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2.液晶显示产品凭借其低成本、工艺成熟、使用寿命较长等优势得到市场广泛推崇。
3.在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产品的背光模组内设有背板、胶框以及光学膜片,其中光学膜片设于背板内侧,光学膜片包括扩散板等膜片,胶框设于背板的端部并位于光学膜片的外围,胶框远离背板的一端形成有可承载显示面板的边缘的平面,显示面板与胶框粘接。为实现产品的窄边框设计,相关技术中会减小胶框与显示面板的粘黏面积,这种方案将导致显示面板与胶框的接触面积缩减,显示面板与胶框的连接不够可靠,显示面板容易脱落。因此,为了对显示面板进行可靠地支撑和固定,胶框需要具有足够的宽度;为避免液晶显示产品的边侧出现漏光,胶框需要采用黑色遮光材料。然而,显示面板的边缘对应于胶框的区域为不能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且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宽度至少大于胶框的宽度,而液晶显示产品的边框为了遮蔽显示面板上不能显示的非显示区,边框也需要做得比较宽,如此就不利于液晶显示产品的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旨在缩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胶框以及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背板,所述胶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遮光部和第一透光部;
6.所述第一遮光部与所述背板连接,并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的外围;所述第一透光部位于所述光学膜片和所述第一遮光部之间;
7.其中,所述第一遮光部和第一透光部用于承载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一透光部配合承载所述显示面板时,所述第一透光部能够供所述背光模组内的光线透过并进入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反光界面;
9.所述反光界面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延伸设置;或,所述反光界面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横截面面积从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逐渐增大。
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部为反光材料;
11.或,所述反光界面上设有反射层。
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遮光部和第二透光部;
13.所述第二遮光部设于所述第一遮光部背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透光部设于所述第一透光部背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用于粘接固定所
述显示面板。
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部在所述第二透光部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所述第二透光部面向所述背板的表面的边界重合。
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部在所述胶框上的正投影遮蔽所述第二遮光部的部分结构。
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遮光部的宽度。
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一透光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9.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一透光部连接。
2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上,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遮挡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部分结构。
21.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背光模组内设置包括第一遮光部和第一透光部的胶框,胶框的第一遮光部和第一透光部用于支撑显示面板,且第一透光部能够供背光模组内的光线透过和进入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以此,本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装配组成显示装置时,因为第一透光部不仅能支撑显示面板而且能透光,所以在维持胶框可用于支撑显示面板的宽度不变以及胶框与显示面板的接触面面积不变的基础上,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能够与胶框的第一透光部部分重叠设置,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只需遮挡胶框的第一遮光部即可,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因不再需要遮挡整个胶框而能够在宽度上实现收窄,显示装置的边框也只需遮挡宽度更窄的非显示区,因而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的更窄边框的设计,并且显示面板与胶框的连接更为可靠,能够有效避免显示面板脱落。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背光模组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背光模组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背光模组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背光模组在第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中背光模组的可选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背光模组在第五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0032][0033]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7]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的含义相同,均表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用于给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源,本背光模组可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侧入式背光模组。
[003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1包括背板11、胶框12以及光学膜
片13,光学膜片13设于背板11,胶框1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第一遮光部121与背板11连接,并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的外围,第一透光部122位于光学膜片13和第一遮光部121之间;其中,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用于承载显示面板2,在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配合承载显示面板2时,第一透光部122能够供背光模组1内的光线透过并进入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
[0040]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1用于安装光学膜片13和胶框12。具体地,背板11形成有可容置光学膜片13的槽体,光学膜片13位于该槽体内。胶框12的第一遮光部121通过卡接、螺接等方式与背板11的边缘部位连接。
[0041]
胶框12用于支撑显示面板2。具体地,胶框12的第一遮光部121与背板11的端部连接,胶框12的第一透光部122位于光学膜片13和第一遮光部121之间,并与第一遮光部121配合支撑显示面板2的边缘部位,显示面板2的边缘部位还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与第一遮光部121远离背板11的一端及第一透光部122远离背板11的一端粘接。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可为一体成型结构,比如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通过双色注塑工艺一体成型。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的材质可为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其中,第一遮光部121用于吸收或反射光线,以使光学膜片13侧向出光在照射至第一遮光部121后不能透过第一遮光部121向外传播,避免背光模组1的侧边出现漏光;第一透光部122用于供背光模组1内的光线透过,以使显示面板2安装于本背光模组1时,光学膜片13的侧向出光能够穿透第一透光部122进入显示面板2内,为显示面板2提供背光光源。
[0042]
本实施例通过将原本一体结构的胶框12设置为包括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的结构,使在胶框12的宽度不变、胶框12与显示面板2的接触面面积不变以及胶框12对显示面板2的支撑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第一透光部122的透光特性将光学膜片13的侧向出光导入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内,同时借助第一遮光部121的非透光特性避免背光模组1的侧边漏光,胶框12的第一透光部122向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延伸,胶框12的部分结构位于背光模组1对应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的空间内,使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能够与胶框12的第一透光部122部分重叠设置,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2b只需遮挡胶框12的第一遮光部121即可,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2b因不再需要遮挡整个胶框12而能够在宽度上实现收窄,显示装置的边框15也只需遮挡宽度更窄的非显示区2b,因而能够实现采用本背光模组1的显示装置的更窄边框的设计,并且显示面板2与胶框12的连接更为可靠,能够有效避免显示面板2脱落。
[0043]
为实现窄边框的结构设计,上述背光模组1具有多种结构形态,以下以第一至第六实施例进行区分说明:
[0044]
第一实施例
[0045]
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遮光部121与第一透光部122的连接处形成有反光界面12a,光界面沿背光模组1的出光方向延伸设置;
[004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的连接处形成有交界面,该交界面即为上述反光界面12a,反光界面12a用于将光学膜片13的侧向出光向背板11的内侧以及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反射。为使反光界面12a具有光反射能力,可将第一遮光部121设置为白色遮光材料,将第一透光部122设置为透明材料,借助白色材料对光吸收率较小的特点,
使光线透过第一透光部122照射到反光界面12a时,在采用白色材料制作的第一遮光部121的反射下向背板11的内侧和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折返。
[0047]
上述背光模组1的出光方向为与显示面板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垂直的方向,本实施例通过将反光界面12a设置为沿背光模组1的出光方向延伸设置,能够使光学膜片13朝向胶框12的侧向出光透过第一透光部122照到反光界面12a时,在反光界面12a的反射下向背板11的内侧折返,如此能够提升背光模组1的光利用率,使更多的光线能够进入到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内,提升显示面板2的显示亮度。此外,因为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包含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二遮光部122的胶框12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方案还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缩窄显示装置的边框和避免显示面板2脱落的技术效果。
[0048]
第二实施例
[0049]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反光界面12a不再沿背光模组1的出光方向设置,而是与背光模组1的出光方向呈夹角设置,且第一透光部122的横截面面积从靠近背板11的一端至远离背板11的一端逐渐增大。
[0050]
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界面12a与背光模组1的出光方向呈非0度且非180度夹角设置,反光界面12a的底端与光学膜片13之间的间距小于反光界面12a的顶端与光学膜片13之间的间距。以此,光学膜片13的侧向出光将透过第一透光部122照射在反光界面12a上,并在倾斜的反光界面12a的反射下射入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内。反光界面12a的倾斜设置,能够将背光模组1内的光线直接反射至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内,而不再向背板11的内侧折返,如此使背光模组1出光的光利用率获得提升,背光模组1的出光将更多地入射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内,从而可以增加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的进光量,提升与背光模组1组装的显示面板2的显示亮度。此外,因为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包含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二遮光部122的胶框结构,因此本实施例方案还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缩窄显示装置的边框和避免显示面板2脱落的技术效果。
[0051]
第三实施例
[005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遮光部121为反光材料;或,反光界面12a上设有反射层123。
[0053]
在本实施例中,除将反光界面12a设置为不同延伸方向之外,还可以在反光界面12a上加设反射层123或者将第一遮光部121设置为反光材料,使光学膜片13的侧向出光在照射至反射层123或反光材料时更多地向显示面板2反射,通过反射层123或反光材料提升光学膜片13的侧向出光向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的光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2显示区2a的进光量,进一步提升背光模组1出光的光利用率。其中反光界面12a设置有反射层123时,反射层123可为反光膜、反光涂料等;第一遮光部121为反光材料时,反光材料可为白色的聚碳酸酯(pc)材料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材料等,借助白色材料对光吸收率较小的特点,使光线透过第一透光部122照射到反光界面12a时,让光线向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内反射。第一遮光部121为反光材料时,反光界面12a可不设置反射层123,以此能够在保证背光模组1的出光通过反光界面12a转化为显示面板1的进光的基础上,避免反光界面12a上反射层123等反光结构的设置,节省本背光模组2的制造工序和成本。此外,因为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包含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二遮光部122的胶框12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方案还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缩窄显示装置的边框和避免显示面板2脱落的技术效果。
[0054]
第四实施例
[0055]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背光模组1还包括连接件14,连接件14包括第二遮光部141和第二透光部142;第二遮光部141设于第一遮光部121背向背板11的一侧,第二透光部142设于第一透光部122背向背板11的一侧,第二遮光部141和第二透光部142用于粘接固定显示面板2。
[0056]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4用于实现胶框12与显示面板2的粘接固定。具体地,连接件14的第二遮光部141与胶框12的第一遮光部121连接,连接件14的第二透光部142与胶框12的第二透光部142连接,第二遮光部141的部分结构也可与第一透光部122连接或者第二透光部142的部分结构也可与第一遮光部121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遮光部141对应于第一遮光部121设置,将第二透光部142对应于第一透光部122设置,能够利用第一透光部122和第二透光部142的透光特性以及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二遮光部141的非透光特性,使光学膜片13的侧向出光能够透过第一透光部122,并在反光界面12a的反射下穿过第二透光部142进入到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内,如此不仅通过连接件14实现了显示面板2与胶框12的连接固定,还使连接件14的遮光和透光区域与胶框12的遮光和透光区域匹配,连接件14和胶框12的部分结构即连接件14的第二透光部142和胶框12的第一透光部122能够向背板11内侧延伸至与显示区2a相对应的位置,这样就能够在保证胶框12对显示面板2的支撑面积和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窄背光模组1需要遮蔽胶框12范围的宽度,实现采用本背光模组1的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0057]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透光部122在第二透光部142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二透光部142面向背板11的表面的边界重合。定义第二遮光部141和第二透光部142连接并形成遮光界面,第一透光部122在第二透光部142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二透光部142面向背板11的表面的边界重合时,遮光界面的底部与反光界面12a的顶部对齐。以此,光学膜片13的出光经由反光界面12a反射后都能通过第二透光部142射入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背光模组1的侧向出光将无阻碍地进入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内,从而能够提升背光模组1的光利用率,也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2的显示亮度。
[0058]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沿背板11的长度方向上,第二透光部142的宽度大于第二遮光部141的宽度。通过尽可能地拓宽第二透光部142的宽度并尽可能地缩窄第二遮光部141的宽度,能够使边框15对应遮蔽第二遮光部141和非显示区2b的部分的宽度更窄,从而能够在避免背光模组1侧向漏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缩窄背光模组1的边框15的宽度,实现采用本背光模组1的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0059]
第五实施例
[0060]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上述遮光界面的底部不再与反光界面12a的顶部对齐设置,而是错位设置,且第一透光部122在胶框12上的正投影遮蔽第二遮光部141的部分结构。
[0061]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界面位于反光界面12a的顶部与光学膜片13之间,通过该设计能够给第一遮光部121与第二遮光部141以及第一透光部122与第二透光部142的设置预留足够的形位差值,避免在实际制程中出现遮光界面的底部与反光界面12a的顶部错位,且第一遮光部121在胶框12上的正投影遮蔽第二透光部142的部分结构时,第二遮光部141不能完全遮挡透过第一透光部122向上出射的光线,而导致本背光模组1与显示面板2组装后出
现边侧漏光的问题,如此能够保证本背光模组1结构制程的可靠性以及成品的良品率。此外,因为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包含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二遮光部122的胶框12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方案还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缩窄显示装置的边框和避免显示面板2脱落的技术效果。
[0062]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和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其中显示面板2设于背光模组1的出光侧,显示面板2的边缘与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连接。
[0063]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可为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面板2的边缘部位通过粘接等方式与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连接,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的表面平整,以在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一透光部122的配合支撑显示面板2时,显示面板2能够保持平置姿态,避免显示装置的不同端部出现高度差异。其中背光模组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背光模组1的出光方向上,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2b遮挡第一透光部122的部分结构。
[0065]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具有显示区2a和设于显示区2a外围的非显示区2b,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2b与第一遮光部121连接,显示面板2的显示区2a的边缘与第一透光部122连接,通过将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2b设置为遮挡第一透光部122的部分结构,使显示面板2的非显示区2b不仅遮挡第一遮光部121还遮挡第一透光部122的部分结构。以此,在边框15遮挡非显示区2b时,即使用户从显示装置的一侧观看显示装置,在边框15的遮挡下,用户也不会观察到显示装置的边侧漏光,以此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006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