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0740发布日期:2022-09-14 08:4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镜头,尤其是一种大视场角成像镜头,可用于监控、测量或者近地轨道卫星。
2.

背景技术:

3.成像镜头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监控或者航空测量中往往需要超广角获得更大视角的图案,现有的成像镜头视角普遍不够大,而且现有的广角镜头在获得大视场角的情况下,往往像高较大,在拍摄大视场角时,需要的成像元件(如ccd)的尺寸也较大,如cn206411328u的航拍相机镜头,其视场角仅为95
°
,像面尺寸却高达h=3.884mm。当需要拍摄很大场景时,要么需要多次拍摄后进行图像拼接,要么是需要很大的成像元件。
4.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能够获得超大视角,同时抑制像面高度,能以较小的成像元件成像。
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成像镜头,由从物方到像方依序排列的前透镜组、中透镜组和后透镜组组成,前透镜组光焦度为负,中透镜组光焦度为正,后透镜组光焦度为正;其中,前透镜组由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组成;中透镜组由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组成;后透镜组由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组成;光阑位于中透镜组和后透镜组之间。且镜头模块进一步包括滤波片和像面。
7.其中:第一透镜为正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为负透镜,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为负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为正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为正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为正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为正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八透镜为正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8.第九透镜为正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9.且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胶合;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胶合;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胶合。
10.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1):310《f1/f《311-33《f2/f《30-1《f3/f《-0.8-0.5mm《f23 《-0.2mm-0.5 mm 《f13《-0.3 mm
ꢀꢀꢀꢀꢀꢀꢀꢀꢀꢀꢀꢀꢀꢀꢀꢀꢀ
(1)条件式(1)限定了前透镜组的部分焦距的比值和范围,满足上式时,能够取得超大视场角,并且能够尽早将大视场角入射的光线偏转为傍轴光线,有利于像差校正,而且使得实际像高较小。
11.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2):80《f4/f《8580《f5/f《8225《f6/f《2716 mm 《f45《18 mm6 mm 《f46《7 mm
ꢀꢀꢀꢀꢀꢀꢀꢀꢀꢀꢀꢀꢀꢀꢀ
(2)条件式(2)限定了中透镜组的部分焦距的比值和范围,满足上述条件式时,能够进一步压缩边缘视场光线,减小像高。
12.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3):40《f7/f《4320《f8/f《2320《f9/f《228 mm 《f78 《10 mm3 mm 《f79《5 mm
ꢀꢀꢀꢀꢀꢀꢀꢀꢀꢀꢀꢀꢀꢀꢀ
(3)条件式(3)限定了后透镜组的部分焦距的比值和范围,满足上述条件式时,能够将边缘视场光线会聚成像,实现视场角的增大,有利于像差校正并缩减像高。
13.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4):fov》130
°
h《1.8mm
ꢀꢀꢀꢀꢀꢀꢀꢀꢀꢀꢀꢀꢀꢀꢀꢀꢀꢀꢀ
(4)本发明的成像镜头在获得超广角的同时,能够具有很小的实际像高。
14.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5):n7》1.95n8》1.95
ꢀꢀꢀꢀꢀꢀꢀꢀꢀꢀꢀꢀꢀꢀꢀꢀꢀ
(5)根据本技术的成像镜头,能够获得超大视角,同时抑制像面高度,能以较小的成像元件成像。视场角fov可达134
°
,实际像高h小于1.8mm,像差能得到很好的校正。
15.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成像镜头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视场角数据图;其中,l1~l9表示第一至第九透镜,sto表示光阑,s1~s18表示各表面序号,img表示像面,g1为前透镜组,g2为中透镜组,g3为后透镜组,a为中心光线,b为67
°
的边缘光线。
17.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19.参加图1-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镜头,由从物方到像方依序排列的前透镜组g1、中透镜组g2和后透镜组g3组成,前透镜组g1光焦度为负,中透镜组g2光焦度为正,后透镜组g3光焦度为正;其中,前透镜组g1由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组成;中透镜组g2由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组成;后透镜组g3由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组成;光阑sto位于中透镜组g2和后透镜组g3之间。且镜头模块进一步包括滤波片和像面img。
20.其中:第一透镜l1为正透镜,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负透镜,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l3为负透镜,物侧面s4为凸面,像侧面s5为凹面;第四透镜l4为正透镜,物侧面s6为凸面,像侧面s7为凹面;第五透镜l5为正透镜,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正透镜,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七透镜l7为正透镜,物侧面s12为凸面,像侧面s13为凹面;第八透镜l8为正透镜,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凸面。
21.第九透镜l9为正透镜,物侧面s15为凸面,像侧面s16为凹面。
22.且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胶合;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胶合;第七透镜l7与第八透镜l8胶合。
23.其中,物侧面以及像侧面为凸面或凹面,应当按照本领域惯用的理解方式,表示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靠近光轴的部分为凸面或凹面。
24.此外,应当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透镜表示最靠近物方的透镜,第八透镜表示最靠近图像传感器的透镜。在本说明书中,曲率半径的数值、厚度的数值、透镜的厚度的数值的单位都可以是mm。
25.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1):310《f1/f《311-33《f2/f《30-1《f3/f《-0.8-0.5mm《f23 《-0.2mm-0.5 mm 《f13《-0.3 mm
ꢀꢀꢀꢀꢀꢀꢀꢀꢀꢀꢀꢀꢀꢀꢀꢀꢀ
(1)条件式(1)限定了前透镜组g1的部分焦距的比值和范围,满足上式时,能够取得超大视场角,并且能够尽早将大视场角入射的光线偏转为傍轴光线,有利于像差校正,而且使得实际像高较小。
26.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2):80《f4/f《8580《f5/f《82
25《f6/f《2716 mm 《f45《18 mm6 mm 《f46《7 mm
ꢀꢀꢀꢀꢀꢀꢀꢀꢀꢀꢀꢀꢀꢀꢀ
(2)条件式(2)限定了中透镜组g2的部分焦距的比值和范围,满足上述条件式时,能够进一步压缩边缘视场光线,减小像高。
27.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3):40《f7/f《4320《f8/f《2320《f9/f《228 mm 《f78 《10 mm3 mm 《f79《5 mm
ꢀꢀꢀꢀꢀꢀꢀꢀꢀꢀꢀꢀꢀꢀꢀ
(3)条件式(3)限定了后透镜组g3的部分焦距的比值和范围,满足上述条件式时,能够将边缘视场光线会聚成像,实现视场角的增大,有利于像差校正并缩减像高。
28.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4):fov》130
°
h《1.8mm
ꢀꢀꢀꢀꢀꢀꢀꢀꢀꢀꢀꢀꢀꢀꢀꢀꢀꢀꢀ
(4)本发明的成像镜头在获得超广角的同时,能够具有很小的实际像高。
29.附图1-2中,a处为中心光线,入射角为0
°
;b处为边缘光线,边缘光线的相对于镜头模块光轴的夹角为67
°
,因此镜头模块的视场角为134
°

30.根据本公开的镜头模块可满足下列条件式(5):n7》1.95n8》1.95
ꢀꢀꢀꢀꢀꢀꢀꢀꢀꢀꢀꢀꢀꢀꢀꢀꢀ
(5)这里,n7是第七透镜l7的折射率,n8是第八透镜l8的折射率。满足上式时,成像镜头具有较小的后焦距,有利于缩小镜头的尺寸。
31.本技术采用三组胶合透镜,有利于校正色差。
32.表1示出成像光学系统的参数(表面序号、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距离、透镜的折射率、透镜的阿贝数,其中长度单元均为mm,入瞳直径0.1mm)。
33.[表1]
表2为该成像光学系统采用的非球面系数,非球面的函数表达式为:。
[0034]
非球面系数如下:[表2]
表面序号ka2a4a6a8a10a12a14a16s30.1-0.00320.00016-0.000054-6.3e-08-7.0e-093.5e-120.0000000.000000s53.63.0-2.00.36-0.01-9.0e-08-9.0e-12-2.0e-12-1.5e-09s100.0120.00120.00042-0.0001-6.5e-00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s15-0.12-0.02-0.0008-0.00026-0.0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s160.2-0.00020.007-0.00090.0000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表3为本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光学参数。
[0035]
[表3]
f1122.444f531.522f2-12.99f610.63f3-0.316f716.922f432.67f89.06f98.553f0.394f23-0.303f13-0.307f4516.294f466.691f788.298f794.274f1/f310.772f6/f26.98f2/f-32.97f7/f42.95f3/f-0.802f8/f22.995f4/f82.919f9/f21.708f5/f80.005h1.626f1~f9为各透镜的焦距,f13为前透镜组g1的合焦距,f46为中透镜组g2的合焦距,f79为后透镜组g3的合焦距,f23、f45和f78分别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的胶合透镜的合焦距,f为整个成像光学系统的焦距,h为实际像高。
[0036]
虽然以上示例性实施例已被示出和描述,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