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1924发布日期:2022-12-13 22:2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1.本技术以日本专利申请2021-097194(申请日:2021年6月10日)为基础,从该申请享受优先的利益。本技术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2.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3.近年来,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开发了除了图像显示用的显示面板之外还使用调光用的显示面板的技术,期望使用该技术构成的显示装置的进一步的显示品质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具备两枚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5.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具备:第一显示面板,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第二显示面板,具有用于对所述显示区域的明亮度进行控制的调光区域;以及粘接层,对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进行粘接,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具备:第一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信号线,向第一弯曲方向弯曲的同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以及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包括第一像素电极,该第一像素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平行地延伸的多个第一线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具备: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扫描线;向第二弯曲方向弯曲的同时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以及与所述第二扫描线及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包括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二像素电极具有俯视时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交叉的多个第二线部。
附图说明
6.图1是表示具备2枚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7.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8.图3是更详细地表示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剖视图。
9.图4是详细地表示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的俯视图。
10.图5是详细地表示在该实施方式的调光面板上配置的像素的俯视图。
11.图6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上配置的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的一部分和在调光面板上配置的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12.图7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的调光面板上配置的遮光膜的形状的俯视图。
13.图8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的调光面板上配置的遮光膜的其他形状的俯视图。
14.图9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的调光面板上配置的遮光膜的又一形状的俯视图。
15.图10是表示在比较例的调光面板上配置的像素的俯视图。
16.图11是详细地表示在该实施方式的调光面板上配置的像素的另一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关于几个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
18.另外,公开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关于针对保持发明主旨的适当变更而能够容易地想到的内容,当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为了使说明更明确,与实际的方式相比,附图有时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但只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对发挥与已出现的图有关的上述的结构要素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有时适当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19.图1是概略地表示具备两枚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dsp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表示由第一方向x、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垂直的第三方向z规定的三维空间。另外,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正交,但也可以以90度以外的角度交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三方向z定义为上,将与第三方向z相反侧的方向定义为下。在设为“第一部件之上的第二部件”及“第一部件之下的第二部件”的情况下,第二部件既可以与第一部件相接,也可以位于从第一部件离开的位置。另外,在表示第三方向z的箭头的前端侧具有观察显示装置dsp的观察位置,将从该观察位置朝向由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规定的x-y平面观察称为“俯视”。
20.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dsp具备液晶显示面板pnl1(第一显示面板)、调光面板pnl2(第二显示面板)以及背光单元bl。如图1所示,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与背光单元bl之间配置调光面板pnl2,由此能够提高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上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
21.液晶显示面板pnl1在一例中为矩形状。在图示的例子中,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短边ex与第一方向x平行,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长边ey与第二方向y平行。第三方向z相当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厚度方向。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主面与由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规定的x-y平面平行。液晶显示面板pnl1具有显示区域da和位于显示区域da外侧的周边区域sa。周边区域sa具有供驱动器ic、柔性印刷电路板安装的端子区域mt。在图1中,端子区域mt用斜线表示。
22.显示区域da是显示图像的区域,例如具备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px。如图1中放大所示那样,各像素px与扫描线gl及信号线sl电连接,具备开关元件sw、像素电极pe、共用电极ce、液晶层lc等。
23.开关元件sw例如由薄膜晶体管(tft)构成,与扫描线gl、信号线sl电连接。扫描线gl与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各像素px中的开关元件sw电连接。信号线sl与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各像素px中的开关元件sw电连接。像素电极pe与开关元件sw连接。各像素电极pe与共用电极ce对置,通过在像素电极pe与共用电极ce之间产生的电场来驱动液晶层lc。电容cs例如形成在与共用电极ce同电位的电极以及与像素电极pe同电位的电极之间。
24.端子区域mt沿着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短边ex延伸。在端子区域mt形成有端子部,液晶显示面板pnl1经由该端子部与例如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等外部装置电连接。
25.在图1中省略了详细结构的图示,但调光面板pnl2具有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基本相同的结构。另外,关于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和调光面板pnl2中一部分不同的结构,与图2
和图3的说明一起在后面叙述。
26.背光单元bl配置在调光面板pnl2的下侧,通过对每个像素px控制来自该背光单元bl的光来显示图像。
27.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dsp的结构的剖视图。
28.如与图1的说明一起在前面所述那样,显示装置dsp具备液晶显示面板pnl1、调光面板pnl2及背光单元bl。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背光单元bl的图示。液晶显示面板pnl1和调光面板pnl2例如通过透明的粘接层oca粘接。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和调光面板pnl2中共用的结构以俯视重叠的方式进行位置调整,并通过粘接层oca粘接。
29.以下,首先对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结构进行说明。
30.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pnl1具备第一基板sub11、第二基板sub21、液晶层lc1、第一偏振片pl11和第二偏振片pl21。
31.液晶层lc1被夹在第一基板sub11与第二基板sub21之间,并被密封件se1密封。第一偏振片pl11配置在第一基板sub11之下,第二偏振片pl21配置在第二基板sub21之上。第一偏振片pl11的偏振轴和第二偏振片pl21的偏振轴具有例如正交尼科尔关系,即90度。
32.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端子区域mt1安装有驱动器ic1、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1。安装于端子区域mt1的驱动器ic1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1被保护膜pf1覆盖。
33.接着,对调光面板pnl2的结构进行说明。
34.如图2所示,调光面板pnl2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同样,具备第一基板sub12、第二基板sub22、液晶层lc2、第一偏振片pl12和第二偏振片pl22。
35.液晶层lc2被夹在第一基板sub12与第二基板sub22之间,并被密封件se2密封。第一偏振片pl12配置在第一基板sub12之下,第二偏振片pl22配置在第二基板sub22之上。第一偏振片pl12的偏振轴和第二偏振片pl22的偏振轴为例如正交尼科尔的关系,即90度。另外,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第一偏振片pl11的偏振轴和调光面板pnl2的第二偏振片pl22的偏振轴成为相同方向。
36.在调光面板pnl2的端子区域mt2,安装有驱动器ic2、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2。安装于端子区域mt2的驱动器ic2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2被保护膜pf2覆盖。
37.这里,参照图3的剖视图,更详细地说明显示装置dsp的结构。
38.以下,首先对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39.如与图2的说明一起在前面所述那样,液晶显示面板pnl1具备第一基板sub11、第二基板sub21、液晶层lc1、第一偏振片pl11和第二偏振片pl21。
40.如图3所示,第一基板sub11具备第一透明基板11和取向膜al11。第一基板sub11除了上述结构之外,例如还具备图1所示的扫描线gl(更详细地说是后述的扫描线gl1)、信号线sl(更详细地说是后述的信号线sl1)、开关元件sw、像素电极pe(更详细地说是后述的像素电极pe1)、共用电极ce等,但在图3中省略它们的图示。
41.第一透明基板11具有主面(下表面)11a和主面11a的相反侧的主面(上表面)11b。在第一透明基板11的主面11b侧,设置有扫描线gl、信号线sl、开关元件sw、像素电极pe、共用电极ce等。在第一透明基板11的主面11b侧还设置有与液晶层lc1相接的取向膜al11。在第一透明基板11的主面11a侧,粘接有第一偏振片pl11。
42.如图3所示,第二基板sub21具备第二透明基板21、遮光膜bm1、滤色器cf、保护膜oc
和取向膜al21。另外,遮光膜bm1也可以被称为遮光图案。
43.第二透明基板21具有主面(下表面)21a和主面21a的相反侧的主面(上表面)21b。第二透明基板21的主面21a与第一透明基板11的主面11b对置。遮光膜bm1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21的主面21a侧,与扫描线gl、信号线sl同样地划分各像素px(更详细地说是后述的像素px1)。滤色器cf的一部分与遮光膜bm1重叠。滤色器cf包括红色滤色器cfr、绿色滤色器cfg、蓝色滤色器cfb等。保护膜oc覆盖滤色器cf。根据保护膜oc,能够抑制构成滤色片cf的颜料向液晶层lc1渗出。取向膜al21覆盖保护膜oc并与液晶层lc1接触。在第二透明基板21的主面21b侧粘接有第二偏振片pl21。
44.第一透明基板11及第二透明基板21例如是玻璃基材、塑料基板等绝缘基板。遮光膜bm1优选由分散有黑色颜料等的黑色树脂形成。取向膜al11及al21是具有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取向限制力的水平取向膜。取向限制力可以通过摩擦处理赋予,也可以通过光取向处理赋予。
45.接着,对调光面板pnl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46.如与图2的说明一起在前面所述那样,调光面板pnl2具备第一基板sub12、第二基板sub22、液晶层lc2、第一偏振片pl12和第二偏振片pl22。
47.如图3所示,第一基板sub12具备第一透明基板12和取向膜al12。第一基板sub12除了上述结构之外,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同样地,具备扫描线gl(更详细而言为后述的扫描线gl2)、信号线sl(更详细而言为后述的信号线sl2)、开关元件sw、像素电极pe(更详细而言为后述的像素电极pe2)、共用电极ce等,但在图3中省略了它们的图示。
48.第一透明基板12具有主面(下表面)12a和主面12a的相反侧的主面(上表面)12b。在第一透明基板12的主面12b侧,设置有扫描线gl、信号线sl、开关元件sw、像素电极pe、共用电极ce等。在第一透明基板12的主面12b侧还设置有与液晶层lc2相接的取向膜al12。在第一透明基板12的主面12a侧,粘接有第一偏振片pl12。
49.如图3所示,第二基板sub22具备第二透明基板22、遮光膜bm2和取向膜al22。遮光膜bm2也可以与遮光膜bm1同样地被称为遮光图案。
50.调光面板pnl2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不同,其目的在于控制明亮度,不需要形成彩色图像,因此在调光面板pnl2的第二基板sub22上不设置滤色器cf。另外,调光面板pnl2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不同点还在于未设置保护膜oc。这是因为,如上所述,随着未设置滤色器cf,不需要抑制颜料(树脂)向液晶层lc2中渗出。
51.第二透明基板22具有主面(下表面)22a和主面22a的相反侧的主面(上表面)22b。第二透明基板22的主面22a与第一透明基板12的主面12b对置。遮光膜bm2设置在第二透明基板22的主面22a侧。取向膜al22覆盖遮光膜bm2,与液晶层lc2相接。在第二透明基板22的主面22b侧粘接有第二偏振片pl22。
52.另外,在图3中,例示了遮光膜bm2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22侧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遮光膜bm2也可以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12侧。另外,遮光膜bm2可以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遮光膜bm1不同地由钼(mo)、铝(al)、钨(w)、钛(ti)、银(ag)等不透明的金属材料形成,也可以与遮光膜bm1同样地由分散有黑色颜料等的黑色树脂形成。另外,在遮光膜bm2由不透明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遮光膜bm2也可以与共用电极ce连接。由此,能够将由ito等形成的共用电极ce的电阻值抑制得较低。
53.第一透明基板12及第二透明基板22例如是玻璃基材、塑料基板等绝缘基板。取向膜al12及al22是具有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取向限制力的水平取向膜。取向限制力可以通过摩擦处理赋予,也可以通过光取向处理赋予。
54.液晶显示面板pnl1和调光面板pnl2例如通过透明的粘接层oca粘接。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和调光面板pnl2中共用的结构以俯视重叠的方式进行位置调整,并通过粘接层oca粘接。
55.背光单元bl配置在调光面板pnl2的下侧。作为背光单元bl,能够利用各种形态的背光单元,例如能够利用利用了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背光单元,或利用了冷阴极管(ccfl)作为光源的背光单元等。另外,虽然在图3中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第二偏振片pl21之上进一步配置罩部件等。
56.图4是详细地表示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显示区域da配置的像素px1的俯视图。另外,在图4中,示出了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显示区域da配置的多个像素px1中的一个。
57.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显示区域da,多个像素px1排列成矩阵状。如图4所示,像素px1包括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副像素pxr、pxg、pxb。扫描线gl1(第一扫描线)配置在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像素px1之间。信号线sl1(第一信号线)配置在沿第一方向x配置排列的子像素pxr、pxg、pxb之间。扫描线gl1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在第二方向y上隔开间隔排列。信号线sl1向与第二方向y交叉的方向d1、d2弯曲的同时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在第一方向x上隔开间隔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方向y与方向d1、d2所成的角度定义为θ1。另外,与第二方向y所成的角度为θ1的方向也可以称为第一弯曲方向。
58.像素px1所包含的副像素pxr、pxg、pxb分别具有相同形状的像素电极pe1(第一像素电极)。各像素电极pe1分别配置在由2条扫描线gl1和2条信号线sl1包围的区域中。各像素电极pe1分别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多个线部lp1(第一线部)。各线部lp1在第一方向x上等间隔地配置。各线部lp1向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方向d1、d2弯曲的同时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即,各线部lp1与信号线sl1平行地延伸,信号线sl1的弯曲形状与线部lp1的弯曲形状(像素电极pe1的弯曲形状)相同。
59.图5是详细地表示在调光面板pnl2的调光区域ca中配置的像素px2的俯视图。另外,在图5中,示出了在调光面板pnl2的调光区域ca中配置的多个像素px2中的一个。
60.调光面板pnl2的调光区域ca是相当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显示区域da的区域,俯视时与显示区域da重叠。在调光区域ca中,多个像素px2排列成矩阵状。调光面板pnl2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不同,其目的在于控制明亮度,不需要形成彩色图像,因此如上所述,在调光面板pnl2上不配置滤色器cf。即,像素px2在不包含副像素这一点上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像素px1不同。
61.如图5所示,扫描线gl2(第二扫描线)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在第二方向y上隔开间隔地排列。信号线sl2(第二信号线)向与第二方向y交叉的方向d3、d4弯曲的同时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在第一方向x上隔开间隔排列。信号线sl2向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信号线sl1相反的方向弯曲。更详细地说,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信号线sl1弯曲成

字状(l字状),与此相对,调光面板pnl2的信号线sl2弯曲成倒

字状(倒l字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方向y与方向d3、d4所成的角度定义为θ2。角度θ2表示比上述角度θ1大的值,信号线sl2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信号线sl1相比具有平缓的倾斜。另外,与第二方向y所成的角度为θ2的方向
也可以称为第二弯曲方向。
62.虚设信号线dsl配置在沿第一方向x隔开间隔排列的两个信号线sl2之间。与信号线sl2同样地,虚设信号线dsl向方向d3、d4弯曲的同时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这样,虚设信号线dsl被配置在沿第一方向x隔开间隔排列的两个信号线sl2之间,从而可以抑制由于视差位移而导致的显示品质的下降,该视差位移可能通过重合两枚显示面板而发生。
63.像素px2具有像素电极pe2(第二像素电极)。像素电极pe2如图5中放大所示,经由开口部op与开关元件sw连接,与扫描线gl2及信号线sl2电连接。另外,这里假设开关元件sw是底栅型的tft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顶栅型的tft。
64.像素电极pe2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多个线部lp2(第二线部)。各线部lp2在第一方向x上等间隔地配置。各线部lp2向与第二方向y交叉的方向d1、d2弯曲的同时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即,各线部lp2具有与构成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像素电极pe1的各线部lp1相同的形状。这样,通过使像素电极pe1所包含的各线部lp1的弯曲形状与像素电极pe2所包含的各线部lp2的弯曲形状相同,由此能够抑制在使液晶显示面板pnl1与调光面板pnl2重合时像素电极pe1与像素电极pe2错位。
65.如图5所示,像素电极pe2所包含的多个线部lp2在俯视时与被电连接的信号线sl2交叉。更详细而言,多个线部lp2在俯视下以横穿(跨过)被电连接的信号线sl2的方式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信号线sl2的弯曲形状和线部lp2的弯曲形状(像素电极pe2的弯曲形状)的不同点在于,弯曲方向不同且与第二方向y所成的角度(弯曲角度)不同。
6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调光面板pnl2的像素px2具有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像素px1相同的面积、并对1个像素px1配置1个像素px2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多个像素px1配置1个像素px2。例如,也可以对4个像素px1配置1个像素px2。
67.图6是表示在液晶显示面板pnl1上配置的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pe1的一部分和在调光面板pnl2上配置的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pe2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68.如上所述,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像素电极pe1配置在由两个扫描线gl1和两个信号线sl1包围的区域中。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pe1之间配置有信号线sl1,在两个像素电极pe1之间设置有图6的(a)所示的距离d1的间隔。通过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像素电极pe1之间设置距离d1的间隔,能够抑制一个像素电极pe1与另一个像素电极pe1干涉。
69.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调光面板pnl2的像素电极pe2未配置在由两个扫描线gl2和两个信号线sl2包围的区域中。因此,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2个像素电极pe2之间不存在信号线sl2,在2个像素电极pe2之间也如图6的(b)所示,仅设置比上述距离d1短的距离d2的间隔。距离d2例如是10μm以下的值,或者是与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线部lp2之间的距离相等的值。
70.根据该结构,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一个像素电极pe2与另一个像素电极pe2干涉,即使仅使包含一个像素电极pe2的像素px2点亮显示,也存在包含另一个像素电极pe2的像素px2的一部分被点亮显示的可能性。但是,调光面板pnl2的像素px2作为视差对策,以除了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显示像素对应的像素px2之外,还点亮显示位于其周围的像素px2的方式进行控制,所以即使与被点亮显示的像素px2相邻的像素px2的一部分被点亮显示,也不会影响显示装置dsp的显示品质。相反,根据图6的(b)所示的结构,能够对调光区域ca均
匀地铺满像素电极pe2的线部lp2,与设置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距离d1相当的间隔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调光区域ca的开口率。
71.图7是详细地表示在调光面板pnl2的第二透明基板sub22上配置的遮光膜bm2的俯视图。
72.如图7所示,在调光面板pnl2中,遮光膜bm2具有与像素px2不同的形状。具体而言,遮光膜bm2具有第一部分bm21、第二部分bm22、第三部分bm23、第四部分bm24和第五部分bm25。
73.第一部分bm21与扫描线gl2及信号线sl2俯视重叠地配置,与扫描线gl2相同地在第一方向x延伸,且与信号线sl2相同地向方向d3、d4弯曲的同时在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部分bm22被配置为在俯视下与虚设信号线dsl重叠,并且与虚设信号线dsl相同地向方向d3、d4弯曲的同时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
74.第三部分bm23配置成与开关元件sw在俯视下重叠,该开关元件sw与扫描线gl2及信号线sl2电连接。第四部分bm24是相当于虚设信号线dsl的第三部分bm23的部分,并且具有与第三部分bm23相同的形状地配置在虚设信号线dsl的一个端部。这样,尽管没有与虚设信号线dsl连接的开关元件,但通过配置与第三部分bm23相同形状的第四部分bm24,能够对像素px2均匀地配置遮光膜bm2,因此能够抑制亮度不均。
75.第五部分bm25配置成与用于保持第一透明基板sub12和第二透明基板sub22的间隙(间隔)的间隔件在俯视下重叠。
76.另外,在图7中,对遮光膜bm2具有第一部分bm21~第五部分bm25的形状进行了说明,但由于调光面板pnl2不易受到外光的影响,因此遮光膜bm2也可以是省略了上述第一部分bm21~第五部分bm25的一部分的形状。
77.例如,如图8所示,遮光膜bm2的形状也可以是从图7所示的形状中省略了第一部分bm21及第二部分bm22的形状。或者,也可以如图9所示,遮光膜bm2的形状是从图7所示的形状中省略了第一部分bm21~第四部分bm24的形状。根据图8和图9所示的遮光膜bm2的形状,能够使像素px2的开口率提高省略了遮光膜bm2的量。
78.以下,使用比较例对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sp的效果进行说明。另外,比较例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sp可实现的效果的一部分,比较例和本实施方式共同的效果不从本发明的范围排除排除。
79.图10是表示在比较例的调光面板上配置的像素px2'的俯视图。比较例的像素px2'配置在由两个扫描线gl2和两个信号线sl2包围的区域中,像素px2'所包含的像素电极pe2'成为与由两个扫描线gl2和两个信号线sl2包围的区域一致的形状,在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不同。
80.通常,构成像素电极的多个线部的弯曲形状被最优化,像素电极所包含的多个线部优选形成为沿着与第二方向y成角度θ1地交叉的方向d1、d2弯曲。因此,如果将像素电极形成为与由不同于被最优化的线部的弯曲形状而具有沿着与第二方向y成角度θ2地交叉的方向d1、d2弯曲的弯曲形状的2个信号线sl2和2个扫描线gl2包围的区域一致的形状,则如图10所示,在像素电极pe2'的弯曲端部,线部lp2'中断,或者,线部分lp2'成为与被最优化的形状不同的形状。由此,在驱动液晶层时,在像素电极pe2'的端部产生取向不良,存在使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降低的问题。
81.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像素px2所包含的像素电极pe2形成为:不是与由两个扫描线gl2和两个信号线sl2包围的区域一致的形状,而是形成为与该区域不同的形状,构成像素电极pe2的全部的线部lp2形成为最优化的形状。由此,不会如图10所示的比较例那样、在像素电极pe2的弯曲端部,像素电极pe2所包含的线部lp2中断、或者线部lp2成为与被最优化的形状不同的形状,所以即使驱动液晶层lc2,在像素电极pe2的端部也不会发生取向不良,能够抑制上述的显示品质的降低。即,与比较例相比,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8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使像素px2所包含的像素电极pe2的形状成为与液晶显示面板pnl1的像素电极pe1相同的形状,所以在使液晶显示面板pnl1和调光面板pnl2重合时,也不会发生像素电极pe1和像素电极pe2错位的情况。
8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构成调光面板pnl2的像素电极pe2的线部lp2的弯曲方向与调光面板pnl2的信号线sl2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11所示,线部lp2的弯曲方向是与信号线sl2的弯曲方向相同的方向。即使在该情况下,构成像素电极pe2的线部lp2的弯曲角度与信号线sl2的弯曲角度不同,全部的线部lp2成为最优化的形状,多个线部lp2在俯视下以横切(跨过)信号线sl2的方式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这一点没有变化,所以能够抑制上述的取向不良的发生,使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提高。
84.根据以上说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具备液晶显示面板pnl1和调光面板pnl2这两枚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dsp的显示品质。
85.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