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源,在背光模组的光学部件区域存在黑色圆边和漏光的问题,影响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通过去除背光模组中的铁框立壁以及采用白色非透明封胶替代黑色封胶,设置白色非透明封胶覆盖至少部分光学膜层的侧壁,白色非透明封胶具支撑和遮光的效果,起到消除屏下光学部件区域黑色圆边和漏光的问题,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4.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位于所述背板一侧的多层光学膜层;
5.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贯穿所述背板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层的通孔,所述通孔暴露所述背板以及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层的侧壁;
6.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白色非透明封胶,所述白色非透明封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层的侧壁。
7.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背光模组。
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位于背板一侧的多层光学膜层,贯穿背板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形成通孔,通孔暴露背板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的侧壁,通过去除现有技术背光模组中的铁框立壁以及采用白色非透明封胶替代黑色封胶,解决了背光模组通孔区域显示黑色圆边的问题,同时设置白色非透明封胶覆盖至少部分光学膜层的侧壁,白色非透明封胶起到支撑和遮光的效果,有利于通孔内的组件安装和避免背光模组漏光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图1中沿bb’方向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5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6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7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8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9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10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11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4是图13中沿cc’方向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4.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位于背板一侧的多层光学膜层,贯穿背板和部分多层光学膜层的通孔,通孔为摄像头预留区,背光模组还包括铁框立壁和黑色封胶,铁框立壁围绕背光模组的通孔,黑色封胶填充在多层光学膜层和铁框立壁之间且围绕背光模组的通孔。由于铁框立壁和黑色封胶区域存在0.3mm~0.5mm的黑色圆边,严重影响背光模组的整体出光效果。
25.基于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位于背板一侧的多层光学膜层;背光模组还包括贯穿背板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的通孔,通孔暴露背板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的侧壁;背光模组还包括白色非透明封胶,白色非透明封胶覆盖至少部分光学膜层的侧壁。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背光模组的通孔区域,通过去除铁框立壁以及采用白色非透明封胶替代黑色封胶,设置白色非透明封胶覆盖至少部分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层的侧壁,白色非透明封胶具有支撑和遮光的效果,可以起到消除通孔区域黑色圆边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光学膜层漏光,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27.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bb’方向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200包括背板20以及位于背板20一侧的多层光学膜层21;背光模组200还包括贯穿背板20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21的通孔22,通孔暴露背板20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21的侧壁;背光模组200还包括白色非透明封胶23,白色非透明封胶23覆盖至少部分光学膜层21的侧壁。
29.具体的,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200包括背板20以及位于背板20一侧的多层光学膜层21,其中背板20也可称为铁框,用于支撑和保护整个背光模组结构。背光模组200中设置有通孔22,通孔22可以对应光学部件的设置区域,通孔22贯穿背光模组200的背板20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21,暴露背板20的侧壁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21的侧壁。
30.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本发明通过去除现有技术中设置在背板20的通孔位置处冲压成型的铁框立壁12,并采用白色非透明封胶23替换填充在光学膜层21和铁
框立壁12之间的黑色遮光胶13,有利于消除通孔22位置处在出光时存在的黑色圆边的问题;同时,白色非透明封胶23具有一定的黏性和遮光的特性,进一步设置白色非透明封胶23覆盖至少部分光学膜层21的侧壁,胶材起到了填充保护背光20以及光学膜层21侧壁以及遮光的作用;并且采用白色非透明封胶23的结构设计,既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又可以避免多层光学膜层21内的光线漏出到达通孔22内,不会对设置在通孔22内的光学器件造成干扰,不会影响光学器件正常工作,因此,采用白色非透明封胶23可以综合提升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其他膜层和器件,例如,可以包括侧面光源和底面光源做背光光源,背光光源结合光学膜层共同作用实现背光出光,这里不做一一展开描述。
32.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位于背板一侧的多层光学膜层,贯穿背板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形成通孔,通孔暴露背板以及至少部分光学膜层的侧壁,通过去除现有技术中的铁框立壁以及采用白色非透明封胶替代黑色封胶,解决了背光模组通孔区域出光时存在黑色圆边的问题,同时设置白色非透明封胶覆盖至少部分光学膜层的侧壁,白色非透明封胶起到支撑和遮光的效果,有利于通孔内的组件安装和避免背光模组向通孔区域漏光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33.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图11所示,可选的,背光模组200还包括设置于通孔22内的补光组件24,补光组件24包括多个发光结构241,白色非透明封胶23至少包覆发光结构241的侧壁。
34.示例性的,结合图3-图12所示,考虑到通孔22区域存在显示亮度较弱的问题,通过在通孔22内设置补光组件24,对通孔22内补光。补光组件24包括多个发光结构241,例如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 led)等,设置白色非透明封胶23仅包覆发光结构241的侧壁如图3-图4、图10-图11所示;或者白色非透明封胶23包覆发光结构241的所有发光面,如图5-图9所示,采用如上结构,均可以使得发光结构241和白色非透明封胶23形成环形补偿灯结构的补光组件24。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采用环形补偿灯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作为通孔22内光学部件和背光模组200的光学膜层21之间的过渡区,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在背光模组200提供背光光源以及通孔22内的光学部件工作时,补光组件24提供补光,调高通孔22的亮度,以弥补通孔22无背光光源呈现暗区的问题。
35.继续参考图12所示,可选的,多个发光结构241等间距沿同一圆周环形排列。采用该环形等间距的排列方式,可以使得发光结构等间距均匀补光的效果,避免通孔22内局部暗区问题。
36.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结合图3所示,可选的,通孔2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
孔r1和第二通孔r2,第一通孔r1贯穿背板20,第二通孔r2贯穿至少部分光学膜层21;其中,第一通孔r1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通孔r2的开口面积。
37.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3所示,通过贯穿背光模组200的背板20形成第一通孔r1,用于安装光学部件,通过贯穿背光模组200的部分光学膜层21形成第二通孔r2,避免光学膜层21影响光学部件正常接收光线。设置第一通孔r1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通孔r2的开口面积,使得背板20沿图3中x方向延伸出来一部分,如图中虚框内所示可以起到保护背板20一侧的多个光学膜层的作用,避免膜层裸露被破坏,同时有利于通孔22内器件的安装和固定。
38.可选的,继续参考图3所示,背光模组200还包括设置于通孔22内的补光组件24;补光组件24设置于背板20上。
39.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3,考虑到白色非透明封胶存在着一定的遮光特性,可以将补光组件24设置于背板20沿图3中x方向延伸出来的一部分之上,即图中虚框内的背板20上面,图中虚框内的背板20起到了垫高补光组件24的作用,使得上发光结构241的发光面更接近背光模组200沿图3中y方向的出光平面位置,可以有效提高发光结构241对背光模组200通孔22的补光效果,调高通孔22的亮度,减弱通孔区域的暗区现象。
4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4-图11所示,可选的,发光结构241包括驱动电路板2411以及位于驱动电路板2411一侧的发光元件2412,发光元件2412包括远离驱动电路板2411一侧的第一出光面l;光学膜层21包括靠近背板20一侧的导光板211,导光板211包括远离背板20一侧的第一导光面g;第一导光面与第一出光面l齐平。
41.示例性的,结合图4-图11所示,发光结构241包括驱动电路板2411以及位于驱动电路板2411一侧的发光元件2412,驱动电路板2411向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以使发光元件2412发光。当背光模组200采用侧面发光光源提供背光时,光学膜层21包括靠近背板20一侧的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211,可以采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将丙烯压制程表面光滑的楔形板块,然后用具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导光板211底面用网版印刷印上圆形或方形的扩散点。设置侧面发光光源位于导光板211厚侧的端面,侧面发光光源所发的光以端面照光的方式进入导光板211,大部分的光在导光板211内全反射向薄的一端传导,当光线在导光板211底面碰到微结构后向第一导光面g射出,利用导光板211底面疏密、大小不同的微结构图案设计可使导光板211的第一导光面g均匀发光。进一步的,设置发光元件2412远离驱动电路板2411一侧的第一出光面l与导光板211的第一导光面g平齐,即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与补光组件出射的光线具备等高的出光面,即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与补光组件出射的光线可以具备相同的光程,保证背光模组的通孔22所在区域与其他区域具备相同或者相近的出光效果,可以保证背光模组200出光均匀。
4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可选的,补光组件24还包括第一增透膜242,第一增透膜242位于第一出光面l远离驱动电路板2411的一侧。
43.示例性的,结合图9和图10所示,考虑到白色非透明封胶23存在一定的遮光特性,可以在发光元件2412第一出光面l之上,采用贴附或者蒸镀的方式直接或者间接的在第一出光面l之上增加第一增透膜242,增加发光元件2412第一出光面l发射光的出光效率。例如,图9中是在包覆发光元件2412第一出光面的白色非透明封胶23之上设置第一增透膜242,图10中是直接在发光元件2412第一出光面之上设置第一增透膜242,采用两种第一增透膜242结构设计,均可以提高通孔22内的亮度,保证通孔22区域的出光效果良好。
4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11所示,可选的,光学膜层21包括第二增透膜212,第二增透膜212与第一增透膜242一体设置。
45.示例性的,参考图11所示,光学膜层21包括第二增透膜212,用于增加导光板211第一导光面g的出光效率,增加背光模组20的背光光源亮度。进一步的,第二增透膜212与第一增透膜242一体设置,可以在制备第二增透膜212的同时一体制备发光元件2412第一出光面l之上的第一增透膜242,采用一体制备不增加膜层制备工艺,降低膜层制备成本,达到提高通孔22内的亮度的目的。
4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3和图6所示,可选的,白色非透明封胶23覆盖光学膜层21远离背板一侧的部分表面。如图3和图6中的虚线圆圈内所示,通过延伸白色非透明封胶23到达光学膜层21远离背板一侧的部分表面,可以减小白色非透明封胶23与光学膜层21的间隙,增加白色非透明封胶23的粘贴作用,避免光学膜层21侧壁漏光。
4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6所示,可选的,白色非透明封胶23包括第一封胶分部231,第一封胶分部231覆盖光学膜层21远离背板20一侧的部分表面;沿背光模组200的厚度方向(如图6中y方向所示),第一封胶分部231的厚度h,满足0.01mm≤h≤0.1mm。
48.示例性的,如图7中虚线圆圈所示,白色非透明封胶23包括延伸到光学膜层21远离背板20一侧的部分表面之上的第一封胶分部231,设置第一封胶分部231的厚度h控制在0.01mm~0.1mm之间,在控制胶材使用成本的同时,可以保证白色非透明封胶23边缘处与光学膜层21部分表面的密封间隙,粘贴作用最佳。并且,设置第一封胶分部231的厚度h满足0.01mm≤h≤0.1mm,即第一封胶分部231的厚度较小,还可以保证第一封胶分部231对背光模组20正常出光区域影响较小,保证背光模组20的正常出光效果。
4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7所示,可选的,光学膜层21包括导光板211以及位于导光板211远离背板20一侧的其他光学膜层;导光板211的延伸长度大于其他光学膜层的延伸长度,其他光学膜层暴露部分导光板211的上表面;白色非透明封胶23覆盖导光板211的侧壁、其他光学膜层的侧壁以及其他光学膜层暴露出的导光板211的上表面。
50.示例性的,参考图7所示,光学膜层21包括导光板211以及位于导光板211远离背板20一侧的其他光学膜层,其中,其他光学膜层可以包括第二增透膜212、扩散膜213和棱镜膜214,导光板211和其他光学膜层共同实现背光模组200提供均匀出光的功能,具体原理这里不再做详细展开描述。沿图7中x方向所示,设置导光板211的延伸长度分别大于第二增透膜212、扩散膜213和棱镜膜214的延伸长度。例如,可以设置第二增透膜212、扩散膜213和棱镜膜214的延伸长度依次减小,使得部分导光板211的上表面以及部分第二增透膜212、扩散膜213和棱镜膜214的上表面依次暴露出来,形成如图7所示缓慢阶梯形式,采用该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增大光学膜层21的侧面面积,进一步可以增大白色非透明封胶23与光学膜层21的接触面积。具体的,设置白色非透明封胶23覆盖导光板211的侧壁以及第二增透膜212、扩散膜213和棱镜膜214的侧壁和暴露出的导光板211的上表面,既可以增大白色非透明封胶23与光学膜层21之间的黏贴作用,保证通孔22内的结构稳定性,白色非透明封胶23的遮光特性又可以防止光学膜层21边缘的扩散作用,提高光学膜层21的出光效率。
5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2-图11所示,可选的,背光模组200还包括封装盖板25,封装盖板25覆盖通孔22;白色非透明封胶23与封装盖板25接触。
52.示例性的,结合图2-图11所示,背光模组200还包括封装盖板25,例如玻璃盖板,起
到防止水汽氧侵入背光模组200内部,破坏膜层结构的作用,封装盖板25覆盖通孔22,背板20和封装盖板25之间限定的区域形成背光模组200,背光模组200的背光光源从玻璃盖板的出射。进一步的,参考图8所示,可以设置白色非透明封胶23沿图中y方向延伸至与封装盖板25接触,使得通孔22与光学膜层21完全隔离,该结构设计,利用白色非透明封胶23起到支撑、防止漏光和隔绝水氧的特性,减小了光学膜层21向通孔22内的漏光,提高了通孔22内的抗压强度,避免了通孔22区域产生凹陷或压裂纹等问题。
5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2-图12所示,可选的,白色非透明封胶23包括树脂。例如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abs树脂和环氧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材料,利用其具有一定的粘性和遮光特性,减小背光模组200的漏光,背光模组200整体的出光均匀性。
54.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压平背光模组的铁框立壁以及去除黑色封胶并采用白色非透明封胶替代,通过填充满中间环形补偿灯的缝隙,实现导光板漏光遮挡,同时实现通孔内摄像头区与正常显示区平面平齐,尽可能实现显示面板背面的无缝贴合,起到消除屏下光学部件区域黑色圆边和漏光的问题,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
55.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任一种背光模组。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该显示装置30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200以及位于背光模组200出光侧的显示面板400。
56.示例性的,显示面板4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200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源。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于阵列基板背离背光模组一侧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上设置用于驱动显示区内的子像素出光的阵列电路,例如薄膜晶体管tft电路,彩膜基板包括滤光片、黑矩阵等结构。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液晶本身不能发光,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施加驱动电压控制液晶层内液晶分子旋转,背光模组200发出的光线透过液晶显示面板的tft阵列基板,从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层折射出来,并经由彩膜基板产生彩色画面。
57.因此,该显示装置也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模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文对背光模组的解释说明进行理解,下文不再赘述。
5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工控设备、医用显示屏、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59.图14是图13中沿cc’方向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可选的,显示装置300还包括光学部件301;光学部件301与通孔22对应设置。具体的,光学部件301包括摄像头组件,例如手机显示屏的ccd图像采集芯片等,使用承载结构302将光学部件301设置在与通孔22对应位置处,进行用于人脸、景物等图像采集。
60.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
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