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4127发布日期:2022-03-19 23:0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背光模组是存在于液晶显示装置内部的一个光学组件,由光源和必要的光学辅助部件构成。
3.现有技术中,当背光模组中的光源为蓝光光源时,利用量子点膜将蓝光激发为白光,量子点技术可令液晶显示在宽广的颜色领域得以实现,可大幅提升画面影响的颜色再现性,色彩度,整体的明亮度等。但当对量子点膜材进行裁切后,其边缘会有一部分的量子层受到水氧破坏,出现一定区域的失效边,导致显示画面的四周有蓝光现象。此外,由于光源与量子点膜之间存在其他光学膜层,导致量子点膜无法完全覆盖光源,因此,也会导致显示画面的四周有蓝光现象,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第二光学转换膜相对于第一光学转换膜朝向背光源一侧弯折,第二光学转换膜靠近第一光学转换膜的一端与第一光学转换膜形成闭合形态,使背光源的光线均经过第一光学转换膜和第二光学转换膜激发为白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视觉效果。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光学膜片组;
6.背光源包括灯板,灯板包括电路板和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位于电路板的一侧;灯板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侧面,第一表面位于发光元件远离电路板的一侧,第二表面位于电路板远离发光元件的一侧;
7.光学膜片组包括光学转换膜,光学转换膜包括第一光学转换膜和第二光学转换膜;第一光学转换膜位于发光元件远离电路板的一侧,第一光学转换膜在灯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灯板;第二光学转换膜相对于第一光学转换膜朝向背光源一侧弯折,第二光学转换膜靠近第一光学转换膜的一端与第一光学转换膜形成闭合形态;第二光学转换膜在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背光源在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
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模组。
9.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0.本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光学转换膜包括第一光学转换膜和第二光学转换膜,第一光学转换膜位于灯板上方,第二光学转换膜相对于第一光学转换膜朝向背光源一侧弯折,第二光学转换膜靠近第一光学转换膜的一端与第一光学转换膜形成闭合形态,且第二光学转换膜在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背光源在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使背光源的光线均经过第一光学转换膜和第二光学转换膜激发为白
光,有效减少灯板边缘漏出的蓝光出射至显示面板,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2.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13.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14.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15.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16.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转换膜与胶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胶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胶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胶框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在胶框一侧设置反射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10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在胶框一侧设置遮光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1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1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还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1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其中,各实施例之间的相同之处不再一一赘述。
26.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08以及依次层叠的灯板101、第一扩散片102、blt薄膜103、量子点膜104、第二扩散片105、下增光片106和上增光片107等。请参考图1,在灯板101的边缘,由于量子点膜104无法完全覆盖光源,且量子点膜材进行裁切后,其边缘会有一部分的量子层受到水氧破坏,无法将蓝光激发为白光,会导致显示画面的四周有蓝光现象,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
27.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第二光学转换膜相对于第一光学转换膜朝向背光源一侧弯折,第二光学转换膜靠近第一光学转换膜的一端与第一光学转换膜形成闭合形态,使背光源的光线均经过第一光学转换膜和第二光学转换膜激发为白
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视觉效果。
28.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9.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2,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包括:背光源10和光学膜片组20;
30.背光源10包括灯板11,灯板11包括电路板111和发光元件112,发光元件112位于电路板111的一侧;灯板11包括第一表面113、第二表面114以及连接第一表面113和第二表面114的第一侧面115,第一表面113位于发光元件112远离电路板111的一侧,第二表面114位于电路板111远离发光元件112的一侧;
31.光学膜片组20包括光学转换膜21,光学转换膜21包括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第一光学转换膜211位于发光元件112远离电路板111的一侧,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在灯板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灯板11;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相对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朝向背光源10一侧弯折,第二光学转换膜212靠近第一光学转换膜211的一端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形成闭合形态;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背光源10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
32.具体地,请参考图2,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包括背光源10,背光源10包括灯板11,灯板11包括电路板111和位于电路板111一侧表面的发光元件112,灯板11上发光元件112远离电路板111一侧为第一表面113、电路板111远离发光元件112一侧为第二表面114,第一侧面115连接第一表面113和第二表面114。
33.请继续参考图2,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光学膜片组20,光学膜片组20包括光学转换膜21,光学转换膜21包括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在图2所示视角下,第一光学转换膜211位于灯板11上方,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相对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朝向背光源10一侧弯折,使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位于灯板11的侧边。将第二光学转换膜212朝向背光源10一侧弯折时,第二光学转换膜212靠近第一光学转换膜211的一端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形成闭合形态,且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背光源10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也就是说,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形成包裹结构,将背光源10包裹起来,背光源10的光线均经过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激发为白光,有效减少灯板11边缘漏出的蓝光出射至显示面,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整体视觉效果。
34.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结构,图2中还设置有胶框和背光铁框,图2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光学转换膜21与灯板11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背光模组100的实际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还可以体现为其他结构,如,在第一光学转换膜211远离灯板11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扩散片、偏光片等,在实际应用中,背光模组100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35.此外,图2所示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第二光学转换膜212朝向背光源10一侧弯折,并不代表各个膜层的实际大小和膜层厚度,也不代表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之间的实际结构,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之间呈一定的角度,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灯板11之间不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之间的结构还可以体现为其他,如图3所示,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另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图3实施例中第二光学转换膜
212完全弯折至灯板11侧面,与灯板11的侧边直接接触。
36.无论是图2所示实施例还是图3所示实施例,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均能形成包裹结构,将背光源10包裹起来,利用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将背光源10发出的蓝光激发为白光,能够有效减少灯板11边缘漏出的蓝光出射至显示面,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整体视觉效果。
37.可选地,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4,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背光源10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具体地,请参考图4,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背光源10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形成包裹结构,利用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和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将背光源10的出光区域完全覆盖,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将背光源10发出的蓝光激发为白光,避免背光发出的蓝光从灯板11边缘漏出,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视觉效果。
38.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背光源10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并不作为对背光源10结构的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如图2中呈钝角,只要满足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背光源10在第一侧面115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即可。
39.可选地,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转换膜21与胶框3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胶框30,胶框30环绕背光源10和光学膜片组20;胶框30包括凹陷部31,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的至少部分位于凹陷部31中。
40.具体地,请参考图5,背光模组100包括胶框30,本实施例中在胶框30靠近光学膜片组20的侧边设置有凹陷部31,第二光学转换膜212远离第一光学转换膜211的一端位于凹陷部31中,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胶框30、第一光学转换膜21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在背光源10的出光方向上,光线均需经过第一光学转换膜211或第二光学转换膜212,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均经过第一光学转换膜211或第二光学转换膜212激发为白光,能够避免背光源10发出的蓝光从灯板11边缘漏出,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视觉效果。此外,凹陷部31还可以对第二光学转换膜212起固定作用,避免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移位,确保背光源10发出的光线可以经过第一光学转换膜211或第二光学转换膜212激发为白光,从而避免背光源10发出的蓝光从灯板11边缘漏出。
41.需要说明的是,图5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的部分位于凹陷部31中,并不代表凹陷部31的实际结构。为了能将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的一端嵌合于凹陷部31中,凹陷部3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的延伸方向相同。
42.可选地,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胶框3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胶框30,胶框30环绕背光源10和光学膜片组20;胶框30包括第一部32和第二部33,沿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方向上,第一部32位于第二部33靠近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一侧;第二部33靠近光学膜片组20的一侧设置有微结构层34,微结构层34包括多个微结构341。可选地,微结构341包括锯齿结构342。
43.具体地,请参考图6,背光模组100包括胶框30,胶框30包括第一部32和第二部33,
在图6所示视角下,第一部32位于第二部33的上方,虽然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形成包裹结构时,可以减少灯板11边缘漏出的蓝光出射,但还是会存在部分光线不经过光学转换膜21,也即,会有部分蓝光出射。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部33靠近光学膜片组20的侧边设置有微结构层34,且微结构层34中多个微结构341可以为锯齿结构342,锯齿结构342具有不同角度的反射面,当存在未经过光学转换膜21的光线从灯板11的侧边漏出时,可以利用锯齿结构342上不同角度的反射面进行反射,从而将光线打散,有利于进一步减弱蓝边问题。
44.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微结构341的形状、数量和尺寸仅仅是一种示意性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微结构341的形状、数量和尺寸。此外,微结构341除了设置为锯齿状外,还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如图7所示,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胶框3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实施例中将微结构设置为圆弧状,圆弧状的微结构也可以对光线进行反射,当存在未经过光学转换膜21的光线从灯板11的侧边漏出时,可以利用圆弧状的微结构对光线进行反射,将光线打散,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弱蓝边问题。
45.可选地,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胶框30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8,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胶框30,胶框30环绕背光源10和光学膜片组20;胶框30包括第一部32和第二部33,沿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方向上,第一部32位于第二部33靠近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一侧;第二部33的材料为黑色或黄色。
46.具体地,请参考图8,背光模组100包括胶框30,胶框30包括第一部32和第二部33,在图8所示视角下,第一部32位于第二部33的上方,虽然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形成包裹结构时,可以减少灯板11边缘漏出的蓝光出射至显示面板,但如果有光线未经过光学转换膜21,则会有蓝光出射。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采用黑色材料制作第二部33,黑色具有吸光的作用,当存在未经过光学转换膜21的光线从灯板11的侧边漏出时,可以利用黑色的第二部33将从灯板11边缘漏出的光线吸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弱蓝边问题。
47.此外,第二部33也可以采用黄色材料制作,当存在未经过光学转换膜21的光线从灯板11的侧边漏出时,黄色材料的第二部33可以与从灯板11边缘漏出的蓝光混合为白光,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弱蓝边问题。
48.可选地,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在胶框30一侧设置反射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在胶框30一侧设置遮光层36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9-图10,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胶框30,胶框30环绕背光源10和光学膜片组20;胶框30包括第一部32和第二部33,沿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方向上,第一部32位于第二部33靠近背光模组100出光面的一侧;第二部33靠近光学膜片组20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35或遮光层36。
49.具体地,请参考图9,背光模组100包括胶框30,胶框30包括第一部32和第二部33,在图9所示视角下,第一部32位于第二部33的上方,虽然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形成包裹结构时,可以减少灯板11边缘漏出的蓝光出射至显示面板,但如果有光线未经过光学转换膜21,则会有蓝光出射至显示面板。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部33靠近光学膜片组20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35,当存在未经过光学转换膜21的蓝光从灯板11的侧边漏出时,可以利用反射层35对光线进行反射,改变光线传播路径,改变路径
后的部分光线经过第二光学转换膜212或第一光学转换膜211激发为白光后射出,有利于减少蓝光的出射量,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弱蓝边问题。
50.此外,除了设置反射层35外,还可以在第二部33靠近光学膜片组20的一侧设置遮光层36,如图10所示,当存在未经过光学转换膜21的光线从灯板11的侧边漏出时,遮光层36将从灯板11边缘漏出的光线吸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弱蓝边问题。
51.需要说明的是,图9和图10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在胶框30一侧设置有反射层35或遮光层36,并不代表反射层35和遮光层36的实际大小和厚度。
52.可选地,图1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1,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胶框30,胶框30环绕背光源10和光学膜片组20;第二光学转换膜212通过胶层40与胶框30贴合。
53.具体地,请参考图11,背光模组100包括胶框30,胶框30环绕背光源10和光学膜片组20,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胶框30通过胶层40贴合,此处的胶层40可以为双面胶层40,利用胶层40将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胶框30固定,避免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移位,而无法将更多的蓝光激发为白光,导致蓝光从边缘漏出,影响显示效果。
54.需要说明的是,图11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胶框30之间通过胶层40贴合,并不代表胶层40的实际厚度和大小。在其他实施例中,胶层40可以设置为其他形态,例如图12所示,图1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还一种结构示意图,当第二光学转换膜212斜向延伸时,为了能够将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胶框30牢固贴合,胶层40的形态可以与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的形态匹配。
55.可选地,请参考图2和图3,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一体成型。具体地,请参考图2和图3,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一体成型,如此,在背光模组100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在一次制作工艺中形成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有利于节省制作流程,从而简化制作工艺。此外,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一体成型,更加有利于使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与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形成封闭结构,从而能更好的阻隔蓝光射出,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5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一体成型,仅是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转换膜211和第二光学转换膜212还可以为卡合或其他组合方式,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7.可选地,请参考图2和图3,发光元件112为蓝光led;可选地,发光元件112为mini led或micro led。具体地,请参考图2和图3,mini led是尺寸为微米级的发光二极管,由于mini led的尺寸较小,将mini led作为背光源10。mini led背光模组100采用蓝光芯片做成灯板11,再利用光学转换膜21将蓝光激发为白光,实现画面显示。为了避免灯板11边缘的蓝光漏出而产生蓝边问题,本技术在灯板11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第二光学转换膜212将边缘漏出的蓝光激发为白光,提升显示效果。
58.此外,micro led也是尺寸为微米级的发光二极管,由于micro led的尺寸较小,图2和图3中发光元件112也可为micro led。micro led背光模组100采用蓝光芯片做成灯板11,再利用光学转换膜21将蓝光激发为白光,实现画面显示。为了避免灯板11边缘的蓝光漏出而产生蓝边问题,本技术在灯板11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光学转换膜212,第二光学转换膜
212将边缘漏出的蓝光激发为白光,提升显示效果。
59.可选地,请参考图2和图3,光学膜片组20还包括第一分光膜22和blt膜23;第一分光膜22位于灯板11靠近光学转换膜21的一侧,blt膜23位于第一分光膜22靠近光学转换膜21的一侧。
60.具体地,请参考图2和图3,在灯板11和第一光学转换膜21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分光膜22和blt膜23,在图2所示视角下,第一分光膜22位于灯板11上方,blt膜23位于第一分光膜22上方。通过第一分光膜22使背光源10发出的光线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光线的行进路线,将点光源打散成为面光源,实现入射光充分散射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blt膜23为高精准度的纳米渐变积层结构,其作用为透过蓝光,过滤其他颜色的光,从而保证光线的均一性。
61.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第一分光膜和blt膜在背光模组中的位置结构,并不代表第一分光膜22和blt膜23的实际膜层厚度、大小等。
62.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光学膜片组20还包括第二分光膜24、第一增光膜25和第二增光膜26;第二分光膜24位于光学转换膜21远离灯板11的一侧,第一增光膜25位于第二分光膜24远离光学转换膜21的一侧,第二增光膜26位于第一增光膜25远离第二分光膜24的一侧。
63.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在第一光学转换膜211远离灯板11的一侧还依次设置有第二分光膜24、第一增光膜25和第二增光膜26,分光膜使背光源10发出的光线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光线的行进路线,将点光源打散成为面光源,实现入射光充分散射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第一增光膜25和第二增光膜26相互正交配合使用,将光面上的各成分向法线方向集中,从而提高亮度。
64.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第二分光膜24、第一增光膜25和第二增光膜26在背光模组中的位置结构,并不代表第二分光膜24、第一增光膜25和第二增光膜26的实际膜层厚度、大小等。
6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请参见图13,图1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背光模组100,该背光模组100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背光模组10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背光模组100的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66.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技术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67.本技术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光学转换膜包括第一光学转换膜和第二光学转换膜,第一光学转换膜位于灯板上方,第二光学转换膜相对于第一光学转换膜朝向背光源一侧弯折,第二光学转换膜靠近第一光学转换膜的一端与第一光学转换膜形成闭合形态,且第二光学转换膜在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背光源在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使背光源的光线均经过第一光学转换膜和第二光学转换膜激发为白光,有效减少灯板边缘漏出的蓝光出射至显示面板,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视觉效果。
68.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
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