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9165发布日期:2021-04-21 05:4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摄影摄像器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拍照时,若拍摄环境较为昏暗,则拍摄成品的成像效果会比较差,因此拍摄时往往会使用闪光灯加强曝光量,而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使闪光灯的位置更加灵活,进而使拍摄成品的效果更好。
3.参照图1,现有的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包括灯头1和支座4,灯头1固定连接在支座4上。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支座4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调整支座4的摆放高度和角度,使灯头1亮起后光线能够向预设位置发散,可进行拍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拍照前,摄影师会进行试拍,并根据试拍效果调整好灯头1的高度和角度,由于拍摄区域周围会放置多个灯头1,且试拍时摄像师与灯头1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摄影师调整闪光灯补光效果时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摄影师调整闪光灯的补光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包括灯头、灯座和引闪系统,所述灯头设置在所述灯座上,所述引闪系统用于控制灯头闪光,所述灯座包括丝杠、固定座和滑动座,所述丝杠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座沿所述丝杠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灯头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的第一电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拍摄前,可以将固定座大致放置在拍摄区域周围,然后摄影师能够站在拍摄位置进行试拍,并根据试拍结果控制第一电机带动滑动座移动,直至灯头调整至合适位置,此时摄影师站在拍摄位置便能根据试拍效果调节灯头,无需靠近灯头,达到了方便摄影师调整闪光灯补光效果的目的。
9.优选的,所述灯头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灯头转动的第二电机。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试拍过程中,摄影师能够控制第二电机带动灯头转动,使灯头对拍摄区域的打光角度更合适,达到了使灯头补光效果更好的目的。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丝杠通过所述凹槽设置在固定座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杠位于固定座内部转动,在相对固定座调整滑动座和搬动闪光灯的过程中,操作人与丝杠接触的可能性减小,此时丝杠外壁的螺纹刮伤操作人的可能性减小,从而达到了提升闪光灯安全性的目的。
13.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提手。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搬动闪光灯的过程中,操作人可以用手握住提手后提起闪光灯并移动位置,提手使操作人有施力点,达到了方便搬动闪光灯的目的。
15.优选的,所述引闪系统包括:
16.检测电路,操作人根据是否需要灯头闪光手动控制检测电路通断,若需要灯头闪光,则检测电路导通并输出检测信号,若不需要灯头闪光,则检测电路断路并且不输出检测信号;
17.控制电路,连接于检测电路,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以及
18.执行电路,连接于控制电路,响应于控制信号,并控制灯头闪光。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检测电路检测此时需要灯头闪光,则会输出检测信号,控制电路接收检测信号后输出控制信号,执行电路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灯头闪光;检测电路的设置使灯头可以脱离相机放置,因此使灯头的放置位置更加灵活,从而达到了提升闪光灯补光效果的目的。
20.优选的,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无线引闪器和中继器,所述无线引闪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供电端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直流电源vcc1,所述接收器供电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电路,所述发射器安装在用于拍摄的相机上,所述接收器安装在灯头上,所述中继器用于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进行中继传输。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相机拍照时,会控制发射器发射电信号,发射器的电信号经中继器传输给接收器,接收器会输出高电平信号;相机未拍照时,发射器不发送电信号,此时接收器会输出低电平信号;中继器能够扩大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而使相机与灯头之间的距离可以更远,达到了提高闪光灯适用性的目的。
22.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继电器ka和第一电阻器r1,所述三极管q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连接于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ka的线圈与第一电阻器r1串联在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第一直流电源vcc1之间,所述继电器ka的触点为常开触点,继电器ka的触点连接于执行电路。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若接收器输出高电平信号,则三极管q导通,继电器ka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a的触点吸合;若接收器输出低电平信号,则三极管q关断,继电器ka的线圈失电,继电器ka的触点断开;继电器ka的设置使执行电路能使用独立的电源,减小第一直流电源vcc1提供给执行电路的电压不足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了增大执行电路工作稳定性的目的。
24.优选的,所述执行电路包括滑动变阻器rp,所述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连接于继电器ka的触点的一端,继电器ka的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直流电源vcc2,所述滑动变阻器rp的电阻丝一端连接于所述灯头供电端的一端,所述灯头供电端的另一端接地。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若继电器ka的触点吸合,则灯头发光,若继电器ka的触点断开,则灯头熄灭;可以相对滑动变阻器rp的电阻丝滑动滑片,此时连接在执行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rp的电阻丝的长度会发生改变,因此滑动变阻器rp连接在的执行电路中的电阻会发生改变,灯头的电压会随之发生变化,此时闪光灯的亮度也会发生改变,总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灯头的亮度,达到了提升闪光灯适用性的目的。
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设置丝杠、固定座和滑动座,摄影师站在拍摄位置便能根据试拍效果调节
灯头,无需靠近灯头,达到了方便摄影师调整闪光灯补光效果的目的;
28.2.通过设置灯头与滑动座转动连接,可以调整灯头对拍摄区域的打光角度更合适,达到了使灯头补光效果更好的目的;
29.3.通过设置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执行电路,使灯头的放置位置更加灵活,从而达到了提升闪光灯补光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30.图1是现有技术的闪光灯的立体图;
31.图2是本申请的闪光灯的立体图;
32.图3是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执行电路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灯头;2、灯座;21、丝杠;22、固定座;221、第一电机;222、凹槽;23、滑动座;231、第一滑动块;2311、第三电机;232、第二滑动块;2321、第二电机;24、提手;3、引闪系统;31、检测电路;32、控制电路;33、执行电路;4、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2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参照图2和图3,闪光灯包括灯头1、灯座2和引闪系统3,引闪系统3用于控制灯头1闪光。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灯座2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调整灯座2的摆放高度和角度,使灯头1亮起后光线能够向预设位置发散,最后控制引闪系统3即可进行拍摄。
36.参照图2,灯座2包括丝杠21、固定座22和滑动座23,固定座22竖直放置在地面上,丝杠21竖直设置,丝杠21与固定座22转动连接,滑动座23与丝杠21螺纹连接,且滑动座23与固定座22竖直滑动连接,灯头1设置在滑动座23上,固定座2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杠21相对固定座22转动的第一电机221。在进行拍摄前,可以将固定座22大致放置在拍摄区域周围,然后摄影师能够站在拍摄位置进行试拍,并根据试拍结果控制第一电机221带动滑动座23移动,直至灯头1调整至合适高度,此时摄影师站在拍摄位置便能根据试拍效果调节灯头1高度,无需靠近灯头1,达到了方便摄影师调整闪光灯补光效果的目的。
37.为了使灯头1的补光效果更好,参照图2,可以设置滑动座23包括第一滑动块231和第二滑动块232,第一滑动块231位于第二滑动块232上方,第二滑动块232与固定座22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块231与第二滑动块232沿竖直轴向转动连接,第二滑动块232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动块231相对第二滑动块232转动的第二电机2321;灯头1位于第一滑动块231上方,灯头1与第一滑动块231沿水平轴向转动连接,第一滑动块2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灯头1相对第一滑动块231转动的第三电机2311。在试拍过程中,摄影师能够控制第二电机2321使第一滑动块231带动灯头1沿竖直轴向转动,还可以通过控制第三电机2311使灯头1相对第一滑动块231沿水平轴向转动,因此能够调节灯头1对拍摄区域的打光角度更合适,达到了使灯头1补光效果更好的目的。
38.丝杠21的外部有螺纹,在搬动闪光灯和丝杠21转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可能会与丝杠21接触而受伤,从而使闪光灯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提升闪光灯的安全性,参照图2,可以在固定座22上开设有凹槽222,丝杠21通过凹槽222设置在固定座22内。丝杠21位于固定座22
内部转动,在相对固定座22调整滑动座23和搬动闪光灯的过程中,操作人与丝杠21接触的可能性减小,此时丝杠21外壁的螺纹刮伤操作人的可能性减小,从而达到了提升闪光灯安全性的目的。
39.在操作人搬动闪光灯时,操作人需要将灯座2提起,灯座2上没有方便施力的位置,从而使操作人搬动闪光灯不方便,为了方便方便搬动闪光灯,参照图2,可以设置固定座22上固定连接有提手24。在搬动闪光灯的过程中,操作人可以用手握住提手24后提起闪光灯并移动位置,提手24使操作人有施力点,达到了方便搬动闪光灯的目的。
40.参照图3,可以设置引闪系统3包括检测电路31、控制电路32和执行电路33,控制电路32连接于检测电路31,执行电路33连接于控制电路32,操作人根据是否需要灯头闪光手动控制检测电路31通断,若需要灯头1闪光,则检测电路31导通并输出检测信号,若不需要灯头1闪光,则检测电路31断路并且不输出检测信号,控制电路32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执行电路33用于响应于控制信号,并控制灯头闪光。在使用过程中,若检测电路31检测此时需要灯头1闪光,则会输出检测信号,控制电路32接收检测信号后输出控制信号,执行电路33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灯头1闪光;检测电路31的设置使灯头1可以脱离相机放置,因此使灯头1的放置位置更加灵活,从而达到了提升闪光灯补光效果的目的。
41.参照图3,检测电路31包括无线引闪器和中继器,无线引闪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接收器供电端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直流电源vcc1,接收器供电端的另一端接地,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电路32,发射器安装在用于拍摄的相机上,接收器安装在灯头1上,中继器用于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进行中继传输。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使用相机拍照时,手动按下快门后会控制发射器发射电信号,发射器的电信号经中继器传输给接收器,接收器会输出高电平信号;相机未拍照时,发射器不发送电信号,此时接收器会输出低电平信号;中继器能够扩大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而使相机与灯头1之间的距离可以更远,达到了提高闪光灯适用性的目的。
42.参照图3,控制电路32包括三极管q、继电器ka和第一电阻器r1,三极管q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的基极连接于检测电路31的输出端,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a的线圈的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的集电极,继电器ka的线圈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直流电源vcc1,继电器ka的触点为常开触点,继电器ka的触点连接于执行电路33。在使用过程中,若接收器输出高电平信号,则三极管q导通,继电器ka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a的触点吸合;若接收器输出低电平信号,则三极管q关断,继电器ka的线圈失电,继电器ka的触点断开;继电器ka的设置使执行电路33能使用独立的电源,减小第一直流电源vcc1提供给执行电路33的电压不足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了增大执行电路33工作稳定性的目的。
43.参照图3,执行电路33包括滑动变阻器rp和第二电阻器r2,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连接于继电器ka的触点的一端,继电器ka的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直流电源vcc2,滑动变阻器rp的电阻丝的一端连接于灯头1供电端的一端,灯头1供电端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接地。在使用过程中,若继电器ka的触点吸合,则灯头1发光,若继电器ka的触点断开,则灯头1熄灭;可以相对滑动变阻器rp的电阻丝滑动滑片,此时连接在执行电路33中的滑动变阻器rp的电阻丝的长度会发生改变,因此滑动变阻器rp连接在的执行电路33中的电阻会发生改变,灯头1的电压会随之发生变化,此时闪光灯的亮度
也会发生改变,总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灯头1的亮度,达到了提升闪光灯适用性的目的。
44.参照图3,可以设置接收器的供电端与第一直流电源之间串联有开关k,在未进行拍摄时,可以手动将开关k断开,此时接收器的供电端与第一直流电源vcc1未连接,此时即使有人失误控制发射器发射电信号,灯头1也不会正常工作,达到了节省电量的目的。
45.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带有引闪系统的闪光灯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拍摄前,可以将固定座22大致放置在拍摄区域周围,然后摄影师能够站在拍摄位置进行试拍,并根据试拍结果控制第一电机221带动滑动座23移动,控制第二电机2321使第一滑动块231带动灯头1沿竖直轴向转动,还可以控制第三电机2311使灯头1相对第一滑动块231沿水平轴向转动,因此能够调节灯头1对拍摄区域的打光角度和高度更合适,此时摄影师站在拍摄位置便能根据试拍效果调节灯头1,无需靠近灯头1,达到了方便摄影师调整闪光灯补光效果的目的。
46.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