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3597发布日期:2022-03-22 23:0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源、多个像素电极、多个液晶单元和公共电极。多个液晶单元一一位于多个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背光源位于多个像素电极远离多个液晶单元的一侧,并向多个像素电极所在的位置发出光线。显示面板工作时,多个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均被输入电压,被输入电压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会形成电场,该电场可以使位于电场内的液晶单元偏转。液晶单元发生偏转后,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才可以透过液晶单元。
3.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工作时,理想情况是公共电极的电压保持不变,仅通过改变每个像素电极的电压来改变每个液晶单元的偏转角度,从而改变每个液晶单元的透光率。
4.然而,显示面板工作时,由于像素电极的电压会不断发生变化,且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会耦合至公共电极,这会导致公共电极的电压发生变化,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会耦合至公共电极而导致公共电极的电压发生变化的问题,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液晶层和第二电极;
7.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呈阵列排列;
8.所述液晶层包括多个液晶单元,所述多个液晶单元一一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当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一个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时,位于所述一个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单元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偏转;
9.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电极;
10.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三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公共电压驱动器连接,以输入公共电压,所述第三电极用于与预设电压端连接,以输入预设电压,所述预设电压不等于所述公共电压。
11.在本技术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液晶层、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多个第一电极呈阵列排列,液晶层包括多个液晶单元,多个液晶单元一一位于多个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第二电极位于液晶层与第三电极之间,且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形成电容。该显示面板工作时,多个第一电极作为像素电极,第二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于输入公共电压,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可以形成电场并驱动液晶单元偏转。同时,在第三电极输入预设电压的情况下,第二电极上的电压可以在由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形成的电容的作用下保持稳定,从而使第二电极的电压不会随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12.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介质层;
13.所述电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之间。
14.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玻璃基板和多个色阻;
15.所述多个色阻位于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第三电极之间,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多个色阻与所述电介质层之间。
16.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玻璃基板和多个色阻;
17.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多个色阻之间,且所述多个色阻位于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18.可选地,所述第三电极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所在的平面;
19.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三电极所在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三电极的覆盖范围内。
2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公共电压驱动器和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21.所述公共电压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以向所述第二电极输出公共电压。
22.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容;
23.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预设电压端连接,以输入所述预设电压。
24.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和与所述显示区域邻接的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二电极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域,所述公共电压驱动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
25.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第二电容,所述多个第二电容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多个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均与所述预设电压端连接;
26.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连接线;所述多个连接线的第一端一一与所述多个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多个连接线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且所述多个连接线中不同连接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的不同位置。
27.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电极所在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多个连接线位于所述间隔内。
28.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运算放大器和推挽电路;
29.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公共电压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30.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3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三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1.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42.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种连接线与第二电极的连接结构图;
44.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二种连接线与第二电极的连接结构图;
45.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内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46.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内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47.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48.10、显示面板;
49.110、阵列基板;
50.112、第一电极;
51.1122、第一投影;
52.114、驱动晶体管;
53.120、液晶层;
54.122、液晶单元;
55.130、第二电极;
56.140、第三电极;
57.150、电介质层;
58.160、玻璃基板;
59.172、色阻;
60.174、黑矩阵;
61.180、平坦层;
62.20、显示装置;
63.22、显示区域;
64.24、非显示区域;
65.210、公共电压驱动器;
66.212、连接线;
67.214、绝缘体;
68.220、时序控制器;
69.230、栅极驱动器;
70.240、源极驱动器;
71.250、推挽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7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7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74.下面从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三,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不同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描述。
75.实施例一:
7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2、液晶层120、第二电极130和第三电极140。
77.多个第一电极112即为显示面板10中的多个像素电极。具体来说,显示面板10一般可以包括阵列基板1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阵列基板1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阵列基板110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源极线、多个驱动晶体管114和多个第一电极112。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多条栅极线包括g1、g2和g3,多条源极线包括s1、s2和s3。每个驱动晶体管114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图中未示出)。每个驱动晶体管114的控制极均与一条栅极线连接,以当栅极线输出高电平信号时,与该栅极线连接的驱动晶体管114导通。每个驱动晶体管114的第一极均与一条源极线连接,以当驱动晶体管114导通,且与该驱动晶体管114连接的源极线输出数据电压时,数据电压可以通过该驱动晶体管114输入至第一电极112。其中,驱动晶体管114可以是p型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晶体管114的控制极是p型mos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驱动晶体管114的第一极是p型mos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驱动晶体管114的第二极是p型mos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一般地,如图2所示,连接至同一条栅极线的多个驱动晶体管114所连接的源极线不同。阵列基板110工作时,多条栅极线逐条输出高电平信号,从而使多个驱动晶体管114逐行导通。每条栅极线输出高电平信号时,即每行驱动晶体管114导通时,多条源极线均输出数据电压,从而向位于同一行的不同驱动晶体管114输出数据电压。如此,即可使所有的第一电极112均输入数据电压,且每一第一电极112所输入的数据电压都可以单独调控。多个第一电极112可以呈阵列排列,即多个第一电极112呈多行多列排列。
78.第二电极130即为显示面板10中的公共电极。第二电极130用于与公共电压驱动器210连接,从而输入公共电压vcom。一般地,公共电压驱动器210所输出的公共电压vcom是恒定电压的直流电,例如,公共电压vcom可以是恒为1v(伏特)的直流电。如此,当任意一个第一电极112输入数据电压后,输入数据电压的第一电极112与输入公共电压vcom的第二电极130之间会形成电场。
79.液晶层120包括多个液晶单元122。多个液晶单元122一一位于多个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如此,当输入数据电压的第一电极112与输入公共电压vcom的第二电极
130之间形成电场时,处于该电场内的液晶单元122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换句话说,当任意一个第一电极112输入数据电压后,位于该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的液晶单元122会在该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所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通过控制第一电极112输入的数据电压的大小,即可控制液晶的偏转角度。
80.第三电极140的位置满足使第二电极130位于液晶层120与第三电极140之间。换句话说,第三电极140位于第二电极130远离液晶层120的一侧。第三电极140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绝缘,以使第三电极140可以与第二电极130耦合形成电容。为便于描述,将第三电极140与第二电极130耦合形成的电容称为第一电容。第三电极140用于与预设电压端v0连接,以当显示面板10工作时,第三电极140输入预设电压。预设电压不等于公共电压vcom。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预设电压可以是0v,此时预设电压端v0即为显示面板10的地线gnd。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2、第二电极130和第三电极140均可以是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材料形成。
8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0和第三电极140耦合形成第一电容。显示面板10工作时,多个第一电极112作为像素电极,输入公共电压vcom的第二电极130作为公共电极,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可以形成用于驱动液晶单元122偏转的电场。同时,显示面板10工作时,第三电极140输入预设电压,第二电极130上的电压可以在第一电容的作用下保持稳定,从而使第二电极130的电压不会随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8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电极140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电极130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电极130在第三电极14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三电极140的覆盖范围内。也就是说,从垂直于第二电极130所在平面的方向来看,第二电极130的覆盖范围在第三电极140的覆盖范围内。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第二电极130和第三电极140耦合形成的第一电容的有效面积最大。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第一电容的电容值最大,从而使第二电极130的电压不会随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这里的其他条件包括第一电极112和第二电极130的间距、第一电极112和第二电极130之间的电介质的材料等。
83.实施例二:
8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中还可以包括电介质层150。
85.电介质层150为绝缘层。电介质层150可以位于第二电极130与第三电极140之间。第二电极130、电介质层150和第三电极140叠层设置,从而使第二电极130和第三电极140在电介质层150的作用下保持绝缘。一般地,电介质层150的电介质为固体。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0和第三电极140之间具有电介质层150,可以增大第二电极130和第三电极140耦合形成的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从而增加第二电极130的电压稳定性,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86.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玻璃基板160和多个色阻172。
87.具体来说,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基板110、液晶层120和彩膜基板(包括玻璃基板160、多个色阻172和第二电极130)。阵列基板110的结构可以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不再赘述。彩膜基板一般可以包括玻璃基板160、多个色阻172和第二电极130。多个色阻172包括数
量相等的红色色阻、蓝色色阻和绿色色阻。多个色阻172可以位于玻璃基板160的同一表面。第二电极130的位置满足使多个色阻172位于玻璃基板160和第二电极130之间。换句话说,第二电极130位于色阻172远离玻璃基板160的一侧。在构成显示面板10时,彩膜基板可以与阵列基板110对位成盒。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对位成盒后,多个色阻172和第二电极130位于玻璃基板160靠近阵列基板110的一侧,液晶层120位于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之间,且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之间还可以具有框胶,用于将液晶层120固定在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之间。一般地,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对位成盒后,多个色阻172的位置与多个第一电极112的位置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多个色阻172在玻璃基板160的表面也呈阵列排布。一般地,多个色阻172之间可以设有黑矩阵174,黑矩阵174用于填充多个色阻172之间的间隙。
8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多个色阻17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还具有第二电极130和电介质层150。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彩膜基板可以包括沿纸面方向从下向上依次叠设的玻璃基板160、多个色阻172(和黑矩阵174)、第三电极140、电介质层150和第二电极130。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对位成盒后,多个色阻172、第三电极140、电介质层150和第二电极130位于玻璃基板160靠近阵列基板110的一侧。
8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多个色阻172与第三电极140之间还可以具有平坦层180。具体来说,在制备彩膜基板时,可以先在玻璃基板160的一个表面上制备得到多个色阻172和黑矩阵174,再在色阻172和黑矩阵174上制备得到平坦层180。平坦层180为绝缘层,平坦层180远离玻璃基板160的表面为平坦的表面。得到平坦层180后,可以在平坦层180远离玻璃基板160的平坦面上依次制备得到第三电极140、电介质层150和第二电极130。如此,可以增加第三电极140和第二电极130的平坦度,从而使第三电极140和第二电极130通电后各位置的电压相等,进而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90.实施例三:
9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阵列基板110和多个色阻172。
92.具体来说,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基板110、液晶层120和彩膜基板(包括玻璃基板160、多个色阻172和第二电极130)。阵列基板110的结构可以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不再赘述。彩膜基板一般可以包括玻璃基板160、多个色阻172和第二电极130。多个色阻172包括数量相等的红色色阻、蓝色色阻和绿色色阻。多个色阻172可以位于玻璃基板160的同一侧。第二电极130的位置满足使多个色阻172位于玻璃基板160和第二电极130之间。换句话说,第二电极130位于色阻172远离玻璃基板160的一侧。在构成显示面板10时,彩膜基板可以与阵列基板110对位成盒。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对位成盒后,多个色阻172和第二电极130位于玻璃基板160靠近阵列基板110的一侧,液晶层120位于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之间,且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之间还可以具有框胶,用于将液晶层120固定在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之间。一般地,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对位成盒后,多个色阻172的位置与多个第一电极112的位置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多个色阻172在玻璃基板160的表面也呈阵列排布。一般地,多个色阻172之间可以设有黑矩阵174,黑矩阵174用于填充多个色阻172之间的间隙。
9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玻璃基板160与多个色阻172之间,还具有第三电极140。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彩膜基板可以包括沿纸面方向从下向上依次叠设的玻璃基板160、第
三电极140、多个色阻172(和黑矩阵174)以及第二电极130。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110对位成盒后,第三电极140、多个色阻172和第二电极130位于玻璃基板160靠近阵列基板110的一侧。其中,多个色阻172和黑矩阵174均是绝缘材料。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用色阻172和黑矩阵174代替实施例三中的电介质层150,既可以使第二电极130和第三电极140绝缘耦合成第一电容,又可以减少彩膜基板的层数,从而减小显示面板10的厚度。
94.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多个色阻17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还可以具有平坦层180。具体来说,在制备彩膜基板时,可以先在玻璃基板160的一个表面上制备得到第三电极140,再在第三电极140上制备得到多个色阻172和黑矩阵174。得到色阻172和黑矩阵174后,在色阻172和黑矩阵174上制备得到平坦层180。平坦层180为绝缘层,平坦层180远离玻璃基板160的表面为平坦的表面。得到平坦层180后,可以在平坦层180远离玻璃基板160的平坦面上制备得到第二电极1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三电极140直接制备在玻璃基板160上,可以保障第三电极140的平坦度,但制备在色阻172和黑矩阵174上的第二电极130则需要通过平坦层180的平坦面来保障其平坦度。如此,可以增加第三电极140和第二电极130的平坦度,从而使第三电极140和第二电极130通电后各位置的电压相等,进而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95.下面从实施例四到实施例七,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的不同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描述。
96.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8所述,显示装置20包括公共电压驱动器210和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10。公共电压驱动器210用于输出公共电压vcom。这里的公共电压vcom可以是一个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公共电压驱动器210具有输出端,公共电压驱动器210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极130连接,从而向第二电极130输出公共电压vcom。
97.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面板10、公共电压驱动器210、时序控制器220、栅极驱动器230和源极驱动器240。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2、液晶层120和第二电极130。多个第一电极112呈阵列排列。液晶层120包括多个液晶单元122,多个液晶单元122一一位于多个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以当多个第一电极112中的一个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形成电场时,位于一个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的液晶单元122在电场的作用下偏转。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三电极140。第二电极130位于液晶层120与第三电极140之间,且第三电极140与第二电极130形成第一电容。第三电极140用于与预设电压端v0连接,以输入预设电压,预设电压不等于公共电压vcom。
98.显示装置20工作时,时序控制器220可以获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包括显示面板10中每一子像素的目标灰阶值。显示面板10中的每一子像素由一个第一电极112、一个液晶单元122、第二电极130和一个色阻172构成,每一子像素的实际灰阶值由该子像素的第一电极112所输入的数据电压的大小决定。时序控制器220获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后,根据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输出时序控制信号给栅极驱动器230和源极驱动器240,并控制公共电压驱动器210输出公共电压vcom到第二电极130。栅极驱动器230获取时序控制信号后,根据时序控制信号向多条栅极线中的每条栅极线逐条输入高电平信号,从而使多条栅极线逐条输出高电平信号。源极驱动器240获取时序控制信号后,在每条栅极线输入高电平信号时根据时序控制信号向多条源极线输出数据电压。源极驱动器
240每次向每条源极线输出数据电压的大小取决于显示面板10中每一子像素的目标灰阶值。如此,即可使每一子像素的实际灰阶值等于其目标灰阶值,从而使显示面板10显示待显示图像。
9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电介质层150。电介质层150位于第二电极130与第三电极140之间。
10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玻璃基板160和多个色阻172。多个色阻172位于玻璃基板160与第三电极140之间,第三电极140位于多个色阻172与电介质层150之间。
10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玻璃基板160和多个色阻172。第三电极140位于玻璃基板160与多个色阻172之间,且多个色阻172位于第三电极140与第二电极130之间。
10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电极140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二电极130所在的平面。第二电极130在第三电极140所在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三电极140的覆盖范围内。
10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在显示面板10中,第二电极130和第三电极140耦合形成第一电容。显示面板10工作时,多个第一电极112作为像素电极,输入公共电压vcom的第二电极130作为公共电极,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可以形成用于驱动液晶单元122偏转的电场。同时,显示面板10工作时,第三电极140输入预设电压,第二电极130上的电压可以在第一电容的作用下保持稳定,从而使第二电极130的电压不会随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104.在一些实施例中,除公共电压驱动器210和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10外,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第二电极130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极板与预设电压端v0连接,以输入预设电压。这里的预设电压端v0与实施例一种的预设电压端v0为同一电压端。也就是说,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预设电压可以是0v,此时预设电压端v0即为显示面板10的地线gnd。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0通过第二电容c2与预设电压端v0连接,显示面板10工作时,第二电极130上的电压也可以在第二电容c2的作用下保持稳定,从而使第二电极130的电压不会随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105.实施例五: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包括公共电压驱动器210、不包括第三电极140的显示面板和第二电容c2。公共电压驱动器210用于输出公共电压vcom。这里的公共电压vcom可以是一个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公共电压驱动器210具有输出端,公共电压驱动器210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极130连接,从而向第二电极130输出公共电压vcom。
107.在该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也包括显示面板、公共电压驱动器210、时序控制器220、栅极驱动器230和源极驱动器240。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五中的显示面板不包括第三电极140。也就是说,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2、液晶层120和第二电极130。多个第一电极112呈阵列排列。液晶层120包括多个液晶单元122,多个液晶单元122一一位于多个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以当多个第一电极112中的一个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形成电场时,位于一个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的液晶单元122在电场的作用下偏转。公共电压驱动器210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极130连接,以使第二电
极130输入公共电压vcom。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第二电极130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极板与预设电压端v0连接,以输入预设电压。这里的预设电压可以是0v,此时预设电压端v0即为地线gnd。
108.显示装置20工作时,时序控制器220可以获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包括显示面板中每一子像素的目标灰阶值。显示面板中的每一子像素由一个第一电极112、一个液晶单元122、第二电极130和一个色阻172构成,每一子像素的实际灰阶值由该子像素的第一电极112所输入的数据电压的大小决定。时序控制器220获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后,根据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输出时序控制信号给栅极驱动器230和源极驱动器240,并控制公共电压驱动器210输出公共电压vcom到第二电极130。栅极驱动器230获取时序控制信号后,根据时序控制信号向多条栅极线中的每条栅极线逐条输入高电平信号,从而使多条栅极线逐条输出高电平信号。源极驱动器240获取时序控制信号后,在每条栅极线输入高电平信号时根据时序控制信号向多条源极线输出数据电压。源极驱动器240每次向每条源极线输出数据电压的大小取决于显示面板中每一子像素的目标灰阶值。如此,即可使每一子像素的实际灰阶值等于其目标灰阶值,从而使显示面板显示待显示图像。
10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0通过第二电容c2与预设电压端v0连接,显示面板工作时,第二电极130上的电压可以在第二电容c2的作用下保持稳定,从而使第二电极130的电压不会随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110.实施例六:
111.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20的区域划分示意图。如图9所示,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区域22和非显示区域2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24与显示区域22邻接,且非显示区域24可以位于显示区域22的一侧,例如,非显示区域24可以位于显示区域22沿纸面方向的下方。在另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非显示区域24与显示区域22邻接,且非显示区域24环绕显示区域22。
1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像素电极至少在显示区域22内呈阵列排布,第二电极130和液晶层120均至少覆盖显示区域22,以使显示区域22可以显示图像。公共电压驱动器210、时序控制器220、栅极驱动器230和源极驱动器240均位于非显示区域24,以避免影响显示区域22正常显示图像。
113.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20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电容c2。多个第二电容c2均位于非显示区域24。每个第二电容c2的第二极板均与预设电压端v0连接,以用于输入预设电压。每个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板均与第二电极130连接。在此,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多个连接线212,连接线212的个数等于第二电容c2的个数。每个连接线212的第一端一一与多个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板连接,每个连接线212的第二端均与第二电极130连接。换句话说,每个连接线212均连接于一个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第二电极130之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连接线212中不同连接线21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电极130不同的位置。一般地,多个连接线212中不同连接线21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电极130的位置呈阵列排布。如此,在第二电极130的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多个电容可以保持第二电极130的每一位置的电压都比较稳定,从而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114.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连接线212与第二电极130的连接结构图。如图11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一连接线212仅第二端与第二电极130连接,连接线212
除第二端以外的其他位置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绝缘。这种情况下,连接线212在第二电极130所在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二电极130上的部分与第二电极130之间可以具有绝缘体214,从而使连接线212仅第二端与第二电极130连接。
115.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连接线212与第二电极130的连接结构图。如图12所示,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一连接线212在第二电极130所在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二电极130上的部分均与第二电极130连接。这种情况下,连接线212在第二电极130所在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二电极130上的部分与第二电极130之间没有绝缘体214。
116.在一些实施例中,依旧如图10所示,多个第一电极112在第二电极130所在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具有间隔。多个连接线212中的每个连接线212均位于间隔内。
117.具体来说,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0上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第一投影1122。第一投影1122即为第一电极112在第二电极130所在的平面的垂直投影。如图10所示,任意两个第一投影1122之间具有间隔。多个连接线212中的每个连接线212在第二电极130所在的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该间隔内。如此,在子像素发光时,连接线212不会对子像素发出的光线造成折射,从而不会影像显示面板10的正常显示。
118.实施例七:
119.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20内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3所示,这里的内部电路指公共电压驱动器210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极130之间的电路。显示装置20还包括:运算放大器a和推挽电路250。
120.具体来说,运算放大器a具有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推挽电路250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与公共电压驱动器210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端与推挽电路250的输入端连接,推挽电路250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极130及运算放大器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如此,该电路结构即构成了包含推挽电路250的跟随电路。该电路结构也可以维持第二电极130的电压稳定。当该电路结构与第二电容c2同时存在于显示装置20,或该电路结构与第三电极140同时存在于显示装置20,不仅可以共同维持第二电极130的电压稳定,还可以减轻运算放大器a和推挽电路250的发热情况。该电路结构与第二电容c2同时存在于显示装置20时,电路结构图如图14所示。
121.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挽电路250由两个不同极性的晶体管连接形成,且两个晶体管的参数相同。例如,推挽电路250可以由一个n型mos场效应晶体管和一个p型mos场效应晶体管连接形成。或者,推挽电路250可以由一个npn型三极管和一个pnp型三极管连接形成。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推挽电路250由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连接形成,其中,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均与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压源vcc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与第二电极130及运算放大器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地线gnd连接。
12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