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48525发布日期:2021-09-07 23:5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仅限于电子设备的功能,还包括对电子设备的外观;全面屏设计逐渐收到用户的喜爱和追捧。
3.目前,通常在将手机摄像头放置在屏幕内以提高占屏比,因此背光模组需要挖孔避空摄像头;
4.在侧光源的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挖孔后,形成的通孔上靠近光源侧会因为背光模组中的金属层反光形成亮线,影响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使得背光成品在通孔附近处显示效果不均。
5.目前,采用在扩散膜上对应通孔附近近光源侧丝印黑条进行吸光处理,但由于背光模组在组装时,扩散膜上丝印的黑条与导光板组装时存在公差,导致圆孔靠近光源侧的吸光效果不稳定,使得显示模组成品在圆孔处显示效果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解决了因扩散膜上丝印黑条与导光板安装时因存在公差导致的吸光效果不稳定进而影响显示模组成品显示效果的问题。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一感应功能区,所述背光模组上设有与所述感应功能区对应的第一通孔;
8.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9.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开口;
10.侧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
11.遮光部,设置于所述开口内且位于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侧光源一侧的内壁上。
12.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遮光部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有一位于所述开口内的第一透光孔,在垂直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透光子孔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投影重合。
13.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垂直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开口的正投影重合。
14.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由所述遮光部向所述侧光源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各处的厚度均相等。
15.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遮光部至少包括靠近所述侧光源的第一段和远离所述侧光源的第二段,在由所述遮光部向所述侧光源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厚度。
1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遮光部包括靠近所述侧光源的第一侧面和远离所述侧光源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到所述第一侧面任一位置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到所述第二侧面任一位置的距离均相等。
17.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遮光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侧光源一侧的内壁上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环绕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开口的孔径。
18.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遮光部与所述导光板一体成型。
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提供一显示面板;
21.提供一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一感应功能区,所述背光模组上形成有与所述感应功能区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背光模组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形成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导光板、形成于所述导光板一端的侧光源,所述导光板上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内形成有遮光部,所述遮光部形成于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侧光源一侧的内壁上。
22.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背光模组的所述导光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开口内壁上的所述遮光部一体成型制备。
23.本发明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4.本技术通过在导光板上设置遮光部,遮光部位于导光板开口内靠近所述侧光源的一侧,遮光部能够有效吸收背光模组上因金属层反光产生的亮线,且遮光部设置在开口内,相对比目前在扩散膜上丝印黑条的方式具有更好的吸光效果,避免了导光板与扩散膜因组装公差导致的无法完全遮光问题,提高了显示模组成品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第一通孔处光路反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导光板开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导光板开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遮光部厚度相等的导光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和遮光部成型流程图;
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用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作为标示使用,并没有强加数字要求或建立顺序。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型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型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硬性限制。
35.目前,在显示模组的生产中需要对显示模组进行挖孔操作,以在显示模组中镶嵌元器件例如摄像头、触控感应元件等,实现更高的占屏比,在生产过程中,当采用侧光源作为显示模组的光源时,由于导光板的折射作用以及框体的光反射作用,挖孔后导光板上对应的孔内靠近光源侧会出现亮线,影响屏幕显示效果。
36.目前,主要采用在扩散膜60靠近孔的近光侧丝印黑条进行吸光处理效果,但由于背光模组的组装和扩散膜60上的黑条丝印存在公差,导致黑条靠近光源侧的吸光效果不稳定,背光模组的成品在孔边缘处显示效果不均。
3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具体如图1~7所示。
38.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20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一侧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一感应功能区,所述背光模组上设有与所述感应功能区对应的第一通孔300;
39.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40.导光板10,所述导光板10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300对应的开口103;
41.侧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的一端;
42.遮光部101,设置于所述开口103内且位于所述开口103靠近所述侧光源一侧的内壁上。
43.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2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20,所述显示面板20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00的位置也可以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一通孔300内可设置相关不用于显示的元器件,例如摄像头或者具有触控感应功能的元件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需求进行设置,所述背光模组上的第一通孔300可以为圆孔也可以为椭圆孔或者方孔,其形状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工艺需求进行调整。
44.具体地,所述背光模组设置所述显示面板20的非显示侧,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框体4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20的一侧,围绕所述第一通孔300设置,所述框体40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300对应的第二透光孔403;所述框体40材质可以为金属框,例如铁框或者其它具有支撑功能的复合材料框体,其设置于导光板10远离显示面板20的一侧面,所述框体40和所述导光板10之间还可以通过胶框连接。
45.具体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和所述框体40之间的反射膜3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靠近所述显示面板20一侧的扩散膜60。
46.具体地,所述侧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10不与所述显示面板20平行的一侧面上,具体可以为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面;所述侧光源的个数可以为单个,具体使用环境为,因为光源为侧光源,导致所述导光板10的开口103处存在亮部和暗部,框体40和导光板10为叠设的
结构,在开口103内导光板10折射的光呈发散状发散至开口内,部分发散的光线又经过所述框体40的第二透光孔403边缘反射,重新汇聚至所述导光板10上,在所述开口103靠近侧光源的一侧即亮部形成亮线,进而导致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不均。
47.具体地,所述遮光部101的形状可以为长条形、楔形等,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所述遮光部101沿所述开口103的侧壁设置,所述遮光部101沿所述开口103的侧壁环绕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开口103的周长的一半,所述遮光部101的颜色可以为黑色、深棕色或者其它吸光效果好的颜色,所述遮光部101的材料可以为与导光板10相同的基底材料,在所述导光板10的基底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中的一种,所述遮光部101的材料可以为黑色吸光材料,具体可以为所述导光板10的基底材料添加黑色色粉混合得到,当遮光部101的材料和导光板10的基底材料相同颜色不同时,可以采用双色注塑成型工艺进行生产,制作流程更为精简,制程少,生产设备需求少,遮光效果好,有效降低了背光模组组装时产生的公差。
48.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导光板10的开口103侧壁设置遮光部101,所述遮光部101设置在开口103内靠近侧光源的一侧;侧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经导光板10折射至框体40,又被所述框体40反射于开口103内近光源处形成亮线;通过在开口103形成亮线的位置设置遮光部101,使得该亮线被遮光部101吸收,有效提升了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在导光板10上设置遮光部101相比较目前在扩散膜60上丝印黑条,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扩散膜60与导光板10安装时因存在公差导致黑条的吸光效果不稳定,影响显示模组成品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扩散膜60丝印的黑条在扩散膜60表面而导光板10的遮光部101设置在开口103的侧壁上,具有更好的吸光效果。
49.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3~5中,光线a为所述侧光源发射出的光线。
5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101与所述导光板10之间形成有一位于所述开口103内的第一透光孔;在垂直所述导光板1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透光孔103a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通孔300的正投影重合。
51.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示遮光部101可以理解为嵌设在所述导光板10上与所述导光板10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透光孔103a和所述第一通孔300在垂直所述导光板10的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
52.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300的内壁光滑,无明显的凸起结构,生产更为方便,第一通孔300可以一次成型,有效简化了生产步骤,而且不会对第一通孔300内的感应元件的进光或者触控感应产生不良影响。
53.在一实施例中,在垂直所述导光板10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101在所述导光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开口103的正投影重合。
5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透光孔103a的内壁上任意两位置距离所述第一通孔300的轴线500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所述第一透光孔103a的内壁可以为曲面,只要遮光部101能够起到遮光效果即可。
55.在一实施例中,在由所述遮光部101向所述侧光源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101各处的厚度x均相等。
56.需要说明的是,在由所述遮光部101向所述侧光源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101在垂直所述导光板10上的正投影中的任一段上至少包括一接近所述侧光源的第一侧边,和最远
离所述侧光源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为厚度x。
57.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遮光部101在由所述遮光部101向所述侧光源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101各处的厚度x均相等,使得所述遮光部101的形状更为均匀和对称,有效降低了遮光部101的制作难度,而且遮光部101在垂直所述导光板10方向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亮线在所述导光板10上垂直所述导光板10方向的面积,使得遮光部101具有一定的容错率,提高遮光效果。
5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101至少包括靠近所述侧光源的第一段和远离所述侧光源的第二段,在由所述遮光部101向所述侧光源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的厚度x1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厚度x2。
59.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导光板10的所述开口103侧壁上,距离所述侧光源的距离不同,产生的亮线的宽度也不同,在由所述遮光部101向所述侧光源的方向上,不同段的所述遮光部101的厚度x可以根据亮线亮度的大小进行设定,例如,远离所述侧光源的亮线亮度较远离所述侧光源的亮线亮度低,因此靠近所述侧光源的第一段的厚度x1相较远离所述侧光源第二段的厚度x2大。
60.可以理解的是,遮光部101不同段的厚度x根据对应位置产生的亮线的亮度进行调整,相对于直接设置相同的子遮光部101而言,对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调节更好,得到的产品显示亮度更均匀,尽可能的降低遮光部101吸光对其它正常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的影响。
6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101包括靠近所述侧光源的第一侧面101a和远离所述侧光源的第二侧面101b,所述第一通孔300的轴线500到所述第一侧面101a任一位置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第一通孔300的轴线500到所述第二侧面101b任一位置的距离均相等。
62.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遮光部101第一侧面101a任一位置距离所述第一通孔300的轴线500的距离相等,第二侧面101b任一位置距离所述第一通孔300的轴线500的距离相等;即,所述开口103为圆孔,且任意一段遮光部的第一侧面101a与第二侧面101b之间的相对距离均相等,该技术方案使得遮光部101的结构和形状更规整,其制备工艺更简单,在保证良好遮光效果的同时,降低制备难度,而且弧形结构相对于多边结构在生产上难度更低,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6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101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103靠近所述侧光源一侧的内壁上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环绕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开口103的口径。
64.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开口103的口径是指所述开口103上距离最远的两个置点之间的距离值,且两个位置点距离所述侧光源的距离相等。
65.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开口103的边缘产生亮线的亮度大小与所述开口103的侧壁距离侧光源的距离长短呈负相关,距离越近产生的亮线的亮度越大;在单一的单侧光源模式下,所述开口103形成亮线的范围在所述开口103靠近所述侧光源的一半侧面处,所述开口103远离所述侧光源的另一半侧面为暗面,当在暗面设置遮光部101会进一步降低暗面的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使得暗处更黑,影响显示效果;本技术方案将遮光部101设置在可能产生亮线的一侧面的最大范围内,遮光部101能够不影响开口103侧壁暗面的显示,使得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更均匀。
66.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67.s1、提供一显示面板20;
68.s2、在所述显示面板20的一侧形成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一感应功能区,所述背光模组上形成有与所述感应功能区对应的第一通孔300;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形成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导光板10、形成于所述导光板10一端的侧光源,所述导光板10上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300对应的开口103,所述开口103内形成有遮光部101,所述遮光部101形成于所述开口103靠近所述侧光源一侧的内壁上。
69.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2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20,背光模组具体可以包括依次设置的扩散膜60、导光板10、反射膜30、框体40以及用于封装扩散膜60、导光板10和反射膜30的胶框,导光板10的一端,具体为导光板10的入光面安装有侧光源,侧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组件。所述背光模组上打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300,遮光部101设置在导光板10上,具体为对应所述开口103靠近侧光源的侧壁上,相对比目前的在扩散膜60上丝印黑条,本技术方案具有更好的吸光效果,而且避免了导光板10与扩散膜60因组装公差导致的无法完全遮光问题,提高了显示模组成品的显示效果。
7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0和所述遮光部101均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形成。
71.具体地,如图6所示,用一个模具形成导光板10,形成所述开口103,遮光部101的部分空出,采用另一模具在导光板10上对应遮光部101的位置浇铸黑色的遮光部101,形成第一透光孔103a,浇铸黑色的遮光部101还可以采用黑色模具进行浇注;例如,当所述导光板的基底材料为pc时,所述遮光部的材料可以为pc混合黑色色粉。
72.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遮光部101的制备原料为所述导光板10制备原料添加黑色色粉时,可以采用双色注塑成型工艺进行生产,采用该方案使得制作流程更为精简,生产成本更低,遮光效果好,有效避免了目前扩散膜60丝印黑条进行遮光方案在背光模组组装时因组装公差产生的遮光效果不好的问题。
73.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74.综上所述,通过在导光板10上设置遮光部101,遮光部101位于导光板10开口103内壁上靠近所述侧光源的一侧,所述遮光部101能够有效吸收背光模组上因金属层反光产生的亮线,且遮光部101设置在所述开口103内,相对比目前在扩散膜60上丝印黑条的方式具有更好的吸光效果,避免了导光板10与扩散膜60因组装公差导致的无法完全遮光问题,提高了显示模组成品的显示效果。
75.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