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度可调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6545发布日期:2022-02-19 19:0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度可调眼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宽度可调眼镜。


背景技术:

2.眼镜是由镜片和镜架组合起来的,用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的用品。眼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斜视或者弱视等。
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6074931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眼镜,包括有镜框以及镜腿,镜框包括有左镜框与右镜框,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通过一根连接架实现连接,连接架一端与左镜框固定,连接架的另一端与右镜框固定。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一旦连接架将左镜框与右镜框连接固定,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间距便被固定,此时佩戴者便无法根据自身脸部的宽度来将左镜框与右镜框的间距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难以实现将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眼镜。
6.一种宽度可调眼镜,包括有呈对称设置的左镜框与右镜框,以及设置在左镜框与右镜框上的镜腿,所述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以及位于两侧连接杆之间的套管;所述套管内部中空且两端内侧壁设置有呈反向的内螺纹,所述连接杆分别从套管的两端插入并通过内螺纹与套管实现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套管的一端与各自相对的左镜框或右镜框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位于两侧连接杆之间的套管,随着套管的转动两侧的连接杆将带动左镜框与右镜框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通过将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间距移动至适当的位置,从而便完成了对左镜框与右镜框间距的调节工作,扩大了眼镜可适用的人群范围,满足了佩戴者需要对左镜框与右镜框的间距进行微调的需求,设计更加的人性化。
8.还包括有,所述套管外侧壁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内侧壁与套管外侧壁贴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不仅能将套管的外侧壁进行保护,而且还能增大套管外侧壁的摩擦力,使佩戴者能更加顺利的将套管进行转动。
10.还包括有,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支撑板,以及沿所述连接杆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插杆,所述插杆的长度方向沿连接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套管朝向插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呈周向间隔环绕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通过将插杆一端插入至套管上适当位置的插孔内,此时在插杆与插孔的插接配合下便能限制套管的转动,从而便能进一步提高套管在将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的稳定性,减
小套管发生自转的概率。
12.还包括有,所述插杆朝向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位于插孔内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用于与第一磁铁相互吸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插杆插入至插孔内时,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相互吸合,能进一步提高插杆与插孔插接时的牢靠性,使插杆能更加稳定且牢靠的将套管进行限位固定。
14.还包括有,所述插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支撑板与套管之间,所述插杆上套设有位于支撑板与第一限位板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沿插杆的滑移方向伸缩;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撑板抵触,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抵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管上的插孔转动至与插杆正对时,插杆将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自动插入至相对的插孔内,此时插杆便实现了自动将套管进行限位的目的;并且当将插杆向远离套管的方向拉动时,在第一限位板的作用下还能预防插杆从支撑板上脱离的情况。
16.还包括有,所述插杆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板平行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插杆远离套管的一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杆向靠近套管的方向滑移时,通过第二限位板能将插杆的最大滑移范围进行限位,同时还能给佩戴者提供着力点,使佩戴者能更加顺利的将插杆向远离套管的方向拉动。
18.还包括有,所述镜腿远离调节组件的一端套设有橡胶护套。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护套能增大镜腿与佩戴者的耳朵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提高镜腿佩戴时的稳定性,使镜腿不易从佩戴者的耳朵滑落。
20.还包括有,所述左镜框与右镜框上均设置有位于调节组件下方的鼻托。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调节组件来将左镜框与右镜框的间距进行调节时,还能实现将两侧鼻托之间的间距进行微调,从而能适用于不同的佩戴人群。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满足了佩戴者需要对左镜框与右镜框的间距进行微调的需求,设计更加的人性化;当通过调节组件来将左镜框与右镜框的间距进行调节时,还能实现将两侧鼻托之间的间距进行微调,从而能适用于不同的佩戴人群。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中凸显调节组件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6.图3是图2中凸显定位组件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左镜框;2、右镜框;3、镜腿;4、调节组件;41、连接杆;42、套管;421、内螺纹;422、插孔;423、第二磁铁;5、橡胶套;6、定位组件;61、支撑板;62、插杆;621、第一磁铁;622、第一限位板;623、第二限位板;624、弹簧;611、穿孔;7、橡胶护套;8、鼻托。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宽度可调眼镜。参照图1、图2,宽度可调眼镜包括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左镜框1与右镜框2,左镜框1与右镜框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镜腿3,左镜框1与右镜框2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左镜框1与右镜框2的间距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4。镜腿3远离调节组件4的一端套设有橡胶护套7,橡胶护套7采用tpr热塑性橡胶材料制成,具有环保无毒安全,加工性能优越的特点。左镜框1与右镜框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位于调节组件4下方的鼻托8。
31.如图2、图3所示,调节组件4包括有两根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杆41,以及位于两根连接杆41之间的套管42,套管42与两侧连接杆41的中心轴线重合。套管42内部中空且两端内侧壁呈对称设置有呈反向的内螺纹421,连接杆41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从套管42的两端插入至套管42内,并且位于套管42内的连接杆41通过内螺纹421与套管42的内侧壁螺纹连接。靠近左镜框1的连接杆41远离套管42的一端与左镜框1固定连接,靠近右镜框2的连接杆41远离套管42的一端与右镜框2固定连接。套管42的外侧壁套设有橡胶套5,橡胶套5采用pu聚氨酯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较佳的回弹性与力学性能。橡胶套5内侧壁与套管42的外侧壁贴合,并且橡胶套5的中心轴线与套管42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32.如图2、图3所示,两根连接杆41上均设置有定位组件6,两侧的定位组件6呈对称设置。定位组件6包括有固定设置在连接杆41上表面的支撑板61,支撑板61上设置有沿连接杆41长度方向贯通的穿孔611,定位组件6还包括有穿设在穿孔611内的插杆62,插杆62沿连接杆4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撑板61上,并且插杆62的长度方向沿连接杆41的长度方向延伸。套管42朝向相邻插杆6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供相邻插杆62插入的插孔422,位于套管42同侧的插孔422沿套管42的中心轴线呈周向均匀间隔环绕。
33.如图2、图3所示,插杆62朝向套管4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621,套管42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插孔422内侧壁的第二磁铁423,第二磁铁423用于与各自相邻的第一磁铁621相互吸合固定。插杆62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位于支撑板61与套管42之间的环形第一限位板622,第一限位板622的外径大于穿孔611的内径。第一限位板622与支撑板61相互平行,插杆62上还套设有位于支撑板61与第一限位板622之间的弹簧624,弹簧624沿插杆62的滑移方向伸缩。弹簧624一端与支撑板61抵触,弹簧624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622背离套管42的侧壁抵触。插杆62靠近套管42的一端在弹簧624的作用下压入至各自相对的插孔422内。
34.如图2、图3所示,插杆62的外侧壁上还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限位板622相平行的第二限位板623,第二限位板623呈环形,且第二限位板623位于插杆62远离套管42的一端。第二限位板623的外径大于穿孔611的内径。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宽度可调眼镜的实施原理为:
36.当需要将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时,先将两侧的插杆62分别从套管42上的插孔422内退出,接着通过转动位于两侧连接杆41之间的套管42,随着套管42的转动两侧的连接杆41将带动左镜框1与右镜框2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通过将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的间距移动至适当的位置,从而便完成了对左镜框1与右镜框2间距的调节工作,扩大了眼镜可适用的人群范围,满足了佩戴者需要对左镜框1与右镜框2的间距进行微调的需求,设计更加的人性化。当将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撤去
对插杆62的拉力,此时插杆62靠近套管42的一端将在弹簧624的弹力作用下插入至套管42上适当位置的插孔422内,此时在插杆62与插孔422的插接配合下便能限制套管42的转动,从而便能进一步提高套管42在将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的稳定性。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