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4325发布日期:2021-05-25 12:3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镜片调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路实验或者镜片的检测中,经常用到调整镜架,普通调整镜片架只能进行俯仰和偏摆两个维度的调节,并且只能手动进行调节,调节能力十分有限,尺寸限制也比较大,不能通用于大多数镜片或者特种镜片,对于稍大尺寸的偏光镜片和反射镜片等特殊镜片,没有办法进行相应的精密实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光学调整装置。

一种光学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架和设置于调整架上的镜架;所述调整架上设有用于调节其位置的第一调节组件;

所述镜架包括:设置于调整架体上的固定架、与所述固定架弹性连接的竖直的浮动板和与所述浮动板可活动连接的活动镜筒;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浮动板连接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架上远离第二调节组件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浮动板上设有与活动镜筒连接的第三调节组件;所述浮动板和活动镜筒用于安装镜片,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浮动板位置,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活动镜筒位置;

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浮动板侧边沿的第一螺纹副、设置于活动镜筒侧边沿的调节块、分别与浮动板侧边沿以及调节块连接的拉簧;所述第一螺纹副的自由端朝向调节块;所述第一螺纹副和拉簧能带动活动镜筒旋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和浮动板之间设有数个碟簧,所述碟簧用于弹性连接固定架和浮动板;所述活动镜筒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浮动板的内径,所述连接部能与浮动板配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调整架体下方的升降架、设置于调整架体上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互相垂直,且均能带动调整架体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整架体包括:设置于升降架上的第一支撑架和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上方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固定架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三个分别设置于固定架上的第二螺纹副,所述第二螺纹副均朝向浮动板且能够调整其角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固定架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能够限制活动镜筒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镜筒可拆卸的设置于浮动板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架设为剪叉式升降架。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整架和镜架,能够对镜片进行多维度的调节;当使用本装置时,可以直接将实验用的镜片安装到活动镜筒上,调整架和第一调节组件能够使调整架在同一坐标系中的xyz三个方向上进行移动;第二调节组件能够分别调节浮动板的俯仰和偏摆角度,浮动板带动活动镜筒移动,实现±2-3°的调节,限位组件限制活动镜筒位置;当需要旋转镜片时,可以旋转第一螺纹副,第一螺纹副的自由端顶住调节块并使其向上移动,当第一螺纹副的作用力大于拉簧的作用力时,调节块带动活动镜筒旋转,反方向旋转时同理,实现使镜片绕其中心点旋转;因此,本装置能够对镜片进行三个方向的平移调节以及俯仰、偏摆和旋转方向的调节,能安装比较大尺寸和厚度的镜片,满足较多数镜片种类的实验要求;多维度的精密调节,可以满足各种精密镜片实验的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中标号:1、调整架;2、镜架;3、第一调节组件;4、固定架;5、浮动板;6、活动镜筒;7、第二调节组件;8、限位组件;9、第一螺纹副;10、调节块;12、碟簧;13、升降架;14、第一调整件;15、第二调整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一种光学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架1和设置于调整架1上的镜架2;所述调整架1上设有用于调节其位置的第一调节组件3;

所述镜架2包括:设置于调整架1体上的固定架4、与所述固定架4弹性连接的竖直的浮动板5和与所述浮动板5可活动连接的活动镜筒6;所述固定架4上设有与浮动板5连接的第二调节组件7,所述固定架4上远离第二调节组件7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8,所述浮动板5上设有与活动镜筒6连接的第三调节组件;所述浮动板5和活动镜筒6用于安装镜片,所述第二调节组件7用于调节浮动板5位置,所述限位组件8用于限制活动镜筒6位置;

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浮动板5侧边沿的第一螺纹副9、设置于活动镜筒6侧边沿的调节块10、分别与浮动板5侧边沿以及调节块10连接的拉簧;所述第一螺纹副9的自由端朝向调节块10;所述第一螺纹副9和拉簧能带动活动镜筒6旋转。

当使用本装置时,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实验用的镜片安装到活动镜筒6上,调整架1和第一调节组件3能够使调整架1在同一坐标系中的xyz三个方向上进行移动,即分别进行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平移;第二调节组件7能够分别调节浮动板5的俯仰和偏摆角度,浮动板5带动活动镜筒6移动,实现±2-3°的调节,限位组件8限制活动镜筒6位置;其中,拉簧对调节块10具有一定的拉力,当需要旋转镜片时,可以旋转第一螺纹副9,第一螺纹副9的自由端顶住调节块10并使其向上移动,当第一螺纹副9的作用力大于拉簧的作用力时,调节块10带动活动镜筒6旋转,同理旋转第一螺纹副9回退,当第一螺纹副9的作用力小于拉簧的作用力时,拉簧带动调节块10移动,调节块10使活动镜筒6向相反方向旋转,实现使镜片绕其中心点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螺纹副9替换设为微分头;因此,本装置能够对镜片进行三个方向的平移调节和俯仰、偏摆和旋转方向的调节。

在普通的调整镜架2结构中,只存在进行俯仰和偏摆角度的调节方式,调节方式单一;而在本装置中,存在着俯仰、偏摆、绕中心旋转、前后、左右、上下平移这六个维度的调整方式,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分别组合使用调整,使用方式灵活,既可以作为普通镜架2使用,也可以在六个维度上可以对镜片进行更加精密的调整实验;第一螺纹副9选用精密螺纹副,可以精确对角度进行细致调节,而且活动镜筒6可拆卸更换,可以在固定架4和浮动板5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安装比较大尺寸和厚度的镜片,满足较多数镜片种类的实验要求;多维度的精密调节,可以满足各种精密镜片实验的需求。

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还优选地提供有以下改进之处:所述固定架4和浮动板5之间设有数个碟簧12,所述碟簧12用于弹性连接固定架4和浮动板5;所述活动镜筒6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浮动板5的内径,所述连接部能与浮动板5配接。如图2所示,碟簧12是浮动板5能够进行微小的移动,从而配合第二调节组件7进行俯仰和偏摆角度的调节;活动镜筒6的连接部卡接在浮动板5中,从而使活动镜筒6能够在浮动板5中旋转。

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还优选地提供有以下改进之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包括:设置于调整架1体下方的升降架13、设置于调整架1体上的第一调整件14和第二调整件15;所述第一调整件14和第二调整件15互相垂直,且均能带动调整架1体移动。

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还优选地提供有以下改进之处:所述调整架1体包括:设置于升降架13上的第一支撑架和设置于第一支撑架上方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调整件14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调整件15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固定架4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调整件14和第二调整件15能够分别使固定架4进行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平移运动,升降架13能够使固定架4升高或降低;其中,通过旋转第一螺杆带动第一滑块运动,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支撑架和固定架4移动,同理旋转第二螺杆带动第二滑块运动,第二滑块带动固定架4移动,从而分别调节固定架4的前后和左右方向。

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还优选地提供有以下改进之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7包括:三个分别设置于固定架4上的第二螺纹副,所述第二螺纹副均朝向浮动板5且能够调整其角度。如图2所示,通过固定其中一个第二螺纹副,分别调节剩下两个第二螺纹副,实现俯仰和偏摆方向的微小调节。

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还优选地提供有以下改进之处:所述限位组件8包括两个设置于固定架4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能够限制活动镜筒6位置。限位板能够防止浮动板6过度运动,产生误差。

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还优选地提供有以下改进之处:所述活动镜筒6可拆卸的设置于浮动板5上。当不需要旋转镜片时,可以将活动镜筒6拆卸下来,直接使用浮动板5固定镜片。

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还优选地提供有以下改进之处:所述升降架13设为剪叉式升降架13。剪叉式升降架13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升降。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