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
背景技术:
:sc连接器是一种由日本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目前市场上的sc连接器多为散件式料件,在组装sc散件时,白色内壳与金属后壳需要组装,目前生产组装使用手动按压方式组装,会造成作业员手指肿痛,作业效率低下,人员疲劳度。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sc连接器组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所述sc连接器包括连接单体、对接单体,所述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包括:安装座,上端限定出安装区,所述安装区用以供所述连接单体及所述对接单体沿前后向布设;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安装座,用以将所述sc连接器限位在所述安装区;以及,推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区的前侧的推块,所述推块沿前后向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且在向后活动的过程中,推动所述连接单体组接至所述对接单体。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前后向延伸,以限制所述sc连接器的移动。可选地,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具有沿前后向活动设置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推块。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具有与所述前后向呈交叉设置的左右向;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区的右侧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可在所述安装座上沿左右向活动,以在向左活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块推动所述推块向后活动。可选地,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推块具有相互抵接的抵接面,所述驱动块的抵接面与所述推块的抵接面至少其中之一自右至左呈逐渐朝后倾斜设置,以将所述驱动块由右向左的活动转换为所述推块由前向后的活动。可选地,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块的抵接面或所述推块的抵接面上。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沿左右向延伸的导轨,所述驱动块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驱动块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轨。可选地,所述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安装座设有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下方且连通所述限位槽的安装腔;所述支撑结构沿上下向活动设于所述安装腔,以在向上活动至所述限位槽时,对所述sc连接器形成支撑;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支撑结构具有相互抵接的接触面,所述驱动块的接触面与所述支撑结构的接触面至少其中之一自右至左呈逐渐朝上倾斜设置,以将所述驱动块由右向左的活动转换为所述支撑结构由上向下的活动。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板状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板状本体上端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对接单体上的凹槽相卡合。可选地,所述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以及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推块的后端面,以将所述推块沿左右向复位至所述安装区的前端;和/或,第二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以将所述支撑结构沿上下向复位至靠近所述安装区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连接单体及对接单体沿前后向布设在安装座上的安装区,限位结构用以将sc连接器限位在安装区内,推动机构包括设于安装区的前侧的推块,通过推块在向后活动的过程中,推动所述连接单体组接至所述对接单体。减少了组装时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106驱动块101安装座107滚轮102限位结构108支撑结构103推动机构109板状本体104推块110第一弹性复位件105限位槽111第二弹性复位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还有就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sc连接器是一种由日本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目前市场上的sc连接器多为散件式料件,在组装sc散件时,白色内壳与金属后壳需要组装,目前生产组装使用手动按压方式组装,会造成作业员手指肿痛,作业效率低下,人员疲劳度。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sc连接器组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的一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100,所述sc连接器包括连接单体、对接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100包括:安装座101,上端限定出安装区,所述安装区用以供所述连接单体及所述对接单体沿前后向布设;限位结构102,设于所述安装座101,用以将所述sc连接器限位在所述安装区;以及,推动机构103,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区的前侧的推块104,所述推块104沿前后向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101,且在向后活动的过程中,推动所述连接单体组接至所述对接单体。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体具体指的是sc连接器的金属后壳,所述对接单体具体指的是sc连接器的白色内壳那部分组件。连接单体及对接单体需要先进行预组装,连接单体及对接单体沿前后向布置在安装座101上的安装区,限位结构102位于安装区的后侧,在安装区的前侧还设有一个推动机构103,而连接单体及对接单体就沿前后向布置在限位结构102和推动机构103之间。限位结构102的作用是在推动机构103的推块104推动下对sc连接器进行固定限位,通过推块104在向后活动的过程中的挤压,推动连接单体组接至对接单体。减少了组装时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02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01的上端的限位槽105,所述限位槽105沿前后向延伸,对接单体至少部分是插接在所述限位槽105中的,限位槽105在前后向上形成的槽底与对接单体是抵接的可以限制所述sc连接器向后的移动;限位槽105在左右向上形成的侧壁与对接单体的侧壁也是抵接的可以限制所述sc连接器侧向的移动,防止对接单体、连接单体以及推块三者不在同一轴线上,从而产生分力折断sc连接器。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103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具有沿前后向活动设置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推块104。所述驱动器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01具有与所述前后向呈交叉设置的左右向。在本实施例中,所定义的前后向与左右向之间交叉角度是90°,也就是左右向与前后向是垂直的。所述推动机构103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区的右侧的驱动块106,所述驱动块106可在所述安装座101上沿左右向活动,在驱动块106向左活动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推块104向后活动进而将连接单体按压到对接单体中。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推块具有相互抵接的抵接面,所述驱动块的抵接面与所述推块的抵接面至少其中之一自右至左呈逐渐朝后倾斜设置,以将所述驱动块由右向左的活动转换为所述推块由前向后的活动。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驱动块106与推块104之间的摩擦,在所述驱动块的抵接面或所述推块的抵接面上还设置有滚轮107。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即可。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101上设有沿左右向延伸的导轨,所述驱动块106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驱动块106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轨。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即可。为了对强化对sc连接器的支撑,所述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100还包括支撑结构108。安装座101上设有位于所述限位槽105的下方且连通所述限位槽105的安装腔。支撑结构108沿上下向活动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驱动块106与所述支撑结构108具有相互抵接的接触面,所述驱动块106的接触面与所述支撑结构108的接触面至少其中之一自右至左呈逐渐朝上倾斜设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驱动块106由右向左的活动转换为所述支撑结构108由上向下的活动。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108包括板状本体109以及形成于所述板状本体109上端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对接单体上的凹槽相卡合。起到对sc连接器限位固定的作用。所述用于组装sc连接器的治具100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110以及第二弹性复位件111,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110设于所述推块104的后端面,以将所述推块104沿左右向复位至所述安装区的前端。第二弹性复位件111设于所述支撑结构108与所述安装座101之间,以将所述支撑结构108沿上下向复位至靠近所述安装区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地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