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底安全检查的相机组件及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00254发布日期:2022-03-17 02:5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底安全检查的相机组件及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安检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底安全检查的相机组件及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一些公共场所的安全,通常会对出入口的进出车辆的底盘进行安全检查。前期依靠内部保卫人员进行人工搜查,比较费力费时。为解决这一问题,车底检查装置随之被发明出来。车底检查装置可自动检测车辆并对车辆底盘进行图像采集、显示、拼接、抓拍汇总、比对报警、自动环控为一体的车辆安检系统。该装置能有效防止车底藏匿炸弹、武器、生化危险品、危险人物出入政府机关、军事管理、银行库区、车站码头等重要安全保护场所。
3.但是现有车底检查装置中的车底扫描相机组件容易受到自身运行环境因素影响,高温天气以及温差较大天气下容易产生宕机的情况,导致车底扫描相机组件工作不稳定,且车底扫描相机在潮湿的坏境运行下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雨雪等极端天气的相机组件,以用于车底安全检查。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车底安全检查的相机组件,包括智能相机、相机安装座、水冷组件;所述智能相机安装在相机安装座内部,相机的镜头从该相机安装座顶部露出;所述水冷组件为两组,分别位于相机安装座相对的两侧,用于对相机安装座内的智能相机工作时进行降温;
7.每组水冷组件包括预留在相机安装座外壁上的水冷槽,盖合在相机安装座外壁上水槽盖板,以及安装在水槽盖板上的两个水管接头;所述的水管接头一端与外接水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水冷槽连通,外接水管中的水自一水管接头进入水冷槽后,经另一端水管接头流出。
8.具体地,所述的相机安装座包括一方形安装部和一圆筒形安装部;所述的圆筒形安装部连接在方形安装部上方,方形安装部的顶部具有一连接法兰;
9.所述的智能相机包括相机底座和相机镜头;所述智能相机从方形安装部底部向上装入相机安装座内,使得相机镜头从圆筒形安装部顶部露出;
10.所述圆筒形安装部顶部的连接法兰与上方的镜头固定法兰连接,从而将相机固定在相机安装座内。
11.具体地,所述的镜头固定法兰顶部,安装有相机透镜,所述的相机透镜通过一环形的法兰圈固定在镜头固定法兰顶部。
12.具体地,所述圆筒形安装部的内壁四周,分别设有一向外凸起的限位块;圆筒形安装部的内壁四角处,分别设有平面台阶,台阶上留有通孔;所述智能相机从方形安装部底部
向上装入相机安装座时,限位块限制相机底座向上进一步地移动,并通过圆筒形安装部四角处台阶上设置的月牙形固定片,与下方智能相机底座的四角通过螺栓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的方形安装部底部,与另一方形的线缆槽通过四角螺孔螺栓连接;线缆槽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用于内外走线的出线孔索姆。
14.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线缆槽和方形安装部内,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的散热风扇出风口与散热软管连接,散热软管向上延伸至相机镜头处。
15.进一步地,所述的相机透镜弧顶两侧各镀有电加热膜,所述的电加热膜通过焊接其上的导线与外部的控制箱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的线缆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分别通过信号线与外部的控制箱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风扇通过信号线与外部的控制箱连接。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要求保护一种车底安全检查装置,其包含有上述的相机组件。
19.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相机组件通过相机机体贴合铝件密封安装座,提高了热量传导的有效性,并通过液冷循环系统将热量带出扫描相机壳体。该相机运行安全稳定,通过内置的温度湿度模块,自动启动散热风机及电加热解决了在恶劣环境下相机运行的稳定性,通过电加热功能防止透镜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产生冷凝现象,导致相机拍摄图片不清楚。通过自动散热风机及外部水冷循环系统解决高温天气下扫描相机宕机的现象。以上各个措施的有效实现,确实提高了车底检查系统在全球各地区各气候室内外环境下全天候的稳定可靠的运行,进一步提升了安全保障的系数。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22.图1是该相机组件的爆炸图。
23.图2是该相机组件的相机安装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该相机组件的剖面图。
25.其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智能相机;101相机底座;102相机镜头;103相机透镜;2相机安装座;201方形安装部;202圆筒形安装部;203连接法兰;204镜头固定法兰;205法兰圈;206限位块;207月牙形固定片;301线缆槽;302出线孔索姆; 4水冷组件;401水冷槽;402水槽盖板;403水管接头;501散热风扇;502散热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27.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
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8.如图1所示,该用于车底安全检查的相机组件包括智能相机1、相机安装座2、水冷组件4;智能相机1安装在相机安装座2内部,相机的镜头从该相机安装座2顶部露出;水冷组件4为两组,分别位于相机安装座2相对的两侧,用于对相机安装座2内的智能相机1工作时进行降温。
29.其中,每组水冷组件4包括预留在相机安装座2外壁上的水冷槽401,盖合在相机安装座2外壁上水槽盖板402,以及安装在水槽盖板402上的两个水管接头403;水管接头403一端与外接水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水冷槽401连通,外接水管中的水自一水管接头进入水冷槽401后,经另一端水管接头流出。通过水管接头403将冷却循环水不断的送至相机安装座2外壁的水冷槽401内,对内部工作相机进行降温。
30.相机安装座2整体为铝制件,包括一方形安装部201和一圆筒形安装部202;所述的圆筒形安装部202连接在方形安装部201上方,方形安装部201的顶部具有一连接法兰203。
31.智能相机1包括智能相机底座101和相机镜头102;智能相机1从方形安装部201 底部向上装入相机安装座2内,使得相机镜头102从圆筒形安装部202顶部露出。
32.圆筒形安装部202顶部的连接法兰203与上方的镜头固定法兰204连接,从而将相机固定在相机安装座2内。
33.镜头固定法兰204顶部,安装有相机透镜103,所述的相机透镜103通过一环形的法兰圈205固定在镜头固定法兰204顶部。
34.如图2和图3所示,圆筒形安装部202的内壁四周,分别设有一向外凸起的限位块206;圆筒形安装部202的内壁四角处,分别设有平面台阶,台阶上留有通孔;智能相机1从方形安装部201底部向上装入相机安装座2时,限位块206限制智能相机底座101向上进一步地移动,并通过圆筒形安装部202四角处台阶上设置的月牙形固定片207,与下方智能相机底座101的四角通过螺栓固定。
35.方形安装部201底部,与另一方形的线缆槽301通过四角螺孔螺栓连接;线缆槽 30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用于内外走线的出线孔索姆302。
36.如图1和图3所示,线缆槽301和方形安装部201内,安装有散热风扇501,所述的散热风扇501出风口与散热软管502连接,散热软管502向上延伸至相机镜头102 处,散热风扇501将底部的热风通过散热软管502送至相机镜头102和相机透镜103 处,可用于吹干相机透镜103上覆盖的雨雪等,并在相机安装座2内形成循环气流。
37.此外,相机透镜103弧顶两侧各镀有电加热膜,两根导线焊接在电加热膜上,接入到外部的控制箱总的plc中,线缆槽30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分别通过导线接入到控制箱中plc中,散热风扇501同样通过信号线与外部的控制箱plc 连接。上述连接电路采用本领域常规电路即可,其作为本领域技术惯用手段在此不过多描述。
38.当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到铝件内部温度或者湿度过大超过plc设定的阈值,进行高温下的散热风扇501启动、低温潮湿下的电加热与散热风扇启动,防止低温下有冷凝雾汽,所以就通过电加热进行雾化再散热风扇吹风,确保镜头上不能有冷凝水汽;高温下进行相机的散热内循环,把相机的热量吹到铝壳体上,再通过循环液冷系统降温。
3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底安全检查的相机组件及检查装置的思路及方法,
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