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8746发布日期:2021-02-20 19:0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显影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影盒。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广泛使用一种显影盒,这种显影盒含有计数机构,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和显影盒上的计数机构相互作用,实现对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显影盒是否是新的显影盒的检测,从而确定显影盒的寿命。
[0003]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计数机构,显影盒1包含盒体10、驱动齿轮11、计数机构12、第一传递齿轮13和第二传递齿轮14;计数机构80为缺齿(圆周上一部分有齿,另外的部分没有齿,即齿轮部分和非齿轮部分)。驱动齿轮11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力,驱动齿轮111与11第一齿轮13啮合,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啮合,第二齿轮14与计数机构12啮合;计数机构12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接触,信息检测机构为一检测触杆,从而检测显影盒1。计数机构12包括被检测件15,被检测件15用于触发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
[0004]
在显影盒1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时,计数机构12与第二齿轮14预啮合(初始位置),被检测件15未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碰触;当图像形成装置开始工作时,驱动齿轮11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力,计数机构12在驱动齿轮11的作用下旋转,被检测件15开始触发(触碰)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计数机构12从旋转到停止旋转的过程中,被检测件15在触发和不触发图像形成装置的信息检测机构间变换;由于计数机构12为缺齿,当计数机构12的非齿轮部分与第二齿轮14相对,即计数机构12与第二齿轮14不啮合(末位置),计数机构12停止旋转,被检测件15触发过程结束,即完成图像形成装置对显影盒的检测。
[0005]
在生产过程中,当显影盒组装完毕后直接出售显影盒,显影盒的品质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对显影盒进行打印测试,然而打印测试后的显影盒需要进行复位,将计数机构从末位置回复到初始位置,现有复位计数机构的方法是先将计数机构从显影盒上拆卸,然后重新安装计数机构,这种复位方式繁杂,并且拆卸计数机构和安装计数机构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后续显影盒的打印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影盒,以解决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困难的问题。
[0007]
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盒体、驱动齿轮、齿轮传递装置、计数机构和护盖;盒体容纳显影剂,驱动齿轮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齿轮传递装置将驱动力传递给计数机构,使计数机构从初始位置旋转到末位置的过程中被图像形成装置检测,护盖至少覆盖部分计数机构,计数机构包括齿轮部、连接部和被检测部,连接部一端与齿轮部过接合、另一端与被检测部接合,连接部至少与齿轮部和被检测部中一个过盈配合。
[0008]
连接部为拉簧。
[0009]
被检测部与齿轮部卡接。
[0010]
被检测部包括被支撑部,护盖包括支撑部和缺口,被支撑部被支撑部支撑、且沿支撑部移动,在被检测部的旋转方向上缺口位于支撑部的下游。
[0011]
显影盒还包括定位件,计数机构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被检测部抵接,另一端与定位件抵接。
[0012]
定位件为螺钉。
[0013]
当被支撑部旋转到缺口时,计数机构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轴向向盒体移动,从而计数机构到达末位置。
[0014]
计数机构位于末位置时,齿轮部与齿轮传递装置保持啮合。
[0015]
护盖设置有定位部,计数机构位于初始位置定位部与被检测部邻接。
[0016]
护盖设置有阻挡部,计数机构位于末位置时,阻挡部与被检测部抵接而阻止被检测部旋转。
[0017]
采用摩擦力驱动被检测部,从而复位计数机构时只需客服摩擦力即可复位计数机构,复位简便。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影盒的立体视图;
[0019]
图2为实施例一中显影盒的立体示意图;
[0020]
图3为实施例一中显影盒移出护盖的侧视图;
[0021]
图4为实施例一中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安装示意图;
[0022]
图5为实施例一中计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实施例一中计数机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显影盒的侧视图;
[0024]
图7为实施例一中计数机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显影盒的截面图;
[0025]
图8为实施例一中计数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显影盒的侧视图;
[0026]
图9为实施例一中计数机构位于末位置时显影盒的截面图;
[0027]
图10为实施例二中显影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显影盒2,该显影盒2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盒体20、显影元件21、送粉元件(图中未显示)、搅拌元件(图中未显示)、驱动齿轮22、计数机构23和定位件24。在显影元件的轴向上,驱动齿轮22和计数机构23位于显影盒的同一侧,盒体20安装有驱动齿轮22和计数机构23的一侧设置有护盖25,护盖25覆盖驱动齿轮22和计数机构23,从而保护驱动齿轮22和计数机构23。本实施例中驱动齿轮与计数机构也可分别设置在盒体的两侧,即在显影元件的轴向上驱动齿轮22和计数机构23不在盒体的同一侧。
[0030]
盒体20的侧壁还设置有显影齿轮28、送粉齿轮29、第一齿轮26和第二齿轮27,驱动齿轮22分别与显影齿轮28、送粉齿轮29和第一齿轮26啮合,第二齿轮27分别与第一齿轮26
和计数机构23啮合。第一齿轮26和第二齿轮27构成齿轮传递装置,从而将驱动力从驱动齿轮22传递给计数机构23。
[0031]
盒体20内容纳有显影剂,驱动齿轮22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装置传递的驱动力;显影元件21、送粉元件和搅拌元件安装在盒体20,显影元件21、送粉元件和搅拌元件的旋转轴线与第一方向(轴向)平行;搅拌元件用于搅拌盒体20内的显影剂,送粉元件将盒体20内的显影剂传送给显影元件21,显影元件21再将显影剂传送到盒体20外。显影齿轮28安保在显影元件21的轴端,送粉齿轮29安装在送粉元件的轴端,第二齿轮27安装在搅拌元件的轴端,从而驱动齿轮22通过显影齿轮28、送粉齿轮29和搅拌齿轮27,使显影元件21、送粉元件和搅拌元件接收驱动力而旋转。计数机构23在驱动齿轮22接收的驱动力作用下沿旋转方向a旋转。
[0032]
如图4和图5所示,护盖25覆盖计数机构23和驱动齿轮22,护盖25包含暴露计数机构23的开口253、防止计数机构23反转定位部251、支撑计数机构23的支撑部252和不再支撑计数机构23的缺口254。在旋转方向a上缺口254位于支撑部252的下游。
[0033]
计数机构23包括齿轮部30、连接部31、被检测部32和弹性件33;齿轮部30与第二齿轮27啮合,从而接收驱动齿轮22传递的驱动力;连接部31一端与齿轮部30的接合部301过盈配合,另一端的接合突起311与被检测部32的接合凹槽323接合。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也可以是另一端与被检测部过盈配合,一端与齿轮部接合,或者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被检测部和齿轮部过盈配合;连接部一端与齿轮部过接合、另一端与被检测部接合,连接部至少与齿轮部和被检测部中一个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为拉簧,拉簧的线圈紧密布置,拉簧与齿轮部或/和被检测部抱紧而不相对齿轮部移动,通过摩擦力使齿轮部接收到驱动力通过连接部传递给被检测部。连接部也可以为弹性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或者连接部为非弹性材料制成,而在连接部至少一端套设橡胶圈,增加连接部与被检测部和/或齿轮部之间的摩擦力。
[0034]
被检测部32包括被支撑部321、卡接部322、接合凹槽323、第一检测突起324和第二检测突起325,卡接部322与齿轮部30卡接;被支撑部321被护盖25的支撑部252支撑,从而被支撑部321沿支撑部252移动,进而护盖25在轴向上约束计数机构23;计数机构23位于初始位置时被支撑部321与定位部251邻接,从而阻止计数机构23反转;第一检测突起324和第二检测突起325在计数机构23旋转过程中被图像形成装置的检测装置触碰识别,从而完成对显影盒2的检测。本实施例中齿轮部30的接合部301为中空圆柱,卡接部322穿过中空圆柱与齿轮部卡接,卡接部322可以为悬臂是的倒扣。
[0035]
弹性件33一端与被检测部32抵接、另一端与定位件24抵接,从而在轴向上定位计数机构23。当被检测部32的被支撑部321旋转到与护盖的缺口254位置时,计数机构23不在被护盖25支撑,从而计数机构23在弹性件33的弹性力作用下轴向向盒体的侧壁靠近,使第一检测突324起和第二检测突起325不在被图像形成装置触碰识别,从而计数机构23不在被检测。本实施例中定位件为螺钉,或者定位件也可以为护盖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压簧。
[0036]
盒体20上设置有第一中空圆柱201、第一定位柱202和支撑突起203,中空圆柱201与齿轮部30的圆周面接触,从而在径向上约束计数机构;计数机构23穿过第一定位柱202、且绕第一定位柱202旋转;当计数机构移动到末位置时,支撑突起203与被检测部32抵接,从而支撑被检测部32。
[0037]
如图6和图7所示,计数机构23位于初始位置,被支撑部321被护盖25的支撑部252支撑,被支撑部321与定位部251邻接,计数机构23被护盖25支撑,第一检测突起324和第二检测突起325从护盖25中伸出;弹性件33一端与被检测部32抵接、另一端与定位件24抵接,从而将被检测部32压向护盖25。
[0038]
齿轮部30与第二齿轮27啮合而接收驱动力,齿轮部30带动连接部31一起旋转,连接部31通过接合突起311与接合凹槽323接合,使驱动力传递给被检测部32;被检测部32的被支撑沿支撑部252旋转。
[0039]
如图8和图9所示,计数机构23位于第二位置,被支撑部321移动到护盖25的缺口254,计数机构23不在被护盖25支撑;弹性件33一端与被检测部32抵接、另一端与定位件24抵接,从而将被检测部32压向盒体20的侧壁。
[0040]
当被支撑部321与缺口254对齐时,计数机构23被弹性件33压向盒体20的侧壁,使计数机构23沿轴向向盒体20的侧壁移动而到达末位置,齿轮部30和被检测部32被盒体20的侧壁接触而在轴向上被支撑。第一检测突起324和第二检测突起325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轴向内缩而不在被图像形成装置的检测部触碰,此时齿轮部30可以与第二齿轮27保持啮合的状态,即计数机构一直旋转。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计数机构轴向移动后,齿轮部与第二齿轮断开啮合,此时计数机构停止旋转。
[0041]
计数机构23位于末位置时,复位计数机构23需要先克服被检测部32与齿轮部30之间与连接部的摩擦力,使被检测部32旋转到与护盖的缺口254对齐位置;然后轴向向远离盒体的方向移动被检测部32,被检测部32带动齿轮部30和连接部31一起轴向移动;最后旋转被检测部32到初始位置上方而撤销施加给被检测部32的力,进而计数机构23在弹性件33作用下到达初始位置。本实施例的复位方法仅需克服齿轮部和被检测部之间与连接部的摩擦力,即可使被检测部相对齿轮部旋转到初始位置,复位简便,大大提高显影盒的生产效率。
[0042]
本实施例中齿轮传递装置将驱动力传递给齿轮部,是通过齿牙传递驱动力,其它通过摩擦传递驱动力也很容易等同替换到齿轮传递装置和齿轮部之间,用来传递驱动力,因此齿轮传递装置和齿轮部,并不限定齿轮部必须是有齿牙的齿轮,其它可以等同的传递驱动力的结构也应包含在齿轮传递装置内,如第二齿轮上设置多个突起,齿轮部上设置多个凹槽或突起,第二齿轮上的突起与齿轮部的突起或凹槽接合而传递驱动力;再如齿轮部的圆周面为粗糙的表面,第二齿轮的圆周面也含有粗糙的表面,两者之间通过各自粗糙表面接触而传递驱动力。
[0043]
实施例二:
[0044]
除特殊说明外,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0045]
如图10所示,显影盒3的护盖35包括定位部351、支撑部352和开口353阻挡部354,在计数机构36位于末位置时被支撑部361与阻挡部354干涉,从而阻止被检测部继续旋转。本实施例中计数机构可以仅包含齿轮部、连接部和被检测部,不需要弹性件使计数机构轴向移动。
[0046]
计数机构36位于末位置时,复位计数机构36只需克服被检测部与齿轮部之间与连接部的摩擦力,使被检测部沿旋转方向a的反方向旋转到达初始位置。本实施例的复位方法仅需克服齿轮部和被检测部之间的摩擦力,即可使被检测部相对齿轮部旋转到初始位置,复位简便,大大提高显影盒的生产效率。
[004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