将玻璃背板10与面框固定连接的方式,来固定导光板22和反射片21的位置,从而可进一步减少该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厚度;另外,第二粘接层60的设置还可提高导光板22的刚性,以提高导光板22的强度。具体地,第二粘接层60优选为oca光学胶层,能够有效确保导光板22发出的光线入射到反射片21时不会被吸收或阻挡,同时不会阻碍反射片21反射的光线射回至导光板22中。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22的背向所述反射片21的表面与所述光学膜层23的边缘的外侧凸设有缓冲块24,所述缓冲块24相对的两壁面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30的面向所述导光板22的表面和所述导光板22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30的表面抵接。本实施例中,缓冲块24与显示面板30和导光板22之间均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缓冲块24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而成。缓冲块24的设置可进一步固定显示面板30,并对显示面板30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以保护显示面板30。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封胶40设置有多段,多段所述侧封胶40沿所述光学组件20的周向依次设置,且每一段所述侧封胶40与与其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玻璃背板10的一侧边、所述光学组件20的一侧边以及所述显示面板30的一侧边连接。本实施例中,侧封胶40可为聚氨酯密封胶、聚硫密封胶、丙烯酸密封胶等密封胶中的一种。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玻璃背板10、光学组件20以及显示面板30的固定强度,因此在玻璃背板10、光学组件20以及显示面板30的多个侧边处均设置有侧封胶40,通过多个侧封胶40将玻璃背板10、光学组件20以及显示面板30封装连接。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100的一实施例中,多段所述侧封胶40分别为第一侧封胶、第二侧封胶以及第三侧封胶,所述第一侧封胶、所述第二侧封胶以及所述第三侧封胶沿所述光学组件20的周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侧封胶夹设于所述第一侧封胶与所述第三侧封胶之间,且所述第二侧封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封胶和所述第三侧封胶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将第二侧封胶夹设于第一侧封胶与第三侧封胶之间,并使第二侧封胶相对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封胶和第三侧封胶连接,从而可提高第一侧封胶、第二侧封胶以及第三侧封胶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进一步提高玻璃背板10、光学组件20以及显示面板30的固定强度。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模组100,该显示模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