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4174发布日期:2022-06-08 06:2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保偏光纤连接器作为一种特殊应用的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干涉测量、平面波导、相干光传输及长距离双向光传输系统中,而保偏光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单模光纤,它只能传输一种方向上的偏振光,而最常见的薄保偏光纤也叫熊猫光纤,在保偏光纤中,传播到光纤中的线性偏振光波的偏振在传播过程中得以保持,偏振面之间光功率的交叉耦合很小或没有,对于某些需要偏振光输入的光纤组件,这种偏振方向保持功能极为重要,通过光纤内部应力棒产生应力,即可以保持光波延特定方向产生偏振的这一特性,当熊猫光纤通过光纤连接器端接时,应力棒应该与连接器的key键对齐,key键是否对齐,直接决定了熊猫连接器链路传输的功能,这个指标非常关键。
3.市面上常规的应力棒与连接器key键对齐的做法是在插芯中充填353nd固化胶,在胶水还未固定时,通过旋转纤芯在放大镜下对准应力棒,待纤芯对准后再固化,这样做的问题点是,在对准应力棒后,需要移动连接器进行烘烤固化,纤芯极易发生转动,并且固化胶存在一定的粘度,导致对准后在固化前纤芯发生旋转偏移,一旦偏移角度过大,连接器端必须剪断重新加头,不仅浪费工时,而且品质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具备便于调节纤芯转动角度,并避免纤芯转动角度过大的优点,解决了应力棒与连接器上的key键对齐后,在烘烤固化过程中,纤芯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包括外套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与外套管的内部活动插接,所述内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管,所述内管通过第一限位块连接有插芯,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尾管,所述尾管通过匹配管与内管连接,所述匹配管通过第二限位块与内管连接,所述插芯的轴心处和匹配管的轴心处均开设有线槽,所述尾管的侧表面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尾管通过定位环连接有定位套管,所述定位套管的顶部设置有顶壳,所述顶壳右侧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蜗杆和第一伞齿轮,所述尾管的侧表面固定连接限制块。
8.所述尾管通过限制块连接有蜗轮,所述尾管的侧表面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母,所述抵紧螺母的左端与蜗轮的右侧抵持,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顶壳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和底管,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伞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底管通过定位扣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齿轮,所述传动齿轮通过齿轮组与
主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顶端贯穿顶壳的内顶壁并延伸至顶壳的顶部,且第二转动轴位于顶壳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9.优选的,所述外套管的左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内管的左端与凸缘的右侧抵持,凸缘起到了限制内管与外套管相对位置的作用,避免内管与外套管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
10.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侧面与插芯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左侧与第一限位槽左侧的内壁抵持,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侧面与匹配管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尾管的左端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左端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右端位于第二限位块的内部,此时,第二限位块将内管与尾管连接为一体,起到了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作用,使两者只能发生相对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底管的侧表面开设有l型槽,所述定位扣的侧面与移动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扣位于l型槽的内部,第二转动轴配合l型槽、移动杆和定位扣便可以带动主齿轮上下移动,从而起到调节主齿轮与齿轮组连接状态的作用。
12.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定位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定位轴与顶壳活动连接,所述定位轴的侧表面与第一齿轮的内部和第二齿轮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顶壳内部设置有多个齿轮组,相邻齿轮组之间,不同类型的齿轮会发生啮合,即第一齿轮只能与第二齿轮啮合,而两侧齿轮组上的齿轮则会分别与传动齿轮和主齿轮啮合,从而起到减小输出转速的作用。
13.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弹簧与顶壳的内顶壁抵持,当第二转动轴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二转动轴在弹簧和固定环的共同作用下会发生下移,从而使主齿轮与齿轮组上的齿轮分离,以起到避免意外带动齿轮组转动的作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通过外套管、内管、定位管、第一限位块、插芯、匹配管、第二限位块、尾管、定位环、定位套管、顶壳、转轴、蜗杆、第一伞齿轮、限制块、蜗轮、抵紧螺母、第一转动轴、第二伞齿轮、传动齿轮、齿轮组、底管、移动杆、第二转动轴、主齿轮、旋钮和定位扣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调节纤芯转动角度,并避免纤芯转动角度过大的效果,解决了应力棒与连接器上的key键对齐后,在烘烤固化过程中,纤芯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16.2、该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该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通过外套管、内管、定位管、第一限位块、插芯、匹配管、第二限位块、尾管、定位环、定位套管、顶壳、转轴、蜗杆、第一伞齿轮、限制块、蜗轮、抵紧螺母、第一转动轴、第二伞齿轮、传动齿轮、齿轮组、底管、移动杆、第二转动轴、主齿轮、固定环、弹簧、旋钮、定位扣和l型槽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调节主齿轮与齿轮组连接状态的效果,解决了主齿轮意外发生转动,将会迫使纤芯转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管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外套管;2、内管;3、定位管;4、第一限位块;5、插芯;6、匹配管;7、第二限位块;8、尾管;9、定位环;10、定位套管;11、顶壳;12、转轴;13、蜗杆;14、第一伞齿轮;15、限制块;16、蜗轮;17、抵紧螺母;18、第一转动轴;19、第二伞齿轮;20、传动齿轮;21、齿轮组;22、底管;23、移动杆;24、第二转动轴;25、主齿轮;26、固定环;27、弹簧;28、旋钮;29、定位扣;30、l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一种可调式保偏光纤连接器,包括外套管1和内管2,内管2与外套管1的内部活动插接,内管2的外径略小于与外套管1的内径,外套管1的左端设置有凸缘,内管2的左端与凸缘的右侧抵持,内管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管3,定位管3与内管2为一体化设置,内管2通过第一限位块4连接有插芯5,插芯5为陶瓷插芯,外套管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尾管8,尾管8左端的外径与内管2右端的外径相同,尾管8通过匹配管6与内管2连接,匹配管6的左端与插芯5的右端抵持,匹配管6的内部填充有匹配液,可以有效减小纤芯的磨损,匹配管6通过第二限位块7与内管2连接,内管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轴向中心线与内管2的轴向中心线共线,第一通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4的侧面与插芯5的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4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可发生相对移动。
24.第一限位块4的左侧与第一限位槽左侧的内壁抵持,第二限位块7的侧面与匹配管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尾管8的左端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轴向中心线与尾管8的轴向中心线共线,第二通槽右侧的内壁开设有连通槽,光纤位于连通槽的内部,第二通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块7的左端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第二限位块7的右端位于第二限位块的内部,插芯5的轴心处和匹配管6的轴心处均开设有线槽,光纤的纤芯便插接在线槽内部,尾管8的侧表面设置有定位环9,尾管8通过定位环9连接有定位套管10,定位套管10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定位环9与环形槽的内部卡接,定位套管10的顶部设置有顶壳11,顶壳11与定位套管10为一体化成型,顶壳11右侧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与顶壳11只能发生相对转动,两者无法发生相对移动,转轴12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蜗杆13和第一伞齿轮14,第一伞齿轮14位于顶壳11的内部,蜗杆13位于顶壳11的右侧,尾管8的侧表面固定连接限制块15。
25.尾管8通过限制块15连接有蜗轮16,蜗轮16的中心处开设有孔槽,孔槽的内壁开设有限制槽,限制块与限制槽的内部卡接,尾管8的侧表面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母17,抵紧螺母17的左端与蜗轮16的右侧抵持,蜗轮16与蜗杆13啮合,顶壳11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8和底管22,第一转动轴18和底管22均只能与顶壳11发生相对转动,第一转动轴18的侧表
面固定套接有第二伞齿轮19和传动齿轮20,传动齿轮20位于第二伞齿轮19的上侧,第二伞齿轮19与第一伞齿轮14啮合,底管22通过定位扣29连接有移动杆23,底管22的侧表面开设有l型槽30,定位扣29的侧面与移动杆2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扣29位于l型槽30的内部。
26.移动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4,第二转动轴24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齿轮25,传动齿轮20通过齿轮组21与主齿轮25连接,第二转动轴24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26,固定环26通过弹簧27与顶壳11的内顶壁抵持,此时弹簧27处于压缩状态,齿轮组21包括定位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定位轴与顶壳11活动连接,两者之间只能发生相对转动,定位轴的侧表面与第一齿轮的内部和第二齿轮的内部连接,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二转动轴24的顶端贯穿顶壳11的内顶壁并延伸至顶壳11的顶部,且第二转动轴24位于顶壳1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8。
27.在使用时,先将插芯5和匹配管6装入内管2中,再将内管2插入外套管1,之后,再向外套管1中插入尾管8,使匹配管6的右端插入尾管8左端的第二通槽内,然后通过定位套管10将尾管8与外套管1连接为一体,接着将蜗轮16套接在尾管8上,并使用抵紧螺母17将其锁紧,此时蜗轮16与蜗杆13啮合,然后向外拉动第二转动轴24并进行转动,便可以在主齿轮25、齿轮组21、传动齿轮20、蜗杆13和蜗轮16的共同作用下带动纤芯转动,从而起到了调节纤芯相对位置的效果,而且因为顶壳11内设置有多个齿轮组21,所以纤芯在转动时不会出现转动角度过大的问题。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