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4322发布日期:2021-05-25 12:3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光学平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光学平台可以隔绝大多数的外界振动,如人的运动,房屋的振动,外界设备振动等,然而,在一些精密实验或者检测中,会受到音波以及空气流通的影响,使得实验或检测数据产生误差,影响实验或检测的精准性,因此,传统光学平台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学实验平台,用以解决上述的音波振动以及空气流通对实验或检测产生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有效隔绝音波振动以及空气流通,提高隔振性能和防尘性能,操作简便,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光学实验平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实验平台,包括:台面、设置在所述台面底部的隔振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台面表面的隔音罩组件;

所述隔音罩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台面表面的隔音罩主体和两个竖直设置在所述台面上的护板;所述隔音罩主体为一侧开口形式,且两个所述护板分别与所述隔音罩主体开口的两侧固接;所述隔音罩主体开口上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隔音罩门;当所述隔音罩门在关闭状态时,所述隔音罩门的边沿能够与所述台面表面和所述护板侧边沿接触;

两个所述护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磁铁,且所述磁铁在所述隔音罩门关闭时能够吸附所述隔音罩门侧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铁在其水平线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护板之间还设置有两个气压杆;

两个所述气压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二者在其水平线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气压杆的自由端与所述隔音罩门侧壁固接;在所述隔音罩门关闭状态时,所述气压杆相对所述磁铁远离所述隔音罩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音罩门相对远离所述护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音罩主体、所述护板以及所述隔音罩门两两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音罩门可拆卸地与所述隔音罩主体开口上侧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磁铁可拆卸地与所述台面连接。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光学实验平台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具体地通过在台面底部设计隔振支架,在其表面设计隔音罩组件,形成此光学实验平台,将使用设备安装在隔音罩组件内,能够有效隔绝音波振动以及空气流通,提高隔振性能和防尘性能;

本申请通过在所述台面表面设置隔音罩主体,其为一侧开口形式,作为此隔音罩组件的主体部件;通过在所述台面上竖直设置两个护板,且二者分别与所述隔音罩主体开口的两侧固接,并在隔音罩主体开口上侧设置活动连接的隔音罩门,利用隔音罩门、隔音罩主体和隔音罩门形成具有密封作用的空间结构,在其内安装使用设备,实现隔绝音波振动以及空气流通的目的;进一步地,通过在两个所述护板之间设置至少两个磁铁,且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隔音罩门关闭时,吸附隔音罩门侧壁,保证隔音罩门、隔音罩主体以及护板的密封效果。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通过在两个所述护板之间设置两个气压杆,二者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其水平线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置,其自由端与所述隔音罩门侧壁固接,用以支撑隔音罩门,并且便于隔音罩门稳定打开,从而可以轻松的将大型的设备安装到隔音罩组件内,提高使用便捷性。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通过在所述隔音罩门相对远离所述护板的侧壁上设置把手,控制隔音罩门的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图2为一种光学实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隔音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台面;2、隔振支架;3、隔音罩主体;4、护板;5、隔音罩门;6、磁铁;7、气压杆;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学实验平台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台面1、设置在所述台面1底部的隔振支架2和设置在所述台面1表面的隔音罩组件;

所述隔音罩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台面1表面的隔音罩主体3和两个竖直设置在所述台面1上的护板4;所述隔音罩主体3为一侧开口形式,且两个所述护板4分别与所述隔音罩主体3开口的两侧固接;所述隔音罩主体3开口上侧设置有活动连接的隔音罩门5;当所述隔音罩门5在关闭状态时,所述隔音罩门5的边沿能够与所述台面1表面和所述护板4侧边沿接触;

两个所述护板4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磁铁6,且所述磁铁6在所述隔音罩门5关闭时能够吸附所述隔音罩门5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台面1底部设计隔振支架2,在其表面设计隔音罩组件,形成此光学实验平台,将使用设备安装在隔音罩组件内,能够有效隔绝音波振动以及空气流通,提高隔振性能和防尘性能;

隔音罩主体3,设置在所述台面1表面,其为一侧开口形式,作为此隔音罩组件的主体部件;

护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台面1上,其数量为两个,且二者分别与所述隔音罩主体3开口的两侧固接,用于与隔音罩主体3、隔音罩门5形成具有密封作用的空间结构;

隔音罩门5,与隔音罩主体3开口上侧活动连接,其能够绕其连接处转动,以便开启和关闭隔音罩门5,从而方便在隔音罩组件内安装使用设备;

磁铁6,设置在两个所述护板4之间,其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用于在所述隔音罩门5关闭时,吸附所述隔音罩门5侧壁,保证隔音罩门5与隔音罩主体3以及护板4的密封效果;并且,磁铁6还对隔音罩门5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隔音罩门5在关闭时与隔音罩组件内部安装的使用设备发生碰撞,产生损坏;

其中,以两个磁铁6为例,

两个所述磁铁6在其水平线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置,使得隔音罩门5能够被稳定吸附住。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护板4之间还设置有两个气压杆7;

两个所述气压杆7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二者在其水平线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气压杆7的自由端与所述隔音罩门5侧壁固接;在所述隔音罩门5关闭状态时,所述气压杆7相对所述磁铁6远离所述隔音罩门5。

在本实施例中,气压杆7,设置在两个所述护板4之间,其数量为两个,二者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其水平线的中心轴两侧对称设置,其自由端与所述隔音罩门5侧壁固接,用于对隔音罩门5起到支撑作用,并且便于隔音罩门5稳定打开,从而可以轻松的将大型的设备安装到隔音罩组件内,提高使用便捷性。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隔音罩门5相对远离所述护板4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8。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8,设置在所述隔音罩门5相对远离所述护板4的侧壁上,以便控制隔音罩门5的开启和关闭。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隔音罩主体3、所述护板4以及所述隔音罩门5两两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垫,设置在所述隔音罩主体3、所述护板4以及所述隔音罩门5两两连接处,用于进一步提高隔音罩组件的密封性,从而提高装置的隔音性能和防尘性能。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隔音罩门5可拆卸地与所述隔音罩主体3开口上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隔音罩门5与隔音罩主体3开口上侧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加以限定,可选地,例如为铰链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利用铰链将隔音罩门5与隔音罩主体3开口上侧的连接,使得隔音罩门5能够转动,便于开启或闭合隔音罩门5。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磁铁6可拆卸地与所述台面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磁铁6与台面1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加以限定,可选地,例如为螺栓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利用螺栓将磁铁6固定在台面1上;便于定稿更换磁铁6,以保证其良好的吸附性能。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