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8834发布日期:2021-09-29 05:0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mini 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方向之一,各厂家都在布局mini led显示的布局,包含mini led tv、显示器等。
3.目前mini led都是灯板的方式,固定(双面胶或者锁螺钉)固定在背板上,扩散板支撑架粘贴在灯板上支撑扩散板用于实现设计的od(光学距离),目前此方案比较难点为mini led灯板的对位粘贴上,没有结构给灯板定位粘贴,只能以刻线形式粘贴,难度大效率低。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灯板与背板安装无定位安装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8.背板,所述背板的一面凹陷设有第一限位部;
9.灯板,所述灯板叠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孔;
10.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高出于所述灯板用于支撑扩散板。
11.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孔以及支撑件,且设置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高出于所述灯板用于支撑扩散板,实现了所述支撑件的安装,避免了从新设计安装结构去安装所述支撑件,同时实现了所述灯板与所述背板之间的限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板与背板安装无定位安装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两端连通的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托,所述底托与所述背板的另一面抵接,所述灯板叠设于所述背板的另一面。
13.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两端连通的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托,通过将所述支撑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实现限位,同时设置所述底托与所述背板抵接,增加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背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避免所述支撑件滑脱。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嵌合段以及支撑段,所述嵌合段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孔中,所述支撑段高出于所述灯板并向远离所述嵌合段的方向收窄。
15.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段高出于所述灯板并向远离所述嵌合段的方向收窄,避免所述支撑件的设置影响所述灯板的发光,造成发光阴影。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段为圆锥形。
17.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段为圆锥形,通过圆锥的斜面加强所述灯管发光的漫反射,进一步避免所述支撑件的设置影响所述灯板的发光,造成发光阴影。
18.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为圆形通孔,所述嵌合段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直径相同,所述嵌合段的直径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直径相差0.1毫米。
1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托与所述背板抵接的一面设有第一粘贴层。
20.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粘贴层,使得所述背板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
2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背板与所述灯板叠设的厚度为4毫米,所述嵌合段的高度为4毫米。
2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背板面向所述灯板的一面设有对位刻线以及第二粘贴层。
23.通过设置对位刻线实现所述灯板与所述背板的初步定位,使得所述灯板与所述背板的安装更加精准。
2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托为方形,所述嵌合段的一端与所述方形底托的中心连接。
25.通过设置底托为方形,所述嵌合段的一端与所述方形底托的中心连接,使得所述底托受力更加均匀,支撑结构更加的稳定。
26.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8.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孔以及支撑件,且设置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高出于所述灯板用于支撑扩散板,实现了所述支撑件的安装,避免了从新设计安装结构去安装所述支撑件,同时实现了所述灯板与所述背板之间的限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板与背板安装无定位安装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背板,10、第一限位部,12、第二粘贴层,2、灯板,20、第二限位孔,3、支撑件,30、底托,300、第一粘贴层,31、嵌合段,32、支撑段,4、扩散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4.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的一面凹陷设有第一限位部10;灯板2,所述灯板2叠设于所述背板1上,所述灯板2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部10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孔20;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和所述第二限位孔20内,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高出于所述灯板2用于支撑扩散板4。
35.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10以及第二限位孔20以及支撑件3,且设置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和所述第二限位孔20内,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高出于所述灯板2用于支撑扩散板4,实现了所述支撑件3的安装,避免了从新设计安装结构去安装所述支撑件3,同时实现了所述灯板2与所述背板1之间的限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板2与背板1安装无定位安装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36.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0可以为限位凹槽、限位卡口等,所述支撑件3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0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孔20之间可以通过嵌合或是通过黏胶连接,或是通过螺纹等方式实现连接,具体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37.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限位部10为两端连通的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撑件3还包括底托30,所述底托30与所述背板1的另一面抵接,所述灯板2叠设于所述背板1的另一面。
38.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10为两端连通的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撑件3还包括底托30,通过将所述支撑件3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20内实现限位,同时设置所述底托30与所述背板1抵接,增加了所述支撑件3与所述背板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避免所述支撑件3滑脱。
39.具体的,所述底托30可以直接与所述背板1抵接,也可以设计限位螺栓或是黏胶层实现进一步的限位连接,所述底托30可以为方形、圆形等。具体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的限制。
40.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件3包括嵌合段31以及支撑段32,所述嵌合段31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以及第二限位孔20中,所述支撑段32高出于所述灯板2并向远离所述嵌合段31的方向收窄。
41.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段32高出于所述灯板2并向远离所述嵌合段31的方向收窄,避免所述支撑件3的设置影响所述灯板2的发光,造成发光阴影。
42.具体的,所述嵌合段31可以为圆柱多棱柱或是其他结构等,所述支撑段32的高度可以为圆锥、棱锥等,具体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的限定。
43.具体的,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段32为圆锥形。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段32为圆锥形,通过圆锥的斜面加强所述灯管发光的漫反射,进一步避免所述支撑件3的设置影响所述灯板2的发光,造成发光阴影。
44.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20为圆形通孔,所述嵌合段31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20直径相同,所述嵌合段31的直径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直径相差0.1毫米。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
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20也可以为直径不相同,所述嵌合段31分别设置与其相对应的结构等方案。
45.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托30与所述背板1抵接的一面设有第一粘贴层300。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粘贴层300,使得所述背板1与所述支撑件3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
46.具体的,所述第一粘贴层300可以为胶水、胶带等,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黏胶层为vhb胶带。
47.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背板与所述灯板2叠设的厚度为4毫米,所述嵌合段31的高度为4毫米。
48.具体的,所述支撑段32的高度与所述扩散板4与灯板2之间的(光学距离)相互匹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49.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背板1面向所述灯板2的一面设有对位刻线以及第二粘贴层12。通过设置对位刻线实现所述灯板2与所述背板1的初步定位,使得所述灯板2与所述背板1的安装更加精准。
50.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托30为方形,所述嵌合段31的一端与所述方形底托30的中心连接。通过设置底托30为方形,所述嵌合段31的一端与所述方形底托30的中心连接,使得所述底托30受力更加均匀,支撑结构更加的稳定。
51.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方案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
52.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电视机,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10以及第二限位孔20以及支撑件3,且设置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20内,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高出于所述灯板2用于支撑扩散板4,实现了所述支撑件3的安装,避免了从新设计安装结构去安装所述支撑件3,同时实现了所述灯板2与所述背板1之间的限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板2与背板1安装无定位安装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5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