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镜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0478发布日期:2022-04-07 03:1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镜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拆镜脚结构。


背景技术:

2.眼镜是一种为了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而制作的简单光学器件,主要由镜片和镜架组成,其中镜片具有调节进入眼睛的光度、矫正视力、保护眼睛安全和临床治疗眼病等作用,而眼镜架则与镜片配套构成眼镜戴在人的眼睛上并起到支架作用。
3.眼镜架通常由镜框和镜脚组成,镜框的两侧均枢接安装有镜脚。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眼镜架,在对镜脚组装时,大部分是通过螺丝将镜脚的端部直接固定安装镜框的侧边,在拆装时需要用到小型螺丝刀来拧转螺丝,无论是组装还是拆卸都需要借助专用的小型螺丝刀,导致镜框或镜脚的拆换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镜脚结构,无需使用工具即可实现镜框与镜脚的快速拆装,操作方便。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可拆镜脚结构,包括镜框、镜脚、枢接轴和枢接组件;所述镜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枢接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中;所述镜脚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枢接组件包括底座、枢接件和弹性件;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枢接槽,且所述底座面向所述镜框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枢接轴配合的开口;所述枢接件的中部枢接配合在所述枢接槽中,所述枢接件面向所述镜框的一端设置有卡钩;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枢接槽内并位于所述枢接件面向所述镜脚的一端与所述底座之间,用以提供弹力驱动所述枢接件转动以使所述卡钩配合在所述开口处,用于将所述枢接轴限位在所述开口中。
7.所述底座面向所述镜脚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限位槽,且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螺孔,所述限位块插置在所述限位槽中,并采用一螺栓贯穿所述镜脚并锁入所述螺孔中,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镜脚的相对固定。
8.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通过一螺丝锁固在所述枢接槽中,所述弹片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丝的锁固位置相对的通孔。
9.所述枢接件面向所述镜框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活动配合在所述枢接槽内,且所述枢接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挡板相对的限位凸起,所述弹性件驱使所述枢接件转动后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限位凸起贴合。
10.所述卡钩的外侧端面设置为导向弧面。
11.所述开口的两侧壁设置为外扩的两个导向斜面。
12.所述枢接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枢接孔,所述枢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枢接孔,并采用一销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实现所述枢接件在所述底座内的枢接
配合。
13.所述枢接件面向所述镜脚的一端侧面设置有凸出部。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枢接组件完成镜框与镜脚的连接,枢接组件包括可以相向转动的底座和枢接件,并由弹性件驱动枢接件使得底座的开口与枢接件的卡钩相向移动实现封闭,从而将镜框端部的枢接轴限制在开口内,而底座是安装在镜脚的端部,从而实现镜框与镜脚的组装,无论拆装都只需操作使得枢接件转动即可实现枢接轴在开口处放入或取出,无需借用工具即可完成操作,使得产品的拆装更加便捷、效率更高,方便用户自行进行镜框、镜脚的拆换,满足用户对于镜框/镜脚不同款式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枢接组件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枢接组件的爆炸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镜脚的立体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0021]1‑‑‑‑
镜框;
ꢀꢀꢀꢀꢀꢀꢀꢀ
11
‑‑‑
第一安装槽;
ꢀꢀ2‑‑‑‑
镜脚;
[0022]
21
‑‑‑
第二安装槽;
ꢀꢀ
22
‑‑‑
限位槽;
ꢀꢀꢀꢀꢀꢀ3‑‑‑‑
枢接轴;
[0023]4‑‑‑‑
底座;
ꢀꢀꢀꢀꢀꢀꢀꢀ
41
‑‑‑
枢接槽;
ꢀꢀꢀꢀꢀꢀ
42
‑‑‑
开口;
[0024]
43
‑‑‑
限位块;
ꢀꢀꢀꢀꢀꢀ
44
‑‑‑
螺孔;
ꢀꢀꢀꢀꢀꢀꢀꢀ
45
‑‑‑
限位凸起;
[0025]
46
‑‑‑
导向斜面;
ꢀꢀꢀꢀ
47
‑‑‑
第一枢接孔;
ꢀꢀ5‑‑‑‑
枢接件;
[0026]
51
‑‑‑
卡钩;
ꢀꢀꢀꢀꢀꢀꢀꢀ
52
‑‑‑
限位挡板;
ꢀꢀꢀꢀ
53
‑‑‑
导向弧面;
[0027]
54
‑‑‑
第二枢接孔;
ꢀꢀ
55
‑‑‑
凸出部;
ꢀꢀꢀꢀꢀꢀ6‑‑‑‑
弹性件;
[0028]
61
‑‑‑
通孔;
ꢀꢀꢀꢀꢀꢀꢀꢀ7‑‑‑‑
螺栓;8
‑‑‑‑
螺丝;
[0029]9‑‑‑‑
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3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拆镜脚结构,包括镜框1、镜脚2、枢接轴3和枢接组件。
[0032]
镜框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枢接轴3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1中;
[0033]
镜脚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
[0034]
枢接组件包括底座4、枢接件5和弹性件6;底座4设置在第二安装槽21中,该底座4的侧面设置有枢接槽41,且底座4面向镜框1的一端设置有供枢接轴3配合的开口42;枢接件5的中部枢接配合在枢接槽41中,该枢接件5面向镜框1的一端设置有卡钩51;弹性件6设置在枢接槽41内并位于枢接件5面向镜脚2的一端与底座4之间,用以提供弹力驱动枢接件5转动以使卡钩51配合在开口42处,用于将枢接轴3限位在开口42中。
[0035]
参考图1至图5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36]
上述底座4面向镜脚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43、第二安装槽21内设置有限位槽22,
且底座4的中部设置有螺孔44,限位块43插置在限位槽22中,并采用一螺栓7贯穿镜脚2并锁入螺孔44中,实现底座4与镜脚2的相对固定。采用限位块43与限位槽22对底座4的一端限位,且底座4的中部通过螺栓7固定,可以保证只锁一个螺栓7的情况下将底座4牢固地锁定在第二安装槽21中,避免底座4晃动。
[0037]
上述弹性件6为弹片,弹片的一端通过一螺丝8锁固在枢接槽41中。本实施例中,弹片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螺丝8的锁固位置相对的通孔61,方便锁固螺丝8时穿过螺丝8刀进行操作。当然,弹性件6也可以采用压缩弹簧、扭簧等,相对而言,采用弹片在安装时更加容易、结构也更加简单。
[0038]
上述枢接件5面向镜框1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限位挡板52,限位挡板52活动配合在枢接槽41内,且枢接槽41内设置有与限位挡板52相对的限位凸起45,弹性件6驱使枢接件5转动后限位挡板52与限位凸起45贴合,用于限制卡钩51在开口42中的配合位置,避免枢接件5转动过度导致枢接轴3难以顶开卡钩51而无法进入开口42中。
[0039]
上述卡钩51的外侧端面设置为导向弧面53,有利于枢接轴3进入开口42的过程中顶开卡钩51以便进入开口42。
[0040]
上述开口42的侧壁设置为外八形,即开口42的两侧壁设置为外扩的两个导向斜面46,方便导向枢接轴3进入开口42中,提高组装镜框1与镜脚2的效率。
[0041]
上述枢接槽4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枢接孔47,枢接件5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枢接孔54,并采用一销轴9依次贯穿第一枢接孔47、第二枢接孔54,实现枢接件5在底座4内的枢接配合。
[0042]
上述枢接件5面向镜脚2的一端侧面设置有凸出部55,凸出部55便于用户按压枢接件5,以抵抗弹性件6的弹力使得卡钩51离开开口42处,方便将镜框1内的枢接轴3装入或取出开口42,实现镜框1与镜脚2的组装或拆卸。
[0043]
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44]
在安装时,将枢接组件组装完成后装入镜脚2的第二安装槽21,将枢接轴3装入镜框1的第一安装槽11,之后将枢接轴3对准底座4的开口42放入,枢接轴3将沿着导向弧面53直接顶开进入开口42,而弹性件6的弹力使得枢接件5转动以使卡钩51复位至开口42内,从而勾住枢接轴3完成镜框1与镜脚2的组装;在拆卸时,用户只需按压凸出部55,使得枢接件5抵抗弹性件6的弹力实现反向转动,进而使卡钩51离开开口42处,可以将枢接轴3从开口42中取出,也就使得镜脚2与镜框1分离,完成拆卸。
[0045]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枢接组件完成镜框1与镜脚2的连接,枢接组件包括可以相向转动的底座4和枢接件5,并由弹性件6驱动枢接件5使得底座4的开口42与枢接件5的卡钩51相向移动实现封闭,从而将镜框1端部的枢接轴3限制在开口42内,而底座4是安装在镜脚2的端部,从而实现镜框1与镜脚2的组装,无论拆装都只需操作使得枢接件5转动即可实现枢接轴3在开口42处放入或取出,无需借用工具即可完成操作,使得产品的拆装更加便捷、效率更高,方便用户自行进行镜框1、镜脚2的拆换,满足用户对于镜框1/镜脚2不同款式的使用需求。
[0046]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