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R眼镜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5906发布日期:2021-08-17 13:4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AR眼镜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ar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ar眼镜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ar眼镜和立体成像设备结合在一起,虽然能将真实世界的信息和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以提高生活中学习、娱乐等的趣味性,但是立体成像设备大多采用硬性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如螺栓连接,使摄像头和微型投影设备都相对境架固定,导致无法在头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视野的调整。

根据专利文献申请号201921658131.3提供了一种抗摔性能好的ar设备,包括ar设备、移动块和固定杆,所述ar设备还包括镜框、镜腿、镜片、鼻架和固定块,所述镜框内壁黏贴有镜片,虽然能够使得ar设备在佩戴时更贴合人的脸部,防止ar设备佩戴时过松或者过紧,影响体验的效果,通过设有减震垫和钢化膜,在ar设备掉落时,能够起到减震防摔的效果,但是采用的传统方式进行立体成像投影,不能对摄像头的角度调节,导致无法在头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视野的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ar眼镜成像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ar眼镜成像设备,包括镜架,所述镜架包括空心横杆,所述空心横杆的后方通过两个升降机构连接有微型投影装置,且所述镜架的一侧设有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的后方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壳体和旋帽,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壁与摄像装置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体开口的内壁上安装有内圈齿轮,且所述旋帽的内侧安装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有外圈齿轮,所述外圈齿轮与内圈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转动轴远离电动马达的一端依次贯穿外圈齿轮和安装壳体通过滚珠轴承与镜架的支架呈转动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矩形盒,所述矩形盒的前封板与空心横杆相连,所述矩形盒内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矩形盒的内侧设有永久磁铁块,所述永久磁铁块与矩形盒滑动连接,且所述矩形盒的后方设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矩形盒的一侧与微型投影装置的外壳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矩形盒的两侧板上对称设有条形孔,且所述永久磁铁块的外壁上对称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条形孔相配合,所述滑杆远离永久磁铁块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滑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条形孔的内壁上安装有缓冲圈。

优选的,所述空心横杆的内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摄像装置、电动马达、微型投影装置、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心横杆的顶部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空心横杆的底部安装有镜片。

优选的,所述旋帽的外壁上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马达、转动轴、外圈齿轮、内圈齿轮和安装壳体,实现了摄像装置的角度调节,通过直接转动旋帽同样可实现摄像装置角度的调节,从而能在头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视野的调整,使用更加方便,且灵活性高,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过矩形盒、条形孔、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永久磁铁块、滑杆和滑板,实现了微型投影装置的高度调节,不使用微型投影装置时,调节微型投影装置的高度,能防止微型投影装置遮挡人们的视线,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图中:1、镜架;11、空心横杆;111、散热孔;12、镜片;2、摄像装置;3、调节机构;31、安装壳体;32、内圈齿轮;33、转动轴;34、外圈齿轮;35、电动马达;36、旋帽;37、防滑套;4、控制器;5、微型投影装置;6、升降机构;61、矩形盒;611、条形孔;612、缓冲圈;62、第一电磁线圈;63、第二电磁线圈;64、永久磁铁块;65、滑杆;66、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2和4所示,一种ar眼镜成像设备,包括镜架1,所述镜架1包括空心横杆11,所述空心横杆11的后方通过两个升降机构6连接有微型投影装置5,且所述镜架1的一侧设有摄像装置2,所述摄像装置2的后方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安装壳体31和旋帽36,所述安装壳体31的外壁与摄像装置2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体31开口的内壁上安装有内圈齿轮32,且所述旋帽36的内侧安装有电动马达35,所述电动马达35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33,所述转动轴33的一端安装有外圈齿轮34,所述外圈齿轮34与内圈齿轮32啮合连接,且所述转动轴33远离电动马达35的一端依次贯穿外圈齿轮34和安装壳体31通过滚珠轴承与镜架1的支架呈转动连接,通过电动马达35控制外圈齿轮34与内圈齿轮32啮合传动使内圈齿轮32带动安装壳体31转动,利用转动的安装壳体31可改变摄像装置2摄像的角度,实现了摄像装置2的角度调节,从而能在头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视野的调整,使用更加方便,此外,直接转动旋帽36同样可实现摄像装置2的角度调节,能在头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视野的微调,使用的灵活性高,所述空心横杆11的内侧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通过导线分别与摄像装置2、电动马达35、微型投影装置5、第一电磁线圈62和第二电磁线圈63电性连接,所述空心横杆11的底部安装有镜片12,通过控制器4控制电动马达35工作,能使电动马达35的输出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如0°~180°范围内,通过控制器4控制第一电磁线圈62和第二电磁线圈63的通断电,通过控制器4、镜架1、摄像装置2和微型投影装置5可形成简单的ar立体成像设备,具有立体成像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4中的cpu处理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图像、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信号处理模块等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信号传输、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附图1-4中未标记出,且不对控制器4中的cpu处理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图像、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信号处理模块等电子设备的型号作限定,所述空心横杆11的顶部设有多个散热孔111,通过散热孔111将控制器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所述旋帽36的外壁上套设有防滑套37,防滑套37可采用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作,能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所述防滑套37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的防滑套37能有效的降低用手旋转旋帽36时出现手滑的几率。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和3所示,每个所述升降机构6均包括矩形盒61,所述矩形盒61的前封板与空心横杆11相连,所述矩形盒61内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线圈62和第二电磁线圈63,所述矩形盒61的内侧设有永久磁铁块64,所述永久磁铁块64与矩形盒61滑动连接,且所述矩形盒61的后方设有滑板66,所述滑板66远离矩形盒61的一侧与微型投影装置5的外壳体相连,所述矩形盒61的两侧板上对称设有条形孔611,且所述永久磁铁块64的外壁上对称安装有滑杆65,所述滑杆65与条形孔611相配合,所述滑杆65远离永久磁铁块6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滑板66相连,不使用微型投影装置5时,对第一电磁线圈62通电,第二电磁线圈63断电,利用第一电磁线圈62通电产生的吸力使永久磁铁块64带动滑板66上升,通过滑板66带动微型投影装置5上升,能防止微型投影装置5遮挡人们的视线,使用时,对第一电磁线圈62断电,第二电磁线圈63通电,利用第二电磁线圈63通电产生的吸力使永久磁铁块64带动滑板66下降,从而使微型投影装置5回到原位置,便于进行立体成像操作,所述条形孔611的内壁上安装有缓冲圈612,缓冲圈612可采用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作,通过缓冲圈612能减轻滑杆65移动时对矩形盒61产生的冲击,能延长升降机构6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首先,通过电动马达35控制外圈齿轮34与内圈齿轮32啮合传动使内圈齿轮32带动安装壳体31转动,利用转动的安装壳体31可改变摄像装置2摄像的角度,从而能在头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视野的调整,此外,直接转动旋帽36同样可实现摄像装置2的角度调节,能在头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视野的微调,当不使用微型投影装置5时,对第一电磁线圈62通电,第二电磁线圈63断电,利用第一电磁线圈62通电产生的吸力使永久磁铁块64带动滑板66上升,通过滑板66带动微型投影装置5上升,能防止微型投影装置5遮挡人们的视线,使用时,对第一电磁线圈62断电,第二电磁线圈63通电,利用第二电磁线圈63通电产生的吸力使永久磁铁块64带动滑板66下降,从而使微型投影装置5回到原位置,便于进行立体成像操作。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