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0475发布日期:2021-03-09 18:5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致变色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电致变色技术的发展,电致变色组件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种终端中,例如电致变色建筑玻璃、防眩目后视镜等。以防眩目后视镜技术领域为例,车载后视镜作为汽车安全行驶的必要部件被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下方用以观察车后情况,是汽车上不可或缺的安全零件,需要时刻保持清晰。但是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后视镜镜面有概率会覆盖一层雾或者霜,导致后视镜无法正常工作。
3.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后视镜背面贴一层加热片,当镜面出现雾或霜时,加热片通电加热,实现快速除雾和除霜。但是现有设计中,霜和雾主要存在于镜面上,而加热片存在于后视镜背面,当加热片加热时,热量需要逐层传递至多层结构后最终作用于镜面上,这会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热量损失,造成能量浪费。
4.而且后视镜的防眩目功能也是其关键的安全保障功能,这是因为当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后方车辆的车头灯光会照射在前方汽车的后视镜上,后方车辆的车头照射出的强光反射到前方汽车的驾驶员的眼睛,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反光,造成驾驶员炫目,干扰驾驶员的视线,对驾驶员的生命造成威胁。
5.cn207773016u公开了一种光致变色防炫目后视镜,其结构依次包括光致变色玻璃片、高反光学膜和ito加热板,但该后视镜无法快速实现除霜除雾。而且后视镜背面的加热板加热时,热量会经过变色器件,而某些变色器件无法耐受高温而损坏,影响变色器件的工作和后视镜整体的防眩目效果。
6.因此,需要开发一款新的可加热的电致变色组件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7.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所述电致变色组件通过将加热部件设置在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之间,可以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从而可以在第一基底层表面起雾和/或起霜时,快速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在低温环境下时,快速提高变色层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的低温变色速度。
8.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依次包括第一基底层、变色层和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一基底层和变色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贴层,所述第一基底层与所述变色层通过所述第一粘贴层连接;所述变色层和第二基底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贴层,所述变色层与所述第二基底层通过所述第二粘贴层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底层与第二基底层之间设置有加热部件。
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基底层为玻璃、塑料等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材料;第二基底层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例如玻璃、塑料、金属等。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
底层的厚度和尺寸没有特殊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中,变色层是液态或固态的一层或多层材料组成的可调透过率的片层,例如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玻璃、悬浮粒子装置(suspended particle device,spd)或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ec)等类型。变色层的光学属性(颜色、反射率、透过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且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或透过率的可逆变化。
1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为透明粘贴层,其材料例如可以是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olyvinyl butyral,pv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sca光学胶、离子性中间膜(surper safe glas,sgp)、液态光学胶loca(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或亚克力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典型非限制性的组合为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和sca光学胶的组合,sca光学胶和离子性中间膜的组合,液态光学胶loca和亚克力的组合等。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部件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与第二基底层之间,相较于原有的加热片设置在第二基底层远离变色层的一侧而言,本实用新型中加热部件的热量不再需要经过现有技术中多层传热的形式传递至第一基底层,降低了热阻减少了能耗,可以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从而可以在第一基底层表面起雾和/或起霜时,快速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在低温环境下时,快速提高变色层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的低温变色速度。
14.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为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与变色层之间的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包括透明导电区,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区上的通电导线。
15.本实用新型的透明导电区的材料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透明导电材料即可,例如可以是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ito)、氧化锌铝(aluminum zinc oxide,azo)、氟掺杂氧化锡(fluorine doped tin oxide,fto)、银纳米线、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网格或银纳米颗粒等材料。通电导线的材料可以是包括导电银浆、导电铜浆、导电碳浆、纳米银导电油墨、铜箔、铜丝或导电胶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导电银浆与导电铜浆的组合,导电铜浆与导电碳浆的组合,导电碳浆与纳米银导电油墨的组合,纳米银导电油墨与导电胶膜的组合,铜箔与铜丝的组合,导电银浆、导电铜浆与导电碳浆的组合,导电银浆、导电碳浆与纳米银导电油墨的组合,导电铜浆、导电碳浆与导电胶膜的组合或导电银浆、导电铜浆、导电碳浆、纳米银导电油墨、铜丝、铜箔与导电胶膜的组合,优选为导电银浆。
16.本实用新型对透明导电区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电致变色组件的厚度等尺寸、使用环境温度等进行合理地调整,以使加热层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第一基底层表面的除雾除霜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优选加热部件为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与变色层之间的加热层,从而使加热部件与第一基底层之间传递的热阻更低,降低能耗,且以较低的加热温度即可实现对第一基底层表面的除雾除霜。
18.优选地,所述加热层设置在第一粘贴层与变色层之间。
19.优选地,在所述加热层与变色层之间设置有透明隔热层。
20.对于更关注除雾除霜效果的使用情形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加热层与变色层之间设置透明隔热层,使得加热层产生的热量向第一基底层传递,阻隔热量向变色层的传递,
在对第一基底层表面除雾除霜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过高的温度对变色层性能的影响。
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明隔热层采用透明隔热材料,例如可以是透明气凝胶层、隔热玻璃微珠、azo涂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透明胶膜。
22.优选地,所述加热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层靠近所述第一粘贴层一侧的至少部分区域。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加热层设置在第一粘贴层与第一基底层之间,与第一基底层直接接触,传热至第一基底层外表面的效率高。
24.优选地,所述加热层还包括导电反射带,所述导电反射带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层靠近所述第一粘贴层一侧的周边区域,所述透明导电区与所述导电反射带接触,且所述透明导电区位于所述导电反射带形成的内部区域;所述导电反射带至少包括两个相互隔断的条带,至少两个所述相互隔断的条带上分别设置通电导线。
25.导电反射带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或合金等高导电材料,例如铬、铝或银等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还可以在前述金属中掺杂硅等材料。通电导线(至少包括一根连接正极的通电导线和一根连接负极的通电导线)连接于导电反射带上,通过将导电反射带隔断,避免通电导线的正负极直接通过导电反射带短路。将通电导线连接外部电源,电流通过导电反射带传递至透明导电区,由于透明导电区具有一定电阻率,从而在透明导电区产生热量,以对第一基底层进行加热。通常导电反射带的电导率大于透明导电区的电导率,通电导线连接于导电反射带上,再与透明导电区电连接,能够加速对透明导电区的加热,提高加热速率,并且加热的均匀性也大大提高。
26.优选地,在第一粘贴层中设置有隔热部件。
27.对于更关注除雾除霜效果的使用情形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粘贴层中设置隔热部件,针对加热部件设置在第一粘贴层与第一基底层之间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加热部件与变色层之间的热阻,更好地降低了加热部件升温对变色层的影响。隔热部件的材料可以是玻璃微珠等。
28.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底层靠近第二粘贴层一侧设置有反射镀层。
29.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反射镀层的材料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反射材料即可,例如可以是金属反射镀层,金属反射镀层可以是银反射镀层、锡反射镀层或铝反射镀层等。当在第二基底层上设置反射镀层时,电致变色组件具有透过率可调的反射效果,可以应用于例如装饰镜或后视镜等终端产品上。
30.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镀层上的通电导线,且所述反射镀层为导电反射镀层。
31.对于一些反射镜终端产品来说,反射镀层是必要结构,此时无需增加新的加热层,直接在第二基底层的反射镀层上设置通电导线即可,从而直接实现通过导电反射镀层加热的效果,该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而且相较于现有技术将加热部件设置在第二基底层远离变色层的一侧而言,同样可以起到提高加热效率的技术效果。而且,对于低温的使用环境,还可以对变色层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变色层在低温下的变色性能。
32.优选地,所述变色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子基底、第一透明导电层、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材料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子基底。
33.第一子基底与第二子基底为光学级透明材料,具体可以是柔性基底材料,柔性基
底材料为pet(polyester film)、环烯烃共聚物或三醋酸纤维素等,以减少对透过率的影响。柔性基底材料的厚度可以为20-500μm,例如可以是20μm、5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300μm、350μm、400μm、450μm或500μ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34.第一透明导电层镀在第一子基底上,第二透明导电层镀在第二子基底上,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可以选用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ito)、氧化锌铝(aluminum zinc oxide,azo)、氟掺杂氧化锡(fluorine doped tin oxide,fto)、银纳米线、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网格或银纳米颗粒等材料,利用其导电特性,为电致变色材料层和离子存储层提供相应的电场。
35.电致变色材料层覆盖于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可以根据对颜色的需要选择具体的材料,厚度可以是1nm~10μm,电致变色材料层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电致变色材料层的颜色和/或透过率发生变化。其中电致变色器件中的电致变色材料包括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例如无机材料中的nio、wo3、nb2o5或tio2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有机材料中的聚噻吩衍生物和/或其共聚物体系等;或金属共轭体系,如普鲁士蓝等。
36.电解质层为透明的电子转移材料,具体可以是各种透明的液态电解质、凝胶态电解质或固态电解质等,厚度可以是1-100μm,用于提供离子在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的传输通道。
37.离子存储层覆盖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为第iiib、ivb、vb、vib、viib、viii、ib及iib族中金属元素形成的可以在电化学反应时储蓄离子的氧化物或络合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可以是某一种金属氧化物,或者两种以上金属氧化物的组合,或者某种金属络合物,或者两种以上金属络合物的组合,或者金属络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厚度可以是1nm-10μm,用于存储离子以及平衡电荷。
38.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致变色组件的运行原理为:
39.第一:未设置透明隔热层或隔热部件时,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表面除雾除霜,对加热部件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者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变色速度慢时,对加热部件通电使其发热,热量传输至变色层,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变色层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的低温变色速度;在加热部件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与变色层之间时,可以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
40.第二:设置透明隔热层或隔热部件时,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表面除雾除霜时,对加热部件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上,透明隔热层或隔热部件阻隔热量向变色层方向传导,提高了热量向第一基底层传导的效率并避免了温度过高对变色层变色性能的影响。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通过将加热部件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与变色层之间,可以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从而可以在第一基底层表面起雾和/或起霜时,快速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在低温环境下时,快速提高变色层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的低温变色速度。
附图说明
4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示意图。
4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中变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4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和实施例7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整体示意图。
4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示意图。
4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示意图。
4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示意图。
4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示意图。
5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中加热层示意图。
51.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提供的电致变色组件示意图。
52.图中:1-第一基底层;2-第一粘贴层;3-变色层;301-第一子基底;302-第一透明导电层;303-离子存储层;304-电解质层;305-电致变色材料层;306-第二透明导电层;307-第二子基底;4-第二粘贴层;5-第二基底层;501-反射镀层;6-加热层;601-透明导电区;602-导电反射带;603-切断部;7-透明隔热层;8-通电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5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55.一、实施例
56.实施例1
5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如图1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底层1、加热层6、透明隔热层7、第一粘贴层2、变色层3、第二粘贴层4和第二基底层5。
58.所述第一基底层1为玻璃,加热层6为镀在第一基底层1表面的ito镀层,在ito镀层的两侧引出通电导线(图1未示出);所述透明隔热层7采用透明气凝胶;所述变色层3包括如图2所示的依次层叠的第一子基底301、第一透明导电层302、离子存储层303、电解质层304、电致变色材料层305、第二透明导电层306和第二子基底307,其中第一子基底301和第二子基底307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第一透明导电层302和第二透明导电层306为氧化铟锡层(厚度30nm);电致变色材料层305的主要组成成分为聚(乙基己烷)丙基二氧噻吩,厚度为200nm;电解质层304的主要组成成分为liclo
4-碳酸丙烯酯,厚度为18μm;离子存储层303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普鲁士蓝,厚度为200nm;所述第二基底层5为玻璃,第二基底层5靠近第二粘贴层4的一侧设置有银反射镀层501;所述第一粘贴层2和第二粘贴层4的材料为pvb。
59.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关注除雾除霜效果的终端产品,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1表面除雾除霜,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6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1外表面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透明隔热层7可以阻隔热量向第一粘贴层2方向传导,从而提高了热量向第一基底层1传导的效率,大大提高了电致变色组件的除雾除霜效果,而且避免温度过高对变色层性能的影响。
60.实施例2
6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如图3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底层1、加热层6、第一粘贴层2、变色层3、第二粘贴层4和第二基底层5。
62.所述第一基底层1为玻璃,加热层6为镀在第一基底层1表面的ito镀层,在ito镀层两侧设置有通电导线(图3未示出),第二基底层5为玻璃;所述变色层3与实施例1中的变色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粘贴层2和第二粘贴层4的材料为oca。
63.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1表面除雾除霜时,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6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1外表面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当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变色速度慢时,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6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递至变色层3上,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变色层3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3的低温变色速度。
64.实施例3
6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如图4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底层1、加热层6、第一粘贴层2、变色层3、第二粘贴层4和第二基底层5。
66.所述第一基底层1为玻璃,加热层6为镀在第一基底层1表面的ito镀层,在ito镀层两侧设置通电导线(图4未示出);所述变色层3与实施例1中的变色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基底层5为玻璃;所述第一粘贴层2和第二粘贴层4的材料为loca;所述第一粘贴层2内设置有用于隔热的玻璃微珠。
67.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关注除雾除霜效果的终端产品,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1表面除雾除霜,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6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1外表面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设有隔热玻璃微珠的第一粘贴层2可以阻隔热量向变色层3方向传导,从而提高了热量向第一基底层1传导的效率,大大提高了电致变色组件的除雾除霜效果,而且避免温度过高对变色层性能的影响。
68.实施例4
6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如图5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底层1、第一粘贴层2、加热层6、透明隔热层7、变色层3、第二粘贴层4和第二基底层5。
70.所述第一基底层1为玻璃,加热层6为镀有ito镀层的透明薄膜基材层,在ito镀层两侧设置通电导线(图5未示出);所述透明隔热层7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透明胶膜;所述变色层3与实施例1中的变色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基底层5为玻璃,第二基底层5靠近第二粘贴层4的一侧设置有锡反射镀层501;所述第一粘贴层2和第二粘贴层4的材料为eva。
71.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关注除雾除霜效果的终端产品,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1表面除雾除霜,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6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1外表面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透明隔热层7可以阻隔热量向变色层3方向传导,从而提高了热量向第一基底层1传导的效率,大大提高了电致变色组件的除雾除霜效果,而且避免温度过高对变色层性能的影响。
72.实施例5
7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如图6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底层1、第一粘贴层2、加热层6、变色层3、第二粘贴层4和第二基底层5。
74.所述第一基底层1为玻璃盖板,加热层6为镀在变色层3靠近第一粘贴层2一侧的子
基底层外侧的ito镀层,在ito镀层两侧设置通电导线(图6未示出);所述变色层3与实施例1中的变色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基底层5为玻璃;所述第一粘贴层2和第二粘贴层4的材料为pvb。
75.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1表面除雾除霜时,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6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1外表面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当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变色速度慢时,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6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递至变色层3上,提高低温环境下变色层3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3的低温变色速度。
76.实施例6
7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如图7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底层1、第一粘贴层2、变色层3、第二粘贴层4和第二基底层5。
78.所述第一基底层1为玻璃盖板;所述变色层3与实施例1中的变色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基底层5为玻璃,第二基底层5靠近第二粘贴层4的一侧设置有银反射镀层501,在所述银反射镀层501上设置有通电导线8用作加热部件;所述第一粘贴层2和第二粘贴层4的材料为pvb。
79.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1表面除雾除霜时,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反射镀层501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1外表面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当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变色速度慢时,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反射镀层501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递至变色层3上,提高低温环境下变色层3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3的低温变色速度。
80.本实施例尤其适合反射镜类终端产品,由于对于此类产品,反射镀层是必要结构,因此可以直接在反射镀层501上设置通电导线8,直接实现加热除雾除霜的效果,而无需增加新的加热层,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成本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加热层6设置在第二基底层5远离变色层3的一侧而言,同样能够起到提高加热效率的效果。
81.实施例7
8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如图3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底层1、加热层6、第一粘贴层2、变色层3、第二粘贴层4和第二基底层5。
83.所述第一基底层1为玻璃;所述变色层3与实施例1中的变色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粘贴层2和第二粘贴层4的材料为pvb;所述第二基底层5为玻璃。
84.如图8所示,所述加热层6包括透明导电区601和导电反射带602,所述导电反射带602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层1靠近所述第一粘贴层2一侧的周边区域,所述透明导电区601与所述导电反射带602接触,且所述透明导电区601位于所述导电反射带602形成的内部区域;所述导电反射带602设置有4个相互隔断的条带,4个条带之间设通过切断部603隔断,所述相互隔断的条带上分别设置有通电导线8。
85.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1表面除雾除霜时,将通电导线8与外部电源接通,电流通过导电反射带602传递至透明导电区601,由于透明导电区601具有一定电阻率,从而在透明导电区601产生热量,导电反射带602的电导率大于透明导电区601的电导率,通电导线8连接于导电反射带602上,再与透明导电区601电连接,能够加速对透明导电区601的加热,提高加热速率,并且也大大提高了加热层6整面的加热均匀性,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
1外表面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当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变色速度慢时,将通电导线8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导电反射带602通电电流传递至透明导电区601,由于透明导电区601具有一定电阻率,从而在透明导电区601产生热量,热量可以快速传递至变色层3上,提高低温环境下变色层3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3的低温变色速度。
86.实施例8
8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如图9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组件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底层1、加热层6、第一粘贴层2、变色层3、第二粘贴层4和第二基底层5。
88.所述第一基底层1为玻璃,所述变色层3与实施例1中的变色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基底层5为玻璃,第二基底层5靠近第二粘贴层4的一侧设置有银反射镀层501,所述第一粘贴层2和第二粘贴层4的材料为pvb。
89.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1表面除雾除霜时,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6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1外表面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当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变色速度慢时,将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6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递至变色层3上,提高低温环境下变色层3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3的低温变色速度。
90.实施例2、实施例5~8中未设置隔热层或隔热部件,当需要对第一基底层表面除雾除霜,或者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变色速度慢时,对加热部件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基底层上,从而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变色层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的低温变色速度。
91.实施例1和实施例4中设置有隔热层,实施例3在第一粘贴层中设置有隔热的玻璃微珠,尤其适用于更关注除雾除霜效果的终端产品,阻隔热量向变色层传导,进一步提高了热量向第一基底层传导的效率,并有效避免了高温对变色层变色材料的影响。
9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组件,通过将加热部件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与变色层之间,可以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从而可以在第一基底层表面起雾/霜时,快速实现除雾除霜效果;或在低温环境下时,快速提高变色层的实际温度,从而加快变色层的低温变色速度。
93.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特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