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1522发布日期:2021-12-31 19:5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光学成像镜头
1.分案申请声明
2.本技术是2019年11月01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光学成像镜头”、申请号为201911061100.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3.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4.近年来随着手机拍摄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学成像镜头在手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各大终端厂商对镜头规格也逐渐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尤其是高端旗舰机型的主摄像头,其愈来愈呈现出大像面、大孔径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手机厚度减薄,市场要求手机内置的光学成像镜头不断小型化、轻薄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6.2mm;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ttl/imgh<1.25;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0.3<(r1+r2)/(r3+r4)<0.8。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2以及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2.4<(dt11+dt12)/imgh
×
5<2.7。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满足:n1+n2>3.3。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满足:78<v1+v2<88。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以及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满足:0.5<f/(f1+f6+f7)<1.0。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满足:0.2<f7/(r13

r14)<0.6。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82
°
<fov<88
°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以及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满足:0.8<(t45+t56+t67)/(ct5+ct6+ct7)<1.2。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中至少有一片透镜为玻璃透镜。
14.本技术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包括多片透镜,例如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通过合理设置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以及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的相互关系,并优化各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彼此合理搭配,以实现光学成像镜头小型化、轻薄化的同时,兼具大孔径、大成像面的特点。
附图说明
15.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18.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0.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2.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4.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6.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8.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0.图1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6a至图1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
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2.图1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8a至图1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4.图1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0a至图2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37.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38.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39.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40.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41.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43.以下对本技术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44.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七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这七片透镜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各相邻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
4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合理搭配光学系统中各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可有效平衡光学系统的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4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凹面。
4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
4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6.2mm。设置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满足上述条件,有利于实现镜头大像面大孔径的特性,使光学成像镜头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4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ttl/imgh<1.25。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的比例关系,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镜头的超薄特性和小型化。
5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以及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0.3<(r1+r2)/(r3+r4)<0.8。设置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之和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之和的比值在合理的数值范围内,有利于光学系统较好地实现光路偏折以及平衡光学系统产生的高级球差。
5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2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2.4<(dt11+dt12)/imgh
×
5<2.7。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和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大小以及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和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之和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的比例关系,既有利于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透镜形状过渡的均匀性和后续透镜成型装配的可靠性,又有利于合理限制光线的入射范围,使得光线在第一透镜的折射角不会太大,从而减小轴外像差、降低系统感度。
5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与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满足:n1+n2>3.3。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与第二透镜的折射率的取值,有利于提升光学系统性能。
5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1与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满足:78<v1+v2<88。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与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之和的取值范围,有利于合理控制光学系统的色散,提升光学系统矫正色差的能力,使得光学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效果。
5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以及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满足:0.5<f/(f1+f6+f7)<1.0。设置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和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的焦距之和的比值在合理的数值范围内,有利于控制上述透镜对整个光学系统像差的贡献量,有效平衡系统的轴外像差,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5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满足:0.2<f7/(r13

r14)<0.6,例如,0.3<f7/(r13

r14)<0.5。设置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之差的比值在合理的数值范围内,有利于合理控制光学系统边缘光线的偏转角,保证光学透镜具有良好的可加工特性以及降低系统感度。
5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82
°
<fov<88
°
。合理设置最大视场角的角度取值,有利于控制光学系统的成像范围。
5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以及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满足:0.8<(t45+t56+t67)/(ct5+ct6+ct7)<1.2。设置上述透镜间间隔距离与中心厚度的相互关系,使其满足上述关系条件,有利于控制光学系统中各视场的场曲贡献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平衡其它透镜的产生的场曲量,有效提升镜头解像力。
5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至少有一片透镜为玻璃透镜。光学成像镜头中采用玻璃透镜可具有以下好处中的至少一项:玻璃的折射率分布较宽、材料的选择来源更加广泛以及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低等。同时由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低,玻璃透镜应用于光学成像系统中可优化由于环境温度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光学系统的热稳定性。
5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光阑。光阑可根据需要设置在适当位置处。例如,光阑可设置在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可选地,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60.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的七片。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大孔径、大像面、高像素、轻便化等要求,采用玻璃透镜和塑胶透镜相结合的镜头结构,有效提高光学系统性能。
6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每片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6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63.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描述的成像装置。
64.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七片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七片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65.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66.实施例1
67.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68.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69.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70.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71][0072]
表1
[0073]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2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50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imgh=6.45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7.5
°

[0074]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0075][0076]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

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077][0078][0079]
表2
[0080]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081]
实施例2
[0082]
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83]
如图3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084]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
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085]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2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51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44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7.5
°

[0086]
表3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87][0088][0089]
表3
[0090]
在实施例2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4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091]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2.4100e

042.3820e

03

4.4000e

035.4390e

03

4.3800e

032.2660e

03

7.3000e

041.3300e

04

1.1000e

05s2

1.3380e

023.0660e

036.4130e

03

1.1790e

021.1449e

02

7.0100e

032.6050e

03

5.3000e

044.5200e

05s3

8.3100e

038.0320e

039.6410e

03

2.1070e

022.2327e

02

1.4530e

025.8130e

03

1.2900e

031.2200e

04s4

6.8000e

051.0638e

02

6.8400e

031.4601e

02

2.5750e

022.6445e

02

1.5500e

024.9010e

03

6.5000e

04s5

1.7720e

027.3840e

03

1.8340e

022.4254e

02

2.4060e

021.7357e

02

8.7700e

032.7860e

03

4.1000e

04s6

3.0660e

022.1357e

02

2.5630e

021.5738e

021.4410e

03

9.1700e

036.3910e

03

1.8900e

032.1000e

04s7

3.5360e

021.6769e

02

1.1660e

02

7.7700e

032.1449e

02

1.8380e

028.2240e

03

1.8700e

031.7000e

04s8

3.0280e

021.2834e

02

1.8070e

021.6735e

02

1.2090e

026.0470e

03

1.9100e

033.4300e

04

2.6000e

05s9

5.2180e

021.2559e

025.3700e

04

4.9300e

032.8940e

03

8.4000e

041.2400e

04

7.1000e

06

2.4000e

08s10

6.2290e

021.6347e

02

2.3800e

03

6.8000e

044.3700e

04

9.1000e

059.1500e

06

4.4000e

077.9200e

09s11

1.5930e

02

5.1600e

032.7780e

03

8.8000e

041.6200e

04

1.7000e

051.0300e

06

3.3000e

084.4700e

10s121.6241e

02

1.0900e

023.4000e

03

7.2000e

041.0200e

04

9.1000e

064.8700e

07

1.4000e

081.8300e

10s13

2.5010e

023.0710e

036.2100e

04

1.7000e

041.7000e

05

9.7000e

073.2200e

08

5.9000e

104.7000e

12s14

1.9450e

023.0200e

03

2.9000e

041.2500e

051.9300e

07

5.5000e

082.9900e

09

7.3000e

116.8100e

13
[0092]
表4
[0093]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094]
实施例3
[0095]
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96]
如图5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09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098]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2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52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42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7.2
°

[0099]
表5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00][0101]
表5
[0102]
在实施例3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6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103][0104][0105]
表6
[0106]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07]
实施例4
[0108]
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09]
如图7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10]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11]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2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53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41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7.1
°

[0112]
表7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13][0114][0115]
表7
[0116]
在实施例4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8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117]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s13.6600e

042.1440e

03

4.4500e

035.9360e

03

5.0752e

032.7330e

03

9.1000e

041.6700e

04

1.3000e

05s2

1.1480e

022.6370e

034.7790e

03

9.5900e

039.8036e

03

6.2200e

032.3640e

03

4.9000e

044.2100e

05s3

5.0300e

038.8680e

036.3240e

03

1.6830e

021.8842e

02

1.2620e

025.1380e

03

1.1500e

031.0900e

04s43.3100e

031.0397e

02

1.2800e

03

1.6100e

036.8646e

052.3040e

03

2.1600e

038.8100e

04

1.4000e

04s5

2.2480e

029.2870e

03

1.9220e

022.3989e

02

2.1648e

021.3561e

02

5.7500e

031.5740e

03

2.1000e

04s6

3.3000e

021.8499e

02

2.1690e

021.3852e

02

1.0741e

03

4.8100e

033.5390e

03

1.0000e

031.0100e

04s7

3.3980e

021.3357e

02

6.7600e

03

1.0930e

022.0938e

02

1.6260e

026.8240e

03

1.4700e

031.2700e

04s8

3.1520e

021.2056e

02

1.4200e

021.1278e

02

7.3559e

033.4130e

03

1.0100e

031.7100e

04

1.2000e

05s9

4.5510e

021.0397e

02

2.2200e

03

7.2000e

044.3403e

04

6.1000e

05

1.1000e

054.0900e

06

3.3000e

07s10

4.5290e

028.8000e

037.1100e

05

1.1100e

034.7165e

04

9.6000e

051.0700e

05

6.3000e

071.5400e

08s11

1.0830e

02

6.1700e

032.5250e

03

7.1000e

041.2621e

04

1.3000e

058.0300e

07

2.6000e

083.5900e

10s121.4286e

02

1.0340e

022.8540e

03

5.2000e

046.5758e

05

5.6000e

062.9200e

07

8.6000e

091.0900e

10s13

2.4820e

022.9630e

035.9900e

04

1.6000e

041.6155e

05

9.1000e

073.0500e

08

5.6000e

104.4900e

12s14

1.7390e

022.3600e

03

9.4000e

05

1.9000e

053.0836e

06

2.2000e

078.5200e

09

1.8000e

101.4800e

12
[0118]
表8
[0119]
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20]
实施例5
[0121]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22]
如图9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23]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24]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8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53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40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6.3
°

[0125]
表9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26][0127]
表9
[0128]
在实施例5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10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129][0130][0131]
表10
[0132]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33]
实施例6
[0134]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35]
如图1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36]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37]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2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70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35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6.9
°

[0138]
表11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39][0140][0141]
表11
[0142]
在实施例6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1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143]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1.1020e

03

4.8634e

044.4400e

041.1100e

04

4.4814e

042.4200e

04

4.0000e

05

7.7000e

062.0000e

06
s2

1.0590e

02

2.0924e

03

8.3000e

043.6390e

03

3.1921e

031.7530e

03

7.3000e

041.9000e

04

2.1000e

05s3

1.1970e

029.7352e

048.0600e

03

8.3200e

039.3162e

03

7.5100e

033.5160e

03

8.7000e

049.0700e

05s4

5.3500e

034.8497e

042.3270e

02

4.7440e

026.4198e

02

5.5280e

022.8488e

02

8.0400e

039.6300e

04s5

6.5700e

031.9418e

03

3.4300e

03

9.6300e

032.5530e

02

2.8400e

021.6526e

02

4.9800e

036.1600e

04s6

7.4880e

021.2848e

01

1.7661e

011.7761e

01

1.2371e

015.7925e

02

1.7440e

023.0800e

03

2.4000e

04s7

7.0990e

021.2139e

01

1.7108e

011.6923e

01

1.1500e

015.2448e

02

1.5380e

022.6210e

03

2.0000e

04s8

1.7670e

02

3.6020e

036.0500e

03

1.0290e

029.3465e

03

5.0600e

031.6280e

03

2.9000e

042.2700e

05s9

3.8180e

021.9919e

02

2.2600e

021.8231e

02

1.0905e

024.2770e

03

1.0100e

031.3100e

04

7.0000e

06s10

6.2450e

022.8931e

02

1.7430e

028.7550e

03

3.3659e

038.8800e

04

1.4000e

041.2200e

05

4.3000e

07s11

4.1500e

024.4006e

03

1.0400e

032.7300e

04

1.1312e

042.8900e

05

3.6000e

062.1300e

07

4.8000e

09s12

3.9000e

04

9.1335e

033.8820e

03

1.0500e

031.8456e

04

2.0000e

051.3100e

06

4.6000e

086.9200e

10s13

2.4630e

023.0311e

036.0700e

04

1.6000e

041.6339e

05

9.2000e

073.0200e

08

5.5000e

104.2500e

12s14

2.2370e

024.0955e

03

5.0000e

044.3300e

05

2.7653e

061.2400e

07

3.6000e

095.9300e

11

4.3000e

13
[0144]
表12
[0145]
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2d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2a至图12d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46]
实施例7
[0147]
以下参照图13至图14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48]
如图13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49]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50]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8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80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38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6.3
°

[0151]
表13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52][0153]
表13
[0154]
在实施例7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14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155][0156][0157]
表14
[0158]
图14a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4b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c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4d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4a至图14d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59]
实施例8
[0160]
以下参照图15至图16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61]
如图15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62]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63]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9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79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36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6.1
°

[0164]
表15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65][0166][0167]
表15
[0168]
在实施例8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16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169]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s1

2.3700e

052.2633e

03

4.6600e

035.5330e

03

4.3483e

032.1580e

03

6.7000e

041.1500e

04

8.5832e

06s2

6.4090e

03

1.0524e

062.6330e

03

4.9700e

034.8307e

03

2.8800e

031.0200e

03

1.9000e

041.5310e

05s3

1.5710e

036.5863e

035.7900e

04

4.2600e

035.2776e

03

3.5900e

031.4580e

03

3.2000e

042.7740e

05s44.0811e

035.2099e

037.6980e

03

1.8910e

022.4156e

02

1.8780e

028.9190e

03

2.3500e

032.6762e

04s5

1.2086e

02

2.5973e

026.6332e

02

1.1876e

011.3626e

01

1.0020e

014.5360e

02

1.1450e

021.2356e

03s6

7.1130e

03

3.6831e

027.0646e

02

9.7000e

028.8593e

02

5.2270e

021.9109e

02

3.8700e

033.2926e

04s7

9.5010e

03

2.3072e

023.5336e

02

4.4830e

023.8777e

02

2.1710e

027.5100e

03

1.4300e

031.1280e

04s8

2.8989e

021.0858e

02

1.3100e

029.8750e

03

5.9275e

032.5510e

03

7.2000e

041.1600e

04

7.9817e

06s9

5.5752e

021.9632e

02

9.7300e

033.3610e

03

1.2257e

034.3500e

04

1.2000e

041.8300e

05

1.1739e

06s10

5.2990e

021.5783e

02

4.3800e

038.1800e

04

9.3670e

051.1800e

05

1.9000e

061.7800e

07

6.3646e

09s11

1.2336e

02

1.1733e

036.3000e

04

1.9000e

043.0859e

05

2.7000e

061.3500e

07

3.5000e

093.7067e

11s121.3353e

02

5.7447e

031.4620e

03

2.6000e

043.1829e

05

2.4000e

061.1400e

07

2.9000e

093.2379e

11s13

2.0701e

022.1920e

033.8500e

04

9.2000e

058.3282e

06

4.2000e

071.2300e

08

2.0000e

101.3856e

12s14

1.4880e

021.9836e

03

1.7000e

047.9900e

06

1.1866e

07

8.1000e

095.2900e

10

1.2000e

111.0400e

13
[0170]
表16
[0171]
图16a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6b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6c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6d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6a至图16d可知,实施例8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72]
实施例9
[0173]
以下参照图17至图18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74]
如图17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7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76]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8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80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30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5.5
°

[0177]
表17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78][0179]
表17
[0180]
在实施例9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18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181][0182][0183]
表18
[0184]
图18a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b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8c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8d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8a至图18d可知,实施例9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85]
实施例10
[0186]
以下参照图19至图20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87]
如图19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018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89]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6.69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7.77mm,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6.43mm,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86.9
°

[0190]
表19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91][0192][0193]
表19
[0194]
在实施例10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下表20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0中各非球面镜面s1

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195]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5.3300e

052.2564e

03

4.8101e

036.1170e

03

4.9901e

032.5550e

03

8.1000e

041.4100e

04

1.0698e

05
s2

7.7940e

031.8252e

031.3282e

03

3.2800e

033.2682e

03

1.9900e

037.1100e

04

1.4000e

041.0438e

05s3

3.3600e

036.9794e

031.5171e

03

6.0300e

036.9237e

03

4.5600e

031.8020e

03

3.8000e

043.3552e

05s42.7654e

036.8010e

031.9664e

03

6.7400e

037.9786e

03

5.4400e

032.2580e

03

5.1000e

045.0150e

05s5

1.9251e

02

1.6863e

024.1352e

02

6.8110e

027.1806e

02

4.9030e

022.0810e

02

4.9400e

035.0321e

04s6

1.4851e

02

2.4931e

024.6760e

02

6.0780e

025.2702e

02

2.9660e

021.0419e

02

2.0300e

031.6601e

04s7

6.8220e

03

2.1603e

023.1014e

02

3.7090e

023.0130e

02

1.5900e

025.2050e

03

9.4000e

047.0549e

05s8

2.2637e

022.0979e

03

1.6868e

03

5.6000e

047.1495e

04

2.8000e

045.5300e

05

5.0000e

062.6583e

07s9

4.6893e

028.4680e

031.1470e

03

4.5800e

032.9334e

03

1.0400e

032.1800e

04

2.6000e

051.3333e

06s10

4.3970e

028.9001e

03

2.7902e

04

1.0200e

034.7013e

04

9.9000e

051.1400e

05

6.9000e

071.7620e

08s11

9.1970e

03

3.3033e

031.3496e

03

3.5000e

045.3618e

05

4.8000e

062.4200e

07

6.6000e

097.5349e

11s121.5960e

02

7.8715e

032.1478e

03

3.9000e

044.7784e

05

3.7000e

061.7600e

07

4.7000e

095.3272e

11s13

2.2003e

022.3989e

034.3235e

04

1.1000e

049.9402e

06

5.1000e

071.5600e

08

2.6000e

101.8682e

12s14

1.6612e

022.6149e

03

2.8589e

042.1600e

05

1.2163e

064.9800e

08

1.3000e

092.0700e

11

1.3995e

13
[0196]
表20
[0197]
图20a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0b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0c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0d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0a至图20d可知,实施例10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98]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10分别满足表21中所示的关系。
[0199]
条件式/实施例12345678910imgh(mm)6.456.446.426.416.406.356.386.366.306.43n1+n23.523.523.523.523.473.513.423.503.383.50ttl/imgh1.161.171.171.171.181.211.221.221.241.21v1+v282.0482.0482.0482.0478.4080.0686.7581.8685.6581.86f/(f1+f6+f7)0.790.790.800.690.750.520.910.840.850.75(r1+r2)/(r3+r4)0.690.650.520.560.760.390.500.560.500.65f7/(r13

r14)0.420.430.440.440.460.330.460.450.450.45fov(
°
)87.587.587.287.186.386.986.386.185.586.9(t45+t56+t67)/(ct5+ct6+ct7)1.000.990.971.011.041.130.920.840.930.90(dt11+dt12)/imgh
×
52.512.592.532.532.552.532.612.612.642.58
[0200]
表21
[0201]
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