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3532发布日期:2022-06-02 01:5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激光打印机以其打印品质好、噪音小、速度快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3.激光打印机包括框架本体、封盖、处理盒以及处理盒驱动单元,处理盒可拆卸的设置在框架本体内,封盖盖设在框架本体开口处。框架上设有驱动头,驱动头的一端与处理盒驱动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处理盒相连。且驱动头上设有驱动头齿轮,封盖与驱动头齿轮之间还设有齿轮组件,封盖打开或关闭开口时,通过齿轮组件带动带动驱动头齿轮转动,以使驱动头沿自身轴向往复移动。这样,驱动头与处理盒分离或驱动头与处理盒连接。
4.然而,用户打开或关闭封盖时,需要同时带动齿轮组件转动,操作较为费力,不便于处理盒的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可较为省力的对处理盒进行拆装。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具有容置腔;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框架本体转动连接,并盖设在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至少一个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头组件,所述驱动头组件用于与所述处理盒连接,以及驱动头驱动单元,与所述封盖连联动连接;同时所述驱动头驱动单元上设有多个驱动齿条,多个所述驱动齿条分别与相应的所述驱动头组件配合,所述驱动头驱动单元被设置当所述封盖打开或关闭时,向所述驱动头组件与所述处理盒分离或连接提供动力。
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头组件包括:驱动头,所述驱动头用于与所述处理盒中待驱动件的转轴同轴插接,并带动所述待驱动件绕自身轴线转动;驱动头齿轮,所述驱动头齿轮套设在所述驱动头的外侧;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压缩设置于所述驱动头与所述驱动头齿轮之间,以使所述驱动头相对于所述驱动头齿轮在轴向上往复移动。
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头上设有沿所述驱动头周向螺旋延伸的引导凸起,所述驱动头齿轮上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被配置为在所述驱动头齿轮转动时沿所述引导凸起移动,以使所述驱动头沿自身轴向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待驱动件的一侧移动;或,所述驱动头上设有滑动部,所述驱动头齿轮上设有沿所述驱动头齿轮周向螺旋延伸的引导凸起,所述滑动部被配置为在所述驱动头齿轮转动时沿所述引导凸起移动,以使所述驱动头沿自身轴向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待驱动件的一侧移动。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凸起在所述驱动头轴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驱动头的往复移动行程。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凸起包括引导部和止挡部,所述引导部绕所述驱动头齿轮的周向螺旋延伸,所述止挡部设置在所述引导部的在螺旋方向上的端部,所述止挡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引导部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
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凸起具有引导面,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引导面抵接。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本体上设有导向槽;所述驱动齿条上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的延伸方向、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驱动齿条的延伸方向互成夹角;所述驱动头驱动单元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依次伸入所述导向槽和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齿条被配置为在所述驱动部的带动下同时沿所述导向槽和所述驱动槽相对所述框架本体移动,以使所述驱动齿条在与所述驱动头齿轮啮合时的移动轨迹与所述驱动齿条的延伸方向平行。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本体和所述驱动齿条中的一者上设有限位部,另一者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齿条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封盖关闭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
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头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封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未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一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7.通过设置驱动头驱动单元,可以连接封盖与驱动头组件,以通过封盖的开合带动驱动头往复移动,实现驱动头组件与处理盒之间的分离或连接。其中,驱动头驱动单元上设有驱动齿条,驱动齿条用于与驱动头上的驱动头齿轮啮合,由于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可传递的动力较大,用户能够以较小的驱动力带动驱动头齿轮转动,也就是用户可以较为省力的开合封盖,以拆装处理盒。
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22.图3为图2中暴露出驱动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3中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一;
25.图6为图3中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二;
26.图7为图3中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三;
27.图8为图3至图7中驱动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图8中驱动头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图8中驱动头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图2至图7中驱动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为图2至图7中框架本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3为图12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3.图14为图1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0:图像形成装置;105:转印带;106:二次转印辊;107:进入纸盒;108:手动送纸盘;109:进纸辊;112:热辊;113:压辊;114:排出辊;115:排出纸盒;116:搬送辊;117:激光扫描单元;11:处理盒驱动单元;
36.100:驱动头组件;
37.110:驱动头;111:引导凸起;1111:引导部;1112:止挡部;1113:引导面;
38.120:驱动头齿轮;121:滑动部;
39.200:框架本体;210:导向槽;220:限位部;230:卡勾槽;
40.300:封盖;
41.410:驱动齿条;411:驱动槽;
42.420:驱动部;
43.430:限位槽;431:第一段;432:第二段;
44.440:第一连杆;
45.450:第二连杆;451: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参见图1,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盒,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处理盒(y、m、c、k)、转印带105、二次转印辊106、进入纸盒107、手动送纸盘108、进纸辊109、搬送辊116、激光扫描单元(laser scanning unit,简称:lsu)117、热辊112、压辊113、排出辊114和排出纸盒115等。其中,4个处理盒(y、m、c、k)分别对应4种打印颜色,具体结构分别包括感光鼓101、充电辊102、显影辊103以及用于盛放各自颜色碳粉的粉仓104。如图1所示的lsu 117为单个lsu的形式,包括四束光路。四个充电辊102用于分别给四个感光鼓101表面充电,lsu 117的四束光路分别发出激光束在感光鼓101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四个显影辊103用于分别在感光鼓101表面上显影形成各自颜色的碳粉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0采用二次转印的
方式,即四个感光鼓101依次将碳粉图像转印到转印带105上,然后转印带105上形成的彩色碳粉图像经二次转印辊106二次转印到纸张上。进入纸盒107存放纸张,进纸辊109将存放的纸张搬送至搬送路径。搬送辊116将搬送路径上的纸张搬送到二次转印辊106处进行转印成像。二次转印辊106把成像后的纸张搬送到热辊112和压辊113的夹持区,热辊112和压辊113用于对纸张上的碳粉图像进行定影,热辊112可以采用陶瓷加热方式,热辊112和压辊113将定影后的纸张搬送到排出辊114,排出辊114将纸张排出到排出纸盒115并堆叠起来,由此完成图像打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以及将打印、复印、传真、扫描等功能集成于一体的多功能一体机等,其功能是在成像介质上印制图像或文字。
48.请参阅图2至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框架本体200和4个处理盒(y、m、c、k),框架本体200可以为塑料、金属等材质,框架本体200的形状、尺寸等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框架本体200具有容置腔,处理盒位于容置腔内,以对处理盒形成防护。
49.图像形成装置10还包括封盖300,盖设在容置腔的开口处,这样封盖300盖设在容置腔的开口处时,可以避免处理盒暴露在空气中,以对处理盒形成防护。封盖300打开时,可将处理盒暴露在空气中,以便于处理盒的拆装。
50.其中,封盖300可与框架本体200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封盖300与框架本体200转动连接,以避免封盖300脱落导致遗失,且易于用户操作。
51.图像形成装置10还包括驱动头组件100,请参阅图8至图11所示的驱动头组件100,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驱动头组件100用于连接处理盒和处理盒驱动单元11,处理盒驱动单元11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齿轮组件,用于带动感光鼓101、充电辊102、显影辊103进行转动,以执行打印或复印任务。驱动头组件100可以与感光鼓、显影辊中的任一者连接,也就是说,驱动头组件100的个数与处理盒的个数相对应。
52.其中,驱动头组件100包括驱动头110,驱动头110用于与处理盒中待驱动件的转轴同轴插接,其中,待驱动件可以为感光鼓、显影辊中的任意一者或多个。驱动头110与待驱动件之间的插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53.这样,驱动头110与待驱动件连接时,在处理盒驱动单元11的带动下,驱动头110可以带动待驱动件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0的打印任务。
54.可以理解的,处理盒中设有打印用的碳粉,碳粉使用完毕或者处理盒中感光鼓101、充电辊102、显影辊103等部件出现故障时,均需要对处理盒进行更换。
55.其中,为便于拆装处理盒,驱动头组件100还包括驱动头齿轮120,驱动头齿轮120套设在驱动头110的外侧,也就是驱动头齿轮120上设有连接孔,驱动头110穿设在连接孔内。
56.驱动头110和驱动头齿轮120中的一者上设有引导凸起111,另一者设有滑动部121,示例性的,驱动头110上设有滑动部121,驱动头齿轮120设有沿驱动头齿轮120周向螺旋延伸的引导凸起111(未示出),本实施例以驱动头110上设有沿驱动头110周向螺旋延伸的引导凸起111,驱动头齿轮120设有滑动部121为例进行说明。此时,驱动头齿轮120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滑动部121,多个滑动部121沿驱动头齿轮12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提高驱动头110和驱动头齿轮120的转动稳定性。
57.滑动部121被配置为在驱动头齿轮120转动时沿引导凸起111移动,以使驱动头110
沿自身轴向朝向靠近或远离待驱动件的一侧移动,这样,驱动头齿轮120绕自身轴线往复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驱动头110朝向靠近或远离待驱动件的一侧移动,以使驱动头110与待驱动件连接或驱动头110与待驱动件分离,易于处理盒的拆装。
58.且由于驱动头齿轮120套设在驱动头110的外侧,驱动头齿轮120的轴线与驱动头110的轴线重合,可以避免因驱动头齿轮120的偏斜导致驱动头110相对待驱动件偏移,也就避免了不能有效拆装处理盒。
59.为便于引导驱动头110沿自身轴线往复移动,引导凸起111包括引导部1111,引导部1111的延伸方向与驱动头齿轮120的轴向具有夹角。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引导部1111绕驱动头齿轮120的周向螺旋延伸,即引导部1111与滑动部121之间构成类似螺纹结构,这样,滑动部121沿引导部1111移动时,滑动部121与引导部1111之间可以具有沿驱动头齿轮120轴向的相对移动,以引导驱动头110相对待驱动件移动。
60.可以理解的,滑动部121和引导凸起111相对移动过程中,驱动头110有绕自身轴线带动处理盒驱动单元11转动的趋势,而图像形成装置10停机状态下,处理盒驱动单元11内部阻力足以抵抗驱动头110的周向驱动力,这样,驱动头110只能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61.为避免滑动部121脱离引导部1111,引导凸起111还包括止挡部1112,止挡部1112设置在引导部1111的在螺旋方向上的端部,止挡部1112的延伸方向与引导部1111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示例性的,止挡部1112的延伸方向与驱动头齿轮120的轴线方向平行。这样,止挡部1112可对滑动部121构成限位,以使滑动部121与止挡部1112抵接时,提示滑动部121移动到位。
62.止挡部1112的延伸尺寸可以与滑动部121的延伸尺寸相当(如图8所示),或者止挡部1112的延伸尺寸小于滑动部121的延伸尺寸(未示出)。
63.其中,引导凸起111可以为两个,两个引导凸起111沿驱动头齿轮120的轴向间隔设置(未示出),这样,两个引导凸起111之间的区域可构成引导滑槽,滑动部121位于该引导滑槽内。驱动头齿轮120在绕自身轴线往复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驱动头110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即使得驱动头110朝向或远离待驱动件的一侧移动。
6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引导凸起111设置在滑动部121的沿驱动头齿轮120轴向的一侧,这样,根据引导凸起111的延伸方向、滑动部121与引导凸起111的相对位置等,引导凸起111只能沿一个方向带动滑动部121移动。示例性的,请参阅图8,以引导凸起111设置在驱动头110上,且引导凸起111在图8中从右至左并朝向靠近待驱动件的一侧延伸,滑动部121设置在驱动头齿轮120上为例,驱动头齿轮120在顺时针(从图8中驱动头齿轮120的靠近待驱动件一侧看向驱动头齿轮120)转动时,滑动部121可沿引导凸起111移动,并带动引导凸起111朝向远离待驱动件的一侧移动。
65.然而,当驱动头齿轮120在逆时针(从图8中驱动头齿轮120的靠近待驱动件一侧看向驱动头齿轮120)转动时,驱动头110无驱动,驱动头110并不能朝向靠近待驱动件的一侧移动。为便于驱动头110移位,驱动头110与图像形成装置10之间还设置顶推复位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头110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未示出),弹性复位件可以为弹簧、橡胶件、硅胶件等。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驱动头110连接,另一端与图像形成装置10连接,例如,弹性复位件压缩设置于驱动头110与驱动头齿轮120之间,其中,弹性复位件可以与驱动头110与驱动头齿轮120中的任意一者连接,或者,弹性复位件为独立部件,通过其两端与驱动头110、驱动
头齿轮120的抵接进行限位。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方向与驱动头齿轮120的轴向平行,以使驱动头110相对于驱动头齿轮120在轴向上往复移动。其中,当驱动头齿轮120可带动驱动头110朝向远离待驱动件的一侧移动时,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指向待驱动件一侧,当驱动头齿轮120可带动驱动头110朝向靠近待驱动件的一侧移动时,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朝向远离待驱动件的一侧。即通过弹性复位件可以带动驱动头110移动,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6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引导凸起111在驱动头110轴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驱动头110的往复移动行程,以避免出现驱动头110不能与待驱动件有效脱离或者驱动头110与待驱动件之间不能有效插接的状况。也就是说,滑动部121移动到位时,滑动部121可以与止挡部1112抵接,或者滑动部121与止挡部1112间隔设置。
67.其中,引导凸起111在驱动头齿轮120轴向上的延伸长度可以为驱动头110往复移动行程的1.3倍至1.8倍,以避免驱动头110的尺寸较大,导致过多的占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内部空间,图像形成装置10的尺寸变大。
6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引导凸起111设置在驱动头110的外壁面上,引导凸起111的凸出方向可以沿驱动头110的径向,或者倾斜朝向待驱动件一侧凸出。
69.引导凸起11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矩形等,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引导凸起111具有与滑动部121接触的引导面1113,引导面1113位于引导凸起111的沿驱动头齿轮120轴向的一侧,例如引导面1113位于驱动头齿轮120的靠近待驱动件的一侧(如图9所示)或者远离待驱动件的一侧(未示出)。引导面1113可以为平面、弧面或其他组合曲面,只要滑动部121可与引导面1113接触即可。
70.滑动部121设置在驱动头齿轮120上,滑动部121与引导面1113抵接,这样,滑动部121与引导面1113之间相对移动时,可以引导驱动头110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
71.驱动头组件100用于与感光鼓和显影辊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也就是说,感光鼓和显影辊中的至少一者构成上述待驱动件,且由于处理盒为多个,相应的,驱动头组件100的数量与处理盒的数量相对应。
72.图像形成装置10还包括驱动头驱动单元,驱动头驱动单元包括驱动齿条410,驱动齿条410与相应的驱动头组件100配合,并向驱动头组件与处理盒分离或连接提供动力。具体地说是驱动头驱动单元与封盖300联动连接,驱动头驱动单元被设置为当封盖300打开或关闭时,驱动头驱动单元带动驱动头组件100,以使驱动头组件100与处理盒分离或连接。
73.具体的,驱动齿条410可在在封盖300打开时朝向靠近驱动头齿轮120的一侧移动,直至与驱动头齿轮120啮合,并带动驱动头齿轮120转动。
74.也就是说,封盖300与驱动齿条410连接,且封盖300盖设在容置腔的开口处时(如图5所示),驱动齿条410与驱动头齿轮120处于断开状态,处理盒处于容置腔内,处理盒驱动单元11可以带动处理盒中的待驱动件转动,以使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打印任务或复印任务。
75.当需要拆卸处理盒时,用户可打开封盖300,以带动驱动齿条410朝向靠近驱动头齿轮120的一侧移动,直至驱动齿条410与驱动头齿轮120啮合,封盖300打开过程中,可以继续带动驱动齿条410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驱动头齿轮120转动,这样,驱动头110可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直至驱动头110与待驱动件分离。此时,封盖300处于打开状态,用户可拿取容置腔内的处理盒(如图7所示)。
76.待安装的处理盒安装完成后,用户可带动驱动齿条410反方向移动,直至驱动齿条410与驱动头齿轮120分离。此时,图像形成装置10可以进行打印任务或复印任务。
77.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驱动齿条410与驱动头齿轮120之间的啮合实现带动驱动头110的往复移动,而由于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可传递的动力较大,用户能够以较小的驱动力带动驱动头齿轮120转动,劳动强度较低,操作方便。
78.那么,不同处理盒中不同待驱动件对应的驱动头110可同时进行移动,例如四个处理盒中的四个感光鼓对应的四个驱动头110,每个处理盒均对应设置有驱动齿条410,即驱动头驱动单元上设有多个驱动齿条410,对应于多个处理盒的驱动齿条410相互连接,多个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以便于多个驱动齿条410沿同一方向移动,其中,多个驱动齿条410连接为一个整体后与封盖300连接,以便于通过封盖300带动多个驱动齿条410移动,并对多个处理盒进行拆装,操作方便。
79.可以理解的,驱动齿条410相对于驱动头齿轮120的移动时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朝向靠近或远离驱动头齿轮120的移动,另一部分为沿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的啮合移动。
80.为引导驱动齿条410移动,驱动头驱动单元包括驱动部420,框架本体200上设有供驱动部420伸入的引导结构,例如引导槽,引导槽具有呈夹角的两个部分,以与上述移动过程相对应。驱动部420可与驱动齿条410转动连接,这样,驱动齿条410通过驱动部420安装在框架本体200上,同时通过驱动部420的带动沿引导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8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部420还可以相对驱动齿条410移动,其中,框架本体200上设有导向槽210,导向槽210形成在框架本体200的侧壁上,驱动齿条410上设有驱动槽411,驱动槽411的延伸方向、导向槽210的延伸方向以及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互成夹角。
82.驱动部420依次伸入导向槽210和驱动槽411内,这样,驱动齿条410可通过驱动部420安装在框架本体200上。
83.其中,驱动齿条410贴装在框架本体200的侧壁上,为避免驱动齿条410与处理盒相互干涉,驱动齿条410可以设置在框架本体200的外侧。也就是说,驱动头110穿过框架本体200的侧壁并伸入容置腔内,驱动头齿轮120位于容置腔的外侧。
84.驱动齿条410被配置为在驱动部420的带动下同时沿导向槽210和驱动槽411相对框架本体200移动,也就是说,驱动部420沿导向槽210移动过程中,驱动齿条410进行复合移动,驱动齿条410既沿导向槽210移动,同时,驱动齿条410还会相对驱动部420沿驱动槽411移动,以使驱动齿条410在与驱动头齿轮120啮合时的移动轨迹与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平行,也就是说,驱动齿条410的复合移动的轨迹与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平行,以便于通过驱动齿条410带动驱动头齿轮120转动。
85.其中,本实施例不对导向槽210、驱动槽411的延伸方向进行限制,只要驱动齿条410的复合移动轨迹与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平行即可。例如,导向槽210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此时,驱动槽411以及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均倾斜设置。这样,可以将驱动部420限位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且还可以通过导向槽210对驱动部420进行支撑。
86.此时,可以通过导向槽210的延伸长度对驱动头齿轮120的转动进行限制,即封盖300封闭容置腔时,驱动部420位于导向槽210的一个端部,封盖300打开容置腔时,驱动部
420位于导向槽210的另一个端部。
8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420的个数可以为多个,相应的,导向槽210的个数为多个,多个导向槽210相互平行,驱动槽411的个数为多个,多个驱动槽411相互平行。这样,驱动齿条410与框架本体200之间具有多点支撑,驱动齿条410的移动稳定性较高。
88.由上述可知,驱动齿条410相对于驱动头齿轮120的移动时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朝向靠近或远离驱动头齿轮120的移动,另一部分为沿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的啮合移动。当驱动齿条410采用上述复合移动形式时,也可以通过对驱动齿条410限位,将驱动齿条410的移动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8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框架本体200和驱动齿条410中的一者上设有限位部220,另一者上设有限位槽430。示例性的,框架本体200上设有限位部220;驱动齿条410上设有限位槽430,限位槽430可贯穿驱动齿条410的两侧,限位部220伸入限位槽430内,限位部220的端部可以设置凸出的止挡结构,驱动齿条410限位在止挡结构与框架本体200之间,以对驱动齿条410进行限位,避免限位部220脱离限位槽430,导致驱动齿条410歪斜。
90.其中,限位槽430包括第一段431,第一段431的延伸方向与导向槽210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段431的延伸长度大于驱动齿条410的齿高,例如第一段431的延伸长度为驱动齿条410齿高的2倍-3倍,以使驱动齿条410和驱动头齿轮120分离时的间距较大,避免驱动齿条410和驱动头齿轮120不能有效分离。
91.限位槽430包括第二段432,第二段432与第一段431连通,第二段432的延伸方向与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段432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驱动齿条410的啮合行程,其中,啮合行程为驱动齿条410与驱动头齿轮120啮合时的移动行程。
92.本实施例以第二段432的延伸长度等于驱动齿条410的啮合行程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封盖300关闭时,限位部220位于第一段431的远离第二段432的一端。
93.这样,请参阅图5,封盖300关闭容置腔时,处理盒与处理盒驱动单元11连接,驱动齿条410与驱动头齿轮120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
94.请参阅图6,用户打开封盖300过程中,驱动部420带动驱动齿条410沿导向槽210移动,此时,限位槽430与限位部220之间相对移动,直至限位部220移动至第一段431与第二段432的连通位置处,驱动齿条410与驱动头齿轮120啮合,驱动部420与驱动槽411之间未发生相对移动。
95.用户继续打开封盖300,驱动部420继续沿导向槽210移动,限位部220由第一段431与第二段432的连通位置处朝向第二段432的端部移动,驱动齿条410带动驱动头齿轮120转动,以使驱动头110与待驱动件分离,此时,驱动部420与驱动槽411发生相对移动。
96.请参阅图7,当限位部220位于第二段432的端部时,封盖300处于打开状态,此时驱动头110与待驱动件分离,用户可拿取待更换的处理盒。
97.可以理解的,导向槽210的延伸长度和驱动槽411的延伸长度可以大于驱动部420的移动行程,也就是说,此时驱动部420可以导向槽210的端面、以及驱动槽411的端面间隔设置。
98.为了带动驱动部420移动驱动头驱动单元还包括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设置在封盖300与驱动齿条410之间,用于在封盖300转动过程中,带动驱动部420移动。
9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440和第二连杆450,第一连杆
440的一端与封盖300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40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50转动连接,驱动部420设置在第二连杆450的未与第一连杆440连接的一端。可以理解的,封盖300与框架本体200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40的转轴与封盖300的转轴间隔设置,驱动部420设置在第二连杆450的远离第一连杆440的一端。
100.这样,封盖300、第一连杆440、第二连杆450以及框架本体200构成连杆机构,通过封盖300的转动,带动驱动部420沿导向槽210移动,结构较为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101.可以理解的,封盖300转动过程中,第二连杆450会发生以驱动部420为支撑的转动,此时,驱动部420可为圆柱状结构,或者,驱动部420可以包括滚轮结构,以便于第二连杆450转动。
1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杆450还可以设置卡勾451,框架本体200上对应设置卡勾槽230,卡勾451伸入卡勾槽230内,并与框架本体200的侧壁面抵接,且卡勾槽230的内壁面与卡勾451的外壁面接触,这样,卡勾451与多个驱动部420共同构成对第二连杆450的限位,避免第二连杆450出现歪斜。
10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感光鼓和显影辊上均设有驱动头110时,感光鼓和显影辊分别对应设置有驱动头齿轮120,驱动齿条410同时与两个驱动头110的驱动头齿轮120啮合,此时两个驱动头齿轮120的间隔方向与驱动齿条410的延伸方向平行,以便于驱动齿条410可同时与两个驱动头齿轮120啮合。这样,可同时驱动感光鼓对应的驱动头110以及显影辊对应的驱动头110进行往复移动。
104.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10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0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