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9194发布日期:2021-05-28 14:0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镜头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模块,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块。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镜头模块中,镜头模块于对焦时,是通过马达通电,使马达承载镜头部件移动至最佳解析度的位置。然而,因应不同的位置,所需提供给马达线圈的电流量不同,而使得马达线圈成为发热源的关键。一般来说,马达线圈位于镜头下半部的左右两侧,因此马达通电时,镜头上半部的镜片受热情况与镜头下半部的镜片受热情况不同,导致镜片在x-y方向的收缩不同,进而影响镜头的成像解析度。此外,镜头与马达内部的承载动件大都采用塑胶材料,其中塑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约为0.2w/(m.k)至0.3w/(m.k),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镜头模块,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及成像解析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镜头模块包括第一承载座、第二承载座、第三承载座、多个镜片以及致动器。第一承载座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承载座配置于第一承载座的第一容置空间中,且具有第二容置空间。第三承载座配置于第二承载座的第二容置空间中,且具有第三容置空间。第二承载座承载第三承载座,其中第二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不同于第三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且第二承载座与第三承载座其中的一个的热传导系数介于0.9w/(m.k)至20w/(m.k)。镜片配置于第三承载座的第三容置空间中。致动器包括线圈组件与磁石组件。线圈组件与磁石组件其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承载座上且位于第一容置空间中。线圈组件与磁石组件其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二承载座上,且线圈组件与磁石组件彼此对应设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中,上述的线圈组件设置于第一承载座上且位于第一容置空间中,而磁石组件设置于第二承载座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中,上述的第三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大于第二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中,上述的第二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大于第三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中,上述的第二承载座与第三承载座其中的一个的材质为塑胶,而第二承载座与第三承载座其中的另一个的材质为塑胶混合碳、石墨或高导热粒子中的一者或上述的组合。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中,上述的镜头模块还包括第四承载座以及棱镜。第四承载座设置于第一承载座的上方,且具有第四容置空间。棱镜配置于第四承载座的第四容置空间中,且与镜片对应设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中,上述的第一承载座具有第一开口,而第四承载座具有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连通第二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中,上述的镜头模块还包括电路载板、传感器、固定件以及滤波玻璃。电路载板配置于第一承载座的下方。传感器配置于电路载板上。固定件配置于电路载板上,且与电路载板定义出空间。滤波玻璃配置于固定件上,且对应传感器及镜片设置,其中滤波玻璃与传感器之间具有垂直间距。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中,上述的第一承载座具有第一开口,而固定件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暴露出部分滤波玻璃,且第一开口连通第二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镜头模块中,上述的镜头模块还包括至少一金属片,内埋于第二承载座内。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镜头模块的设计中,第二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不同于第三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且第二承载座与第三承载座其中的一个的热传导系数介于0.9w/(m.k)至20w/(m.k)。也就是说,第二承载座与第三承载座其中的一个包含了塑胶材质之外的材料,藉此可提高镜头模块的散热效果,而使得镜头模块可具有较佳的成像解析度。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镜头模块于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a、100b、100c:镜头模块;

110:第一承载座;

112:第一容置空间;

114:开口;

116:开口;

120:第二承载座;

122:第二容置空间;

130:第三承载座;

132:第三容置空间;

140:镜片;

145:垫高件;

150a、150b:致动器;

152a、152b:线圈组件;

154a、154b:磁石组件;

160:第四承载座;

162:第四容置空间;

164:开口;

165:棱镜;

170:电路载板;

175:传感器;

180:固定件;

185:滤波玻璃;

186:开口;

190:金属片;

g:垂直间距;

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镜头模块于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须说明的是,图1a为镜头模块的正面剖面示意图,而图1b为镜头模块的侧面剖面示意图。

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施例中,镜头模块100a包括第一承载座110、第二承载座120、第三承载座130、多个镜片140以及致动器150a。第一承载座110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12。第二承载座120配置于第一承载座1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2中,且具有第二容置空间122。第三承载座130配置于第二承载座120的第二容置空间122中,且具有第三容置空间132。第二承载座120承载第三承载座130,其中第二承载座120的热传导系数不同于第三承载座130的热传导系数,且第二承载座120与第三承载座130其中的一个的热传导系数介于0.9w/(m.k)至20w/(m.k)。镜片140配置于第三承载座130的第三容置空间132中。致动器150a例如是马达,包括线圈组件152a与磁石组件154a。线圈组件152a与磁石组件154a其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承载座110上且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12中。线圈组件152a与磁石组件154a其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二承载座120上,且线圈组件152a与磁石组件154a彼此对应设置。

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座110具体化为马达固定侧的承载座,用以承载致动器150a的线圈组件152a或磁石组件154a。此处,致动器150a的磁石组件154a是设置于第一承载座110上且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12中。第二承载座120具体化为马达动件的镜头承载座,用以承载镜头承载座。第三承载座130具体化为镜头承载座,用以承载镜头的镜片140。在本实施例中,镜头部件包括第三承载座130、镜片140以及设置于镜片140之间的垫高件145。马达承载镜头部件包括第一承载座110、第二承载座120、线圈组件152a以及磁石组件154a。当镜头模块100a对焦时,致动器150a通电使马达承载镜头部件移动到最佳解析位置。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承载座130的热传导系数大于第二承载座120的热传导系数,其中第二承载座120的材质为塑胶,而第三承载座130的材质为塑胶混合碳、石墨或高导热粒子中的一者或上述的组合。也就是说,相较于第二承载座120的材质,本实施例的第三承载座130的材质属于高导热材料,可有效且快速地散热,以减少或避免线圈组件152a所产生的热传递至镜片140。于另一实施例中,亦可以是第二承载座120的热传导系数大于第三承载座130的热传导系数,其中第二承载座120的材质为塑胶混合碳、石墨或高导热粒子中的一者或上述的组合,而第三承载座130的材质为塑胶。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承载座120与第三承载座130其中的一个的材质为塑胶,而第二承载座120与第三承载座130其中的另一个的材质为塑胶混合碳、石墨或高导热粒子中的一者或上述的组合。藉此,通过高导热材料来将线圈组件152a所产生的热快速带走,而不会传递至镜片140,进而可避免现有镜片受热不均的现象,可提高镜头模块100a的成像解析度。

再者,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00a还包括第四承载座160以及棱镜165。第四承载座160设置于第一承载座110的上方,且具有第四容置空间162。棱镜165配置于第四承载座160的第四容置空间162中,且与镜片140对应设置。进一步来说,第一承载座110具有开口114(即第一开口),而第四承载座160具有开口164(即第二开口),其中第一承载座110的开口114连通第四承载座160的开口164。

此外,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00还包括电路载板170、传感器175、固定件180以及滤波玻璃185。电路载板170配置于第一承载座110的下方,而传感器175配置于电路载板170上。固定件180配置于电路载板170上,且与电路载板170定义出空间s。滤波玻璃185配置于固定件180上,且对应传感器175及镜片140设置,其中滤波玻璃185与传感器175之间具有垂直间距g。此处,传感器175具体化为互补式金属氧化半导体,而滤波玻璃185具体化为红外光滤波玻璃。另外,第一承载座110具有开口116(即第一开口),而固定件180具有开口186(即第二开口),其中开口186暴露出部分滤波玻璃185,且开口116连通开口186。

简言之,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00a具体化为潜望式镜头模块,其通过第二承载座120与第三承载座130其中的一个采用包含了塑胶材质之外的高导热材料(热传导系数介于0.9w/(m.k)至20w/(m.k)),来快速地将线圈组件152a所产生的热快速带走,以避免热传递至镜片140而导致镜片140受热不均的问题,藉此提高镜头模块100a的成像解析度。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2,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00b与上述的镜头模块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00b中,致动器150b的线圈组件152b设置于第一承载座110上且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12中,而磁石组件154b设置于第二承载座120上。藉此,让热源(即线圈组件152b)远离镜头,来避免镜片140因线圈组件152b所产生的热能而造成受热不均匀的情形,进而使得镜头模块100b可具有较佳的成像解析度。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镜头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3,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00c与上述的镜头模块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00c中,镜头模块100c还包括至少一金属片190,内埋于第二承载座120上,藉此提升散热效果,使得镜头模块100c可具有较佳的成像解析度。此处,金属片190的数量可为一个,例如是环状;或者是,金属片190的数量为多个,分散设置于第二承载座120内,上述皆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镜头模块的设计中,第二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不同于第三承载座的热传导系数,且第二承载座与第三承载座其中的一个的热传导系数介于0.9w/(m.k)至20w/(m.k)。也就是说,第二承载座与第三承载座其中的一个采用包含了塑胶材质之外的高导热材料,藉此可提高镜头模块的散热效果,而使得镜头模块可具有较佳的成像解析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