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49150发布日期:2022-07-23 05:0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头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推广,智能头戴产品因其在解放双手方面有突出优势,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智能头戴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产品是智能头戴产品的一种,智能头戴ar产品是一体式的,主要是以头箍或者头盔形式存在。这种智能头戴ar产品一般将显示模组整合到头箍或者头盔上面,并不具备热插拔的功能,这导致了显示模组不能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快速地进行热插拔,即不能快速地从智能头戴ar产品本体中拆卸和快速装配到智能头戴ar产品本体中,从而导致了智能头戴ar产品并不能适用各种使用情况。例如,对于单目智能头戴ar产品,有的人左眼为主视眼,需要让显示模组在左眼前显示;有的人右眼为主视眼,需要让显示模组在右眼前显示;或者用户需要更好沉浸感时想要使用双目ar显示;或者暂时不需要ar显示而希望能够快速把显示模组拆离,同时在需要时候又能快速装配回来使用。
4.所以,现有的一体式智能头戴ar产品的显示模组设计不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需求,亟需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以解决现有的一体式智能头戴设备中的显示模组不能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快速地进行热插拔的问题。
6.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头戴设备包括:头戴设备本体和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头戴设备本体包括左侧底座和右侧底座,所述左侧底座和所述右侧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侧底座和所述右侧底座分别设置第一电性连接器和第二电性连接器;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设置第三电性连接器,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中。
7.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包括第一电信号接口,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的外形为中心对称结构,用于使所述头戴设备本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
8.可选地,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包括若干个管脚,其中,若干所述管脚中包括两组电源管脚,每组电源管脚分布在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
9.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包括第二电信号接口,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的外形为中心对称结构,用于使所述头戴设备本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
10.可选地,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包括若干个管脚,其中,若干所述管脚中包括两组电源管脚,每组电源管脚分布在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
11.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模组本体,所述连接基座安装在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上,且可绕所述显示模组本体旋转180度。
12.可选地,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包括第三电信号接口,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的外形与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的外形相同,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用于使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
13.可选地,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包括若干个管脚,其中,若干所述管脚中包括两组电源管脚,每组电源管脚分布在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还包括第一磁性组件,所述第一磁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的旁边;和/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二磁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的旁边;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还包括第三磁性组件,所述第三磁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的旁边,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通过磁吸方式吸附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上。
15.可选地,所述头戴设备本体还包括主机、方向检测信号模块和第一电源模块;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和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的两组电源管脚和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的两组电源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热插拔模块、显示屏和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分别与所述热插拔模块、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热插拔模块与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的两组电源管脚电性连接。
16.相应地,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头戴设备,所述智能头戴设备包括:头戴设备本体和两个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头戴设备本体包括左侧底座和右侧底座,所述左侧底座和所述右侧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侧底座和所述右侧底座分别设置第一电性连接器和第二电性连接器;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设置第三电性连接器;两个所述显示模组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中。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头戴设备,通过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设置左侧底座和右侧底座,并在所述左侧底座和所述右侧底座分别设置第一电性连接器和第二电性连接器,在所述显示模组设置第三电性连接器,通过将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中,使所述显示模组可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上进行热插拔,从而使所述头戴设备具备热插拔功能,可以将显示模组快速地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进行热插拔,即可快速地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拆卸和快速地装配到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使智能头戴设备可以适用各种使用情况。从而可以解决现有的一体式智能头戴设备中的显示模组不能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快速地进行热插拔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中左侧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中左侧底座的第一电信号接口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中右侧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中右侧底座的第二电信号接口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中头戴设备本体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中显示模组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佩戴在头部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佩戴在头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头戴设备,所述智能头戴设备100包括:头戴设备本体1和显示模组2;其中: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包括左侧底座11和右侧底座12,所述左侧底座11和所述右侧底座12分别设置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侧底座11和所述右侧底座12分别设置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第二电性连接器121;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连接基座21,所述连接基座21设置第三电性连接器211,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中,使所述显示模组2可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上进行热插拔。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设备本体的左侧和右侧是以佩戴者佩戴所述头戴设备时的前视方向来定义。通过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设置左侧底座和右侧底座,并在所述左侧底座和所述右侧底座分别设置第一电性连接器和第二电性连接器,在所述显示模组设置第三电性连接器,通过将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中,使所述显示模组可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上进行热插拔,从而使所述头戴设备具
备热插拔功能,可以将显示模组快速地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进行热插拔,即可快速地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拆卸和快速地装配到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使智能头戴设备可以适用各种使用情况。从而可以解决现有的一体式智能头戴设备中的显示模组不能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快速地进行热插拔的问题。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包括左侧底座11,所述左侧底座11设置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设置在所述左侧底座11上。作为示例性,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可以设置在所述左侧底座11的底侧边的中间位置。
25.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包括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用于使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与所述显示模组2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
26.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外形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包括若干个管脚,若干所述管脚在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其中,若干所述管脚中包括两组电源管脚,每组电源管脚分布在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
27.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外形为关于中心点o的中心对称结构,水平线为l1,垂直线为l2,水平线l1和垂直线l2相交于中心点o。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包括管脚a1、

、管脚an、管脚b1、

;管脚bn,管脚a1、

、管脚an与管脚b1、

、管脚bn在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即以垂直线l2的两侧中心对称分布);管脚a1、

、管脚an在水平线l1呈轴对称分布,管脚b1、

、管脚bn在垂直线l2呈轴对称分布。
28.第一组电源管脚包括管脚a1、管脚an,第二组电源管脚包括管脚b1、管脚bn。在第一组电源管脚中,管脚a1定义为电源、管脚an定义为地,基于每组管脚中的电源管脚呈轴对称分布的关系,则在第二组电源管脚中,管脚bn定义为电源、管脚b1定义为地。这样,可以确保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所述显示模组不会因为方向插反导致烧坏所述显示模组的情况。
29.作为示例性,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包括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至少包括以下管脚:显示信号线管脚、控制信号线管脚、第一方向检测信号管脚、第一电源线管脚vbus和第一地线管脚gnd、第二电源线管脚vbus和第二地线管脚gnd;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线管脚vbus和所述第一地线管脚gnd构成第一组电源管脚,所述第二电源线管脚vbus和所述第二地线管脚gnd构成第二组电源管脚。
30.如图7所示,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还进一步包括主机13、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和第一电源模块15。所述主机13分别与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5电性连接,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与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5与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的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两组电源管脚电性连接。
31.其中,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用于检测与其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和/或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是否热插拔所述显示模组2。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包括有gpio(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型之输入输出)管脚的模块,可以感知方向变化的传感器、usb集线器、霍尔开关等。
32.具体地,所述显示信号线管脚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主机13的第一显示信号线输出管脚;所述控制信号线管脚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主机13的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管脚;所述第一方向检测信号管脚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的第一方向检测信号输出管脚o1;所述第一电源线管脚vbus和所述第二电源线管脚vbus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5的电源线输出管脚vbus;所述第一地线管脚gnd和所述第二地线管脚gnd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5的地线输出管脚。
33.作为示例性,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为usb集线器,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的第一方向检测信号输出管脚o1包括所述usb集线器的第一组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和第一组usb数据负信号线输出管脚dm。此时,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第一方向检测信号管脚包括usb数据正信号线管脚dp和usb数据负信号线管脚dm。
34.所述usb数据正信号线管脚dp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usb集线器的第一组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所述usb数据负信号线管脚dm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usb集线器的第一组usb数据负信号线输出管脚dm。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包括右侧底座12,所述右侧底座12设置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设置在所述右侧底座12上。作为示例性,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可以设置在所述右侧底座12的底侧边的中间位置。
36.所述右侧底座12的结构及功能与所述左侧底座11的结构及功能完全相同,两者的管脚分布也完全相同。
37.具体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包括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用于使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与所述显示模组2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
38.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外形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包括若干个管脚,若干所述管脚在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其中,若干所述管脚中包括两组电源管脚,每组电源管脚分布在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
39.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外形为关于中心点o的中心对称结构,水平线为l1,垂直线为l2,水平线l1和垂直线l2相关于中心点o。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包括管脚a1、

、管脚an、管脚b1、

、管脚bn,管脚a1、

、管脚an与管脚b1、

、管脚bn在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即以垂直线l2的两侧中心对称分布);管脚a1、

、管脚an在水平线l1呈轴对称分布,管脚b1、

、管脚bn在垂直线l2呈轴对称分布。
40.第一组电源管脚包括管脚a1、管脚an,第二组电源管脚包括管脚b1、管脚bn。在第一组电源管脚中,管脚a1定义为电源、管脚an定义为地,基于每组管脚中的电源管脚呈轴对称分布的关系,则在第二组电源管脚中,管脚bn定义为电源、管脚b1定义为地。这样,可以确保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所述显示模组不会因为方向插反导致烧坏所述显示模组的情况。
41.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管脚分布与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管脚分布是对称分布。
42.所述左侧底座11和所述右侧底座12分别安装到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左侧和右侧时,所述左侧底座11和所述右侧底座12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对称安装。具体过程为:先将所述左侧底座11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左侧后,再将所述右侧底座12放置在所述左侧底座11相同的位置,管脚朝向相同,然后再将所述右侧底座12旋转至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右侧的安装位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右侧安装位置,这样可以确保所述右侧底座12的电源管脚分布与所述左侧底座11的电源管脚分布是对称分布的,可以确保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所述显示模组不会因为方向插反导致烧坏所述显示模组的情况。
43.作为示例性,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包括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至少包括以下管脚:显示信号线管脚、控制信号线管脚、第二方向检测信号管脚、第一电源线管脚vbus和第一地线管脚gnd、第二电源线管脚vbus和第二地线管脚gnd;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线管脚vbus和所述第一地线管脚gnd构成第一组电源管脚,所述第二电源线管脚vbus和所述第二地线管脚gnd构成第二组电源管脚。
44.如图7所示,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还进一步包括主机13、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和第一电源模块15。所述主机13分别与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和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5电性连接,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与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5与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的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两组电源管脚电性连接。
45.其中,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用于检测与其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和/或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是否热插拔所述显示模组2。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包括有gpio管脚的模块,可以感知方向变化的传感器、usb集线器、霍尔开关等。
46.具体地,所述显示信号线管脚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主机13的第二显示信号线输出管脚;所述控制信号线管脚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主机13的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管脚;所述第二方向检测信号管脚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的第二方向检测信号输出管o2脚;所述第一电源线管脚vbus和所述第二电源线管脚vbus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5的电源线输出管脚vbus;所述第一地线管脚gnd和所述第二地线管脚gnd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5的地线输出管脚。
47.作为示例性,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为usb集线器,所述方向检测信号模块14的第二方向检测信号输出管脚o2包括所述usb集线器的第二组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和第二组usb数据负信号线输出管脚dm。此时,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第一方向检测信号管脚包括usb数据正信号线管脚dp和usb数据负信号线管脚dm。
48.所述usb数据正信号线管脚dp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usb集线器的第二组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所述usb数据负信号线管脚dm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usb集线器的第
二组usb数据负信号线输出管脚dm。
49.可选地,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可以为各种具有可插拔功能的接口,例如,type-c接口,或者航空插头等。
50.可选地,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可以为各种具有可插拔功能的接口,例如,type-c接口,或者航空插头等。
5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连接基座21,所述连接基座21设置第三电性连接器211,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中,将所述显示模组2热插拔地安装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上。
52.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模组2还包括显示模组本体22,所述连接基座21安装在所述显示模组本体22上,且可绕所述显示模组本体22旋转180度。
53.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包括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用于使所述显示模组2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
54.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的外形与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和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外形相同,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的外形为中心对称结构。
55.相对应地,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的管脚分布与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和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管脚分布一一对应,也是中心对称分布。
56.具体地,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包括若干个管脚,若干所述管脚在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其中,若干所述管脚中包括两组电源管脚,每组电源管脚分布在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2111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
57.例如,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的外形为关于中心点o的中心对称结构,水平线为l1,垂直线为l2,水平线l1和垂直线l2相关于中心点o。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包括管脚a1、

、管脚an、管脚b1、

、管脚bn,管脚a1、

、管脚an与管脚b1、

、管脚bn在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的两侧呈轴对称分布(即以垂直线l2的两侧中心对称分布);管脚a1、

、管脚an在水平线l1呈轴对称分布,管脚b1、

、管脚bn在垂直线l2呈轴对称分布。
58.第一组电源管脚包括管脚a1、管脚an,第二组电源管脚包括管脚b1、管脚bn。在第一组电源管脚中,管脚a1定义为电源、管脚an定义为地,基于每组管脚中的电源管脚呈轴对称分布的关系,则在第二组电源管脚中,管脚bn定义为电源、管脚b1定义为地。这样,可以确保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所述显示模组不会因为方向插反导致烧坏所述显示模组的情况。
59.作为示例性,所述连接基座21包括第三电性连接器211,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包括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至少包括以下管脚:显示信号线管脚、控制信号线管脚、第三方向检测信号管脚、第一电源线管脚vbus和第一地线管脚gnd、第二电源线管脚vbus和第二地线管脚gnd;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线管脚vbus和所述第一地线管脚gnd构成第一组电源管脚,所述第二电源线管脚vbus和所述第二地线管脚gnd构成第二组电源管脚。
60.如图8所示,所述显示模组2还进一步包括热插拔模块23、显示屏24和第二电源模块25。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分别与所述热插拔模块23、所述显示屏24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25电性连接,所述热插拔模块23与所述显示屏2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25与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的两组电源管脚电性连接。
61.其中,所述热插拔模块23用于检测与其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是否热插拔于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或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优选地,所述热插拔模块23为usb设备芯片。
62.具体地,所述显示信号线管脚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显示屏24的显示信号线输入管脚;所述控制信号线管脚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显示屏24的控制信号线输入管脚;所述第三方向检测信号管脚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热插拔模块23的第三方向检测信号输出管脚;所述第一电源线管脚vbus和所述第二电源线管脚vbus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模块25的电源线输入管脚vbus;所述第一地线管脚gnd和所述第二地线管脚gnd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模块25的地线输入管脚。
63.作为示例性,所述热插拔模块23为usb设备芯片,所述热插拔模块23的第三方向检测信号输出管脚包括所述usb设备芯片的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和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此时,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的第三方向检测信号管脚包括usb数据正信号线管脚dp和usb数据负信号线管脚dm。
64.所述usb数据正信号线管脚dp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usb设备芯片的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所述usb数据负信号线管脚dm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usb设备芯片的usb数据负信号线输出管脚dm;优选地,所述显示屏24可以为任意的显示屏,例如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显示屏、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显示屏、普通显示屏等。
65.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模组2需要由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一侧底座换到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另一侧底座时,由于两侧底座的电性连接器的结构及功能完全相同,两侧底座的电性连接器的管脚分布是对称分布,所以,只需要将所述显示模组2从一侧底座拔下,将所述显示模组2的所述连接基座21绕所述显示模组本体22旋转180度后,插入到另一侧底座的电性连接器即可将所述显示模组2热插拔地安装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上。
66.例如,当前所述显示模组2是插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所述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上,当需要将所述显示模组2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左侧底座11换到右侧底座12时,由于所述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的结构及功能与所述右侧底座12的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的结构及功能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管脚分布与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管脚分布是对称分布,所以,只需要将所述显示模组2从所述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拔下,将所述显示模组2的所述连接基座21绕所述显示模组本体22旋转180度后,插入到所述右侧底座12的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即可使所述显示模组2的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与所述右侧底座12的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匹配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所述显示模组2热插拔地安装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上。且可以确保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所述显示模组不会因为方向插反导致烧坏所述显示模组的情况。
6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磁性组件1112,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112设置在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旁边。
68.作为示例性,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112包括一对磁性相反的磁铁(如图2中所示的n极和s极),该对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两端。
69.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进一步还包括第二磁性组件1212,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212设置在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旁边。
70.作为示例性,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212包括一对磁性相反的磁铁(如图4中所示的n极和s极),该对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两端。
71.相应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还包括第三磁性组件2112,所述第三磁性组件2112设置在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的旁边。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通过磁吸方式吸附在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112或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212上。
72.作为示例性,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磁性组件2112包括一对磁性相反的磁铁(如图6中所示的n极和s极),该对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的两端。
7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设置第一磁性组件1112,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设置第二磁性组件1212,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设置第三磁性组件2112,在所述显示模组2通过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插入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时,由于磁力存在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作用,如果所述显示模组2的所述第三磁性组件2112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112或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212互相吸引,则表示所述显示模组2插入方向正确,如果所述显示模组2的所述第三磁性组件2112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112或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212互相排斥,使得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无法插入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则表示所述显示模组2插入方向错误,需要重新调整所述显示模组2的插入方向。从而可以防止所述显示模组2插入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的插入方向插反;同时对第一电信号接口、第二电信号接口和第三电信号接口的电源管脚按中心对称分布,即便强行反接也不会导致电源反接引起所述显示模组的损坏。
7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为连接器母座,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为连接器母座,相对应地,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为连接器公座。或者,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为连接器公座,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为连接器公座,相对应地,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为连接器母座。
75.优选地,所述智能头戴设备包括头箍、头盔(安全帽)或者眼镜。
76.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在具体佩戴在头部时,如图9所示,将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所述左侧底座11和所述右侧底座12作为usb主设备(master),所述显示模组2作为usb从设备(device),从而可以实现所述显示模组2的热插拔。
77.当所述显示模组2通过磁吸的方式插入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或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中任意一个时,实现所述显示模组2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组2中的所述usb设备芯片23就会自动加载usb设备驱动,所述usb设备芯片23通过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和usb数据负信号线输出管脚dm,与所述usb集线器14所对应的哪一组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和usb数据负信号线输出管脚dm,以使所述主机1确定所述显示模组2插入的是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还是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即确定所述显示模组2的插入方向,例如,如果所述usb集线器14的第一组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和第一组usb数据负信号线输出管脚dm有信号,则表示所述显示模组2
插入的是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如果所述usb集线器14的第二组usb数据正信号线输出管脚dp和第二组usb数据负信号线输出管脚dm有信号,则表示所述显示模组2插入的是右侧底座11的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所述显示模组2中的所述usb设备芯片23自动加载usb设备驱动后,在usb设备驱动中去触发所述显示模组的驱动,通过控制信号线初始化包括显示芯片、第二电源模块等需要工作的芯片,使所述显示模组2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然后所述主机1通过显示信号线输出显示数据给所述显示模组2,使所述显示模组2显示出相应的界面。
78.假设所述显示模组2当前插入的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所述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当需要将所述显示模组2从所述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换到右侧底座12时,由于所述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的结构及功能与所述右侧底座12的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的结构及功能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的管脚分布与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的管脚分布是对称分布,所以,只需要克服一定的磁力将所述显示模组2从所述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拔下,将所述显示模组2的所述连接基座21绕所述显示模组本体22旋转180度后,插入到所述右侧底座12的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如果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在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的过程中,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与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互相吸引,则表示所述显示模组2插入方向正确,如果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与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互相排斥,使得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无法插入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则表示所述显示模组2插入方向错误,需要重新调整所述显示模组2的插入方向,重新插入,即可使所述显示模组2的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与所述右侧底座12的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匹配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所述显示模组2热插拔地安装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上。且可以确保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所述显示模组不会因为方向插反导致烧坏所述显示模组的情况。
79.基于同一构思,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头戴设备,所述智能头戴设备100包括:头戴设备本体1和两个显示模组2;其中: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包括左侧底座11和右侧底座12,所述左侧底座11和所述右侧底座12分别设置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侧底座11和所述右侧底座12分别设置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第二电性连接器121;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连接基座21,所述连接基座21设置第三电性连接器211;两个所述显示模组2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中。
8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和所述显示模组2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头戴设备本体1和所述显示模组2是一致,具体的结构与功能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头戴设备本体1和所述显示模组2,在此不再赘述。
8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设置左侧底座和右侧底座,并在所述左侧底座和所述右侧底座分别设置第一电性连接器和第二电性连接器,在所述显示模组设置第三电性连接器,两个所述显示模组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中,使所述显示模组可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上进行热插拔,从而使所述头戴设备具备热插拔功能,可以将显示模组快速地从智能头戴设备本
体中进行热插拔,即可快速地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拆卸和快速地装配到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使智能头戴设备可以适用各种使用情况。从而可以解决现有的一体式智能头戴设备中的显示模组不能从智能头戴设备本体中快速地进行热插拔的问题。
8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头戴设备适应于双目ar场景,所述智能头戴设备佩戴在头部时,如图11所示。在双目ar场景中,所述智能头戴设备包括两个显示模组2,将两个所述显示模组2克服一定的磁力分别插入到所述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所述右侧底座12的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中。在插入的过程中,如果两个所述显示模组2的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都与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互相吸引,则表示两个所述显示模组2插入方向正确,如果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都与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互相排斥或与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中一个互相排斥,使得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211都无法插入到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中或无法插入到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111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121中一个,则表示两个所述显示模组2中一个或两个插入方向错误,需要重新调整所述显示模组2的插入方向,重新插入,即可使两个所述显示模组2的第三电信号接口2111与所述左侧底座11的所述第一电信号接口1111和所述右侧底座12的所述第二电信号接口1211匹配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两个所述显示模组2热插拔地安装在所述头戴设备本体1上。且可以确保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三电性连接器在所述第一电性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所述显示模组不会因为方向插反导致烧坏所述显示模组的情况。
83.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