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芯并排紧套纤及生产模具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24725发布日期:2022-03-26 14:5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芯并排紧套纤及生产模具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芯并排紧套纤及生产模具和方法。


背景技术:

2.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随着光纤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人们对信息获取的能力要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光接入技术来实现接入网的高速化、宽带化和智能化,目前所生产的紧套纤抗拉、抗压等强度不高,且市场上紧套纤多为单根排列,装入终端盒内时排线需盘圈,强度低、影响施工效率,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芯并排紧套纤及生产模具和使用方法,具备了采用透明hytrel外护料将多根着色光纤一次成型结合在一起,可独立分开使用,既增加施工时的便利性同时布线比较美观,体积小、重量轻、芯数多、结构紧凑、机械性能强度高、柔韧性好,有非常好的抗拉、抗侧压及抗高温回缩性能的效果,解决了目前所生产的紧套纤抗拉、抗压等强度不高,且市场上紧套纤多为单根排列,装入终端盒内时排线需盘圈,强度低、影响施工效率,不够美观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芯并排紧套纤,包括光纤阵列组件一、光纤阵列组件二和并排紧套纤,所述并排紧套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纤阵列组件一和所述光纤阵列组件二耦合连接,所述并排紧套纤的中部套设有防护套,所述并排紧套纤包括若干着色光纤,并且每根所述着色光纤的表面均设置有透明外护,每两个所述透明外护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5.可选的,所述防护套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阻燃层、防水层、加强层和外防护层。
6.可选的,所述防水层为阻水带,阻水带内设有撕裂绳,所述撕裂绳为两股1100d芳纶绞合。
7.可选的,所述阻燃层陶瓷硫化硅橡胶复合带缠绕包覆而成。
8.可选的,所述外防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
9.可选的,所述防护套的棱边为弧形棱边,在安装敷设时,其弧形的棱边不会对周围物品或施工人员造成划伤。
10.本发明还提供如下一种多芯并排紧套纤及生产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设计紧套生产线挤塑机模具模芯和模套;
12.步骤二:光纤通过专用分线板走线进入内模;
13.步骤三:选用光纤单元,使用hytrel材料作为被覆单元通过紧套纤生产线和模套与模芯的间隙机制完成并排紧套纤的生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一、本发明本结构采用透明hytrel外护料将多根着色光纤一次成型结合在一起,可独立分开使用,既增加施工时的便利性同时布线比较美观,体积小、重量轻、芯数多、结构紧凑、机械性能强度高、柔韧性好,可分别作为跳线使用,并且并排光缆施工后排线较为美观,会有非常好的抗拉、抗侧压及抗高温回缩性能。
16.二、本发明hytrel护套料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抗高温性能,透明料可直接看到光纤状态,解决单线损坏后故障排查难等问题,红光笔排查故障点时可以快速定位,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大大降低施工与后期维护的成本。
17.三、本发明提供一种轻型的、高抗拉性能、抗扭转性能、弯曲半径更小的多芯数并排紧套纤,能够适用于更小尺寸的终端盒,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发明防护套结构的剖视图;
20.图3为本发明并排紧套纤结构的正视图;
21.图4为本发明结构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22.图5为本发明模套结构的轴测图;
23.图6为本发明模芯结构的轴测图;
24.图7为本发明模套模芯装配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紧套纤生产线流程图。
26.图中:1、并排紧套纤;11、着色光纤;12、hytrel透明外护;13、连接件;2、防护套;21、阻燃层;22、防水层;23、加强层;24、外防护层;3、光纤阵列组件一;4、光纤阵列组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一
29.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芯并排紧套纤及生产模具,包括光纤阵列组件一3、光纤阵列组件二4和并排紧套纤1,并排紧套纤1的两端分别与光纤阵列组件一3和光纤阵列组件二4耦合连接,并排紧套纤1的中部套设有防护套2,并排紧套纤1包括若干根着色光纤11,并且每根着色光纤11的表面均设置有透明外护12,每两个透明外护12之间通过连接件13连接,在使用时,通过采用透明hytrel外护料将多根着色光纤一次成型结合在一起,可独立分开使用,且分离后分别加上fc、sc等插件使用,本产品各方面性能都优于单根紧套纤,且后期衍生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仪器、通信互联设备;通信终端盒设备尾缆及活动连接线、跳线;还可作为束状缆等光缆的缆芯使用,大大降低缆芯与护套粘连概率等,提高了本产品的实用性,既增加施工时的便利性同时布线比较美观,体积小、重量轻、芯数多、结构紧凑、机械性能强度高、柔韧性好,可分别作为跳线使用,并且并排光缆施工后排线较为美观,会有非常好的抗拉、抗侧压及抗高温回缩性能,通过采用hytrel透明外
护12可直接看到光纤状态,解决单线损坏后故障排查难等问题,红光笔排查故障点时可以快速定位,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大大降低施工与后期维护的成本。
30.为了提高并排紧套纤1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防护套2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阻燃层21、防水层22、加强层23和外防护层24。
31.进一步的,防水层22为阻水带,阻水带内设有撕裂绳,撕裂绳为两股1100d芳纶绞合,通过设置防水层22位阻水带,当防护套2破损时,阻水材料吸收水分膨胀,从而阻断水流入光缆的通道,使水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防止光纤受损。
32.进一步的,阻燃层21陶瓷硫化硅橡胶复合带缠绕包覆而成,在使用时通过设置阻燃层21为陶瓷硫化硅橡胶复合带,陶瓷硫化硅橡胶复合带耐火等级高,可达a级,能够保障在火灾情况下线路的畅通,强度高、柔软有弹性、有自粘性、密封性很好,机械性能优良、电绝缘性能优异,烧后的烟气对人体无害,低烟、无卤、无磷氮,无重金属、无毒,烟气毒性安全级别达高分子材料的安全级别za1级,提高光纤使用时的安全性。
33.进一步的,加强层23为芳纶纱,外防护层24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加强层23为芳纶纱,芳纶纱具有密度小,拉伸模量非常高,断裂强度较高和断裂延伸率较低等特殊的性能;在较高的温度下,能保持固有的稳定性,另外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能,不导电,是优越的光缆加强单元材料,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提高了光纤使用时的稳定性。
3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
35.进一步的,防护套2与并排紧套纤1之间填充有密封胶,防止外部水体通过缝隙渗入光纤内部,提高防水性能。
36.请参阅图1至图8,一种多芯并排紧套纤及生产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步骤s1:设计紧套生产线挤塑机模具模芯6和模套7;
38.步骤s2:光纤通过专用分线板走线进入内模;
39.步骤s3:选用光纤单元,使用hytrel材料作为被覆单元通过紧套纤生产线和模套7与模芯6的间隙机制完成并排紧套纤1的生产。
40.工作原理:该多芯并排紧套纤及生产模具,在生产时,为应对终端盒内布线数量增多,布线更加密集,布线施工成本高,本产品通过多根着色纤通过hytrel外护料一次成型,降低生产及施工成本,并通过采用透明hytrel外护料,后期排查故障点时可以快速定位,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大大降低施工与后期维护的成本,着色光纤11通信单元排列好通过hytrel料包裹一次成型,做成并排紧套纤,可进行一次热剥离,避免重复剥离,提高工作效率,光缆可以更简便,排线更加美观的进行使用,可适应更小的终端盒,节省安装空间,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线缆通信后期的维护成本;
41.通过采用hytrel透明外护12可直接看到光纤状态,解决单线损坏后故障排查难等问题,红光笔排查故障点时可以快速定位,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大大降低施工与后期维护的成本;
42.通信光缆的抗拉、抗压、抗扭转性能是光缆的重要性能指标,此种设计的紧套纤可以将多紧套纤排列在一起,且分离后分别加上fc、sc等插件使用,本产品各方面性能都优于单根紧套纤,且后期衍生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仪器、通信互联设备;通信终端盒设备尾缆及活动连接线、跳线;还可作为束状缆等光缆的缆芯使用,大大降低缆芯与护套粘连概率等,
提高了本产品的实用性;
43.通过在并排紧套纤1表面设置防护套2,并设置防护套2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阻燃层21、防水层22、加强层23和外防护层24,通过设置阻燃层21为陶瓷硫化硅橡胶复合带,陶瓷硫化硅橡胶复合带耐火等级高,可达a级,能够保障在火灾情况下线路的畅通,强度高、柔软有弹性、有自粘性、密封性很好,机械性能优良、电绝缘性能优异,烧后的烟气对人体无害,低烟、无卤、无磷氮,无重金属、无毒,烟气毒性安全级别达高分子材料的安全级别za1级,提高光纤使用时的安全性;
44.通过设置防水层22位阻水带,当防护套2破损时,阻水材料吸收水分膨胀,从而阻断水流入光缆的通道,使水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通过设置加强层23为芳纶纱,芳纶纱具有密度小,拉伸模量非常高,断裂强度较高和断裂延伸率较低等特殊的性能;在较高的温度下,能保持固有的稳定性,另外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能,不导电,是优越的光缆加强单元材料,提高了光纤使用时的稳定性。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