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2.从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时代到液晶时代,再到现在的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时代,显示行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得日新月异。显示产业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传统的手机、平板、电视和pc,再到现在的智能穿戴设备和vr等等都离不开显示技术。
3.显示面板中配向层表面聚集的带电离子不易被导走,这些聚集的带电离子在面板内形成内建电场,对显示面板内正常驱动液晶分子的电场产生干扰,容易形成残影以及画面闪烁漂移问题,影响画面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减少配向层上带电离子的残留,以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5.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电路层、公共电极层、第一钝化层、像素电极层和配向层,电路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公共电极层位于电路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钝化层位于公共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像素电极层位于第一钝化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配向层位于像素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的像素电极,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公共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电路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线,沿第一方向,至少一个像素电极的至少一侧设有触控线;第一钝化层包括多个第一镂空部,第一镂空部暴露部分公共电极;沿第二方向,至少一个像素电极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配向层通过第一镂空部与公共电极相接触。
6.基于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8.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电路层、公共电极层、第一钝化层、像素电极层和配向层。其中,电路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公共电极层位于电路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钝化层位于公共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像素电极层位于第一钝化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配向层位于像素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的像素电极,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公共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电路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线,沿第一方向,至少一个像素电极的至少一侧设有触控线。第一钝化层包括多个第一镂空部,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镂空部贯穿第一钝化层,第一镂空部暴露部分公共电极,从而配向层可通过第一镂空部与公共电极相接触,由于公共电极具有较高的导电率,配向层表面上的带电离子可
通过公共电极被导走,有效避免带电离子在配向层表面聚集,从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显示时出现残影以及画面闪烁漂移问题,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沿第二方向,至少一个像素电极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第一镂空部的设置不会对像素电极造成影响,同时,将至少部分第一镂空部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像素电极的一侧,有效减少第一镂空部的设置对触控线及相关结构的影响。
9.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1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11.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1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13.图2是图1所述的显示面板中a部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14.图3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a-a’的剖面图;
15.图4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b-b’的剖面图;
16.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图5所述显示面板沿c-c’的剖面图;
18.图7是图5所述显示面板沿d-d’的剖面图;
19.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10是图9所述的显示面板沿e-e’的剖视图;
22.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12是图11所述的显示面板沿f-f’的剖视;
24.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14是图13所述的显示面板沿g-g’的剖视图;
26.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8.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9.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30.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显示面板中a部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a-a’的剖面图,图4是图2所述的显示面板沿b-b’的剖面图,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电路层20、公共电极层30、第一钝化层40、像素电极层50和配向层60。其中,电路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的一侧,公共电极层30位于电路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钝化层40位于公共电极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像素电极层50位于第一钝化层4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配向层60位于像素电极层5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可选的,公共电极层30和像素电极层50可以采用透明导电薄膜,示例性的,可以采用选ito(indium tin oxides,氧化铟锡)或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具有较高的导电率。配向层60可以为pi(polyimide)层。
33.像素电极层5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呈阵列排布的像素电极51,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垂直。
34.公共电极层30包括公共电极31。
35.电路层20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触控线tp,沿第一方向x,至少一个像素电极51的至少一侧设有触控线tp。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了,部分像素电极51沿第一方向x的仅一侧设有触控线tp,部分像素电极51沿第一方向x的两侧均设有触控线tp,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仅存在像素电极51沿第一方向x的仅一侧设有触控线tp,或仅存在像素电极51沿第一方向x的两侧均设有触控线tp,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36.第一钝化层40包括多个第一镂空部41,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镂空部41贯穿第一钝化层40,第一镂空部41暴露部分公共电极31,从而配向层60可通过第一镂空部41与公共电极31相接触,由于公共电极31具有较高的导电率,配向层60表面上的带电离子可通过公共电极31被导走,有效避免带电离子在配向层60表面聚集,从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显示时出现残影以及画面闪烁漂移问题,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37.沿第二方向y,至少一个像素电极51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41,第一镂空部41的设置不会对像素电极51造成影响,同时,将至少部分第一镂空部41沿第二方向y设置于像素电极51的一侧,有效减少第一镂空部41的设置对触控线tp及相关结构的影响。
38.继续参考图1-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电路层20包括多个电路结构21,电路结构21与像素电极51电连接。示例性的,电路结构21包括薄膜晶体管t,薄膜晶体管t与像素电极51电连接。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电路结构21还可以为其他电路结构,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39.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41与电路结构21至少部分交叠。即可在第一钝化层40中与电路结构21相对应的区域设置第一镂空部41,有效减小第一镂空部41的设置对沿第二方向y上相邻两个像素电极51之间的间距的影响,有效提高开口率。
40.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述显示面板沿c-c’的剖面图,图7是图5所述显示面板沿d-d’的剖面图,参考图5-图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触控线tp包括触控信号线tp1和虚设触控线tp2。公共电极31在触控阶段复用为触控电极,触控信号线tp1与公共电极31电连接,通过触控信号线tp1给与其电连接的公共电极
31提供信号,虚设触控线tp2不与公共电极31电连接,即虚设触控线tp2处于浮空状态。虚设触控线tp2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公共电极31上信号的均一性。
41.沿第二方向y,相邻两行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像素电极5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70。
42.至少一条虚设触控线tp2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条第一子部tp21,第一子部tp21之间相互断开,且第一子部tp21在第一间隙70处断开。
43.公共电极31包括第一刻缝311,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子部tp21与一个第一刻缝311至少部分交叠,有效减小虚设触控线tp2和公共电极31之间的寄生电容,提高显示效果。
44.可选的,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存在一个触控信号线tp1与一个第一刻缝311至少部分交叠,有效减小触控信号线tp1和公共电极31之间的寄生电容,提高显示效果。
45.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41位于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第一刻缝311之间,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镂空部41与第一刻缝311不交叠。
46.具体的,由于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子部tp21与一个第一刻缝311至少部分交叠,公共电极31中设置有第一刻缝311处无法通过设置第一镂空部41实现配向层60与公共电极31相接触,从而可将虚设触控线tp2设置成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条第一子部tp21的结构,第一子部tp21在第一间隙70处断开,相应的,第一刻缝311也在第一间隙70处断开,从而可在第一间隙70中、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第一刻缝311之间设置第一镂空部41,从而配向层60可通过该第一镂空部41与公共电极31相接触,由于公共电极31具有较高的导电率,配向层60表面上的带电离子可通过公共电极31被导走,有效避免带电离子在配向层60表面聚集,从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显示时出现残影以及画面闪烁漂移问题,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47.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存在相邻两个第一子部tp2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间隙70的宽度。相应的,沿第二方向y,存在相邻两个第一刻缝31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间隙70的宽度。从而,沿第二方向y,存在设置于沿第二方向y相邻两个第一刻缝311之间的第一镂空部41的长度大于第一间隙70的宽度。沿第一方向x,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41至少部分位于像素电极51的一侧。
48.具体的,可通过减小第一子部tp21沿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相应的,可减小第一刻缝311沿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从而有利于增加设置于沿第二方向y相邻两个第一刻缝311之间的第一镂空部41的长度,有利于增加设置于沿第二方向y相邻两个第一刻缝311之间的第一镂空部41的面积,有利于实现配向层(图8中未示出)通过该第一镂空部41与公共电极(图8中未示出)相接触。
49.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述的显示面板沿e-e’的剖视图,参考图9和图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子部tp21与第一刻缝(图9中未示出)不交叠。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41与该第一子部tp21至少部分交叠。即公共电极31中与至少一个第一子部tp21相对应的区域并未设置第一刻缝,从而第一钝化层40与该第一子部tp21相对应的区域可设置第一镂空部41,从而配向层60可通过该第一镂空部41
与公共电极31相接触,由于公共电极31具有较高的导电率,配向层60表面上的带电离子可通过公共电极31被导走,有效避免带电离子在配向层60表面聚集,从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显示时出现残影以及画面闪烁漂移问题,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50.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示例性的示出了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各第一子部tp21与第一刻缝均不交叠,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也可以仅部分第一子部tp21与第一刻缝均不交叠,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51.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述的显示面板沿f-f’的剖视图,参考图11和图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电路层20包括第一金属层22和触控金属层23,触控金属层23位于第一金属层2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金属层22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d,触控金属层23包括多条触控线tp。
52.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触控线tp和数据线d至少部分交叠。
53.具体的,数据线d设置于第一金属层22,触控线tp设置于触控金属层23,即数据线d和触控线tp位于相绝缘的不同的金属层,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触控线tp和数据线d至少部分交叠,在实现触控线tp和数据线d相绝缘的同时有利于增加开口率。
54.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p,一个像素单元p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至少两个像素电极51。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一个像素单元p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三个像素电极51,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一个像素单元p还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其他数量的像素电极51,本发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55.沿第二方向y,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tp位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p之间,至少一条第一子部tp21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p中相邻两个像素电极51之间。由于数据线d和触控线tp位于相绝缘的不同的金属层,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触控线tp和数据线d至少部分交叠,在实现触控线tp和数据线d相绝缘的同时有利于增加布线空间,从而有利于在同一个像素单元p中相邻两个像素电极51之间设置第一子部tp21,对开口率的影响较小。
56.沿第二方向y,至少一条第一子部tp21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p中相邻两个像素电极51之间,相应的,沿第二方向y,至少一个第一刻缝311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p中相邻两个像素电极51之间。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子部tp21与一个第一刻缝311至少部分交叠,有效减小虚设触控线tp2和公共电极31之间的寄生电容,提高显示效果。
57.沿第二方向y,至少一个像素电极51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41,有效减少第一镂空部41的设置对触控线tp及第一刻缝311的影响。
58.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述的显示面板沿g-g’的剖视图,参考图13和图1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电路层20包括第一金属层22,第一金属层22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d和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触控线tp,触控线tp和数据线d相绝缘。即数据线d和触控线tp均设置于第一金属层22,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
59.由于数据线d和触控线tp均设置于第一金属层22,为了减少对开口率的影响,触控线tp仅包括触控信号线tp1,沿第一方向x,像素电极51的一侧不设置虚设触控线,相应的,
沿第一方向x,至少一个像素电极51的一侧不设置第一刻缝,因此,沿第一方向x,至少一个像素电极51的一侧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41,从而配向层60可通过该第一镂空部41与公共电极31相接触,由于公共电极31具有较高的导电率,配向层60表面上的带电离子可通过公共电极31被导走,有效避免带电离子在配向层60表面聚集,从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显示时出现残影以及画面闪烁漂移问题,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60.继续参考图13和图1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镂空部41和与其相邻的像素电极5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1.5μm,从而避免在形成第一镂空部41时,像素电极51和公共电极31出现串接,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6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5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0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62.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63.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电路层、公共电极层、第一钝化层、像素电极层和配向层。其中,电路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公共电极层位于电路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钝化层位于公共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像素电极层位于第一钝化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配向层位于像素电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的像素电极,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公共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电路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线,沿第一方向,至少一个像素电极的至少一侧设有触控线。第一钝化层包括多个第一镂空部,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镂空部贯穿第一钝化层,第一镂空部暴露部分公共电极,从而配向层可通过第一镂空部与公共电极相接触,由于公共电极具有较高的导电率,配向层表面上的带电离子可通过公共电极被导走,有效避免带电离子在配向层表面聚集,从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显示时出现残影以及画面闪烁漂移问题,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沿第二方向,至少一个像素电极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镂空部,第一镂空部的设置不会对像素电极造成影响,同时,将至少部分第一镂空部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像素电极的一侧,有效减少第一镂空部的设置对触控线及相关结构的影响。
64.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