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8200发布日期:2021-11-06 02:3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裸眼3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主流裸眼3d产品均以柱镜光栅技术为主,简单地说,实际是在显示屏上增加了一层特制的3d光学组件(如光学分光光栅等,由玻璃和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光学器件),利用光栅的分光作用以及人眼看世界的3d成像原理,将经排图处理的3d图像信息按预设规则有效地分离成左右视图,并在一定区域内分别让左右眼对应接收,最终在大脑中形成3d图像。
3.传统的柱镜光栅技术方案有两种,一种光栅与像素平行排列布局,这里称平置光栅技术,该技术对显示效果好,对lcd屏较为友好,不太兼容现在主流oled展示屏,且对光栅的加工及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成本昂贵,推广困难,并不适合大面积商用。另一种则是现在市面上的主流——斜置光栅技术,该技术兼容性极好,可适应市面上所有主流显示屏,且加工及安装难度也较低,成本低廉,易推广,但要同时满足2d/3d两种显示效果的观看体验,依旧是目前行业的难题。
4.现有技术通常用调节光栅节距的大小对2d/3d显示效果进行优化,当扩大光栅节距时,在3d显示状态下,显示效果会明显提升,但由于折射区域增大,造成用户观看2d图像时,图像部分信息的缺失,严重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当缩小光栅节距时,3d显示效果会下降,从而失去其商业价值。故该技术仅能优化其3d显示效果,并不能同时确保2d/3d两种显示效果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基于斜排光栅提供一种可同时改善2d和3d观看效果的裸眼3d显示模组。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覆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用于折射光线的光栅透镜,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呈矩形阵列排布的数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透镜包括数个平行排列的透镜柱,所述透镜柱与像素单元的列方向呈第一夹角放置,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
°
且小于180
°

8.所述透镜柱包括用于沿相反方向折射光线的第一折射机构和第二折射机构,所述第一折射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射机构之间还设有用于直射光线的非折射区域;
9.相邻两所述透镜柱之间也设有用于直射光线的所述非折射区域。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射机构对称设置,且折射率相同。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折射单元,所述第一折射单元上设有用于出射折射后光线的第一折射面;
12.所述第二折射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折射单元,所述第二折射单元上设有用于出射折射后光线的第二折射面;
13.所述第一折射面与所述第二折射面一一对称设置。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单元和所述第二折射单元均为三棱柱,所述三棱柱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折射面和所述第二折射面设置在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
15.或者,所述第一折射单元和所述第二折射单元均为类三棱柱,所述类三棱柱的截面为类直角三角形,与直角相对的斜边为弧形,所述第一折射面和所述第二折射面设置在所述类直角三角形的弧形斜边上。
16.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机构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折射单元依次连续排列;
17.所述第二折射机构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折射单元依次连续排列;
18.所述第一折射单元、所述第二折射单元的排列方向与所述透镜柱的排列方向一致。
19.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机构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折射面相互平行或曲率相同或曲率连续;
20.所述第二折射机构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折射面相互平行或曲率相同或曲率连续。
21.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折射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折射单元高度相同。
22.优选地,所述透镜柱为非连续透镜柱,所述第一折射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射机构间隔设置,所述非折射区域为空白区域。
23.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射机构通过第一连接面连接为一体,所述非折射区域包括所述第一连接面;
24.所述第一连接面为与所述显示面板平行设置的直射平面,所述直射平面两端分别与第一折射单元和第二折射单元连接。
25.优选地,所述光栅透镜为不连续透镜,相邻两所述透镜柱之间间隔设置;
26.或者,相邻所述透镜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面连接为一体,所述非折射区域包括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为与所述显示面板平行设置的直射平面。
2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串扰区域设置非折射区域,在不影响3d观看效果的同时,由于非折射区域的光线直射,从而在2d模式下非折射区域对应的像素能够同时被左右眼看到,减小2d模式下图像被折射导致的缺失比例,从而在保证3d观看效果的前提下,提升2d模式下的观看效果。
附图说明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面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与光栅透镜对应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37.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中光栅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3是改进前的光栅、显示面板以及该改进前光栅与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单元对应设置的示意图;
42.图14是改进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栅、显示面板以及该改进后的光栅与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单元对应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4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参考图1,其可包括显示面板1以及覆于显示面板1上的用于折射光线的光栅透镜2,光栅透镜2用于对显示面板1显示的图像进行分光,通过光栅透镜2对光的折射作用,将不同的显示内容折射到空间中的不同地方,从而到达人的左右眼的内容不同,这样便产生了3d效果。
45.在本实用新型中,显示面板1具有呈矩形阵列排布的数个像素单元10,光栅透镜2包括数个平行排列的透镜柱20,在本实用新型中,透镜柱20与像素单元10的列方向呈第一夹角放置,具体的,该第一夹角范围在0
°‑
180
°
,即,透镜柱20斜置在矩阵排布的像素单元10上。
46.进一步的,参考图3,透镜柱20包括用于沿相反方向折射光线的第一折射机构21和第二折射机构22,其中,第一折射机构21和第二折射机构22之间,以及相邻两透镜柱20之间还设有用于直射光线的非折射区域23,即,在非折射区域23上,光线沿直线出射,不发生任何折射。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透镜柱20与像素单元10的列方向呈第一夹角放置,从而非折射区域23不与任何像素单元10呈一一对应关系,故非折射区域23的宽度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不做任何限制。
47.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透镜柱20与像素单元10之间的对应关系,参考图2,俯视角度看,透镜柱20与像素单元10的列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在显示面板1上,l区域对应被第一折射机构21覆盖,从而l区域的像素单元10呈现的图像被第一折射机构21折射后可进入观看者左眼;r区域对应被第二折射单元22覆盖,从而r区域的像素单元10呈现的图像被第二折射机构22折射后进入观看者的右眼。x和y区域为串扰区域,在改进前,其对应像素单元被第一折射机构21和第二折射机构22同时覆盖,进而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部分被左眼看到,另一部分被右眼看到,现已有对该串扰区域进行改进的相关技术,通过关闭与串扰区域对应的像素单元10的亮度,来减小该串扰区域对左右视区的影响,从而
提高3d显示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与串扰区域对应的折射机构设置为非折射区域23,非折射区域23对应的像素单元10能被左右眼同时看到,故本实用新型在3d模式下可直接利用现有相关技术,保证其在3d模式下的观看效果,在此不做赘述。而由于非折射区域23对应的像素单元在2d模式下能够同时被左右眼同时观看,从而在2d模式下,非折射区域23能对显示面板1显示的图像进行视觉补偿,从而减少在2d模式下人眼观看到的图像的缺失。
48.在本实用新型中,参考图3至图6,第一折射机构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折射单元211,第一折射单元211上设有用于出射折射后光线的第一折射面2111。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及图4,第一折射单元211具体可呈三棱柱状,即第一折射单元211的截面为三角形,具体为直角三角形,第一折射面2111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在本实施例中,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与显示面板1平行放置,另一直角边垂直显示面板1放置,从而光线折射后经第一折射面2111出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及图6,第一折射单元211具体呈类三棱柱状,即第一折射单元211的截面为类三角形,具体为类直角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类直角三角形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直角边,以及呈弧形的斜边,第一折射面2111为该弧形斜边。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类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显示面板1平行放置,另一直角边垂直显示面板1放置,弧形斜边作为第一折射面2111用于出射经折射后的光线。
49.更进一步的,每个第一折射机构21可包括一个第一折射单元211,也可包括多个第一折射单元211,当每个折射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折射单元211时,参考图4及图6,多个第一折射单元211沿透镜柱20的排列方向依次连续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射面2111可为斜平面或弧面。当第一折射面2111为斜平面时,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折射面2111平行设置;当第一折射面2111为弧面时,如图6所示,多个第一折射面2111曲率相同或曲率连续。
50.同理,再次参考图3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折射机构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折射单元221,第二折射单元221上设有用于出射折射后光线的第二折射面2211。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及图4,第二折射单元221具体可呈三棱柱状,即第二折射单元221的截面为三角形,具体为直角三角形,第二折射面2211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在本实施例中,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与显示面板1平行放置,另一直角边垂直显示面板1放置,从而光线折射后经第二折射面2211出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及图6,第二折射单元221具体呈类三棱柱状,即第二折射单元221的截面为类三角形,具体为类直角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类直角三角形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直角边,以及呈弧形的斜边,第二折射面2211为该弧形斜边。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类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显示面板1平行放置,另一直角边垂直显示面板1放置,弧形斜边作为第二折射面2211用于出射经折射后的光线。
51.更进一步的,每个第二折射机构22可包括一个第二折射单元221,也可包括多个第二折射单元221,当每个折射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折射单元221时,多个第二折射单元221沿透镜柱20的排列方向依次连续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二折射面2211可为斜平面或弧面。当第二折射面2211为斜平面时,多个第二折射面2211平行设置;当第二折射面2211为弧面时,多个第二折射面2211曲率相同或曲率连续。
52.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第一折射单元211和第二折射单元221数量相同,一一对应,
同时第一折射面2111与第二折射面2211一一对称设置,即,相互对称的第一折射面2111和第二折射面2211可同为斜平面,也可同为弧面,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射单元211和第二折射单元221的高度保持一致。
53.通过在第一折射机构21中设置多个连续排布的第一折射单元211,在第二折射机构22中设置多个连续排布的第二折射单元221,从而扩大透镜柱20的节距,能够进一步提升该透镜柱20在显示面板1上的3d显示效果。
54.在本实用新型中,参考图3

图6,透镜柱20可为非连续透镜柱20,即第一折射机构21和第二折射机构22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非折射区域23为空白区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第一折射机构21和第二折射机构22通过第一连接面231连接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非折射区域23包括第一连接面231,第一连接面231具体为直射平面,其材料可与第一折射机构21和第二折射机构22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制。直射平面与显示面板1平行设置,直射平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折射单元211和第二折射单元221连接,从而将透镜柱20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本实施例中,直射平面两端可同时连接在第一折射单元211和第二折射单元221的任一高度处,在此不做限制,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面231可与第一折射单元211和第二折射单元221一体设置。以上仅列出非折射区域23的两种具体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只要能够使光线直射的区域均可认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折射区域23。
5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栅透镜2,其可为非连续光栅,也可为连续光栅。当光栅透镜2为非连续光栅时,参考图7,相邻透镜柱20之间可间隔设置,从而在两透镜柱20光栅之间同样形成非折射区域23,与该非折射区域23对应的像素单元10形成的图像直射进入人眼。参考图8及图9,当光栅透镜2为连续光栅时,相邻透镜可通过第二连接面232将透镜首尾依次相连,从而形成一整体透镜。即,非折射区域包括第二连接面232,第二连接面232同样可为直射平面,第二连接面232可与透镜柱20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制。当第二连接面232与透镜柱20材料相同时,其可一体设置,从而实现完整的光栅透镜。该直射平面与显示面板1平行设置,此处的直射平面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透镜柱20的任意同一高度,从而保证光线自直射平面出射时不发生任何折射。
56.参考图10

图12,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面231和第二连接面232可设置在同一高度,也可设于不同高度,在此不做限制。
5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其显示面板1具体可为:液晶面板、oled面板、手机、平板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在此不做限制。
58.可以理解的是,附图1

12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现形式,而非穷举式列举,任何上述技术特征的排列组合均可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59.图13及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改进前后的对比图,改进前,参考图13,当光栅放置在显示面板上时,光栅的左视区在显示面板上覆盖部分像素,光栅的右视区在显示面板上覆盖部分像素,从而光栅的左右视区交界线为视区分割线,被视区分割线对应分割的像素能同时被左右眼看到。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将光栅上能被左右眼同时看到的串扰部分设为与底面平行的平面或将左视区和右视区间隔设置形成非折射区域,从而在不改变3d模式下的显示效果的同时,由于平面或非折射区域可直射光线,与该部分对应的像素可直射从而同时进入人的左右眼,故在2d模式下可有效改善显示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斜排光栅的裸眼3d显示模组可在2d模式和3d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3d模式下,左视图像经第一折
射机构21折射后进入观看者的左眼,右视图像经第二折射机构22折射后进入观看者的右眼,而被非折射区域23分割的像素单元10可按现有技术中对串扰区域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形成重影;进一步的,可通过在第一折射机构21中设置若干依次排列的第一折射单元211,在第二折射机构22中设置若干依次排列的第二折射单元221,以此种方式扩大光栅节距,从而提升3d显示效果。在2d模式下,被非折射区域23分割的像素单元10显示正常图像,且光线未经折射,可同时进入观看者的左右眼,从而对显示图像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避免2d模式下人眼观察到的图像缺失严重,从而进一步改善2d模式下的观看效果。
60.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