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户外的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2438发布日期:2023-01-14 09:3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用于户外的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投影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户外投影装置。
2.

背景技术:

3.目前投影仪在户外使用时,防水和散热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投影仪的防水问题,一是投影机本身防水,二是将投影仪放置在防护箱内。防水投影机造价高、价格昂贵;将投影仪放置在防护箱的封闭空间内,其散热也是一大难题。现有的投影仪在相对的两侧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侧进风,一侧出风,进风和出风的风路平行设置,防护箱对应投影仪也设置平行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这样就能更利于投影仪进行散热。
4.然而,目前市场上有的投影仪,其不再是进风和出风的风路平行设置,具体地是,投影仪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进风口,投影仪的另外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出风口,投影仪的进风和出风的风路垂直设置。传统防护箱相对两侧平行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会和投影仪垂直设置的进风和出风的风路相冲突,防护箱的进风和投影仪的出风会撞在一起,使得投影仪出风口的出风会受到阻碍,影响投影仪的散热效果,使得投影仪散热不充分,散热不彻底。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充分、散热彻底的用于户外的投影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户外的投影装置,包括防护箱和设置于所述防护箱内的投影仪;所述投影仪包括底面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面边沿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均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均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防护箱于所述投影仪的所述底面下方设置有一风道腔,所述防护箱对应所述投影仪的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一散热器,所述防护箱在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出风口设有第一导风件,所述第一导风件闭设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风道腔连接,所述第一导风件将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出风口的风导入所述风道腔并借由所述散热器抽出;所述防护箱在所述第四侧面的所述出风口设有第二导风件,所述第二导风件卡设于所述投影仪的所述第四侧面并与所述风道腔连接,所述第二导风件将所述风道腔与所述散热器封闭连接,所述第四侧面的所述出风口的风通过所述散热器抽出。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件为矩形框架,其对应所述投影仪的所述第四侧面设有开口。
9.进一步地,所述风道腔为四面封闭、左右开口的腔体。
10.进一步地,所述风道腔对应所述第一导风件和所述第二导风件开设有通孔。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箱包括壳体、盖板以及外壳,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卡设于所述壳体两侧。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壳体两侧之间凹设形成环状开槽。
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设有通风口。
14.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呈栅状。
15.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投影仪的所述底面的安装板。
1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箱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进风口设有第三导风件,所述第三导风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发明中投影仪的进风和出风方向是垂直的,防护箱的出风和进风方向是同向的,但是通过第一导风件和风道腔的设计,使得防护箱的进风方向与投影仪的其中一个出风方向虽然相对但是却完全互不影响。2、通过防护箱的风道腔、第二导风件与投影仪的密封配合,使得投影仪的风路回路与防护箱的风路回路相对各自独立却共用通道,更有效地将投影仪运行时产生的热能导出,加速投影仪的散热,保证投影仪长时间的正常运行,避免因散热不好对投影仪造成损坏。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底面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风路回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防护箱-1;风道腔-11;通孔-111;散热器-12;第一导风件-13;第二导风件-14;开口-141;壳体-15;第四导风件-151;盖板-16;外壳-17;开槽-171;通风口-172;滤网-173;固定件-174;过滤棉-175;压板-176;第三导风件-18;安装板-19;投影仪-2;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2;第三侧面-23;第四侧面-24;进风口-25;出风口-26;顶面-27。
20.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用于户外的投影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22.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户外的投影装置,所述用于户外的投影装置包括防护箱1和设置于所述防护箱1内的投影仪2。所述投影仪2包括底面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面边沿的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2、第三侧面23、第四侧面24。所述投影仪2的所
述第一侧面21与所述第三侧面23相对设置,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二侧面22与所述第四侧面24相对设置。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一侧面21和所述第三侧面23均设置有进风口25,所述进风口25内设置有用于进风的装置,例如风扇、风机等,用于所述投影仪2运行时进行抽风散热。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二侧面22和所述第四侧面24均设置有出风口26,所述出风口26将所述投影仪2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散出,使得所述投影仪2运行时能处于合适的温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投影仪2的进风和出风方向是垂直的。
23.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防护箱1于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底面下方设置有一风道腔11,所述防护箱1对应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四侧面24设置有一散热器12。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2包括三个散热风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2也可为其他散热装置。所述防护箱1在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二侧面22的所述出风口26设有第一导风件13,所述第一导风件13闭设于所述第二侧面22的所述出风口26并与所述风道腔11连接,所述第一导风件13将所述第二侧面22的所述出风口26的风导入所述风道腔11并借由所述散热器12抽出。所述防护箱1在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四侧面24的所述出风口26设有第二导风件14,所述第二导风件14卡设于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四侧面24并与所述风道腔11连接,所述第二导风件14将所述风道腔11与所述散热器12封闭连接,所述第四侧面24的所述出风口26的风通过所述散热器12抽出。
24.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风道腔11为四面封闭、左右开口的腔体,所述风道腔11对应所述第一导风件13和所述第二导风件14开设有通孔111。所述第二导风件14为矩形框架,其对应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四侧面24设有开口141,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四侧面24显露于所述开口141内。所述第一导风件13闭设于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二侧面22的所述出风口26,且所述第一导风件13固定于所述风道腔11上。所述第一导风件13和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二侧面22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第二侧面22的所述出风口26出来的风,只能通过所述通孔111进入所述风道腔11。
25.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第二导风件14卡设于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四侧面24,所述第二导风件14将所述第四侧面24的所述出风口26与所述散热器12封闭连接。所述第二导风件14固定于所述风道腔11上,所述第二导风件14将所述风道腔11与所述散热器12封闭连接。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二侧面22的所述出风口26的风经过所述风道腔11,只能由所述风道腔11对应所述第二导风件14开设的所述通孔111出来,与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四侧面24的所述出风口26出来的风一起通过所述散热器12抽出。所述防护箱1通过所述第一导风件13、所述第二导风件14、所述风道腔11和所述散热器12的互相配合,进行所述投影仪2的加速散热,提高所述投影仪2的散热效率。
26.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防护箱1包括壳体15、盖板16以及外壳17,所述壳体15与所述盖板16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7卡设于所述壳体15两侧。所述投影仪2设置于所述防护箱1的所述壳体15内,所述盖板16覆设于所述投影仪2的顶面27并与所述壳体15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投影仪2位于所述壳体15和所述盖板16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能够防止蚊虫、灰尘、雨水进入所述投影仪2,避免对所述投影仪2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27.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外壳17与所述壳体15两侧之间分别凹设形成环状开槽171,所述开槽171在雨水天气时,使得掉落于所述防护箱1的雨水能够顺着所述开槽171流向所述壳体15底部进而掉落地面,保证所述防护箱1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所述外壳17底部还设
有通风口172,所述通风口172呈栅状。所述散热器12通过对应设置的所述通风口172散热,由于所述散热器12抽风散热形成的负压,所述防护箱1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导风件13下方的所述通风口172 进风进行所述防护箱1的循环散热。实际上,位于所述第一导风件13下方的所述通风口172相当于所述防护箱1的进风口,位于所述散热器12下方的所述通风口172相当于所述防护箱1的出风口,所述防护箱1的进风出风方向是同向的。
28.请参阅图2和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投影仪2的进风和出风方向是垂直的,所述防护箱1的出风和进风方向是同向的,通过所述第一导风件13和所述风道腔11的设计,使得所述防护箱1的进风方向(所述第一导风件13下方的所述通风口172用于进风)与所述投影仪2的其中一个出风方向(所述第二侧面22 的所述出风口26出风)虽然相对但是却完全互不影响。而且,通过所述防护箱1的所述风道腔11、所述第二导风件14与所述投影仪2的密封配合,使得所述投影仪2的风路回路与所述防护箱1的风路回路相对各自独立却共用通道(都通过所述散热器12和所述散热器12下方的所述通风口172散热),更有效地将所述投影仪2运行时产生的热能导出,加速所述投影仪2的散热,保证所述投影仪2长时间的正常运行,避免因散热不好对所述投影仪2造成损坏。
29.请参阅图3和图6,所述外壳17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器12前方的滤网173、固定件174和对应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二侧面22的所述壳体15的一侧前方设置的过滤棉175、压板176,以及分别卡设于所述壳体15两侧的框体177。所述固定件174将所述滤网173固设于所述散热器12前方,所述框体177与所述壳体15一侧卡接,并使得所述散热器12不显露于外,所述压板176分设于所述框体177与所述壳体15另一侧内,装有所述过滤棉175和所述压板176的所述框体177与所述壳体15另一侧卡接。
30.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防护箱1在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一侧面21的所述进风口25设有第三导风件18,所述防护箱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底面的安装板19,所述第三导风件18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19上。至此,所述风道腔11、所述第一导风件13、所述第二导风件14、所述第三导风件18、所述安装板19也位于所述壳体15和所述盖板16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31.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防护箱1的所述壳体15在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二侧面22还设有第四导风件151,所述第四导风件151将风导向所述投影仪2的所述第一侧面21和所述第三侧面23,便于所述第一侧面21和所述第三侧面23的所述进风口25更好地进风,加速所述投影仪2的进风散热,提高所述投影仪2的散热效率。
32.综上,1、本发明中所述投影仪2的进风和出风方向是垂直的,所述防护箱1的出风和进风方向是同向的,但是通过所述第一导风件13和所述风道腔11的设计,使得所述防护箱1的进风方向与所述投影仪2的其中一个出风方向虽然相对但是却完全互不影响。2、通过所述防护箱1的所述风道腔11、所述第二导风件14与所述投影仪2的密封配合,使得所述投影仪2的风路回路与所述防护箱1的风路回路相对各自独立却共用通道,更有效地将所述投影仪2运行时产生的热能导出,加速所述投影仪2的散热,保证所述投影仪2长时间的正常运行,避免因散热不好对所述投影仪2造成损坏。
33.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