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叠体、偏光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2985发布日期:2021-07-06 18:5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光学层叠体、偏光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36195.7、申请日为2017年6月27日、发明名称为“光学层叠体、偏光板及显示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适于防眩膜的光学层叠体、以及使用了该光学层叠体的偏光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图像的可视性,在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的最外表面设有具有防眩性的功能性膜。防眩膜在表面具有微细的凹凸结构,通过将表面反射光进行扩散而抑制外界光线的正反射,防止外界光线映入。

作为形成在表面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功能性膜的方法,一般为将含有紫外线固化树脂等粘合剂和微粒(填料)的涂敷液涂布于透光性基体上而形成涂膜、并且对该涂膜照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的方法,可以通过微粒的粒径或添加量来调整防眩性或其它各种特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6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585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防眩膜在显示器中进行黑显示时,外观的白色强,成为粗糙感强的质感,从而成为品质低的外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眩性、粗糙感少、可进行有润泽的深的黑显示的高品质光学层叠体、以及使用了该光学层叠体的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层叠体,其是通过在透光性基体上层叠至少1层以上的光学功能层而成的,其特征在于,在光学功能层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凹凸形状,使用了0.5mm宽度的光梳而得到的透射图像鲜明度为70~95%,利用光干涉方式测定的光学功能层的最外表面的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为4.7~44.0μm3,平均倾斜角θa为0.124~0.349°。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具备上述的光学层叠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防眩性、粗糙感少、可进行有润泽的深的黑显示的高品质光学层叠体、以及使用了该光学层叠体的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性结构的剖面图。

[图2]图2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偏光板的示意性结构的剖面图。

[图3]图3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剖面图。

[图4]图4是对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与平滑感的评价评分之间的关系作图而得的图。

[图5]图5是对平均倾斜角与黑色的评价评分之间的关系作图而得的图。

[图6]图6是对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与平均倾斜角之间的关系作图而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示意性结构的剖面图。根据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100具备透光性基体1和层叠于透光性基体1上的至少1层光学功能层2。在光学功能层2的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通过该凹凸使外界光线漫反射,从而光学功能层2发挥防眩性。

作为透光性基体,可以合适地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三醋酸纤维素(ta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环烯烃共聚物(coc)、含降冰片烯树脂、聚醚砜、赛璐玢、芳香族聚酰胺等各种树脂膜。

透光性基体的总光线透射率(jisk7105)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另外,考虑到光学层叠体的生产率或操作性,透光性基体的厚度优选为1~700μm,更优选为25~250μm。

为了提高与光学功能层的密合性,优选对透光性基体实施表面改性处理。作为表面改性处理,可以举例示出碱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处理、涂布表面活性剂或硅烷偶联剂等、si蒸镀等。

光学功能层含有基材树脂、树脂粒子和无机微粒。光学功能层这样形成:将含有通过电离放射线或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基材树脂、树脂粒子和无机微粒的涂敷液涂布于透光性基体并使涂膜固化。

以下,对用于光学功能层的形成的树脂组合物的构成成分进行说明。

作为基材树脂,可以使用通过电离放射线或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树脂。

作为通过电离放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树脂材料,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具有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或者环氧基、乙烯基醚基、氧杂环丁烷基等阳离子聚合性官能团的单体、低聚物、预聚物。作为单体,可以举例示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氧基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作为低聚物、预聚物,可以举例示出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多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基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醇酸丙烯酸酯、三聚氰胺丙烯酸酯、硅酮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化合物,不饱和聚酯、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或各种脂环式环氧等环氧系化合物,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二[1-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醚等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上述树脂材料可以在添加光聚合引发剂的条件下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进行固化。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苯乙酮系、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苯偶姻、苯偶姻甲醚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鋶盐、芳香族碘鎓盐、茂金属化合物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光学功能层中所添加的树脂粒子在基材树脂中凝聚,从而在光学功能层的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结构。作为树脂粒子,可以使用由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系树脂等透光性树脂材料构成的粒子。树脂粒子材料的折射率优选为1.40~1.75。为了调整折射率或树脂粒子的分散,也可以混合使用材质(折射率)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粒子。

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3~10.0μm,更优选为1.0~7.0μm。在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低于0.3μm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得到防眩性。另一方面,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超过10.0μm时,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变大,粗糙感变强。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中,光学功能层的固体成分中的树脂粒子的含量为0.1~10.0%。树脂粒子的含量低于0.1%时,光学功能层的表面的凹凸变少,防眩性降低。另一方面,树脂粒子的含量超过10.0%时,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变大,粗糙感变强。

光学功能层的基材树脂中所添加的无机微粒优选为平均粒径为10~200nm的无机纳米粒子。无机微粒的添加量优选为0.1~5.0%。

作为无机微粒,例如可以使用膨润性粘土。膨润性粘土只要具有阳离子交换能力、并且将溶剂摄取至该膨润性粘土的层间而膨润即可,可以为天然物,也可以为合成物(包含取代体、衍生物)。另外,可以为天然物和合成物的混合物。作为膨润性粘土,例如可以列举:云母、合成云母、蛭石、蒙脱土、铁蒙脱土、贝得石、皂石、水辉石、富镁蒙脱石(スチーブンサイト)、绿脱石、麦羟硅钠石、伊利石(アイラライト)、水硅钠石、层状钛酸、蒙皂石、合成蒙皂石等。这些膨润性粘土既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多个。另外,作为无机微粒,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胶体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除了上述的膨润性粘土之外,也可以并用胶体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中的1种以上。

作为无机微粒,更优选层状有机粘土。在本发明中,层状有机粘土是指在膨润性粘土的层间导入有有机鎓离子的粘土。有机鎓离子只要可以利用膨润性粘土的阳离子交换性进行有机化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无机微粒,例如可以使用合成蒙皂石(层状有机粘土矿物质)。合成蒙皂石作为使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的粘性增加的增粘剂起作用。作为增粘剂的合成蒙皂石的添加抑制了树脂粒子及无机微粒的沉淀,从而有助于光学功能层的表面的凹凸结构形成。

另外,在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添加流平剂。流平剂具有在干燥过程的涂膜的表面上进行取向、从而将涂膜的表面张力进行均匀化、使涂膜的表面缺陷减少的功能。

进而,在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添加适当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丁醇、异丙醇(ipa)、异丁醇等醇类;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环己酮、甲基异丁酮(mibk)等酮类;二丙酮醇等酮醇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等二醇类;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乙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二乙基溶纤剂、二乙基卡必醇、丙二醇单甲醚等二醇醚类;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乳酸甲酯、乳酸乙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戊酯等酯类;二甲醚、二乙基醚等醚类;水等中的1种或混合使用2种以上。

光学功能层的膜厚优选为1.0~10.0μm,进一步优选为3.0~7.0μm。光学功能层的膜厚低于1μm的情况下,产生氧阻碍所导致的固化不良,光学功能层的耐擦伤性容易降低。另一方面,光学功能层的膜厚超过10.0μm时,由基材树脂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卷曲变强,因此不优选。

就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透射图像鲜明度而言,使用0.5mm宽度的光梳测定的测定值为70~95%。透射图像鲜明度低于70%的情况下,成为过量的防眩性,可视性变差。另一方面,透射图像鲜明度超过95%时,无法充分地得到防眩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中,采用光干涉方式测量的光学功能层的最外表面的凸部的平均面积与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为4.7~44.0μm3。在此,凸部是指在以通过存在于测定面的全部的凸部的顶点及凹部的最低点的平均水平的平均面为基准时比该平均面高的部分,凸部的平均面积为算术平均高度sa中的凸部的截面积的平均值。另外,算术平均高度sa为根据iso25178所测定的值,是将算术平均粗糙度ra沿面方向进行扩大后的参数。凸部的平均面积与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是将各凸部模型化为柱状体的情况下存在于平均面上的凸部的平均体积的近似值。凸部的平均面积与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为表示存在于平均面上的凸部的大小的指标,是与光学功能层表面的平滑感/粗糙感具有相关性的参数。凸部的平均面积与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低于4.7μm3时,形成于光学功能层表面的凸部的大小过小,因此无法充分地得到防眩性。另一方面,凸部的平均面积与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超过44.0μm3时,形成于光学功能层表面的凸部的尺寸过大,粗糙感变强。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功能层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平均倾斜角θa为0.124~0.349°。平均倾斜角为连接凸部顶点和邻接于该凸部的凹部的最低点的直线相对于平均面构成的角度的平均值,是采用θa=tan-1δa定义的值。δa一般而言为:使用触针式表面粗糙度仪测定粗面形状,在通过测定而求出的凹凸截面的粗糙度曲线中,用位于基准长度l内的凸部的顶点及邻接于该凸部的凹部的最低点之差的绝对值的合计除以基准长度l所得的值,但在本发明中,将δa设为将常规的δa的值沿面方向进行扩大、并采用位于以光干涉方式测定的测定面内的全部的凸部及凹部而算出的值。平均倾斜角θa低于0.124°的时,形成于光学功能层表面的凸部的尺寸过小,因此无法充分地得到防眩性。另一方面,平均倾斜角θa超过0.349°时,在显示器中进行黑显示时,白色变强。

本发明人最新发现:透射图像鲜明度、凸部的平均面积与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以及平均倾斜角分别为与防眩性、平滑感(粗糙感少)及黑色有关的参数。如上所述,在透射图像鲜明度的值为特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得到不损害可视性的良好的防眩性。另外,凸部的平均面积与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越小,平滑感越良好,随着凸部的平均面积与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变大,粗糙感增加(参照后述的图4)。平均倾斜角越小,黑色越强,随着平均倾斜角变大,白色增加(参照后述的图5)。本发明中,通过选择与防眩性、平滑感及黑色有关的上述3个参数,实现防眩性良好、粗糙感少、可进行有润泽的深的黑显示的高品质光学层叠体。

另外,优选在光学功能层中形成无规凝聚结构。无规凝聚结构是指:含有相对较多的树脂成分的第一相和含有相对较多的无机成分的第二相三维地错综复杂地存在、并且第二相不均匀地存在于微粒(树脂粒子)周围的结构体。通过在光学功能层中形成无规凝聚结构,可以减少细的凹凸,因此可以提高防眩性和黑显示时的黑色。无规凝聚结构例如可以通过记载于日本专利第5802043号公报中的方法而形成。

图2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偏光板的示意性结构的剖面图。偏光板110具备光学层叠体100和偏光膜11。光学层叠体100为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在透光性基体1的未设置光学功能层2一侧的面上设有偏光膜(偏光基体)11。偏光膜11例如依次层叠有透明基材3、偏光层4和透明基材5。透明基材3和5、以及偏光层4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可以适当地使用偏光膜中所使用的物质。

图3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剖面图。显示装置120依次层叠有光学层叠体100、偏光膜11、液晶单元13、偏光膜(偏光基体)12和背光单元14。偏光膜12依次层叠有(例如)透明基材6、偏光层7和透明基材8。透明基材6和8、以及偏光层7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可以适当使用偏光膜中所使用的物质。液晶单元13为这样的装置:其具备在具有透明电极的一对透明基材之间封入有液晶分子的液晶面板、以及彩色滤光片,根据施加在透明电极间的电压使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各像素的光的透过率以形成图像。背光单元14为具备光源和光扩散板(均未图示)、并且使从光源射出的光均匀地扩散以从射出面射出的照明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120可以进一步具备扩散膜、棱镜片、亮度提高膜、或用于补偿液晶单元或偏光板的相位差的相位差膜、触摸式传感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除了抑制粗糙感的光学功能层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具有低折射率层等折射率调整层、防带电层、防污层中的至少1层。

低折射率层为设置于光学功能层上、并用于通过使表面折射率降低从而降低反射率的功能层。低折射率层可以通过涂布含有聚酯丙烯酸酯系单体、环氧丙烯酸酯系单体、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单体、多元醇丙烯酸酯系单体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材料和聚合引发剂的涂液、并通过聚合使涂膜进行固化而形成。在低折射率层中可以分散有由作为低折射粒子的lif、mgf、3naf·alf或alf(折射率均为1.4)、或者na3alf6(冰晶石,折射率1.33)等低折射材料构成的低折射率微粒。另外,作为低折射率微粒,可以优选使用在粒子内部具有空隙的粒子。在粒子内部具有空隙的粒子中,由于可以将空隙的部分设为空气的折射率(≒1),因此可以成为具备非常低的折射率的低折射率粒子。具体而言,通过使用在内部具有空隙的低折射率二氧化硅粒子,可以降低折射率。

防带电层可以通过涂布含有聚酯丙烯酸酯系单体、环氧丙烯酸酯系单体、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单体、多元醇丙烯酸酯系单体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材料、聚合引发剂和防带电剂的涂液、并通过聚合使其固化而形成。作为防带电剂,例如可以使用掺杂有锑的氧化锡(ato)、掺杂有锡的氧化铟(ito)等金属氧化物系微粒、高分子型导电性组合物、或季铵盐等。防带电层既可以设置于光学层叠体的最外表面,也可以设置于光学功能层和透光性基体之间。

防污层设置于光学层叠体的最外表面,其通过对光学层叠体赋予疏水性和/或疏油性而提高防污性。防污层可以通过将硅氧化物、含氟的硅烷化合物、氟烷基硅氮烷、氟烷基硅烷、含氟的硅系化合物、含全氟聚醚基的硅烷偶联剂等进行干式涂敷或湿式涂敷而形成。

可以设置红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吸收层、颜色修补层等中的至少1层以替代上述的低折射率层、防带电层、防污层,或者除了低折射率层、防带电层、防污层之外还可以设置红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吸收层、颜色修补层等中的至少1层。

实施例

以下,对具体地实施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制备以表1中记载的比例配合以下所示材料而得的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敷液,将所制备的涂液涂布于厚度40μm的三醋酸纤维素膜(透光性基体)上。使涂膜干燥(使溶剂挥发)之后,对涂膜照射紫外线而进行光固化,由此得到实施例及比较例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表示没有配合该材料。

[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敷液的使用材料]

·基材树脂:uv/eb固化性树脂ライトアクリレートpe-3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折射率1.52

·树脂粒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粒子,折射率1.515、平均粒径2.0μm或3.5μm

·无机微粒1:合成蒙皂石

·无机微粒2:氧化铝纳米粒子、平均粒径40nm

·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184(basf日本制)

·溶剂:甲苯及异丙醇以16:37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剂

采用以下的方法测定实施例及比较例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透射图像鲜明度、平均倾斜角、存在于光学功能层表面的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

[透射图像鲜明度]

透射图像鲜明度按照jisk7105,使用映像性测定仪(icm-1t,suga试验器株式会社制),以光梳宽度0.5mm的方式进行测定。

[平均倾斜角θa、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

使用非接触表面/层截面形状测量系统(测定装置:vertscanr3300fl-lite-ac,解析软件:vertscan4,株式会社菱化system制),利用光干涉方式测定光学功能层的最外表面的凹凸形状,用装置的解析软件来解析测定数据。平均倾斜角θa使用解析软件的倾斜角解析功能,并基于测定区域整体的数据来算出。另外,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使用解析软件的粒子解析功能算出。

关于防眩性、膜厚条件、平滑感、黑色,按照以下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平滑感及黑色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基准]

准备了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光学层叠体经由透明粘合层贴合于黑色亚克力板(スミペックス960,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而得的材料。将荧光灯的光映入于黑色亚克力板,从垂直地距离黑色亚克力板的中心50cm的位置处观察光学层叠体表面,通过官能评价采用5个水平对平滑感及黑色进行评价。将20个试验者的评价分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值以0.5为单位进行四舍五入后的值设为评价评分。另外,如果评价评分为4以上,则判定为平滑感或黑色良好。

<平滑感的评价基准>

5:没有粗糙感,光滑的质感

4:粗糙感少,稍微光滑的质感

3:有粗糙感,没有光滑度的质感

2:粗糙感稍微强

1:粗糙感强

<黑色的评价基准>

5:几乎上没有光学层叠体表面上的漫反射,有润泽的深的色味4:光学层叠体表面上的漫反射少,有润泽的色味

3:稍微有光学层叠体表面上的漫反射,稍微有白色的色味

2:白色稍微强

1:白色强

表1中汇总示出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敷液的组成、涂敷液的涂布膜厚、透射图像鲜明度、平均倾斜角θa、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平滑感及黑色的评价结果。

[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所示各成分的添加比例为在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敷液的总固体成分质量中所占的比例(质量%)。在此,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敷液的总固体成分是指除了溶剂之外的成分。因此,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敷液的总固体成分中的树脂粒子、无机微粒的配合比例(质量%)与作为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敷液的固化膜的光学功能层中的树脂粒子、无机微粒的含有比例(质量%)是相等的。

图4是对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与平滑感的评价评分之间的关系作图而得的图,图5是对平均倾斜角与黑色的评价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作图而得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及5的图中,对表1所示的全部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值作图。

由图4可知: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即,平均尺寸的凸部体积的近似值)与平滑感的评价评分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并且相关性极高。另外,由图5可知:平均倾斜角与黑色的评价评分之间也存在极高的负的相关性。

图6是对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与平均倾斜角之间的关系进行作图而得的图。在图6的图中,黑圆点为实施例的标示,×记号为比较例的标示。

制作多个实施例及比较例并进行研究,结果如图6所示,可知:就实施例1~13的光学层叠体而言,在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以及平均倾斜角在一定的范围内(图6的虚线所包围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使表面的平滑感和黑色良好。更具体而言,在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为4.7~44.0μm3、且平均倾斜角θa为0.124~0.349°的情况下,光滑且没有粗糙感,可以实现有润泽的深的黑显示的光学层叠体。

如表1所示,就实施例1~13的光学层叠体而言,其透射图像鲜明度为70~95%,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以及平均倾斜角θa均在上述的范围内,因此确认:具有防眩性,并且光滑且可以进行有润泽的深的黑显示。

与此相对,在比较例1及7~13中,平均倾斜角θa超过上述的上限值(0.349°),因此,光学功能层表面上的光的散射变得过剩,成为有白色的品质差的光学层叠体。

另外,在比较例1、2、4、5、9及10中,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超过了上述的上限值(44.0μm3),因此,形成于光学功能层表面的凸部的尺寸变大,成为具有粗糙感的光学层叠体。

另外,在比较例3中,平均倾斜角θa低于上述的下限值(0.124°),且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低于上述的下限值(4.7μm3),因此,虽然平滑感及黑色均为高评价,但是由于凸部的尺寸过小,透射图像鲜明度超过了95%,防眩性不充分。比较例4中也同样地,由于凸部的平均面积及算术平均高度sa之积低于上述的下限值(4.7μm3),因此,凸部的尺寸过小、透射图像鲜明度超过了95%,防眩性不充分。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以用作用于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防眩膜。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具有防眩性,粗糙感小,可以进行有润泽的深的黑显示,因此,作为用于电视机的防眩膜是特别适合的。

符号说明

1透光性基体

2光学功能层

3、5、6、8透明基材

4、7偏光层

11、12偏光板

13液晶单元

14背光单元

100光学层叠体

110偏光板

120显示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