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调节滤波特性的眼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3576发布日期:2022-08-03 06:5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调节滤波特性的眼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具有可调节滤波特性、比如相对于偏振光束的滤波特性的眼科装置。


背景技术:

2.美国专利申请us 2018/0017780披露了一种眼科装置,该眼科装置设置有可改变颜色的光学滤波器,该可改变颜色的光学滤波器被配置为使得可以改变透射穿过光学滤波器的光的色调或色度。
3.在一实施例中,滤波器包括两个偏振器,这两个偏振器中的一个偏振器是可旋转的以改变透射穿过光学滤波器的光的色调或色度。
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改变颜色的光学滤波器包括两个偏振膜和插置在这些偏振膜之间的液晶偏振旋转器。液晶偏振旋转器具有两种状态,这取决于是否向其提供电压。当不向液晶偏振旋转器提供电压时,两个偏振膜之一的输出处的光的偏振平面旋转(活动状态);而当向液晶偏振旋转器提供电压时,偏振膜的输出处的光的偏振平面不旋转(非活动状态)。在活动状态下,偏振平面的旋转允许改变透射穿过光学滤波器的光的色调或色度;而在非活动状态下,色调或色度不会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调节滤波特性、比如针对偏振光束的偏振分量的滤波特性的眼科装置,该眼科装置得到改善和优化并且更方便、简单、经济且容易制造。
6.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调节滤波特性的眼科装置,该眼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振器和至少一个半波片,该至少一个半波片可相对于所述偏振器旋转,由此来调节针对相继遇到所述半波片以及然后所述偏振器的偏振光束的所述滤波特性。
7.通过旋转该半波片,可以调节在该偏振器输入处在该偏振光束的偏振平面与该偏振器的偏振轴之间的角度。该偏振器然后取决于此角度截止或换言之过滤偏振光束。
8.因此,通过旋转该半波片,可以调节该眼科装置相对于该偏振光束的滤波特性。
9.此外,当该半波片旋转了预定角度时,穿过该半波片的该偏振光束的偏振平面旋转了此预定角度的两倍。
10.因此,该半波片所需的旋转角度范围可以是在光的偏振平面与该偏振器的偏振轴之间所期望角度范围的一半。
11.该偏振光束可以包括非偏振分量(即随机偏振分量)和具有该偏振平面的偏振分量。这种偏振光束可以例如由该眼科装置的使用者环境中的被雪覆盖的表面反射的太阳光束产生。
12.应注意的是,由于上述半波片与偏振器的组合,本发明的眼科装置能够仅过滤偏振分量,而基本上不过滤非偏振分量。而这种非偏振分量可以被该偏振器偏振。因此,通过旋转该半波片,将从偏振光束中或多或少地截止偏振分量,但是基本上不截止非偏振分量,使得该眼科装置相对于该偏振光束的整体透射率基本上不会因旋转该半波片而改变。
13.根据本发明,该半波片是机械致动的。该半波片相对于该偏振器的旋转运动的机械性质提供了坚固且简单的眼科装置。
14.更一般地,应注意的是,由该眼科装置的半波片和偏振器形成的组件相对于该偏振光束的行为类似于其偏振轴可相对于此偏振光束的偏振平面旋转的虚拟偏振器。
15.根据另外的有利且方便的特征,所述偏振器可相对于所述半波片旋转。
16.通过旋转该偏振器,可以进一步调节在该偏振器输入处在该偏振光束的偏振平面与该偏振器的偏振轴之间的角度。
17.当该偏振器旋转了预定角度时,在该偏振器输入处在该偏振光束的偏振平面与该偏振器的偏振轴之间的角度取决于此预定角度而减小或增大。
18.因此,与该半波片相比,通过旋转该偏振器可以二次更精细地调节该眼科装置相对于该偏振光束的滤波特性。
19.根据本发明,该偏振器是机械致动的。该偏振器相对于该半波片的旋转运动的机械性质提供了坚固且简单的眼科装置。
20.根据另外的有利且方便的特征:
[0021]-所述半波片可以至少在45
°
的角度范围内旋转;
[0022]-所述45
°
的角度范围是在所述半波片的快轴与所述偏振器的偏振轴之间的0
°
至45
°
或90
°
至45
°

[0023]-所述滤波特性包括所述眼科装置相对于所述偏振光束的偏振分量的透射率,所述透射率可在预定范围内调节;
[0024]-所述眼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眼科镜片,所述偏振器被固定在该眼科镜片上或与其一体形成;
[0025]-所述至少一个眼科镜片具有矫正光学特性;
[0026]-所述眼科装置至少包括镜架,所述偏振器被固定地安装在该镜架中,并且所述半波片被旋转地安装在该镜架中;
[0027]-所述镜架具有常规配戴位置,并且当所述镜架处于所述常规配戴位置时,所述偏振器的偏振轴大致竖直定向;
[0028]-所述镜架是具有两个承载部的眼镜架,一个所述偏振器和一个所述半波片被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每个承载部中;
[0029]-所述眼镜架包括同步构件,该同步构件被连接到所述两个承载部并且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半波片在所述承载部的第一个承载部中的旋转运动被所述半波片在所述承载部的第二个承载部中复制,并且是相互的;
[0030]-所述眼科装置至少包括另一个偏振器,该另一个偏振器相对于所述偏振器固定并且被定位成使得所述半波片位于所述偏振器与所述另一个偏振器之间;
[0031]-所述偏振器的偏振轴基本上垂直于或平行于所述另一个偏振器的偏振轴;和/或
[0032]-所述眼科装置至少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被配置用于旋转所述半波片,所述致动器从所述眼科装置的托架延伸,该托架被固定到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半波片,或被层压在所述半波片上。
附图说明
[0033]
现在结合下文中以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并且参考附图给出的有利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来继续进行本发明的说明。在这些图中:
[0034]-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眼科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该眼科装置包括半波片和偏振器;
[0035]-图2和图3各自分别是眼科装置的半波片和偏振器的示意性前视图,双箭头分别示出了半波片的快轴和偏振器的偏振轴的取向,点划线分别示出了在半波片和偏振器的输入处穿过眼科装置的偏振光束的偏振平面的取向;
[0036]-图4和图5与图2和图3相似,但半波片已顺时针旋转了约22.5
°

[0037]-图6和图7与图2和图3相似,但半波片已顺时针旋转了约45
°

[0038]-图8示出了针对图2和图6所示的半波片的位置,在眼科装置的可见光谱上相对于偏振光束的已从中分离出的偏振分量的透射率;
[0039]-图9与图8相似,但相对于偏振光束的偏振分量和非偏振分量两者;以及
[0040]-图10和图11展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眼科装置,其中半波片夹在偏振器与前构件(其可以是另一个偏振器)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图1所示的眼科装置110包括偏振器119和可相对于偏振器119旋转的半波片120。
[0042]
眼科装置110具有常规配戴位置,其中眼科装置110的使用者的眼睛152位于偏振器119的相对侧,如图1所示。
[0043]
因此,来自使用者观察到的环境并朝向其眼睛152传播的偏振光束151相继遇到半波片120、然后是偏振器119。
[0044]
偏振器119比半波片120更靠近眼睛152定位,因此被称为“后”偏振器119。
[0045]
偏振光束151具有偏振平面132,该偏振平面由图2至图7上的点划线示意性地表示。
[0046]
偏振光束151这里是水平偏振的。
[0047]
后偏振器119具有偏振轴142,并且半波片120具有快轴143。
[0048]
在图1中,后偏振器119处于其偏振轴142基本上竖直定向的相应预定位置,并且半波片120处于其快轴143基本上水平定向的相应预定位置。
[0049]
半波片120被配置为将偏振光束151的偏振平面132旋转一定角度,该角度是在半波片120的输入处在光束151的偏振平面132与半波片120的快轴143之间的角度的两倍。
[0050]
通过旋转半波片120,因此可以调节在后偏振器119的输入处在偏振光束151的偏振平面132与后偏振器119的偏振轴142之间的角度。
[0051]
后偏振器119然后取决于此角度截止或换言之过滤偏振光束151。
[0052]
因此,通过旋转半波片120,可以调节眼科装置110相对于偏振光束151的滤波特性。
[0053]
在图2至图7中,半波片120和后偏振器119被示出为眼科装置110处于其常规配戴位置的情况。
[0054]
点划线示出了分别在半波片120和后偏振器119的输入处穿过眼科装置110的偏振
光束151的偏振平面132的取向。
[0055]
通过穿过眼科装置110,偏振光束151相继遇到半波片120、然后是后偏振器19。
[0056]
如上所述,偏振光束151这里是基本上水平偏振的。在半波片120的输入处偏振平面132的取向因此这里是基本上水平的。
[0057]
半波片120的位置这里由其快轴143与偏振平面132之间的角度θ定义。
[0058]
通过旋转半波片120,可以设定在半波片120的输入处在偏振平面132与半波片120的快轴143之间的角度θ,并且因此设定在后偏振器119的输入处在光束的偏振平面132与其偏振轴142之间的角度γ。
[0059]
如上所述,后偏振器119取决于在从半波片120接收的光束的偏振平面132与后偏振器119的偏振轴142之间的角度γ来截止或换言之过滤偏振光束151。
[0060]
在图2中,角度θ等于大约0
°
。换言之,半波片120的输入处的偏振平面132和半波片120的快轴143基本上彼此平行。在这种情况下,偏振平面132不会被半波片120旋转。因此,后偏振器119的输入处的偏振平面132基本上垂直于其偏振轴142(角度γ等于大约90
°
),如图3所示。偏振光束151因此被后偏振器119基本上完全截止或过滤。
[0061]
在图4中,角度θ等于大约22.5
°
。在这种情况下,偏振平面132将被半波片120旋转等于大约45
°
的角度。因此,角度γ等于大约45
°
,如图5所示。偏振光束因此被后偏振器119部分截止或过滤。
[0062]
在图6中,角度θ等于大约45
°
。在这种情况下,偏振平面132将被半波片120旋转等于大约90
°
的角度。因此,后偏振器119的输入处的偏振平面132基本上平行于其偏振轴142,如图7所示。偏振光束151因此被后偏振器119基本上完全不截止或不过滤。
[0063]
这里,眼科装置110的滤波特性包括其相对于偏振光束151的透射率。
[0064]
偏振光束151这里包括非偏振分量(即,随机偏振分量)和具有偏振平面132的偏振分量。这种偏振光束151可以例如由眼科装置110的使用者环境中的被雪覆盖的表面反射的太阳光束产生。
[0065]
图8示出了在眼科装置110的可见光谱上相对于已从偏振光束151中分离出的偏振分量(即,不包括非偏振分量)的透射率;以及图9示出了眼科装置110相对于偏振光束151的所有分量的透射率,特别是包括偏振分量和非偏振分量,也就是说整体透射率。
[0066]
使用来自perkinelmer的lambda 900分光光度计来测量透射率。基于由cie标准iso 10526:1999/cie s005/e-1998定义的光源d65来模拟偏振光束151。后偏振器119包括来自essilor的uv grey3偏振镜片。半波片120包括来自american polarizers,inc.的aphw92-003-280nm-pc半波延迟器。
[0067]
在图8中,实线46对应于半波片120处于图2所示位置时,并且虚线47对应于半波片120处于图6所示位置时。
[0068]
因此,实线46和虚线47分别示出了可以用眼科装置110获得的最小和最大透射率。最小透射率这里被定义为大约0%的tvd65,并且最大透射率被定义为大约25%的tvd65。半波片120的任何中间位置(比如图4所示的位置)将引起包括在实线46与虚线47之间的透射率。换言之,眼科装置110相对于偏振分量的透射率在预定范围内是可调节的,该预定范围这里是从大约0%至大约25%。
[0069]
在图9中,线48、49和50分别对应于图2、图4和图6所示的半波片120的位置。
[0070]
可以看出,线48、49和50是基本上重叠的,这意味着整体透射率基本上不会因旋转半波片20而改变。
[0071]
实际上,眼科装置110能够仅过滤偏振分量而基本上不过滤非偏振分量,使得通过旋转半波片120,将从偏振光束中或多或少地截止偏振分量,但是基本上不截止非偏振分量,使得眼科装置110相对于偏振光束的整体透射率将基本上不会因旋转半波片120而改变。
[0072]
在上述实施例中,眼科装置110被配置为使得半波片120可以在45
°
的角度范围内旋转,该角度范围是在半波片120的快轴143与后偏振器119的偏振轴142之间的90
°
(图2)至45
°
(图6)。
[0073]
在未图示的变型中,眼科装置被配置为使得半波片可以在45
°
的角度范围内旋转,该角度范围是在半波片的快轴与后偏振器的偏振轴之间的0
°
至45
°

[0074]
在未图示的另一个变型中,眼科装置110的透射率可在不同于大约0%至大约25%的tvd65的预定范围内调节,例如该tvd65的预定范围是大约0%至大约50%、或70%。这种70%的最大透射率可以例如用包括来自essilor的uv grey 2偏振镜片的后偏振器来获得。
[0075]
图10和图11展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眼科装置10,其中半波片夹在偏振器与前构件(其可以是另一个偏振器)之间。
[0076]
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在眼科装置110与10之间的对应元件,但后者减少了100。
[0077]
图10和图11所示的眼科装置10包括眼镜架11、第一眼镜片12和第二眼镜片13。
[0078]
镜架11这里具有常规的配戴位置,其中第一眼镜片12和第二眼镜片13基本上水平对齐并且各自大致上竖直定向。
[0079]
镜架11包括被配置为接纳第一眼镜片12的第一承载部15、被配置为接纳第二眼镜片13的第二承载部16、以及从第一承载部15延伸至第二承载部16的鼻梁17。
[0080]
由第一承载部15与第一眼镜片12形成的组件与由第二承载部16与第二眼镜片13形成的组件相同,不同之处是它们被对称地布置。因此,以下对第一承载部15和第一眼镜片12的描述经过必要的修正适用于第二承载部16和第二眼镜片13。
[0081]
第一承载部15具有大致环形形状并且具有限定内部空间22的内表面21,该内部空间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接纳第一眼镜片12。第一承载部15这里完全围绕第一眼镜片12。第一承载部15具有与内表面21相反的外表面31。
[0082]
第一眼镜片12被配置为具有可调节滤波特性。
[0083]
由于这里期望第一眼镜片12和第二眼镜片13同时具有相同的滤波特性,因此眼科装置10包括被配置为同步它们的滤波特性的同步系统。同步系统这里包括连接到承载部15和16的同步构件14。这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
[0084]
第一眼镜片12包括前构件18、相对于前构件18固定的后偏振器19、以及位于前构件18与后偏振器19之间的半波片20。
[0085]
如上所述,前构件18可以是前偏振器,并且因此可以具有偏振特性。
[0086]
前构件18和后偏振器19各自被固定地安装在镜架11的第一承载部15中。特别地,前构件18和后偏振器19无法相对于第一承载部15自由旋转。
[0087]
相比之下,半波片20这里在第一承载部15中被安装为绕前构件18、半波片20和后
偏振器19根据其对齐的轴向方向28自由旋转。
[0088]
半波片20因此被旋转地安装在镜架11中并且特别是可相对于后偏振器19旋转。
[0089]
半波片20因此也特别地可相对于前构件18旋转。
[0090]
一般而言,在本文中,术语“后”和“前”应分别理解为最靠近使用者眼睛和远离使用者眼睛的含义。
[0091]
这里,前构件18远离眼科装置10的配戴者(未示出)的眼睛定位并且因此被称为“前”,而后偏振器19靠近眼科装置10的配戴者的眼睛定位并且因此被称为“后”。
[0092]
在图10和图11中,使用者的眼睛(未示出)位于镜架11的左侧。
[0093]
前构件18这里与具有基本上恒定厚度的盘形元件一体形成。前构件18具有周边侧表面23,该周边侧表面被配置为与第一承载部15的内表面21配合以将前构件18固定地安装在第一承载部15中,这里通过卡扣配合。
[0094]
形成前构件18的盘形元件这里不具有矫正特性。
[0095]
后偏振器19这里与眼科装置10的眼科镜片一体形成。后偏振器19具有周边侧表面26,该周边侧表面被配置为与第一承载部15的内表面21配合以将后偏振器19固定地安装在第一承载部15中。
[0096]
形成后偏振器19的眼科镜片这里具有矫正光学特性。特别地,后偏振器19可以具有位于周边侧表面26两侧的前表面25和后表面27,该前表面和该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是弯曲的,使得后偏振器19具有变化的厚度。
[0097]
半波片20这里包括60μm厚的聚碳酸酯膜,该聚碳酸酯膜被配置为提供半波片功能。半波片20这里进一步包括190μm厚的三乙酸纤维素(tac)膜,聚碳酸酯膜被层压在该三乙酸纤维素膜上。
[0098]
第一眼镜片12这里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半波片20并且将半波片20固定到其上的托架29。由托架29和半波片20形成的组件这里是大致盘形的。
[0099]
这里,半波片20是平坦的,也就是说不是弯曲的。在变型中,半波片20可以是弯曲的,例如用于匹配后偏振器19的前表面25的曲率,这有利于眼科装置的紧凑性。
[0100]
托架29在第一承载部15被安装为绕轴向方向28自由旋转,由此使半波片20旋转。
[0101]
托架29这里包括大致圆形的环34,该环这里完全围绕半波片20。
[0102]
托架29进一步包括长形肋33,该长形肋从环34向外突出,也就是说在与半波片20相反的方向上突出。肋33这里从大致圆形的环34径向突出并平行于环34纵向延伸。
[0103]
第一承载部15的内表面21具有大致圆形的环形凹部24,该环形凹部被配置为接纳托架29的至少一部分(这里是周边部分)并且当托架29在第一承载部15中旋转时形成用于该托架的滑动引导部。
[0104]
第一承载部15进一步包括围绕内部空间22的长形开口35,该长形开口穿过内表面21、进入凹部24并且穿过外表面31。
[0105]
长形开口35这里总体位于最靠近眼科装置10的配戴者的嘴的一侧。
[0106]
长形开口35被配置为接纳长形肋33并且当托架29旋转时形成用于肋33的滑动引导部。开口35进一步被配置为使得眼科装置10的配戴者可触及长形肋33,肋33由此形成了从托架29延伸并被配置用于旋转半波片20的致动器。
[0107]
肋33和开口35进一步被配置为限定托架29的预定角位置,因此限定半波片20的预
定角位置。更具体地,托架29与半波片20一起可以从肋33邻接抵靠长形开口35的端部的一个极限位置旋转到肋33邻接抵靠长形开口35的相反端部的另一个极限位置,所述端部彼此纵向相反。
[0108]
这里,长形开口35的长度使得托架29和半波片20可以旋转的角度范围是大约30
°
。这里,眼科装置10被配置为使得一个极限位置对应于与后偏振器19的偏振轴垂直的半波片20的快轴的一个预定位置,并且另一极限位置因此对应于相对于偏振轴成大约90
°‑
30
°
=60
°
的角度的快轴的另一个预定位置。在变型中,预定位置可以与垂直不同,例如平行于偏振轴或者相对于偏振轴成任何预定角度。
[0109]
托架29进一步包括槽口37,该槽口形成在环34中并且横向于环34延伸。槽口37这里位于最靠近眼科装置10的配戴者的前额的一侧。换言之,槽口37总体与形成致动器的肋33径向相反定位。
[0110]
第一承载部15进一步包括安装孔36,该安装孔这里位于最靠近眼科装置10的配戴者的前额的一侧。
[0111]
安装孔36和槽口37被配置用于将同步构件14连接到第一承载部15及其托架29;并且第二承载部16的对应安装孔36和对应槽口被配置用于将同步构件14连接到第二承载部16和第二承载部16的托架。
[0112]
同步构件14这里包括杆38和位于杆38的相应端部并横向于杆38延伸的两个销39。
[0113]
第一承载部15的安装孔36和第二承载部16的对应安装孔36被配置为形成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每个安装孔36中的杆38的滑动引导部。
[0114]
杆38这里大致平行于鼻梁17延伸并且比鼻梁17更靠近眼科装置10的配戴者的前额。
[0115]
每个销39被配置为配适到第一眼镜片12和第二眼镜片13中的相应眼镜片的托架29的槽口37中。
[0116]
同步构件14由此被配置为使得托架29在第一承载部15中的旋转运动被第二承载部16中的另一个托架复制,并且是相互的。
[0117]
这里应注意的是,同步构件14被配置为看起来像在第一承载部15与第二承载部16之间延伸的另一个鼻梁,使得镜架11看起来像眼睛配戴物行业中常见的“双鼻梁”镜架。
[0118]
进一步应注意的是,同步构件14还形成用于旋转托架29并因此旋转半波片20的致动器,使得肋33可以是可选的。
[0119]
以类似于眼科装置110的操作的方式,可以通过根据不同的旋转角度旋转半波片20来调节第一眼镜片12的滤波特性。
[0120]
半波片20因此被配置为允许通过根据不同的旋转角度旋转半波片20而选择的多个位置,每个位置对应于相应的位置。
[0121]
如上文关于眼科装置110所解释的,第一眼镜片12的滤波特性由半波片20与后偏振器19的配合来定义。
[0122]
应注意的是,在眼科装置10中,前构件18或前偏振器相对于后偏振器19固定并且被定位成使得半波片20位于后偏振器19与前偏振器之间。以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偏振光束的任何非偏振分量。在这种变型中,第二偏振器的偏振轴可以基本上垂直于或平行于后偏振器19的偏振轴。
[0123]
在未图示的变型中,比如35的长形开口的长度可以使得托架29和半波片20可以旋转的角度范围不同于30
°
,并且是例如至少45
°

[0124]
在未图示的变型中,后偏振器被旋转地安装在镜架中并且因此特别是可相对于半波片旋转。通过在这种变型中旋转偏振器,可以进一步调节在偏振器的输入处在偏振光束的偏振平面与偏振器的偏振轴之间的角度。应注意的是,如果偏振器旋转了预定角度,则在偏振器的输入处在偏振光束的偏振平面与偏振器的偏振轴之间的角度将减小或增大此预定角度。因此,与半波片相比,通过旋转偏振器可以二次更精细地调节眼科装置相对于偏振光束的滤波特性。在这种变型中,偏振器可以是偏振膜,该偏振膜使用类似于用于半波片20的环34的环被安装在镜架中。
[0125]
在未图示的变型中,半波片的托架可以具有不同于大致圆形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环形凹部可以被配置为使得无论托架旋转的角度如何,托架的周边部分的任何部分都不会脱离环形凹部。特别地,可以确定环形凹部在其任何位置处所需的最小深度。在这方面,应注意的是,这种最小深度不仅取决于托架的形状,而且还取决于托架所需的旋转角度范围。特别地,旋转角度范围越小,所需的最小深度就越小。这里,由于托架的旋转角度范围是45
°
就足够了,因此环形凹部的最小深度可以相对较小,这有利于安装部的紧凑性。
[0126]
如前所述,在眼科装置10包括各自安装在相应的承载部15和16中的两个眼镜片12和13的上述实施例中,同步构件14确保了托架29在第一承载部15中的旋转运动被另一托架在第二承载部16中复制并且是相互的。因此,同步构件14被配置为使相应半波片20的旋转同步。因此,穿过第一眼镜片12的光束的偏振平面的旋转角度类似于穿过第二眼镜片13的光束的偏振平面的旋转角度。
[0127]
在未图示的另一个变型中,环34被大致圆盘形元件代替,配置为提供半波片功能的膜被层压在该圆盘形元件上,并且槽口37被从大致圆盘形元件的周边侧40径向延伸的孔代替。
[0128]
在未图示的变型中:
[0129]-用于旋转半波片的角度范围是至少45
°
,例如50
°
、65
°
或90
°

[0130]-用于旋转半波片的角度范围小于45
°
,例如30
°
或25
°

[0131]-镜架不同于眼镜架,例如是双眼镜架;或者镜架不同于为具有两个眼镜片而设计的镜架,例如是为仅具有一个眼镜片而设计的镜架,比如望远镜镜架,该眼科装置因此没有同步系统;
[0132]-第一眼镜片和第二眼镜片中只有一个眼镜片具有可调节滤波特性;
[0133]-第一承载部和/或第二承载部部分地围绕眼镜片;
[0134]-托架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径向相反的部分,每个部分被配置为与承载部的内表面配合,并且承载部的内表面可以具有包括至少两个径向相反的弧形部分的形状,每个弧形部分被配置为与托架的径向相反的部分中的相应部分配合以形成托架的滑动引导部;
[0135]-后偏振器不同于与盘形元件/眼科镜片一体形成的偏振器,例如后偏振器包括被配置为提供偏振功能的膜,该膜被层压在盘形元件/眼科镜片上;
[0136]-前构件没有偏振特性;和/或
[0137]-眼科镜片不与后偏振器相关联,而是与前构件相关联;
[0138]
更一般来讲,应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和表示的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