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4383发布日期:2021-05-25 12:3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镜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成像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样的便携式终端机上都装载有高性能镜头模组。该高性能镜头模组一般具有自动对焦功能(autofocusing)和光学防抖功能(ois: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

光学防抖是最被公众所认可的一种防抖技术,它通过可移动式的部件,对发生手震的光路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减轻照片模糊的效果。通常,镜头模组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并且会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补偿镜组相应调整位置和角度,使光路保持稳定,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现有的技术中出现了通过记忆合金线一端连接镜头组件,一端连接固定组件,通过记忆合金线直接拉动镜头组件起到防抖的应用,但是通过记忆合金线直接拉动镜头组件的缺陷在于镜头组件的驱动行程通常不大于记忆合金线的伸缩量,通常只能通过增大镜头组件的整体规模来使镜头组件的驱动行程更大,这种情况不利于镜头组件体积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镜头组件,该镜头组件的性能稳定,驱动行程更大,利于镜头组件体积的小型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包括有主体部、镜头模块和第一致动器组件,所述主体部内部设置有一容纳腔;所述镜头模块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一致动器组件包括有第一记忆合金线和第一致动体;所述第一致动体包括有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镜头模块;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处相连接;所述第一致动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头模块的侧边,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沿所述镜头模块的光轴方向设置,且能够驱动所述镜头模块沿垂直于光轴的上下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至少可以达到如下的有益效果:第一致动器组件包括有第一记忆合金线和第一致动体,第一致动体包括有分别位于第一记忆合金线两侧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连杆与主体部和第一记忆合金线相连接,第二连杆与镜头模块和第一记忆合金线相连接,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第一记忆合金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第一致动器组件通过第一记忆合金线收缩即可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来使镜头模块移动,从而起到镜头防抖的作用。因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第一记忆合金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故当第一记忆合金线在沿光轴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伸缩量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驱动行程会比第一记忆合金线的伸缩量更大。并且因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布置在第一记忆合金线的两侧,故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会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达到更大的驱动行程。通过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不需要过长即可达到较大的驱动行程,在竖直方向上对镜头起到防抖的作用,并且利于镜头组件体积的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有上壳体和基座,所述上壳体和基座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镜头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致动器组件中包括有两个所述第一致动体,两个所述第一致动体关于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二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二致动器组件包括有第二记忆合金线和第二致动体;所述第二致动体包括有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第四连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镜头模块;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的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连接处相连接;所述第二致动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头模块的顶部或者底部,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沿所述光轴方向设置,且能够驱动所述镜头模块沿垂直于光轴的左右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致动器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二致动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光轴两侧且在靠近所述光轴的一侧同为第三连杆或第四连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致动器组件中包括有两个所述第二致动体,两个所述第二致动体关于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主体部还包括有固定板,所述主体部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致动器组件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三致动器组件,所述第三致动器组件包括有第三记忆合金线和第三致动体;所述第三致动体包括有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另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第六连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镜头模块;所述第三记忆合金线的端部与所述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的连接处相连接;所述第三致动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头模块的顶部或者底部,所述第三记忆合金线沿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致动器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三致动器组件沿所述光轴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致动器组件中包括有两个所述第三致动体,两个所述第三致动体关于所述第三记忆合金线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记忆合金线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上壳体与基座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模块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模块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致动器组件状态变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体部100、上壳体110、基座120、固定板130、镜头模块200、

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第一连杆312、第二连杆313、

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第二记忆合金线321、第三连杆322、第四连杆323、

第三致动器组件330、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第五连杆332、第六连杆333、连接块340、光轴s。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5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

例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包括有主体部100、镜头模块200和第一致动器组件310,主体部100内部设置有一容纳腔;镜头模块200安装于主体部100的容纳腔中;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包括有第一记忆合金线311和第一致动体;第一致动体包括有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第一连杆312另一端连接主体部100,第二连杆313另一端连接镜头模块200;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端部与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的连接处相连接;镜头模块200的两相对侧边均设置有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第一记忆合金线311沿镜头模块200的光轴s方向设置,且能够驱动镜头模块200沿垂直于光轴s的上下方向移动。

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部100内部设置有一容纳腔;镜头模块200安装于主体部100的容纳腔中。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包括有第一记忆合金线311和第一致动体,第一致动体包括有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且第一连杆312与主体部100和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相连接,第二连杆313与镜头模块200和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相连接,且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端部与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的连接处相连接,第一致动器组件310通过第一记忆合金线311收缩即可驱动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转动来使镜头模块200移动,从而起到聚焦的作用。第一致动器组件310设置在镜头模块200的相对的两侧边,第一记忆合金线311沿光轴s的方向设置,使得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来驱动镜头模块200,起到竖直方向上的防抖作用。

第一致动体还包括有连接块340,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通过连接块340分别与主体部100和镜头模块200相连接。通过连接块340的设置使得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连接的更加稳定,更进一步的,第一致动体的两个连接块340之间连成的直线在竖直方向上与光轴s垂直,第一致动器组件310驱动镜头模块200移动的方向与两个连接块340之间连成的直线方向相同。

因为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第一记忆合金线311沿光轴s的方向设置,故当第一记忆合金线311具有一定的伸缩量时,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在竖直方向上的驱动行程会比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伸缩量更大。易于理解的是,因为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与第一连杆312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故可将第一连杆312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之间的关系看成近似三角形的一个结构,例如图5所示。在第一连杆312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形成的三角形中,第一连杆312的长度可以视为不变,当第一记忆合金线311收缩时,第一连杆312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之间的夹角变大,使得第一连杆312与主体部100相连接的点距离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之间的直线距离变大。易于理解的是,当第一记忆合金线311收缩的量相同时,第一连杆312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之间的夹角越小则第一连杆312移动的距离也就越大。

同样的,第二连杆313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关系也是如此,并且因为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布置在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两侧,第一连杆312与主体部100固定连接,第二连杆313与镜头模块200固定连接,当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会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主体部100保持不动,故镜头模块200会相对主体部100移动更大的距离,从而达到更大的驱动行程。通过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长度不需要过长即可达到较大的驱动行程,起到镜头防抖的作用,从而利于镜头组件体积的小型化。

例如图3所示,镜头模块200相对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在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的朝向可以一致也可以相反,但位于同一侧面的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的朝向一致。

第一致动器组件310朝向一致指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都位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上方或都位于下方,通过如此设置,使得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的驱动力方向相同可以形成合力,在两侧边设置的第一致动器组件310朝向相反可以使得位于镜头模块200两侧的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可以向相反的方向驱动镜头模块200。

更近一步的,第一致动器组件310还起到对镜头模块200的支撑作用,第一致动器的第一连杆312连接主体部100,第二连杆313连接镜头模块200,使得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可以起到对镜头模块200的支撑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的数量并不以两组为限,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的数量可以为三组、四组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主体部100包括有上壳体110和基座120,上壳体110和基座120之间形成有容纳腔,镜头模块200设置于容纳腔中。

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部100包括有上壳体110和基座120,上壳体110和基座120之间形成有容纳腔,镜头模块200位于主体部100的容纳腔中。当然,主体部100也可以不设置上壳体110和基座120而直接一体成型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致动器组件310中包括有两个第一致动体,两个第一致动体关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对称设置在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两端。

例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致动器组件310中包括有两个第一致动体,两个第一致动体关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对称设置在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两端,其中两个第一连杆312位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同一侧且分别设置在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两端,两个第二连杆313位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另一侧且分别设置在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两端。

第二连杆313位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同一侧且与镜头模块200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记忆合金线311收缩时两个第二连杆313能够朝相同的方向驱动镜头模块200,不会出现两个第二连杆313朝相反的方向驱动镜头模块200而达不到驱动镜头模块200移动的效果。第一连杆312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设置与此同理。

并且位于记忆合金线同一侧的两个第一连杆312长度相同且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之间的夹角也相同,可以保证在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伸缩时两个第一连杆312移动的方向相同且移动的距离相同,可以驱动镜头模块200和主体部10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时不会发生相对旋转。第二连杆313的设置与第一连杆312的设置同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包括有第二记忆合金线321和第二致动体;第二致动体包括有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第三连杆322另一端连接主体部100,第四连杆323另一端连接镜头模块200;第二记忆合金线321的端部与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的连接处相连接;第二致动器组件320设置在镜头模块200的顶部或者底部,第二记忆合金线321沿光轴s方向设置,且能够驱动镜头模块200沿垂直于光轴s的左右方向移动。

例如图3所示,第二致动器组件320位于镜头模块200的上方,通过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分别和主体部100、镜头模块200相连接,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的第二记忆合金线321沿镜头模块200的光轴s方向设置,使得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可以通过第二记忆合金线321收缩来驱动镜头模块200沿垂直于光轴s的方向移动,在水平方向上起到防抖的作用。第二致动器组件320驱动镜头模块200的原理与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相同。

第二致动体还包括有连接块340,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通过连接块340分别与主体部100和镜头模块200相连接。通过连接块340的设置使得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连接的更加稳定。更进一步的,第二致动体的两个连接块340之间连成的直线在竖直方向上与光轴s垂直,并且与第一致动体的两个连接块340之间连成的直线相垂直。第二致动器组件320驱动镜头模块200移动的方向与第二致动体的两个连接块340之间连成的直线的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致动器组件320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分别设置于光轴s两侧且在靠近光轴s的一侧同为第三连杆322或第四连杆323。

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可以设置有多组,且可以分别设置在镜头模块200的光轴s两侧且在靠近光轴s的一侧同为第三连杆322或第四连杆323。例如图3所示,第二致动器组件320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分别位于镜头模块200的两侧。

在光轴s同一侧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在靠近光轴s的一侧同为第三连杆322或第四连杆323可以使得位于光轴s同一侧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对镜头模块200的驱动方向相同,不会向相反的方向驱动从而出现第二致动器组件320无法正常驱动镜头模块200的现象发生。

两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在靠近光轴s的一侧同为第四连杆323,故使得位于镜头模块200的光轴s两侧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可以向相反的方向驱动镜头模块200,当需要向右侧驱动镜头模块200时位于光轴s左侧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可以启动;当需要向左侧驱动镜头模块200时位于光轴s右侧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可以启动,从而从不同的方向驱动镜头模块200来达到镜头防抖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致动器组件320中包括有两个第二致动体,两个第二致动体关于第二记忆合金线321对称设置在第二记忆合金线321的两端。

例如图3所示,第二致动器组件320中包括有两个第二致动体,两个第二致动体关于第二记忆合金线321对称设置在第二记忆合金线321的两端,其中两个第三连杆322位于第二记忆合金线321的同一侧且分别设置在第二记忆合金线321的两端,两个第四连杆323位于第二记忆合金线321的另一侧且分别设置在第二记忆合金线321的两端。

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的设置原理和有益效果与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类似,但是第一致动器组件310起到对镜头模块200在竖直方向上的防抖和支撑作用,第二致动器组件320起到对镜头模块200在水平方向上的防抖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主体部100还包括有固定板130,主体部100通过固定板130与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相连接。

例如图2所示,主体部100还包括有固定板130,主体部100通过固定板130与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相连接。主体部100包括有上壳体110、基座120和固定板130,上壳体110和基座120之间形成了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放置镜头模块200,固定板130与上壳体110固定连接,主体部100通过固定板130与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相连接。

通过固定板130的设置使得主体部100通过固定板130与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相连接而不是使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直接和主体部100相连接,使得镜头组件的连接更为方便。在安装时,可以将镜头模块200先安装于基座120上,再将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和固定板130与镜头模块200相连接,最后安装上壳体110。也可以不设置基座120和上壳体110,而是先将镜头模块200、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和固定板130连接后再将其安装入主体部100的容纳腔中。相比于不设置固定板130而直接在主体部100的容纳腔中安装这样更加便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三致动器组件330,第三致动器组件330包括有第三记忆合金线331和第三致动体;第三致动体包括有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五连杆332和第六连杆333,第五连杆332另一端连接主体部100,第六连杆333另一端连接镜头模块200;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的端部与第五连杆332和第六连杆333的连接处相连接;第三致动器组件330设置在镜头模块200的顶部或者底部,第三记忆合金线331沿垂直于光轴s方向设置。

例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致动器组件330设置在镜头模块200的底部,包括有第三记忆合金线331和第三致动体,第三致动体包括有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五连杆332和第六连杆333,且第五连杆332与主体部100和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相连接,第六连杆333与镜头模块200和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相连接,且第五连杆332和第六连杆333与第三记忆合金线331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的端部与第五连杆332和第六连杆333的连接处相连接,第三致动器组件330通过第三记忆合金线331收缩即可驱动第五连杆332和第六连杆333转动来使镜头模块200前后移动,从而起到聚焦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三致动器组件330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三致动器组件330沿光轴s方向设置。

例如图4所示,第三致动器组件330在镜头模块200的底部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三致动器组件330沿光轴s方向设置,且两组第三致动器组件330的第二连杆313相互靠近,使得这两组第三致动器组件330驱动的方向相反,可以保证两组第三致动器组件330可以向相反的方向驱动镜头模块200,从而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镜头模块200的移动,方便聚焦。第三致动器组件330的数量并不以两组为限,第三致动器组件330的数量可以为三组、四组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三致动器组件330中包括有两个第三致动体,两个第三致动体关于第三记忆合金线331对称设置在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的两端。

例如图4所示,第三致动器组件330中包括有两个第三致动体,两个第三致动体关于第三记忆合金线331对称设置在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的两端,其中两个第五连杆332位于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的同一侧且分别设置在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的两端,两个第六连杆333位于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的另一侧且分别设置在第三记忆合金线331的两端。

第三致动器组件330的设置原理和有益效果与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和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类似,但是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和第二致动器组件320起到对镜头模块200的防抖作用,第三致动器组件330通过驱动镜头模块200沿光轴s方向前后移动从而起到对镜头模块200的聚焦作用。

下面参考图1至图5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包括有主体部100、镜头模块200、第一致动器组件310、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和第三致动器组件330,主体部100内部设置有一容纳腔;镜头模块200安装于主体部100的容纳腔中;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包括有第一记忆合金线311和第一致动体;第一致动体包括有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第一连杆312另一端连接主体部100,第二连杆313另一端连接镜头模块200;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端部与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的连接处相连接;第一致动器组件310设置在镜头模块200的侧边,第一记忆合金线311沿镜头模块200的光轴s方向设置,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可以通过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通电收缩来驱动镜头模块20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起到竖直方向上防抖的作用。

第二致动器组件320位于镜头模块200的上方,通过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分别和主体部100、镜头模块200相连接,第二致动器组件320的第二记忆合金线321沿镜头模块200的光轴s方向设置,使得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可以通过第二记忆合金线321收缩来驱动镜头模块200沿垂直于光轴s的水平方向移动,起到水平方向上防抖的作用。

第三致动器组件330位于镜头模块200的下方,通过第五连杆332和第六连杆333分别和主体部100、镜头模块200相连接,第三致动器组件330的第三记忆合金线331沿垂直于镜头模块200的光轴s方向设置,使得第三致动器组件330可以通过第三记忆合金线331收缩来驱动镜头模块200沿光轴s方向移动,起到镜头聚焦的效果。

第一致动器组件310在镜头模块200的侧边各设置有一组,既可以对镜头模块200起到防抖的作用,也可以对镜头模块200起到支撑作用。两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在靠近光轴s的一侧同为第四连杆323,故使得位于镜头模块200的光轴s两侧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可以向相反的方向驱动镜头模块200,当需要向右侧驱动镜头模块200时位于光轴s左侧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可以启动;当需要向左侧驱动镜头模块200时位于光轴s右侧的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可以启动,从而从不同的方向驱动镜头模块200来达到镜头防抖的效果。第三致动器组件330在镜头模块200的底部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三致动器组件330沿光轴s方向设置,且两组第三致动器组件330的第六连杆333相互靠近,使得这两组第三致动器组件330驱动的方向相反,可以保证两组第三致动器组件330可以向相反的方向驱动镜头模块200,从而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镜头模块200的移动,方便聚焦。

进一步的,第二致动体还包括有连接块340,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通过连接块340分别与主体部100和镜头模块200相连接。通过连接块340的设置使得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连接的更加稳定,第一致动体和第三致动体的设置与此同理。更进一步的,第一致动体的两个连接块340之间连成的直线在竖直方向上与光轴s垂直,第二致动体的两个连接块340之间连成的直线在水平方向上与光轴s相垂直,第三致动体的两个连接块340之间连成的直线与光轴s相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组件,通过如此设置,至少可以达成如下的一些有益效果:第一致动器组件310设置在镜头模块200的侧边,可以实现对镜头模块200的防抖和支撑作用,第二致动器组件320设置在镜头模块200的顶部,可以实现镜头模块200的防抖功能,第三致动器组件330设置在镜头模块200的底部,可以实现镜头模块200的聚焦功能。同时第一连杆312与主体部100和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相连接,第二连杆313与镜头模块200和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相连接,且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第一致动器组件310通过记忆合金线收缩即可驱动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转动来使镜头模块200移动,从而起到防抖的作用。因为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与第一记忆合金线311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故当第一记忆合金线311具有一定的伸缩量时,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的驱动行程会比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伸缩量更大。并且因为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布置在第一记忆合金线311的两侧,故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会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达到更大的驱动行程。第二致动器组件320和第三致动器组件330于此同理。通过如此设置,使得记忆合金线的长度不需要过长即可达到较大的驱动行程,起到镜头防抖的作用,从而利于镜头组件体积的小型化。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