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摄影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1696发布日期:2022-01-26 20:1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摄影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摄影灯。


背景技术:

2.摄影灯在数码摄像机上的作用如同闪光灯在数码相机中的作用,想拍黑暗的物体,一定要用到这些辅助光源,否则噪点会非常大,光靠后期的处理是不够的,现有的摄影灯一般采用三脚架放置大型摄影灯,外出拍摄过程中方便携带,也不方便给摄影灯供电;
3.现有的手持式摄影灯的手持部一般设置蓄电池,满足外出拍摄需要,还会在手持部安装导线收纳筒进行收纳,以便适用外出拍摄需要,但蓄电池取出过程中干扰导线收纳筒,导线收纳筒需要先进行拆卸,才能进行蓄电池的更换,蓄电池导线和导线收纳筒缠绕导线相互干扰,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摄影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摄影灯,包括摄影灯透明罩、连接头和电线,所述摄影灯透明罩的尾部设置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开孔处设置有电线,所述连接头的尾部连接有改进型导线收纳结构,且改进型导线收纳结构包括连接管、插管、凹槽、收纳筒、旋转杆和转把,所述连接管的尾部设置有插管,且连接管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管管内设置有收纳筒,且收纳筒通过旋转杆与连接管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杆上端连接有转把,所述连接管通过插管连接有手持结构,且手持结构包括内管、分隔支撑架、缓冲垫、u型限位架、腰孔、导热板、蓄电池和防滑套,所述插管与内管螺栓固定,且内管的管内设置有分隔支撑架,所述分隔支撑架端面设置有缓冲垫,且分隔支撑架端面设置有u型限位架,所述u型限位架端面边缘开设有腰孔,且u型限位架内壁开槽处设置有导热板,所述u型限位架架内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导线与连接头处电路板相连接,所述连接头伸出的导线在收纳筒内缠绕后插入进内管,所述收纳筒伸出的导线依次贯穿分隔支撑架端面边缘开孔、腰孔从内管伸出,且内管外壁套接有防滑套。
7.优选的,所述手持结构还包括封盖、通孔和散热铝基块,且内管尾部开口处通过卡扣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端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端面插入进散热铝基块,所述散热铝基块内壁设置隔热圆管,且内管内导线插入进散热铝基块端面隔热圆管,所述散热铝基块与导热板通过导热软条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头、连接管和插管一体设置,且插管与内管适配,所述插管和内管连接处密封处理;
9.优选的,所述分隔支撑架端面边缘开孔与腰孔对齐,且分隔支撑架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支撑架和缓冲垫粘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u型限位架与蓄电池适配,且蓄电池与导热板接触端涂覆导热硅脂。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内管、u型限位架、分隔支撑架和缓冲垫可以实现蓄电池的限位安装,分隔支撑架端面边缘开孔和腰孔可以实现收纳筒缠绕导线地伸出,蓄电池导线贯穿分隔支撑架与连接头处电路板相连接,电路板伸出导线缠绕在收纳筒上,从而实现蓄电池、电路板导线的分开走线,避免蓄电池取出过程中干扰收纳筒,插管和内管采用螺栓固定,方便使用者拆装,蓄电池通过导热板、散热铝基块实现散热,避免内管内腔过热。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结构分解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导线收纳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摄影灯透明罩;2、改进型导线收纳结构;201、连接管;202、插管;203、凹槽;204、收纳筒;205、旋转杆;206、转把;3、手持结构;301、内管;302、分隔支撑架;303、缓冲垫;304、u型限位架;305、腰孔;306、导热板;307、蓄电池;308、封盖;309、通孔;310、散热铝基块;311、防滑套;4、连接头;5、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手持式摄影灯,包括摄影灯透明罩1、连接头4和电线5,摄影灯透明罩1的尾部设置有连接头4,且连接头4的开孔处设置有电线5,连接头4的尾部连接有改进型导线收纳结构2,且改进型导线收纳结构2包括连接管201、插管202、凹槽203、收纳筒204、旋转杆205和转把206,连接管201的尾部设置有插管202,且连接管20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203,连接管201管内设置有收纳筒204,且收纳筒204通过旋转杆205与连接管201活动连接,旋转杆205上端连接有转把206;
20.连接管201通过插管202连接有手持结构3,且手持结构3包括内管301、分隔支撑架302、缓冲垫303、u型限位架304、腰孔305、导热板306、蓄电池307和防滑套311,插管202与内管301螺栓固定,且内管301的管内设置有分隔支撑架302,分隔支撑架302端面设置有缓冲垫303,且分隔支撑架302端面设置有u型限位架304,u型限位架304端面边缘开设有腰孔305,且u型限位架304内壁开槽处设置有导热板306,u型限位架304架内设置有蓄电池307,且蓄电池307的导线与连接头4处电路板相连接,连接头4伸出的导线在收纳筒204筒内缠绕后插入进内管301,收纳筒204伸出的导线依次贯穿分隔支撑架302端面边缘开孔、腰孔305从内管301伸出,且内管301外壁套接有防滑套311,连接头4、连接管201和插管202一体设置,且插管202与内管301适配,插管202和内管301连接处密封处理,分隔支撑架302端面边缘开孔与腰孔305对齐,且分隔支撑架302与内管301固定连接,分隔支撑架302和缓冲垫303粘合连接,u型限位架304与蓄电池307适配,且蓄电池307与导热板306接触端涂覆导热硅脂,内管301、u型限位架304、分隔支撑架302和缓冲垫303可以实现蓄电池307的限位安装,
分隔支撑架302端面边缘开孔和腰孔305可以实现收纳筒204缠绕导线的伸出,蓄电池307导线贯穿分隔支撑架302与连接头4处电路板相连接,电路板伸出导线缠绕在收纳筒204上,从而实现蓄电池307、电路板导线的分开走线,避免蓄电池307取出过程中干扰收纳筒204。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持结构3还包括封盖308、通孔309和散热铝基块310,且内管301尾部开口处通过卡扣连接有封盖308,封盖308端面开设有通孔309,且通孔309端面插入进散热铝基块310,散热铝基块310内壁设置隔热圆管,且内管301内导线插入进散热铝基块310端面隔热圆管,散热铝基块310与导热板306通过导热软条相连接,连接头4、连接管201和插管202一体设置,且插管202与内管301适配,插管202和内管301连接处密封处理,分隔支撑架302端面边缘开孔与腰孔305对齐,且分隔支撑架302与内管301固定连接,分隔支撑架302和缓冲垫303粘合连接,u型限位架304与蓄电池307适配,且蓄电池307与导热板306接触端涂覆导热硅脂,蓄电池307通过导热板306、散热铝基块310实现散热,避免内管301内腔过热。
22.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地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