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6452发布日期:2023-04-06 07:5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日本特开昭63-11967号公报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输送用于形成图像的纸(被形成体)且通过驱动辊环回的环状带的周围,设置有与带对置且在纸上形成图像的多个图像形成体。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时设置对被形成体的蛇行进行校正的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相比于位于比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靠被形成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不为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的情况,抑制如下情形:通过位于比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图像形成体而形成于被形成体的图像彼此的位置偏移量变大。

3、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被形成体,其沿着一个方向被输送;3个以上的图像形成体,它们沿着所述一个方向相互分开地排列,在所述被形成体上形成图像;以及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被形成体的内周面接触,位于比位于所述被形成体的输送方向的最上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体靠下游侧的位置,并且,多个所述图像形成体位于比该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位于比所述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所述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为所述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

4、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环状的带,其沿一个方向环回;3个以上的图像形成体,它们沿着所述带相互分开地排列,在被形成体上形成图像,该被形成体是所述带和由该带输送的记录介质中的一方;以及带蛇行校正辊,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位于比位于所述一个方向的最上游侧的所述图像形成体靠下游侧的位置,并且,多个所述图像形成体位于比该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位于比所述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所述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为所述带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

5、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在所述第2方案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驱动辊,该驱动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并且使所述带环回,所述图像形成体彼此的所述距离为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

6、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在所述第2方案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驱动辊位于比所述带蛇行校正辊靠上游侧的位置,位于比所述驱动辊靠下游侧且比所述带蛇行校正辊靠上游侧的位置的多个所述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即第1距离为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位于比所述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所述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即第2距离比所述第1距离短。

7、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在所述第2方案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沿着形成于所述带的一个直线部,排列有位于比所述驱动辊靠下游侧且比所述带蛇行校正辊靠上游侧的位置的3个以上的所述图像形成体,全部的所述第1距离相同。

8、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在所述第2方案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沿着形成于所述带的与所述一个直线部不同的其他直线部,排列有位于比所述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3个以上的所述图像形成体,全部的所述第2距离相同。

9、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在所述第2方案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卷绕辊,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以及按压辊,其位于所述驱动辊与所述卷绕辊之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带的外周面接触且将所述带向内周侧按压。

10、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案,在所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图像形成体是在所述被形成体上转印调色剂像的感光鼓,所述距离是相邻的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轴彼此的距离。

11、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被形成体,其沿着一个方向被输送;多个图像形成体,它们沿着所述一个方向相互分开地排列,在所述被形成体上形成图像;以及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被形成体的内周面接触,位于比所述多个图像形成体靠所述被形成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所述多个所述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为所述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

12、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环状的带,其沿一个方向环回;多个图像形成体,它们沿着所述带相互分开地排列,在被形成体上形成图像,该被形成体是所述带和由该带输送的记录介质中的一方;以及带蛇行校正辊,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带的内周面接触,位于比所述多个图像形成体靠所述环回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所述多个所述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为所述带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

13、发明的效果

14、根据所述第1方案,相比于位于比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靠被形成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不是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的情况,抑制了如下情形:通过位于比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图像形成体而形成于被形成体的图像彼此的位置偏移量变大。

15、根据所述第2方案,相比于位于比带蛇行校正辊靠带的环回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是与带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不同的长度的情况,抑制了如下情形:通过位于比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图像形成体而形成于被形成体的图像彼此的位置偏移量变大。

16、根据所述第3方案,相比于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是与驱动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不同的长度的情况,抑制了如下情形:通过位于比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图像形成体而形成于被形成体的图像彼此的位置偏移量变大。

17、根据所述第4方案,相比于第2距离与第1距离相同的情况,抑制了如下情形:通过位于比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图像形成体而形成于被形成体的图像彼此的位置偏移量变大。

18、根据所述第5方案,相比于至少一个第1距离与其他第1距离不同的情况,能够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水平方向的尺寸。

19、根据所述第6方案,相比于至少一个第2距离与其他第2距离不同的情况,能够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水平方向的尺寸。

20、根据所述第7方案,相比于在驱动辊与卷绕辊之间带呈直线状的情况,驱动辊与带的搭接角增大。

21、根据所述第8方案,在各图像形成体在被形成体上形成调色剂像的结构中,相比于位于比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是与带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不同的长度的情况,抑制了如下情形:通过位于比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图像形成体而形成于被形成体的图像彼此的位置偏移量变大。

22、根据所述第9方案,相比于位于比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靠被形成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不是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的情况,抑制了如下情形:通过位于比被形成体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图像形成体而形成于被形成体的图像彼此的位置偏移量变大。

23、根据所述第10方案,相比于位于比带蛇行校正辊靠带的环回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的多个图像形成体彼此的距离是与带蛇行校正辊的外周长度的整数倍不同的长度的情况,抑制了如下情形:通过位于比带蛇行校正辊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图像形成体而形成于被形成体的图像彼此的位置偏移量变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