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纤对接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9970发布日期:2021-08-06 18:4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光纤对接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纤通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光纤对接适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变的越来越发达,为实现设备与系统之间灵活连接的需要,需要使用光纤适配器进行辅助连接,光纤适配器又称光纤法兰,光纤适配器具有供光纤插头插入的开口腔体,通过光纤适配器能够实现fc、sc、st、lc、mtrj、mpo、e2000等不同接口间的转换,广泛应用于光纤配线架、光纤通信设备、仪器等。

光纤适配器的内部设置有陶瓷插芯,现有的光纤适配器一般在端口处设置塑料的插拔式塞子或保护帽,以减少灰尘进入陶瓷插芯后影响管线适配器的连接损耗,光纤适配器的端口在不使用时需要插上塞子或盖上保护帽,但由于光纤适配器在使用时,由于光纤的插拔次数较多,端口暴露容易导致灰尘进入光纤适配器的内部,且塞子和保护帽在取下后容易忘记及时安装,从而对光纤适配器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光纤适配器的端口长时间暴露导致灰尘进入光纤适配器的内部,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光纤对接适配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光纤对接适配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光纤对接适配器,包括两个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壳体,两个壳体之间通过卯榫方式连接,两个所述壳体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端口,两个所述壳体在端口处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固定光纤,两个所述壳体在端口处均可拆连接有保护盖总成,所述保护盖总成包括与端口相适配的滑动环和固定连接于滑动环的一个开口端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限位环相适配的开口,所述挡板远离滑动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壳体能够分别固定两个光纤,通过限位环用于固定光纤的位置,且在壳体的端口处设置保护盖总成,能够起到保护端口的作用,保护盖总成包括滑动环和挡板,通过滑动环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光纤能够穿过挡板上的开口进入壳体的内部,通过挡板上的转动板能够对开口进行打开或关闭,使光纤在取出时,壳体的端口也不会暴露,避免灰尘进入壳体的内部造成影响。

可选的,所述滑动环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滑动环在通孔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橡胶板,所述第一橡胶板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橡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穿过通孔伸至滑动环的外侧,所述壳体在靠近端口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两个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滑槽与卡块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滑动环将第一卡块推入滑槽中,从而能够将滑动环固定于壳体的端口处,且滑动环能够滑动调节位置,按动第一卡块带动第一橡胶板转动,能够将滑动环取出,第一复位件带动第一橡胶板转动复位,能够便于对壳体的内部进行清洁。

可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端口的内壁相适配,所述限位圈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所述限位圈在缺口处转动连接有第二橡胶板,所述第二橡胶板与限位圈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橡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卡块相适配的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圈能够提高限位环的安装稳定性,使限位环在安装时不会发生偏移,当第二卡块插入限位孔中时能够使限位环的位置固定,且通过按动第二卡块能够带动第二橡胶板转动,使第二卡块与限位孔脱离,便于对限位环进行安装和拆卸。

可选的,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件,所述转动板靠近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复位件能够使转动板紧贴于挡板上,且通过转动板上的密封圈提高挡板与转动板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壳体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且两个所述弹簧均垂直于连接环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环上设置弹簧,从而按动滑动环带动挡板向下运动时,弹簧压缩,松开滑动环后,弹簧能够自动推动滑动环和挡板复位,使用方便。

可选的,所述限位环的两侧均开设有方形孔,所述限位环在方形孔处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限位环与方形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复位件,两个所述夹板向中部闭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限位环上的方形孔处设置夹板,从而通过夹板能够对插入限位环内部的光纤进行夹持固定,避免光纤松动脱落,同时通过第四复位件能够使两个夹板自动闭合,无需手动调节,使光纤安装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夹板靠近第四复位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套,所述挡板靠近滑动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挡板的一端与齿套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挡板移动时,在限位环推动转动板转动打开开口的同时,挡板上的推杆推动齿套,齿套带动夹板转动,从而能够使两个夹板相互远离,便于使光纤插入限位环中,避免光纤接触夹板,造成光纤弯折损坏。

可选的,所述限位环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罩,所述限位罩呈四棱台形,所述限位罩远离限位环的一端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面积小于限位罩靠接限位环一端的截面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罩,当光纤插入限位环的内部时,限位罩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光纤准确穿过方孔,避免光纤在安装时受到损坏。

可选的,两个所述限位罩之间设置有插芯,所述限位罩靠近方形孔的一端开设有与插芯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芯的中部开设有沿插芯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两个所述限位罩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插芯的材料为陶瓷,且所述插芯的两端均开设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与所述条形孔在同一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芯拆入限位罩的插槽中,使插芯固定稳定,插芯的两端均开设有喇叭口,且插芯中部的条形孔与两个限位罩在同一轴线上,从而便于将光纤的裸露部分插入插芯中,提高光纤安装的效率。

可选的,两个所述壳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中部均开设有与所述插芯相适配的穿孔,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且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与插杆相适配的插孔,两个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贯穿安装孔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连接块对接,使其中一个连接块上的插杆能够插入另一个连接块上的插孔中,能够使两个壳体上的连接块准确对接,插芯穿进连接块上的穿孔,再通过螺栓穿过两个连接块上的安装孔,从而连接两个连接块,使两个壳体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两个壳体能够分别固定两个光纤,在壳体的端口处设置有保护盖总成,通过保护盖总成能够起到保护端口的作用,光纤能够穿过挡板上的开口进入壳体的内部,通过挡板上的转动板能够对开口进行打开或关闭,使光纤在取出时,壳体的端口也不会暴露,避免灰尘进入壳体的内部造成影响;

2.通过按动挡板,限位环从挡板上开口处伸出,从而使转动板转动打开开口,同时挡板上的推杆推动夹板上的齿套,使夹板转动张开,便于将光纤插入限位环之间,且松开挡板后,推杆与齿套分离,第四复位件能够带动夹板复位,通过两个夹板对光纤进行夹紧固定,提高光纤的安装稳定性;

3.光纤插入限位环的内部时,限位罩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光纤准确穿过方孔,且插芯插入限位罩的插槽中,插芯的两端均开设有喇叭口,且插芯中部的条形孔与两个限位罩在同一轴线上,从而便于将光纤的裸露部分插入插芯中,提高光纤安装的效率,同时避免光纤接触内壁发生弯曲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插芯安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端口;3、限位环;4、保护盖总成;41、滑动环;42、挡板;5、开口;6、转动板;7、第一橡胶板;8、第一复位件;9、第一卡块;10、滑槽;11、连接环;12、限位圈;13、第二橡胶板;14、第二复位件;15、第二卡块;16、限位孔;17、第三复位件;18、密封圈;19、弹簧;20、夹板;21、第四复位件;22、齿套;23、推杆;24、限位罩;25、插芯;26、插槽;27、喇叭口;28、连接块;29、穿孔;30、插杆;31、插孔;3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光纤对接适配器。参照图1-2,一种双光纤对接适配器包括两个塑料材质的壳体1,两个壳体1设置于同一轴线上,两个壳体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端口2,两个壳体1在端口2处均设置有保护盖总成4,保护盖总成4包括滑动环41和挡板42,挡板42焊接于滑动环41的一个开口5端,滑动环41与壳体1的端口2处相适配,通过滑动环41能够便于对保护盖总成4安装至壳体1上,或者从壳体1上卸下,挡板42上开设有与光纤相适配的开口5,光纤穿过开口5伸至壳体1的内部,为便于对开口5遮挡,挡板42远离滑动环4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转动板6的面积大于开口5,转动板6靠近挡板42的一侧粘接有密封圈18,通过转动板6上的密封圈18提高挡板42与转动板6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壳体1的内部,且转动板6与挡板42之间设置有第三复位件17,第三复位件17用于使转动板6盖置于开口5处。

参照图2,两个壳体1在端口2处均设置有限位环3,限位环3与挡板42上的开口5相适配,限位环3能够穿过挡板42上的开口5伸出,通过限位环3能够固定光纤,限位环3的外壁焊接有连接环11,连接环11的外周壁焊接有限位圈12,限位环3和限位圈12平行设置,连接环11垂直于限位环3和限位圈12,限位圈12与壳体1上的端口2的内壁相适配,通过将限位圈12插入端口2的内壁时,能够使限位环3放置稳定,不会发生偏移,限位圈12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限位圈12在缺口处转动连接有第二橡胶板13,第二橡胶板13与限位圈12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件14,第二复位件14用于使第二橡胶板13转动后能够自动复位,在第二橡胶板13的侧壁上粘接有第二卡块15,在壳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卡块15相适配的限位孔16,当第二橡胶板13上的第二卡块15进入限位孔16中时,能够对限位环3的位置固定。

参照图2,为便于固定和拆卸保护盖总成4,滑动环41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滑动环41在通孔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橡胶板7,第一橡胶板7与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件8,通过第一复位件8使第一橡胶板7保持竖直状态,第一橡胶板7靠近壳体1的一侧粘接有第一卡块9,第一卡块9穿过伸至滑动环41的外侧,壳体1上在靠近端口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与第一卡块9的位置对应,滑槽10沿两个壳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滑槽10与卡块相适配,推动滑动环41使卡块进入滑槽10中,从而能够将保护壳总成安装至壳体1上,且通过按动第一卡块9使其从滑槽10中脱离,便于对其拆卸。

参照图2,在连接环11的顶端焊接有两个弹簧19,且弹簧19垂直于连接环11设置,当推动挡板42和滑动环41移动时,弹簧19压缩,限位环3能够穿过挡板42上的开口5,松开挡板42后,弹簧19能够自动推动挡板42和滑动环41复位,提高了光纤的安装效率。

参照图3-4,为便于对光纤进行夹紧固定,在限位环3的两侧均开设方形孔,且限位环3在方形孔处转动连接有夹板20,限位环3与方形孔的内壁之间焊接有第四复位件21,上述第一复位件8、第二复位件14、第三复位件17和第四复位件21均为自动复位转轴,两个夹板20的顶部均向中部闭合设置,在夹板20靠近第四复位件21的外壁上焊接有齿套22,且在挡板42靠近齿套22的一侧焊接有两个推杆23,推杆23远离挡板42的一端与齿套22抵接,通过推动挡板42使开口5打开的同时,能够通过推杆23推动齿套22带动夹板20转动张开,进而便于将光纤插入两个夹板20之间,且通过第四复位件21能够使夹板20复位,对光纤进行夹持。

参照图2,限位环3远离挡板42的一端焊接有限位罩24,限位罩24呈四棱台形,且限位罩24远离限位环3的一端开设有方孔,方孔的面积小于限位罩24靠接限位环3一端的截面面积,使光纤穿过限位环3插入限位罩24中时便于从方孔中伸出,限位罩24在靠近方形孔的一端开设有插槽26,在两个限位罩24之间设置有插芯25,插芯25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限位罩24的插槽26中,插芯25的中部开设有沿插芯25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孔,条形孔与两个所述限位罩24在同一轴线上,且插芯25的两端均开设有喇叭口27,喇叭口27与条形孔在同一轴线上,从而使光纤便于插进条形孔中,插芯25的材料为陶瓷,使插芯25的性能更加稳定。

参照图2,两个壳体1之间通过卯榫方式连接,为便于两个壳体1准确对接,两个壳体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一体成形有连接块28,连接块28的中部均开设有与插芯25相适配的穿孔29,插芯2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块28上的穿孔29进入两个壳体1中,两个连接块2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粘接有两个插杆30,两个连接块2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与插杆30相适配的插孔31,通过将其中一个连接块28上的插杆30能够插入另一个连接块28上的插孔31中,能够使两个壳体1上的连接块28准确对接,两个连接块28上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使用螺栓32穿过两个连接块28上的安装孔,从而能够稳定连接两个连接块28。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光纤对接适配器的实施原理为:该装置使用时,将插芯25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限位罩24上的插槽26中,再将连接块28上的插杆30插入另一连接块28的插槽26中,使用螺栓32贯穿两个连接块28上的安装孔,进而使两个连接块28连接,再通过推动限位环3,使限位圈12进入壳体1的端口2处,当第二卡块15进入限位孔16中时,限位圈12和限位环3的位置固定,再使滑动环41进入壳体1的端口2处,使第一卡块9推入滑槽10的内部,挡板42的底部接触连接环11上的弹簧19端部,当需要安装光纤时,通过按动挡板42,压缩弹簧19,限位环3伸出挡板42上的开口5,从而推动转动板6,使转动板6打开,同时挡板42上的推杆23推动夹板20上的齿套22,齿套22带动夹板20转动张开,插入光纤,光纤穿过限位环进入限位罩24中,两个光纤分别穿过两个限位罩24上的方孔进入插芯25中,再松开挡板42,弹簧19推动挡板42和滑动环41复位,推杆23松开齿套22后使夹板20复位对光纤夹紧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