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用插框。
背景技术:2.在通信设备中,线缆放置在插框内,插框以抽拉方式滑动进出机柜。线缆包括主光缆和配线光缆,主光缆在机柜内分出配线光缆,配线光缆之后牵往千家万户。
3.而线缆存在功耗,容易发热,故机柜内一般会配设风扇。风扇通过加强空气对流实现冷却降温的。风扇输出的冷却风,因插框的阻挡进而难以均匀作用在线缆表面,导致线缆降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改善线缆降温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用插框。
5.一种通信设备用插框,其包括插框组件和降温组件,所述插框组件包括框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滑动进出框体,所述安装板内部形成有热交换腔;所述降温组件包括两根用于输送风的金属软管,两根所述金属软管分别与热交换腔相通,其一所述金属软管设有控制阀,另一所述金属软管设有风机,所述金属软管的伸缩方向与安装板的滑动方向一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缆放置在安装板上,当安装板抽离或推入框体时,金属软管可以位移补偿,且利用金属软管可以向热交换腔内输送冷却风,冷却风在在交换腔内吸收安装板的热量,之后风机将获得热量的冷却风排出热交换腔,进而使得本方案具有改善线缆降温的效果。
7.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一端连通于热交换腔,所述气管另一端套设有封闭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板抽出框体时,利用封闭件可以开启气管,气管可以将热交换腔内的冷却风引导至框体处,因框体是放置在机柜内的,故冷却风阻止机柜内灰尘靠近安装板以及放置在安装板上的线缆,进而保护线缆。
9.可选的,所述气管开设有气孔一,所述封闭件为封闭筒,所述封闭筒开设有气孔二,所述气孔一与气孔二转动相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位于框体内时,气孔一不与气孔二相通,当安装板抽出框体时,转动封闭筒使得气孔一与气孔二相通,进而方便气管内的冷却风向外输出。
11.可选的,所述封闭筒同轴设有齿轮,所述框体内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板抽出框体时,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封闭筒沿气管的轴向方向转动,进而方便气孔一与气孔二转动相通,减少人工操作。
13.可选的,所述封闭筒设有推力轴承,所述封闭筒通过推力轴承与气管转动相连。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力轴承可以传递轴向力,进而使得封闭筒所受荷载可
以通过推力轴承传递给气管,气管进而将荷载传递给安装板,使得齿条、齿轮以及封闭筒结构体系稳定。
15.可选的,所述封闭筒内顶壁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封闭筒的一端设有封堵件,所述热交换腔开设有下出气口,所述封堵件偏心转动封堵下出气口。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板抽出框体时,转动杆随着封闭筒转动,封堵件随着转动杆转动而做偏心运动,使得下出气口被开启,热交换腔内的冷却风可以通过下出气口引导至框体内,进一步阻止机柜内灰尘靠近安装板以及放置在安装板上的线缆。
17.可选的,所述封堵件包括偏心盘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于偏心盘周壁,所述偏心盘顶部固定连接于转动杆,所述偏心盘和密封环底部均与热交换腔内底壁相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板位于框体内时,偏心盘可以封堵下出气口,而密封环可以加强偏心盘封堵下出气口的密封性,进而改善热交换腔内气压稳定性,最终改善控制阀和风机功率稳定。
19.可选的,所述热交换腔内设有若干挡风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控制阀后开启风机,冷却风从其一金属软管进入热交换腔,挡风块可以延缓冷却风被风机排走,进而提高风冷效果。
21.可选的,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框体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控制阀电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框体内温度达到合适值时,温度传感器接收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进而控制电磁阀开启,电磁阀开启进而方便冷却风引入热交换腔。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安装板抽离或推入框体时,金属软管可以位移补偿,且利用金属软管可以向热交换腔内输送冷却风,冷却风在在交换腔内吸收安装板的热量,之后风机将获得热量的冷却风排出热交换腔;2.将安装板抽出框体时,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封闭筒沿气管的轴向方向转动,进而方便气孔一与气孔二转动相通;3.当安装板位于框体内时,偏心盘可以封堵下出气口,而密封环可以加强偏心盘封堵下出气口的密封性,进而改善热交换腔内气压稳定。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其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
‑
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框体;11、滑槽;2、安装板;21、把手;22、热交换腔;221、下出气口;222、上出气口;223、挡风块;23、气管;231、气孔一;232、环槽;24、封闭筒;241、气孔二;
242、推力轴承;25、转动杆;3、金属软管;31、控制阀;32、风机;33、法兰盘;34、连通管;35、螺栓件;4、齿轮;5、齿条;6、密封件;61、偏心盘;62、密封环;7、控制件;71、温度传感器;7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
‑
7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通信设备用插框,参照图1、图2,其包括插框组件和降温组件,插框组件用于安装在机柜内,降温组件安装在插框组件上,线缆放置在插框组件内,降温组件可以改善线缆发热的情况。
28.插框组件包括框体1和安装板2,安装板2至少有两块,两块安装板2上下间隔设置,降温组件对应每一安装板2配设。框体1呈矩形方管状,框体1的两端口水平放置,框体1相对的两内侧壁分别开设有滑槽11,每一滑槽11均自框体1的一端向另一端非贯穿开设。每一安装板2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1,每一安装板2均通过把手21滑动嵌设入相对的两个滑槽11内。
29.参照图2、图3,降温组件包括两根金属软管3,金属软管3具有位移补偿能力、合理的挠性、耐高温、耐低温、耐老化以及耐腐蚀性能。安装板2内部形成有热交换腔22,两根金属软管3均与热交换腔22连通,两根金属软管3间隔布置。金属软管3与安装在安装板2上的把手21相对设置,其一金属软管3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阀31,另一金属软管3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安装有风机32,风机32和控制阀31均位于机柜外部,以实现方便将机柜内部的热量排放至机柜外部。
30.热交换腔22外壁对应每一金属软管3分别连通有连通管34,连通管34与安装板2一体化设置。连通管34相对金属软管3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法兰盘33,金属软管3相对连通管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33,两个法兰盘33同时穿设有螺栓件35。螺栓件35有四枚,螺栓件35为紧固螺栓和螺母,两个法兰盘33通过四枚螺栓件35固定连接,两个法兰盘33挤压密封,进而使得金属软管3、连通管34以及热交换腔22依次相通。
31.参照图2、图4,安装板2是由两个矩形槽体上下相背拼接,进而沿着拼缝周向焊接而成的板状物,其中位于较低位置的矩形槽内底壁沿着安装板2的滑动方向固定连接有挡风块223,挡风块223可以延缓热交换腔22内冷却风的运行时间。挡风块223与位于较高位置的内顶壁之间存在间隙,挡风块223有若干且间隔布置,若干挡风块223间隔布置的方向与安装板2滑动的方向相互垂直。
32.控制阀31为电磁阀,为了控制控制阀31通断设有控制件7。控制件7包括温度传感器71和控制器72,温度传感器71和控制器72均固定安装在框体1内壁,且温度传感器71位于安装板2的上方。温度传感器71电连接于控制器72,控制器72电连接于控制阀31,当线缆功耗发热导致安装板2上方的环境温度上升至合适温度时,温度传感器71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2,控制器72进而控制控制阀31开启金属软管3,冷却风便自金属软管3进入热交换腔22,之后开启风机32,冷却风在热交换腔22吸收安装板2的热量后被风机32排出框体1,以实现改善线缆降温效果,之后控制器72通过温度传感器71输入的信号控制控制阀31关闭金属软管3。
33.参照图4、图5,框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5,齿条5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一致,两根齿条5位于同一高度,每一齿条5均啮合有齿轮4。安装板2对应
每一齿轮4开设有上出气口222,上出气口222自上而下贯穿热交换腔22顶壁,进而上出气口222与热交换腔22连通;安装板2顶部对应每一齿轮4固定连接有气管23,每一气管23与相应的上出气口222同轴设置,每一气管23外周壁转动设有封闭筒24,齿轮4同轴固定套设于相应的封闭筒24外壁。抽出或推送安装板2过程中,在齿条5作用下齿轮4开设转动,转动着的齿轮4带动封闭筒24转动。
34.封闭筒24内顶壁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5,转动杆25竖直布置,转动杆25的直径小于上出气口222的内径,转动杆25远离封闭筒24的一端依次穿过上出气口222、进入热交换腔22以及固定设有密封件6。热交换腔22内底壁对应密封件6开设有下出气口221,密封件6偏心封堵下出气口221。
35.参照图5、图6,封闭筒24顶端为封闭端,封闭筒24底端为开口端,封闭筒24底端高于安装板2的上方。封闭筒24底端内壁开设有环槽232,环槽232内设有推力轴承242,封闭筒24通过推力轴承242转动连接于气管23。推力轴承242的上圈外壁与环槽232内壁固定,且推力轴承242的上圈内壁与气管23间隙配合,推力轴承242的下圈与气管23外壁固定,且推力轴承242的下圈与环槽232内壁间隙配合。气管23与安装板2一体设置,先将推力轴承242套设在气管23外壁,并将推力轴承242的下圈内壁与气管23外壁焊接固定,后将封闭筒24底端插设在气管23外壁,使得环槽232内壁与推力轴承242的上圈相抵,并将推力轴承242的上圈内壁与环槽232内壁焊接固定。
36.推力轴承242为密封轴承,可以减少冷却风外泄,同时推力轴承242可以将封闭筒24的荷载传递给气管23,气管23进而将荷载传递给安装板2,并最终改善齿条5、齿轮4、封闭筒24、气管23以及安装板2形成的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37.同时,封闭筒24的内壁与气管23的外壁间隙配合,气管23位于封闭筒24内的周壁依次开设有四个气孔一231,四个气孔一231中心对称。封闭筒24周壁开设有气孔二241(图中未示出),安装板2完全进入框体1后,气孔二241与气孔一231交错不相通,当封闭筒24转动时,气孔一231依次与四个气孔二241间歇连通,进而使得气管23内的冷却风依次通过气孔一231和气孔二241进入框体1内,并阻挡环境中的灰尘聚集在安装板2和放置在安装板2上的线缆上,以实现保护线缆。
38.参照图5、图7,密封件6包括偏心盘61和密封环62,偏心盘61顶部偏心固定连接于转动杆25底端,偏心盘61底部与热交换腔22内底壁相抵,密封环62内壁套设于偏心盘61周壁,且密封环62底部与热交换腔22内底壁相抵,下出气口221的轴线与偏心盘61的轴线不共线,且偏心盘61封堵下出气口221。当抽出或推入安装板2时,齿条5带动齿轮4转动,转动的齿轮4带动转动杆25转动,转动杆25转动进而带动偏心盘61偏心转动,偏心转动的偏心盘61间歇开启下出气口221,进而使得热交换腔22内的冷却风逃逸至框体1内,并进一步阻挡环境中的灰尘聚集在安装板2和放置在安装板2上的线缆上,以实现保护线缆。
39.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如下:当温度传感器71接收的温度信号达到合适值时,温度传感器71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2,控制器72进而控制控制阀31开启金属软管3。
40.冷却风自金属软管3内向热交换腔22内输送,当冷却风吸收安装板2的热量后,启动风机32,风机32将吸收热量的冷却风排放离开框体1,最终改善线缆的冷却效果。
41.因金属软管3具有位移补偿能力,进而可以适应安装板2抽出框体1或推入框体1。
在安装板2抽出框体1或推入框体1时,齿条5带动齿轮4转动,齿轮4带动封闭筒24转动,气孔一231与气孔二241间歇连通,冷却风自气管23通过气孔一231和气孔二241进入框体1,进而阻挡环境中的灰尘聚集在线缆上。在安装板2抽出框体1或推入框体1的过程中,偏心盘61间歇开启下出气口221,进而使得热交换腔22内的冷却风自下出气口221进入框体1,进一步阻挡环境中的灰尘聚集在线缆上,并最终实现保护线缆的效果。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